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為何不存在磁場?若地核冷卻,地球將變成「第二金星」

2021-01-15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引言:一直生活在地表上的人類很少關注地球內部的情況,因為那是一片表面上與人類社會不存在多大關係的區域。但是在科學家看來,地球內部的活動情況是十分重要的,它決定著地球的發展方向,也決定著地表生命的發展方向。

地球的鄰居金星和火星都曾被認為是太陽系中與地球較為相似的兩顆星球,然而隨著對它們的不斷探索,人類驚訝地發現這兩顆星球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金星在這三顆星球中是環境最為惡劣的,它的地表平均氣溫高達450攝氏度左右,而且存在濃密的大氣,但大氣成分基本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這樣的星球無疑是無法承載生命的,雖然火星的自然環境不像金星這麼惡劣,但它的地表也十分貧瘠,僅有微薄的大氣層。

再者,這兩顆星球的氣壓也和地球大相逕庭,金星上的氣壓比地球氣壓高90倍左右,而火星氣壓僅為地球氣壓的1%左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科學家將該問題的原因歸結為這兩顆星球都失去了保護性的行星磁場,而導致磁場消失的深層原因則是它們的內核停止運作了,把它們比作一顆「冷血」的天體也不為過。相比之下地球就顯得不一樣了,因為地球內核仍然活躍著,這也是地球存在大氣層和磁場的重要原因。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地球內核溫度甚至比太陽表面溫度還要高,甚至可以達到6000攝氏度左右。相信很多人對地球的內核表示不解,它又無法像太陽那樣進行核聚變反應,為什麼溫度還保持如此高的水平呢?對此科學家解釋,原因有兩個:一是太陽在形成的時候產生了引力坍縮能,這股能量使得周圍的星雲不斷地向內收縮,逐漸讓質量往中心靠攏,最終就形成了恆星。而處於軌道上的行星也遵循同樣的形成原理,也就是說引力坍縮能是行星內部熱量的來源。

除此之外還有科學家認為早期的小行星對行星的撞擊也會給後者帶來一定的熱量儲備,這也意味著初期的地球也遭遇過重大的天體撞擊事件。除了以上兩種外部因素之外,地球內部因素在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那就是地核裡放射性元素的衰變。這種衰變從地球形成之後就開始了,而且一直伴隨著地球的發展。據研究放射性元素在衰變的過程中會對外釋放巨大的能量,這就是為什麼核電站洩漏之後會對自然社會和人類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或許放射性元素的衰變能和引力坍縮能是構成地球內核熱能的兩大來源。

那麼如果有一天地球的內核冷卻了,會發生什麼現象呢?這個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因為地球內部的運作情況對地表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地球的磁場會逐漸消失。地球磁場消失不僅意味著人類所有基於磁場建立起來的通訊設備都會出現癱瘓的現象,更可怕的是地球大氣層會失去束縛力,導致大氣氣體在太陽風等太空因素下不斷地往外逃散。除此之外地球內核冷卻還會造成自然災害的發生,這些都是人類預料不到的。

相關焦點

  • 地球地核會像火星一樣冷卻嗎?冷卻之後會造成怎麼樣的後果?
    再來說火星,火星又是另外的一個恐怖的世界,它比地球上的沙漠戈壁灘還要荒蕪,整個星球上除了灰塵就是巖石,大氣幾乎沒有,可能只有在兩級擁有少量的冰,火星的地質活動完全停止了,地核冷卻了,所以也沒有磁場。如果我們地球今後會不會也跟火星一樣地核冷卻呢?地核冷卻之後的地球是會變成金星還是火星呢?
  • 地震是因為地殼活動,那麼地核冷卻,地球的地震會消失嗎?
    還有很多不在地震帶上的城市都出現了地震的現象,比如說廣西,廣東等。眾所周知,地震的原因是地殼板塊運動。那麼如果地球有一天地核停止加熱,開始冷卻,那麼地球就不會地震了嗎?確實,對於地球來說,地核發熱可以說是地震發生的根本原因了。地核對外不停地釋放能量,會使巖石一直融化成巖漿在地殼下面流動,驅使地殼的板塊發生運動。
  • 金星和火星都沒有磁場,為何金星卻擁有厚厚的大氣層?
    在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類地行星有四個,位於宜居帶的有三個,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理論上,它們都有成為生命搖籃的潛力。可是,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金星和火星卻一個宛如地獄,一個荒無人煙。科學家一直想要弄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三個姐妹行星的命運如此不同。
  • 如果地核冷卻,地球會怎樣?雖然地震沒有了,但是有更壞的事發生
    地球的未來是火星還是金星?因為火星和金星一樣,都沒有磁場保護,但不同的是金星是一個表面溫度高達450度以上,大氣壓超過地球90倍的地獄!而火星表面溫度倒還不錯,夏季赤道區域的中午也有十幾度,但它的大氣壓卻只有地球1%!導致這兩個結果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兩顆行星的磁場消失,而磁場消失的原因則是內核冷卻!吃瓜群眾想要了解的是,地核冷卻真有那麼嚴重後果嗎?
  • 印度計劃探索金星,它沒有磁場,為何大氣層比地球濃厚百倍?
    金星受到持續撞擊,它不僅不再像別的行星那樣由西向東自轉,反而以極慢的速度反向旋轉起來。於是在太陽系的行星中出現了這樣的奇觀:金星上的太陽從西邊升起,並且每243個地球日才能看到一次日出,而金星的一年卻只有224.7個地球日——金星的一天比一年都長。這意味著金星幾乎是不轉的,它的內核也跟著停止運動,金星失去了磁場。
  • 地核溫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熱量來自於哪裡?冷卻下來會如何?
    蘇聯之所以會放棄科拉鑽孔工程,不僅僅只因為資金的緣故,還因為探索地球深處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比如地球深處的溫度達到了6800℃,簡直比太陽的表面溫度還高。這對於人類的鑽孔工程來說顯然是不小的困難。只是讓人感到疑問的是,地球是一顆不會發光發熱的星球,為何地核溫度竟然比太陽溫度還要高呢?
  • 如果地核冷卻,地球會怎樣?至少地震沒有了,但有更壞的事發生
    地球的未來是火星還是金星?因為火星和金星一樣,都沒有磁場保護,但不同的是金星是一個表面溫度高達450度以上,大氣壓超過地球90倍的地獄!而火星表面溫度倒還不錯,夏季赤道區域的中午也有十幾度,但它的大氣壓卻只有地球1%!導致這兩個結果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兩顆行星的磁場消失,而磁場消失的原因則是內核冷卻!
  • 金星曾經是一顆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卻為何變成了人間地獄
    對太陽系生命的探索早在技術不發達的時代,人來就開始對離地球較近的兩顆行星金星和火星進行了想像和探索,在文學上,許多人開始想像外星人的長相以及未來和地球人接觸之後發生的一些事情,許多科幻作品變現了這一點。
  • 金星二氧化碳哪來的?假如溫室效應失控,地球變成金星還是火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們在大多數時候都被科普,火星的質量比較小,形成後約十億年內即內核冷卻,導致磁場消失,在無情的太陽風轟擊下,火星大氣逐漸被剝離,最終落得個一片荒涼的下場,當然很多科普作者此時閉口不談金星
  • 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如果把地核冷卻,能夠緩解這種情況嗎?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地球的溫室效應愈演愈烈了,如果全世界的人民不行動起來,我相信不用過多久,我們的冬天就不需要棉被與棉襖的參與了。並且,夏天的太陽也會讓人越來越難頂了。有一個小朋友在和家裡人去泡完溫泉之後,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既然地球本身就會產生那麼多的熱量,那我們豈不是只要將地球本身的熱量冷卻,溫室效應不就會得到解決嗎?
  • 金星要比火星更近,而且更與地球相似,為何人類不登陸金星?
    在地球的夜空中,金星可是肉眼可見的最亮的一顆行星,我們都知道,行星本身是不發光的,都是因為太陽對金星的照射,才讓它成為了地球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同樣,也曾有很多人認為,金星上很可能存在過生命,甚至是高等文明。
  • 金星和土衛六質量比地球小,氣壓卻比地球大,為什麼會這樣?
    很多資料都認為,天體的大氣是否存在,以及氣壓大小隻與該天體質量、磁場相關。按照這個說法,很難解釋土衛六和金星的大氣狀態,因為它們都比地球質量小,且磁場也很微弱,但其大氣密度和表面大氣壓強都遠遠高於地球。現在我們就來討論釐清這個問題。大氣壓當然與行星質量有關,但不是唯一關聯。
  • 更像地球的金星為何不被人類看好?科學家:那裡是人間煉獄
    我們一般說這個城市霧霾大不宜居,但是還是可以生存,但是宇宙大部分空間對於生命來說暴露即秒殺,相當險惡,隨著不願意穿著航天套裝、帶著氧氣罐子過日子。圖:星球移民意向圖一般來說只有在宜居帶上的星球生命存在的機率大,符合星球移民的可能性大。首先宜居帶存在生命之源,液態水的可能行大。
  • 更像地球的金星為何不被人類看好?科學家:那裡是人間煉獄
    呃,不對,串場了,是條件如何!重力牛頓告訴我們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存在引力,而物體在地球上會往下落,取決於引力的一個分力重力。圖:太陽風與地球磁場太陽風為高速帶電粒子組成,學過化學的應該都聽說過電解水,如果太陽風中直接進入地球,那麼地球妥妥的變成氫氣和氧氣的天堂。
  • 地球靠磁場保護大氣層,金星沒有磁場,大氣為何能比地球濃厚百倍
    但地球之所以有大氣層,是因為地球有獨特的磁場,它可以阻擋太陽風對地球高層大氣的襲擊,不然,速度高達每秒500~1000公裡的太陽風可以輕鬆的吹跑地球高層大氣,導致地球大氣層越來越稀薄,最終會導致地球成為一顆近乎於沒有空氣的星球。
  • 金星是一顆怎樣的星球?
    金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距離太陽的遠近,金星位於第二。金星在英語中被稱為維納斯(Venus),古希臘將愛和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來命名金星。後來,羅馬人又將美神維納斯來命名,最終,這個名稱一致延續至今。
  • 30億年前的金星居然這樣美麗!科學家:也許存在過生命
    金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同時在八大行星中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所以金星的溫度非常高,正常情況下,金星表面的溫度可以達到400度,對於人類而言可以說是相當恐怖的溫度了。而且在金星的表面與地球一樣存在著著厚厚的矽酸鹽地幔,同時金星還存在著大氣層,這簡直就是地球的「雙胞胎」一般!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合適的溫度下才可能存在液態水,從人類發射探測器獲得的結果來看,金星和火星表面上都曾經存在過液態水,因此一般認為太陽系宜居帶為金星到火星的範圍。」劉慧根說,「一開始科學家對金星和火星都發射過探測器,但金星表面環境太過惡劣,發射成功率非常低。比較而言,科學家更傾向於去探測環境沒那麼惡劣的火星,到目前也發射了不少成功的火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在旅途中,到了明年年初或許能解開屬於我們國人的火星神秘面紗。  地球和月球同樣距離太陽相同的位置,為何月球上沒有誕生生命?
  • 離地球最近的金星,是否會成為第二個地球?
    因為從表面看來,金星的情況的確非常合適。處在太陽系內宜居帶上,只有金星、地球和火星三顆,金星距離地球更近。 它與地球大小、質量、密度都相近,重力加速度也接近,相差都不超過10%,比起火星好太多了。並且。金星體積和質量較大,不像火星那麼小(地球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不至於快速冷卻導致能量消失。最關鍵的是, 金星也是個巖石行星,擁有大氣,看起來資源是夠的。
  • 顛覆常有認知:人類真正的起源是金星,而非地球?
    逐漸的,隨著人類文明科技的提升,人類開始了天馬行空的猜想,比如人類是從外太空而來的,人類可以來自於金星也可以來自於火星,甚至可以來自於銀河系之外,有幕後的操控者在操控著這一切,人類在棋盤中,作為一顆棋子,人類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又或者即便人類有想法,也不是能心想事成的,否則為何人類遲遲離不開太陽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