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
內幾乎沒有人不知道Diamond Foundry這家公司。即使是大眾,在知道了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也是股東之後,也多多少少都了解了ta的存在。不過最近Diamond Foundry發表了一篇文章,怒斥標普公司(S&P)在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再一次掀起了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之間關於環保問題的戰鬥。
國際影星萊昂納多
是Diamond Foundry公司股東之一
2019年5月,標普全資諮詢公司Trucost曾經發過一篇名為《大規模鑽石開採對社會經濟及環境的影響》的權威報告。這篇報告是兩年前受鑽石生產商協會(DPA,現在已經更名為NDC)委託撰寫的。
這篇報告主要針對全球七大鑽石礦企(Alrosa、De Beers、Rio Tinto、Dominion、Petra、Lucara、Murowa)的開採和生產情況進行研究,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天然鑽石開採和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培育鑽石的1/3左右。報告一出,業內震動,之前培育鑽石行業聲稱的「比天然鑽石更環保」的概念轟然倒塌。
這是當時報告中出現的碳排放對比圖。根據圖示,每開採1克拉天然鑽石,會產生160kg的碳排放,而生產1克拉培育鑽石的碳排放為511kg:
但是今天Diamond Foundry突然公開提出質疑,認為標普的這份報告是有很大問題的。
首先標普/Trucost做報告的費用是由NDC(就是之前的DPA)提供的,其中運用了一些「具有誤導性的數據和算法」,這對培育鑽石的環保貢獻是不公平的。
具體來講:
1)標普報告的主要數據來源是那些珠寶博主,而並非真正能夠進行環保評估的專家;
2)包括Diamond Foundry和De Beers培育鑽石工廠在內的企業並沒有得到諮詢邀請,所以現代化生產數據也並未透露給標普。不但如此,標普報告中參考的數據都是十年前的老技術。現在這種技術都已經很久不用了。
3)報告中採用的算法令人懷疑,其中包括對那些不再生產的企業排放數據的引用、針對次數而不是產量進行計算,以及忽略了行業前沿企業的生產數據等等。
4)類似Diamond Foundry那樣的前沿企業,已經使用水力發電產生的電能進行生產,因此屬於零碳排放企業。但是標普對這一點視而不見。
5)鑑於De Beers是NDC的關鍵成員,所以標普在製作報告時必定採用了其「可接受的數據內容」。
Diamond Foundry CEOMartin Roscheisen認為,Diamond Foundry這樣的公司已經採用了極為先進的生產技術,而且這種技術正在逐漸被業內廣泛使用。因此,公司要求標普能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並且撤回那篇報告。
「這篇報告誤導了全球幾百萬消費者。」
此言一出,媒體炸了。雖然屬於行業內部的爭議,但在消費者中(尤其年輕人之間)確實引起了一定的爭論。明顯分為兩派:一派認為NDC無恥,花錢給自己臉上貼金;另一派認為Diamond Foundry就是沒事找事,藉機給自己做宣傳等等。
無論最終這種爭吵會怎樣收場,有一個現象我們是必須要正視的,就是天然鑽石和培育鑽石之間的「鬥爭」,會一直持續下去。之前的文章《持久戰》中我也寫過,這種爭鬥其實是有益於行業、有益於消費者的。因為通過在各個「戰場」的爭鬥,兩者之間的區分會變得越來越明顯,這樣有利於消費者做出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