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千米之外的大氣是什麼樣子?數千千米深的地球深處又正在發生什麼?
這些問題,都在地球科學所關注的範圍之內。地球科學包羅萬象,關注著地球各個部位的「一舉一動」。從大氣到地球內部,從山川到海洋,從自然甚至到人與自然的關係,都是地球科學的研究範圍;在每一道炫麗的極光,每一座雄偉的山脈,每一次海浪的翻滾,背後都必定藏著地球科學的探索和研究。
四大圈層
地球的四大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地球外部有三個圈層,分別是大氣圈、水圈與生物圈。在我們腳下,巖石圈的表面也暴露在我們的眼前。這四大圈層可以通過直接觀測與測量的手段進行研究。這些圈層並非彼此獨立的,而是相互作用,讓我們的星球充滿生機,不斷演化。
地球結構
地球結構:從大氣外層到地心。
但地球遠不止我們目光所及的這般「膚淺」。如果仔細審視,這顆星球其實更像一個「千層蛋糕」,從外到內,每一層都有獨特的風景。
地球科學家利用各種物理學、化學等科學方法,向孕育了我們的這顆美麗星球釋放我們的好奇心;他們藉助各種測繪和勘探技術,一層層揭開那些與地球有關的秘密。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個龐大的系統,我們將進行一次貫穿地球的科學之旅。從頭頂數百千米以上的大氣外逸層出發,直抵腳下米深處的6000多千米的地心。你將有機會了解地球風景背後的科學。
圖片說明:1. 圖片未按比例繪製;2. 圖中右欄以千米為單位,標註 ca. 則代表大致高(深)度;3. 地下部分(地殼、地幔與地核)僅為藝術表現圖,不反映地球內部的實際情況;4. 真實的地殼厚度非常不均勻,陸地與洋底有很大差異,圖中僅為示意;5. 圖中學科分類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包含地球科學之下的二級學科(藍),以及少數具有代表性的三級學科(橙)。根據該標準,在我國將地理學列入地球科學下二級學科,人文地理學列入地球科學,屬特例;6. 地球科學中的絕大多數領域橫跨地球結構的多個部分,圖中學科所在位置僅代表該學科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範圍,不表示學科所有範圍。
我們雖然每天生活在地球家園之上,但這顆星球帶給我們的科學謎題甚至並不比宇宙要少。
迄今為止,人類的飛行器已經朝著太陽系邊緣進發,高精度的太空望遠鏡在遙遠的星系中搜尋。但我們對地球內部深處的探索似乎要困難得多。人類鑽探項目的深度大約只進行到了萬米的深度,遠沒有達到地殼的一半,這樣的深度與地球半徑相比更顯得「不值一提」。
深藏在腳底的秘密,看似不如星空耀眼,卻與我們更加密不可分。
劃重點:點擊以下圖片,進入太空之旅 :
圖片素材:Pixabay/Wikicommons/NOAA/NASA
來源:上遊新聞
來源:重慶二三裡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