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編眼中:「地球是一顆非常美麗的星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是一顆奇蹟星球,在茫茫宇宙中,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生命,這與她自身的條件有關,這些條件包括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
外部條件主要是地球的地理位置。地球處於宜居帶當中,享受充足的陽光以及溫度,讓地球能有一個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終於誕生出了許許多多的生物體。
除了地球之外,金星、火星同樣也處於宜居帶中,但為何只有地球才能夠誕生出生命呢?其實這與地球本身的條件有關,地球有一個大氣層,大氣層對於星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夠抵擋很多外來的危險,比如說抵擋太空輻射,太陽射線等等。
而且大氣層就像一個保溫罩,它能夠維持地球的溫度,當太陽光到達大氣層時,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或者折射,所以地球地表的溫度不會太高,晝夜溫差不會太大,這樣的環境非常有利於生物繁衍。
倘若大氣層非常稀薄,就會導致星球地表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晝夜溫差變化極大,比如說火星,火星地表的溫度範圍大約在-6℃-66℃,這樣的溫度環境,生物難以生存,所以星球有了大氣層,才有了保障,才能為生命的繁衍提供有力的環境。
地球是很偉大的,因為它有將近100千米厚的大氣層,這層大氣層死死地保護住了地球,讓地球上的生態系統能穩定存在。而且大氣層也能夠抵擋外來天體的撞擊。在小編看來:「很多星球之所以生物會滅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天體的撞擊。比如說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就是因為有一顆巨大的行星撞擊了地球才導致的,所以大氣層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對於一般小型的天體來說,在穿越大氣層的時候,因為摩擦燃燒而在空中便消失了。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地球沒有了大氣層,各種天體會直接撞擊在地球上,屆時,許多生物都會面臨滅絕。所以大氣層對於地球和生物來說是多麼重要啊!可是,這幾年科學家發現:地球的大氣層正在不斷流失,每年太陽風都會從地球上颳走10萬噸左右的大氣。
眾所周知,地球大氣的質量非常龐大,但是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啊!,地球的大氣層不斷變稀薄,最終有可能會和火星一樣,只剩下一層稀薄的大氣,那麼我們該不該擔心呢?
通過數據來算,我們大可不必擔憂,地球存在的大氣大約為6000萬億噸,太陽風每年會颳走10萬噸的大氣,那麼600億年後,地球的大氣就會被消耗光。
600億年是什麼概念呢?宇宙誕生到現在,也只不過走了138億年。600億年後,宇宙中的很多天體都會消失,比如說太陽。科學家們表示太陽的壽命只有100億年左右,太陽將氫氣全部消耗掉之後,會成為一顆白矮星,到那時,如果人類文明還在的話,就只能離開太陽系前往其他星系。
實際上,地球的大氣一直都保持在一種比較平衡的狀態,喪失的大氣會通過某種形式將其補充,比如說植物的光合作用,動物呼吸作用等等,再加上人類活動所釋放的二氧化碳,都會進一步鞏固大氣層的厚度,由此可見,我們大可不必擔憂大氣會損失的問題。
但還存在一種比較極端的問題。大氣層之所以能夠保持平衡,是因為地球存在磁場,一旦磁場失去平衡,地球的大氣就會迅速消散。前段時間,冥王星的磁場發生變化,導致大氣層不斷消散,要不了多久就會完全消失。所以說地球的磁場一旦發生劇烈改變的話,很有可能會讓大氣加速流失。到那時不用600億年了,可能600年之後地球的大氣就消失不見了。
對此,小編想說:「我們不能夠確保地球的大氣會一直存在,或許在將來某一天,有一顆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磁場發生變化,又或者說是人類活動導致磁場不斷偏轉,最後失常,這些都可能會導致大氣層不見。所以我們還是得保持謹慎,儘快的尋找適宜居住的星球以及發展科技,等到那一天來臨的時候,我們還能快速地去到其他星球,讓人類文明繼續繁衍」。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