同樣沒有磁場,為什麼火星大氣被吹跑了,金星大氣卻比地球還多?

2020-12-04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這可能很多朋友在科普行星磁場時各位朋友碰到的最大難題,因為同樣在沒有磁場(極微誘發磁場)的條件下,火星只有一個大氣壓只有地球大氣壓1%的二氧化碳大氣層,而金星卻有一個大氣壓是地球92倍、二氧化碳含量超過96%的超級大氣層,這如何解釋?下面來探討一下這個有趣的話題。

一、為什麼有的行星有大氣層,有的沒有大氣層?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個是組成大氣的氣體,另一個則是行星本身。

1、氣體分子運動以及速度

這個問題其實比較容易解釋,因為我們這個宏觀世界的所有物體都有一個溫度,而這個宏觀溫度的表現在微觀領域就是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因為氣體分子之間的間隙比較大(一般超過分子直徑的十倍以上),因此氣體的分子運動速度更為快速一些。

分子運動的理論建立在玻爾茲曼方程的基礎之上,分子運動速度可以用如下方程來計:

V=√3kT/m=√3RT/M

上述公式中,m為質量,M為摩爾質量,千克/摩爾,k為玻爾茲曼常數:1.380649 × 10^-23 J/K

假設T=300K時氫分子的運動速度,將各項參數帶代入公式可計算得1934米/秒,一般取值1900m/s就大致是正確的。

同樣條件下,氧分子的運動速度就只有460米/秒。

2、行星對大氣層的束縛能力

我們根據第一宇宙速度可以計算得地球的環繞速度為7.9千米/秒,逃逸速度為11.2千米/秒,氫分子似乎會老老實實留在地球上?完全不會,首先它密度很低,會跑到氮氧組成的大氣層頂。另外在大氣層頂會受到太陽輻射中的高能紫外線的照射獲得極大的能量,其分子運動速度將會超出地球的逃逸速度,因此氫分子這樣的氣體在地球上是呆不住的。

月球就更不用說了,比如氫分子的運動速度直接就超過了月球的環繞速度1.8千米/秒,所以它根本不可能呆在月球上。

3、行星的磁場

行星的磁場很重要,因為在太陽系內的星際空間,不只是紫外線,還有太陽風中的高能粒子也會轟擊地球,但這些高能粒子都帶電,會被磁場偏轉,因此落向地球的高能帶電粒子也就在兩極轟擊高層大氣激發原子中的電子引起極光而已,但如果沒有保護就不一樣了,太陽風將直接轟擊大氣層,年長日久,行星大氣被逐漸消耗,最終只剩下火星那樣的孤家寡人。

正常情況下我們解釋行星為什麼會有大氣和磁場的重要性,上文就已經說完了,但仍然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沒有解決,為什麼金星離太陽那麼近,太陽風理應比火星強很多倍,為什麼金星還有濃密的二氧化碳大氣層?

二、光解的秘密

上文我們說明了氫元素逃逸地球的過程,但其實水汽也會在紫外線的轟擊下逃離地球,具體過程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

1、水的逃逸:

水分子有2個O-H嗎,因此H2O的化學鍵能是928KJ/mol,大約為9.67eV

這個參數很重要,因為只要受到的光照能量高於水分子的化學鍵能時,水分子的化學鍵就有可能斷裂,而紫外線的能量與波長是不一樣的,比如:

紫外線400nm 3.1eV

紫外線300nm 4.1eV

紫外線200nm 6.2eV

紫外線100nm 12.4eV

我們可以發現100nm的紫外線下照射下,水分子的化學鍵斷裂,分解成氫和氧,氧原子與氧分子結合形成O3,這就是臭氧的來歷,因為氧的密度比較大,比重也比較大,分子運動速度相對比較低,它很難從大氣層中逃逸!當然解離後的氫就拜拜啦。

2、金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能逃逸嗎?

二氧化碳中的碳氧雙鍵鍵能是803KJ/mol,大約為8.36eV,看起來150nm的紫外線即可輕鬆解離,當然這不是關鍵,而是解離後的碳和氧的去處!

氧的去處和地球上的氧命運類似(金星和地球大小質量類似,逃逸速度相差無幾),可能會與氧分子構成臭氧,這從2011年「金星快車」在金星大氣層上100千米處觀測到臭氧的光譜特徵得到證明,不過其濃度只有地球臭氧層含量的1%。應該是分解出來的氧原子在金星的背向太陽的一面形成。

那麼碳的去處呢?理論上碳元素比重比較大,在金星大氣層中可能會沉降到表面,但金星大氣層的超級風暴會讓這個可能性大大降低,不過反倒可能是金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三碳和三氧化二碳的多餘氧原子和碳原子來源。

即使被高能紫外線解離後的碳和氧依然沒能逃離金星,不過金星可能存在的水卻逃逸了,想想似乎有些不可思議,水是液體,二氧化碳是氣體,居然氣體留下了,液體逃走了,這個世界實在太奇妙。

相關焦點

  • 地球靠磁場保護大氣層,金星沒有磁場,大氣為何能比地球濃厚百倍
    但地球之所以有大氣層,是因為地球有獨特的磁場,它可以阻擋太陽風對地球高層大氣的襲擊,不然,速度高達每秒500~1000公裡的太陽風可以輕鬆的吹跑地球高層大氣,導致地球大氣層越來越稀薄,最終會導致地球成為一顆近乎於沒有空氣的星球。
  • 金星和火星都沒有磁場,為何金星卻擁有厚厚的大氣層?
    金星被古羅馬人成為維納斯,代表著愛和美。它是距離太陽1.2萬公裡,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它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質量大約是地球的0.8倍。如果從宇宙中觀看兩顆行星,我們就會發現金星和地球別無二致。而且,金星和地球一樣,也擁有厚厚的大氣層,甚至比地球還要厚。可是,為什麼金星幾乎不可能存在任何生命呢?
  • 水星是行星,卻沒有大氣層,這顆衛星的大氣卻比地球還厚,啥原因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有固態表面的巖質行星,但是這四顆星球的大氣狀況卻差別極大,其中水星基本沒有大氣層,而金星的大氣層卻非常濃厚,表面大氣壓是地球表面氣壓的近百倍,地球也有大氣層,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而火星的大氣則非常的稀薄,表面氣壓只有地球表面氣壓的
  • 金星距太陽更近,且沒有磁場保護,為何會有達地球百倍的大氣壓?
    一顆行星擁有大氣的第二個條件就是這顆行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如果行星距離恆星太近,那麼恆星風活動就可能經行星好不容易吸引過來的氣體吹散,大氣自然也就無法穩定存在。好在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足夠遠,而且太陽本身也是一顆相對穩定的恆星,太陽風活動並不是太過劇烈。當然,只是這樣還是不夠,大氣的穩定存在還需要磁場的保護,地球擁有強大的磁場,可以保護7萬公裡以外的大氣免受太陽風吹散。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雖然同樣位於宜居帶,但是金星和火星的溫度、大氣、水環境使人類無法生存,只有地球進化出生命的綠洲。」劉慧根介紹,首先地球擁有合適的大氣。眾所周知,從人類宜居的角度來看,大氣中的氧氣必不可少。「金星同樣擁有大氣,但是金星中大氣都是還原性氣體,幾乎沒有氧氣。
  • 金星的大氣壓力為什麼那麼大?因為它厚嗎?
    金星但是它的大氣密度卻非常大,在地表的大氣壓竟然達到地球地表下900米深度的水壓。。。。它的大氣有96%是二氧化碳這種較重的氣體,雖然在金星地表它的密度也不過地球地表水密度的6.5%,但是由於有上百公裡的厚度,導致地表上的壓力超過了地球地表的水壓,甚至達到與地球地表下900米深的水壓相當。
  • 為什麼火星磁場消失40億年了,而地球的磁場還完好無損?
    但是,一般人可能難以想像,太陽風在地球軌道周圍的移動速度都高達200到900千米/秒。 即便我們的地球擁有相對更強大的保護性磁場,也難以在一場超強太陽風暴中不受到任何影響,又何況是早已消失全球性保護磁場的火星。那麼,同樣是太陽系內的類地行星,為什麼地球磁場在46億年之後依然穩定運行,而火星磁場卻已消失數十億年?
  • 更像地球的金星為何不被人類看好?科學家:那裡是人間煉獄
    這條件篩選條件可以說是非常苛刻,如果把太陽系比作籃球場,那麼宜居帶的寬度比頭髮絲的直徑還小。巧不巧的金星就在這個頭髮絲裡。火星最多算是緊挨著頭髮絲,算不上宜居帶,所以當時科學家認為金星上液態水估計「譁譁」的,可能比地球都多,火星一聽名字,和水的八字就合不上。
  • 更像地球的金星為何不被人類看好?科學家:那裡是人間煉獄
    金星被稱為女神「維納斯」曾經是地球最好的「備胎」,但為什麼是曾經呢?為什麼我們轉身投向火星的懷抱呢?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因為金星已經「死」了,為什麼說它「死」了呢?下面我們來聊聊。這條件篩選條件可以說是非常苛刻,如果把太陽系比作籃球場,那麼宜居帶的寬度比頭髮絲的直徑還小。巧不巧的金星就在這個頭髮絲裡。火星最多算是緊挨著頭髮絲,算不上宜居帶,所以當時科學家認為金星上液態水估計「譁譁」的,可能比地球都多,火星一聽名字,和水的八字就合不上。
  • 火星比金星好在哪,為什麼火星探測更能吸引大眾的關注?
    太陽系的4顆巖質行星,按照體積和質量來看,金星最像地球。而火星不管是體積還是平均密度,都比地球小得多。由於稠密大氣的對流作用,熱傳遞效率極高,使得金星的晝夜溫差很小,處於漫漫長夜的地區,也在極端的高溫中。其次是高氣壓。金星大氣層的厚度雖不如地球大氣層,但密度卻要大得多。
  • 金星上沒有磁場,距離太陽也很近,太陽風為何吹不走它的大氣層?
    太陽系的幾顆行星中,地球有著大氣層;火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壓強不足地球的1%;更遠軌道處的木星、土星直接就是一個氣態行星。 一個行星有沒有大氣層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行星的質量、行星到太陽的距離、有沒有磁場。行星的質量越大,其表面的逃逸速度往往就越大,氣體分子不容易逃逸出行星引力的束縛。
  •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經歷了早期無人探測器的「井噴期」,人類的太空飛行器探測已經越來越「務實」了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人類文明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後來他們又發射了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第一顆金星探測衛星,同時期的美國也不甘落後,同樣向地球周圍的天體
  • 火星「微量氣體軌道器」沒有在火星大氣中檢測到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的磷化氫
    火星「微量氣體軌道器」沒有在火星大氣中檢測到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的磷化氫(© Fotolia / artemp1)(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18日電,據俄羅斯科學院太空研究所網站消息,火星「微量氣體軌道器」(TGO)上的俄光譜分析儀沒有在火星大氣中檢測到磷化氫。
  • 太空是真空,為什麼地球大氣卻沒有被吸走?愛因斯坦又怎麼解釋?
    地球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地表的大氣壓相當於每平方釐米一千克力,當然在八大行星中大氣層並非地球獨有,比如金星就有一個氣壓超過地球將近90倍的大氣層,從地球的一個大氣壓到金星的90個大氣壓,再到「木星」們的數千個甚至更高的大氣壓,但真空大氣壓幾乎就是零,這麼高壓力的大氣為什麼沒有被真空吸走?
  • 印度計劃探索金星,它沒有磁場,為何大氣層比地球濃厚百倍?
    金星是如此炙熱,以致於人類派去的所有著陸器無一例外地迅速「陣亡」,正因為如此,金星是到目前為止人類了解最少的鄰居。金星為什麼如此炙熱?其實在幾十億年前,金星完全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裡有浩瀚的大海,甚至可能比當時的地球還宜居。為什麼海洋不見了?因為金星的磁場消失了。
  • 沒有磁場的金星為什麼會有大氣層?
    在太陽系裡面,金星的質量極其地接近地球,大約為地球的80%,儘管現在的許多人們都認為金星沒有磁場,但是其實金星的局部地區還是擁有磁場的。 金星的大氣層中96.5%的成份是二氧化碳,這種大氣層的成份與地球的大氣層成份完全不同,大氣比地球大90倍,大氣中還漂浮著濃厚的硫酸雲。
  • 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
    ,比如水星,那麼為什麼地球有大氣層,而月亮上沒有呢?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因為質量很大,所以吸附了很多氣體而成為氣態星球,這說明引力的確起著主要的作用,地球的質量雖然沒有他們大,但也有著強大的引力,所以也可以吸附大氣層,但是如果你認為地球有大氣層只是地球引力強大的原因,那就不對了,比月球的質量還小得多的冥王星引力當然要小很多,但它卻有稀薄的大氣層,但是比冥王星的質量大好多的水星的大氣層卻非常小
  • 金星為何不存在磁場?若地核冷卻,地球將變成「第二金星」
    地球的鄰居金星和火星都曾被認為是太陽系中與地球較為相似的兩顆星球,然而隨著對它們的不斷探索,人類驚訝地發現這兩顆星球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金星在這三顆星球中是環境最為惡劣的,它的地表平均氣溫高達450攝氏度左右,而且存在濃密的大氣,但大氣成分基本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這樣的星球無疑是無法承載生命的,雖然火星的自然環境不像金星這麼惡劣,但它的地表也十分貧瘠,僅有微薄的大氣層。
  • 同樣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為什麼金星和火星卻成了人間煉獄?
    在太陽系的幾大行星中,處在宜居帶中的行星就有三顆,分別是地球、火星和金星,而在這幾顆行星當中,目前只有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和居住。很多朋友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都處於宜居帶中,為什麼只有地球上有海洋和生命,而金星和火星上面卻是一片荒蕪呢?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火星成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標?
    火星雖然也有,但是比起金星來,火星的大氣就少得可憐了。還有啊,金星的位置也非常特殊。我們都知道每顆恆星都有一個宜居帶的概念,就是說行星只有在距離恆星合適的位置才有可能維持液態水的存在。如果距離太陽太近的話,水會變成氣體,如果太遠的話,又會結成冰。宜居帶具體怎麼算還是挺複雜的,考慮的因素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