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們全人類都賴以生存的家庭,從目前來看,宇宙當中相似地球的有很多,但是人類基本上沒有發現和地球一模一樣可供人類生存的星球,因此對於這個唯一的家園,我們應該小心翼翼的呵護它,不要讓它出現任何的問題,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上形成生命的機制很複雜,能夠影響到的因素有方方面面,哪怕有任何一條原因,都無法使地球誕生生命。
除了一些必備的因素,其實地球上誕生生命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地方,那就是磁場的問題,在太陽系中,擁有磁場的行星也有不少,但是能夠形成對本身星球有一定保護的磁場,則除了地球以外沒有別星球能夠和他的磁場一樣形成一層有效的保護膜,包裹著地球,使地球能夠維持住有效的大氣層,供給人生存的希望,而幾乎與地球相同的火星就沒有那麼好的宿命。
眾所周知火星是一個與地球十分相像的星球,由於他的特殊性使得他比別的太陽系星球獲得了更多的關注,但是遺憾的就是雖然他具備了和地球差不多性質,但是由於地表惡劣的環境,使得他基本上不具備擁有生命的可能,火星表面上晝夜溫差極大不說,他的大氣層也十分稀薄,只有地球的1%的水平,缺少大氣層的保護,使得太陽光所造成的輻射直接攻擊火星的表面。
這樣來看火星根本就不適宜人類繼續生存,如果想要真正的移民火星,除非將來火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事實上就在地球和火星誕生之初,二者曾經有過相似的情況,那時候的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擁有厚厚的大氣層,而且那時候的地球中大氣層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很高,但是後來地球磁場形成強烈的保護下,大氣層可以免受太陽風的幹擾,基本的穩定在地球的表面上,而火星卻沒有受到這樣的保護。
因為火星的磁場十分的薄弱,以至於強烈的太陽風颳過了火星的表面,使得大氣層發生了逃逸,造成表面上大氣層稀薄的情況,其實火星的磁場效應在一開始的時候是和地球一樣的強,但是就在地球同期誕生生命的同時,火星的磁場效應被莫名的削弱,這和過程持續了大約有5億年的時間,也就是地球前37億年前,使得火星蛻變成為一個滿目瘡痍的星球。
對於火星的探測,科學家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腳步,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面,發射了大量的探測衛星,其中還有一些登陸衛星,他們在觀察火星環境的同時,發現火星的磁場效應非常薄弱,這種磁場使得火星缺少對附著大氣層的保護,再加上火星比地球距離太陽更近,強烈的太陽風颳過火星的表面,使得大氣層逃逸的速度非常快,從而造成火星地表環境的巨變。
據考證在地球同期誕生生命的時候,火星表面的溫度應該是在二三十度,這個溫度應該是及其適宜生命的存在的,在厚厚的大氣層壓力下,地表可以存在液態水,也會有大面積的海洋,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命完全是有可能誕生的,但是後來地磁逐漸的削弱下,太陽風使得火星表面發生劇烈的變化,這種變化持續了42億年之久,而且至今依然存在。
科學家發現火星表面在太陽風的幹涉下,其大氣層逃逸的速度最少的時候有100克,而最多的時候將近3000克,這還是在火星大氣層稀薄的情況下,可見在遠古時代,火星遭受了太陽風怎樣的侵蝕,當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就是火星全球性的磁場消失,目前這在科學界來說還是一個迷,但是同樣還有一些人,他們把目光關注到地球上,因為地球的磁場似乎也在不斷的被削弱。
根據之前的數據分析,地球的磁場在過去的200年的時間裡面,一直在被不斷的削弱,這也讓很多的科學家為此而隱憂,因為一旦要是地球和火星有了同樣的命運,那是不是也就意味著地球未來也會變成和火星一樣不適宜生存,目前看來,這樣磁場削弱的趨勢還並不是很明顯,按照目前削弱的曲線斷定,真的削弱到和地球一樣,還需要很多年,至少46億年都沒有被削弱,短短幾年的時間內,還達不到毀滅的水平,至於未來的命運如何,還是要看地球能不能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