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引言:地球處於太陽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其他星球的影響,尤其是太陽的影響。近期有研究發現,太陽風在不斷地將地球大氣往外面抽離,而且在地球與月球之間已經形成了一條隱約的氣體「通道」,為什麼大氣層沒有變薄呢?
放眼整個宇宙,雖然存在許多和地球類似的星球,有的星球自然環境與地球有著較高的相似度,但是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地球存在生命。而地球能夠孕育出生命,與內部和外部的諸多因素有關。在地球的外部,太陽是重要的因素,它每天都向地球傳送充足的熱量和光。地球周圍的星球充當著「自然屏障」的作用,使地球很少遭遇外來天體的撞擊。而在內部,地球自然環境中存在適宜的溫度、液態水、大氣,其中的大氣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宇宙中擁有大氣層的星球有很多,但幾乎沒有一顆星球的大氣能夠像地球這樣有著合適的氧氣佔比。實際上大氣層存在許多重要的作用,例如充當地球的屏障減弱各種宇宙射線,尤其是太陽射線。如果有外來天體想要撞在地球上,它首先經過大氣層,然後衝擊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從而減小給地面造成的傷害。再者,穩定的大氣層能夠讓植物產生的氧氣維持在地球範圍內,不至於彌散到宇宙中。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地球大氣邊界就在距離地面大約50公裡的地方,然而近期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距離地表大約60萬公裡的地方仍然存在地球大氣成分,這是怎麼回事呢?該報告緊接著指出來這種現象的原因:地球大氣在不斷地向外擴散,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太陽風的作用。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通過計算發現,每年大約有10萬噸大氣被吹進宇宙中,而且這種現象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了,但為什麼大氣層看起來沒有變薄呢?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地球大氣流失的情況。據了解強勁的太陽風從太陽表面刮到地球大氣外層,然後不斷地向外抽出大氣成分。有研究指出地球大氣每分鐘大約被抽出180千克,如果一直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那麼地球大氣一年至少損失10萬噸氣體。而目前被抽出的氣體不僅到達了月球的附近,甚至飄散到了月球的後方。然而地球大氣並沒有變薄,尤其是臭氧層,科學家表示這是因為大氣在不斷丟失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補充。
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雖然太陽風不斷地將大氣抽出去,但是地球大氣也不甘示弱地從太陽的軌道上奪取氣體離子,讓它們成為大氣的一部分,甚至還會剝奪太陽風裡的氣體離子。除了地球大氣自身的「努力」之外,地面上的綠色植物也在不斷地向大氣供應氣體。眾所周知綠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來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同時產生化學能。這不僅能夠向其他生物供應維持生命所需的氧氣,還向很多植食性動物提供食物。
總而言之,地球大氣雖然在不斷地被剝奪,但總體上它還是保持著動態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