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然鑽石一樣的,咱們國家也能培育了

2021-01-14 中寶協雲平臺

伴隨著戴比爾斯在2018年宣布進軍培育鑽石珠寶行業市場,中國培育鑽石源頭產業迎來了新生,通過自主研發、攻克觸媒配方及設備的技術壁壘,創新合成了大顆粒「首飾用鑽石」(又稱「寶石級鑽石」),實現了批量供應顆粒最大、品級最優、色彩可控的寶石級培育鑽石。同時打破了國外巨頭對鑽飾領域主流原材料的壟斷,使我國在鑽石飾品主流領域領跑全球,讓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合成鑽石

新零售、新消費時代的來臨,「個性化、自主化、情感化」的消費特點要求珠寶行業革新。價格、數量、大小、品質推動合成鑽石突破舊的框架模式創新設計,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消費者眼前。AI、VR、3D列印等各種科技如冉冉新星般崛起,跨界合作、智能共享珠寶愈演愈烈,創新是行業發展的主旋律。鑽石級培育鑽石的成功是科技創新,是國人智慧的結晶。

5.19ct近無色lla型實驗室培育鑽石

持之以恆 創新突破

1963年中國的第一顆人造細粒鑽石誕生,由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科院屋裡研究所、鄭州三磨研究所和地質科學院等單位研製而出。此後四十餘年間,技術雖不斷進步,但合成鑽石雜誌較多,呈現黃色、棕色和不透明,產品屬於中低檔,還達不到寶石級。

2005年——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合成出4毫米IIa型鑽石,雖鑽石顆粒較大,但純度不是極高。

2014年——培育出純淨度極高的無色合成鑽石。

2019年— —研製出了合成大顆粒「首飾用鑽石」。

可以中國自主研發的高溫高壓大尺寸克拉培育鑽石,在顏色上相當於天然鑽石的D-E級,淨度相當於天然鑽石的VVS-SI級,實現了顆粒度大、品級優、色彩可控的寶石級培育鑽石,並以「科技、環保、時尚、百變」的理念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真正讓鑽石大眾化、共享化。

技術突破 HPHT和CVD成就合成鑽石

HPHT和CVD法合成鑽石

(1) 高溫高壓合成法(HPHT合成法)

HPHT法合成鑽石生長發生在裝置內的一個小艙室裡,該裝置能夠產生非常高的壓力。在艙室內鑽石粉末原料溶解在熔融的金屬助熔劑中,然後在晶種上結晶,以形成合成鑽石晶體。 結晶過程需要數周至一個月或更長時間,以形成一個或幾個晶體。

此法合成的常為立方體、八面體及二者的聚形,顏色常一般為黃色、黃褐色,內部常見有色帶、金屬包裹體等熱證,未熔的金屬包體呈針狀、片狀、小柱狀和不規則的外觀,具有金屬光澤,致使合成鑽石具有磁性。同時它在長波紫外線下通常無螢光,短波下常有黃色、綠黃色、橙黃色的螢光,不同生長區顯示不同顏色的螢光。

此方法製作的合成鑽石多數未能達到寶石屆,一般應用於鑽探、切割、航天、電子工業、熱交換等領域。

無色HPHT合成晶體

(2) 化學氣相沉澱法(CVD法)。

CVD 法合成鑽石生長在填充有含碳氣體(如甲烷)的真空室內進行。基底可以是非鑽石材料,但單晶鑽石通常是碳原子在鑽石基底上沉澱而成。能量源(如微波束)分解氣體分子,碳原子向下吸附到扁平的鑽石盤中。結晶過程需要數周時間,以同時形成多個晶體。CVD 法沒有觸媒的參與能得到純淨度很高的鑽石,達到寶石級,所以多被應用於珠寶市場。通常CVD合成鑽石在低壓高溫條件下進行,壓力一般小於一個大的壓力,溫度在1000度左右。

此法合成鑽石單晶大都呈板狀,偶爾再邊緣部分可以見到八面體和菱形十二面體面。早起的CVD合成顏色多為暗褐色或淺褐色,而近來發現經過高溫熱處理,顏色呈現了無色或者近無色,同時內部包體較少,個別可以見到針點狀、黑色不規則包體,因其不出現金屬包體,因為不具有磁性。

CVD法合成鑽石

強火彩、價格優、可選性強,消費新選擇

(1)強火彩

眾所周知,鑽石深受大眾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擁有較強的火彩。然而在優質的切工下,合成鑽石的火彩比天然鑽石的火彩更強,更加閃亮。

火彩強 人造鑽石

(2)價格便宜

根據《金融時報》近期的一份報告,1克拉合成鑽石的生產成本已從2008年的4000美元左右大幅下降至300美元至500美元。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勢必降低成品鑽的價格:2018年9月,鑽石巨頭De Beers推出的合成鑽石品牌「Lightbox Jewelry」 所售的1克拉合成鑽石的均價僅在800美元左右。

價格便宜 合成鑽石

(3)大小可挑

「鴿子蛋」等大克拉鑽石一直是消費者夢寐以求,奈何大克拉鑽石產量有限且價格昂貴,使得很多消費者的「鴿子蛋」夢想破滅。現如今,技術圓你夢想。中國培育出來的大顆粒「首飾用鑽石」的合成滿足了市場需求,而隨著技術的革新,或許未來合成鑽石的大小只是數字的問題。

天然「鴿子蛋」鑽石

4C 鑽石標準挑選法則

(1)顏色

合成鑽石的顏色豐富,但是高色級的白鑽較難合成。顏色挑選根據個人喜好,白鑽的自然是白度越高越好。HPHT法合成白鑽容易帶有綠色、褐色的雜色,CVD法合成白鑽容易帶有灰、褐色調。

各種顏色的培育鑽石

(2)淨度

合成鑽石的淨度可以控制,與其生長的速度有關。與天然鑽石相同,淨度越高越好。HPHT法合成鑽的淨度,大多都徘徊在Sl等級左右,一部分可以達到VVS-SI等級。CVD法合成鑽在淨度上比HPHT好一些,大多在VVS、VS等級。

合成鑽石的包裹體

(3) 切工

切工能夠影響寶石的火彩,合成鑽石也是如此,優質的切工能更好地展現其閃耀和火彩。

切工

(4) 大小

與天然鑽石一樣,合成鑽石的大小也是影響鑽石品質的因素。不過隨著技術的革新,合成鑽石的大小一直在增大,同時也不存在天然鑽石的克拉溢價。

大小不同的培育鑽石

標準制定 促培育鑽石產業發展

日前中國培育培植鑽石產業規模、生產能力及質量都已達到世界較高水平,且產量幾乎佔全世界總量的80%。在鑽石級培育鑽石在國際化交易過程中多以毛坯出現,同時由於缺乏首飾級鑽石的分銷渠道而被迫低價銷售給國際鑽石原料批發商。以每克拉250美元的A級(D/E/F VS/SI)3克拉鑽石毛坯為例,打磨成為1克拉首飾級裸鑽成品的成本約為1100美元。成品裸鑽在國際市場的批發價格在1700-2000美元不等,而美國市場培植裸鑽零售價在3500-3900美元之間。

實驗室培育鑽石分級證書樣板

中國的原料生產商幾十年的研究成果和上百億的投資及能源消耗換來的是產業鏈上端的微薄收入,大量巨額利潤落入國外交易商手中,且國外買家利用行業競爭關係,打壓培育毛坯鑽石的買入價格,導致培育鑽石在源頭市場價格下跌的狀況。

標準透明 買低價「寶石之王」

面對不正當競爭的市場環境,制定培育鑽石分級標準變得越來越重要。定標準也意味著對培植鑽石在國際上的定價權有了主動性,並且有了國際標準的品質級別的評定系統,便於鑽石通過網絡直接對外銷售。

面對培育鑽石市場不正當競爭、分級標準化缺失等現象,中寶協雲平臺將以「塑造行業新生態、建設市場新秩序、引領珠寶新消費」的理念,協同中國培育鑽石聯盟企業,提高產業鏈設計發展,拓展國際鑽石銷售渠道,實現培育鑽石分級標準化,讓交易國際化,標準化、透明化,推動培育鑽石產業鏈的發展。讓你買到真正低價的「寶石之王」

相關焦點

  • 培育鑽石到底是不是鑽石?看完你就明白了
    先說一下培育鑽石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吧,培育鑽石是以小鑽石作為種子,通過實驗室模擬天然鑽石的生長環境培育長大。其擁有與天然鑽石完全一樣的物理、化學以及光學性質,硬度也是10。目前生產培育鑽石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高溫高壓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HTHP。
  • 人造鑽石的製造過程曝光!人造、天然鑽石能區別開嗎?
    從18世紀法國化學家安託萬·洛朗·德·拉瓦錫發現天然鑽石其實是碳的結晶體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試著炮製鑽石了。世界上第一顆合成鑽石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美國通用電氣「超級壓力項目」負責人霍爾博士在自己的實驗室裡,通過將碳加熱到 5000 華氏度,並加以 極高液壓的方式,製造出了一堆亮晶晶的小鑽石。
  • CVD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區別
    能通過最新的cvd鑽石技術在一周時間內就能生長一顆一克拉的鑽石。一時間引發國內鑽石行業的轟動。鑽石作為年輕情侶間必備的愛情信物。已經越來越受到追捧,但是天然鑽石高昴的價格卻不太親民,讓人望而生畏。而中科院這種最新的科研產品對於大多數民眾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那麼什麼是CVD鑽石呢?
  • 2020年培育鑽石現狀
    時至今日,相當一部分的批發商都在同時銷售天然鑽石和培育鑽石。(培育鑽)毛坯石的主要供應方是中國,而中國工廠自己只切磨很少一部分的石頭。在中國供應的培育鑽石(毛坯石)中,小顆粒的佔據了大多數,基本都在印度切磨為成品鑽。因此,印度人除了加工中國的毛坯石之外,連自己生產的石頭也一併給處理了。
  • 人工製造的鑽石和天然鑽石會一樣嗎?
    鑽石是一種昂貴的寶石,是由金剛石加工而成。除了首飾行業會用到鑽石,工業領域也會用金剛石製作鑽頭、玻璃刀等。金剛石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和石墨為同素異形體。在知道了金剛石是由純碳組成之後,就有人想方設法用碳製造金剛石,並且早就取得了成功。
  • 未來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以做到共存嗎?
    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且年產量在1億克拉左右。澳大利亞、薩伊、波札那、俄羅斯、南非是產量在前五位的國家,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根據近兩年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天然鑽石儲量約有25億克拉,其中澳大利亞6.5億克拉,薩伊5.5億克拉。按開採水平,現有儲量只能開採25年。隨著鑽石礦藏資源的枯竭,人造鑽石又稱培育鑽石、合成鑽石,正在彌補天然鑽石的供應短缺。
  • 《培育鑽石》標準在柘城審查通過
    在物理化學性質和成分方面,培育鑽石與天然鑽石是相同的。但培育鑽石在命名和質量評價標準方面,一直被天然鑽石經營方排斥,對培育鑽石的生產和市場開拓造成了很大阻礙。   河南力量鑽石股份有限公司系起草單位之一,該公司獲得商丘市首屆大工匠榮譽稱號的工程師張存升為起草組組員。張存升介紹,起草工作組在廣泛收集、分析、研究國內外培育鑽石相關技術文獻和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主要生產企業的生產現狀和技術水平、市場需求狀況,形成了工作組討論稿。2020年7月14日,中國超硬材料分會組織專家和標準起草組成員在鄭州召開了工作組討論稿審定會。
  • 盤點一下莫桑鑽以及培育鑽石
    很多朋友以為莫桑鑽就是培育鑽石,關於莫桑鑽的知識小編在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面給大家講過,今天在這裡小編再強調一遍,莫桑鑽不是鑽石,它也不是培育鑽石。它的學名叫做合成碳矽石,成分是碳化矽跟鑽石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之前比較火的那篇網文大家還記得嗎?
  • 能與天然南非鑽石相媲美的寶石,價格還非常的親民合適
    比利時莫桑鑽與鑽石的區別有什麼呢?莫桑石外表與鑽石几乎一致,莫桑鑽與鑽石同樣有4C標 準,顏色/color,淨度/clarity,重量/carat,切工/cut,一樣不差。莫桑鑽因為是實驗室培育的,所以,它的價格比鑽石低上不少,只有鑽石的1/10,省吃儉用幾 個月換來的奢侈品,怕是磕一下都要肉疼吧,換做莫桑鑽,感受是不是就不同了,而且莫桑鑽與鑽石非常相似,所以莫桑鑽非常值得購買的。莫桑石外表與鑽石几乎一致,莫桑鑽與鑽石同樣有4C標準一樣不差。
  • 買培育鑽石認準CVD?——這是驚天陰謀,還是天大笑話
    而培育鑽石借鑑天然鑽石成熟的分級系統,也很快有了完善的價格體系,生產方式理應就在市場弱化,即購買方應該關心培育鑽石本身的質量,而不再關心是哪種生產方法。鑑於這種反市場規律的現象,筆者走訪了行業內多家規模各異的生產商、貿易商,結合一年多的行業觀察,本文就這種現象做一個梳理和分析,供業內外讀者參考。
  • 鑽石能養殖?鑽石「養殖」的時代來了?人工鑽石會取代天然鑽石嗎
    美國新聞媒體CNBC早前把一隻價值4,000美元、鑲有18卡白金和0.95卡人造鑽石的戒指,拿到紐約的鑽石店區測試。記者沒有說那是人造鑽石,用放大鏡檢查後,一間珠寶商開價3,800美元,另一間則是3,000美元。這些珠寶商雖然能準確說出鑽石的淨度和顏色,但沒有一家能指出它是人造鑽石。當記者揭露真相後,所有珠寶商都撤回報價。
  • 人工合成鑽石來了,你還會選擇天然鑽石嗎?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市場上出現了人工合成鑽石(實驗室鑽石)的身影,那麼,關於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您又了解多少?你還會選擇天然鑽石嗎? 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天然鑽石,就好比如市場上有那麼多逼真、永開不敗的假花,還是有人選擇花更貴的價錢去買幾天就會枯菱的真花,很簡單假花沒有生命力,因此並不珍貴。「花」除好看外,還有個重要生命特徵:鮮活,才有香氣,才有勃勃生機,更能因大自然的無常和生命的短暫而更珍貴。
  • 國內一半以上人工培育鑽石為河南造,「人造鑽石」錢景漸顯
    人工培育鑽石是否受到消費者青睞,河南人工培育鑽石產業實力如何?記者對河南主要珠寶市場和培育鑽石生產企業進行了走訪調查。豫金剛石並不是唯一一家能生產寶石級培育鑽石的企業,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河旋風)在其2018年年度報告中表示,目前公司寶石級大單晶金剛石產業化項目(人造鑽石)進展順利,建成達產後將成為公司一個新的盈利增長點。
  • 科學家種鑽石1星期長1克拉,價格卻只有天然鑽石的六分之一
    今天,#科學家種鑽石1星期長1克拉#上了熱搜。原來在實驗室環境下,培育一顆1克拉的鑽石只需一星期,它的硬度和純淨度都可以媲美天然鑽石,但價格卻只有天然鑽石的六分之一,物美價廉的人造鑽石你會買嗎?據悉,它是通過CVD法(簡稱為化學氣相沉積法)與太陽能技術,在等離子反應器裡培育出的、與天然鑽石具有相同物理化學性質和晶體結構的「培育鑽石」,根據珠寶業內「合成鑽石」的定義——完全或部分由人工製造的由碳原子組成的等軸晶系晶質體,其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與天然鑽石基本相同,SD這個來自美國Diamond Foundry的「培育鑽石」也是合成鑽石的一種。
  • 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有什麼區別,莫桑鑽跟鑽石是同一種東西嗎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在寶石中它是唯一一個由單一元素組成的,目前已知的鑽石主要形成於33億年前和12-17億年這兩個時間段,鑽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鑽石的形成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礦,產量最大的主要有澳大利亞、南非、俄羅斯、薩伊、波札那,這5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到世界的90%,中國也是有鑽石礦的,中國鑽石主要產地有三個: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臨沭,湖南沅江流域。全世界每年開採鑽石在9000萬-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佔17%-20%。
  • 莫桑鑽與天然鑽石,不同點和共同點總結的妙
    天然的莫桑石在隕石坑裡發現過,於是,科學家便研究這種寶石,發現其性質非常優秀,與鑽石的諸多特性接近或相似,便後來人工合成了這種寶石,人工合成出來的在淨度、顏色、克拉重量上更加出色,成為了現在熱銷的莫桑鑽。莫桑鑽的價格其實只有鑽石的百分之一,同樣有很高的硬度,更閃爍的火彩,更高的性價比,不論是外在美觀和內在物理特性,都比其它鑽石替代品優秀,是立方氧化鋯和水鑽不能比的。
  • 來看看培育鑽石的前世今生!
    從2700多年前發現第一顆鑽石 起,這種璀璨奪目的寶石 就被賦予了極高的價值,直到現在儘管發現了更多的鑽石礦,天然鑽石依然處於珠寶消費金字塔的頂端 。相比天然鑽石的悠久歷史,誕生於上世紀中期的培育鑽石 算得上是新事物,得益於技術的迅猛發展,如今培育鑽石早已走出研究探索階段,其市場化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中,引起了來自業內外的關注。現今技術下多彩的培育鑽石不同於天然鑽石,培育鑽石的發展史充滿了科技感,下面就跟著來了解培育鑽石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的現在進行時。
  • 國際寶石學院首次推出實驗室培育鑽石課程
    全球最大的寶石學組織之一,國際寶石學院(GSI)宣布推出其新的在線教育課程:實驗室培育鑽石基本知識這是該行業有史以來第一個專門針對實驗室培育鑽石的教育課程。在過去的幾年裡,鑽石行業快速增長,實驗室培育鑽石的需求不斷增加。作為全球領先的寶石學組織,GSI已經對數十萬顆實驗室培育鑽石進行了分級和鑑定,其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團隊在實驗室培育鑽石鑑定方面取得了一些顯著的發現。「珠寶業必須有能力自信和透明地交流實驗室培育鑽石。
  • 不知道天然鑽石和比利時魔星鑽怎麼選,看完你就知道了
    作為行業內的人,知道天然鑽石和實驗室比利時魔星鑽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如果拿鑽飾當配飾帶的話,我肯定是選比利時魔星鑽的。如果是拿鑽石投資的話,還是要買天然鑽石。比利時魔星鑽具有和天然鑽石差不多同樣的物理化學光學性質,說白了就是分子構造區別,一個是純炭,一個是碳化矽。還有就是產生方式的區別,一個是在天然環境下結晶,一個是在實驗室內結晶。如果是買個80分主鑽的吊墜項鍊,一般品級的白色天然鑽石的要花小几萬了,同等品級的比利時魔星鑽只要三四千。如果我的預算是2萬塊,天然的我只能買一粒質量很差的克拉鑽,但是買比利時魔星鑽的話,質量就會好很多。
  • 培育鑽石:我是清白的,這份碳排放的報告有問題!
    不過最近Diamond Foundry發表了一篇文章,怒斥標普公司(S&P)在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再一次掀起了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之間關於環保問題的戰鬥。、Dominion、Petra、Lucara、Murowa)的開採和生產情況進行研究,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天然鑽石開採和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培育鑽石的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