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鑽石:我是清白的,這份碳排放的報告有問題!

2020-11-24 騰訊網

內幾乎沒有人不知道Diamond Foundry這家公司。即使是大眾,在知道了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也是股東之後,也多多少少都了解了ta的存在。不過最近Diamond Foundry發表了一篇文章,怒斥標普公司(S&P)在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再一次掀起了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之間關於環保問題的戰鬥。

國際影星萊昂納多

是Diamond Foundry公司股東之一

2019年5月,標普全資諮詢公司Trucost曾經發過一篇名為《大規模鑽石開採對社會經濟及環境的影響》的權威報告。這篇報告是兩年前受鑽石生產商協會(DPA,現在已經更名為NDC)委託撰寫的。

這篇報告主要針對全球七大鑽石礦企(Alrosa、De Beers、Rio Tinto、Dominion、Petra、Lucara、Murowa)的開採和生產情況進行研究,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天然鑽石開採和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培育鑽石的1/3左右。報告一出,業內震動,之前培育鑽石行業聲稱的「比天然鑽石更環保」的概念轟然倒塌。

這是當時報告中出現的碳排放對比圖。根據圖示,每開採1克拉天然鑽石,會產生160kg的碳排放,而生產1克拉培育鑽石的碳排放為511kg:

但是今天Diamond Foundry突然公開提出質疑,認為標普的這份報告是有很大問題的。

首先標普/Trucost做報告的費用是由NDC(就是之前的DPA)提供的,其中運用了一些「具有誤導性的數據和算法」,這對培育鑽石的環保貢獻是不公平的。

具體來講:

1)標普報告的主要數據來源是那些珠寶博主,而並非真正能夠進行環保評估的專家;

2)包括Diamond Foundry和De Beers培育鑽石工廠在內的企業並沒有得到諮詢邀請,所以現代化生產數據也並未透露給標普。不但如此,標普報告中參考的數據都是十年前的老技術。現在這種技術都已經很久不用了。

3)報告中採用的算法令人懷疑,其中包括對那些不再生產的企業排放數據的引用、針對次數而不是產量進行計算,以及忽略了行業前沿企業的生產數據等等。

4)類似Diamond Foundry那樣的前沿企業,已經使用水力發電產生的電能進行生產,因此屬於零碳排放企業。但是標普對這一點視而不見。

5)鑑於De Beers是NDC的關鍵成員,所以標普在製作報告時必定採用了其「可接受的數據內容」。

Diamond Foundry CEOMartin Roscheisen認為,Diamond Foundry這樣的公司已經採用了極為先進的生產技術,而且這種技術正在逐漸被業內廣泛使用。因此,公司要求標普能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並且撤回那篇報告。

「這篇報告誤導了全球幾百萬消費者。」

此言一出,媒體炸了。雖然屬於行業內部的爭議,但在消費者中(尤其年輕人之間)確實引起了一定的爭論。明顯分為兩派:一派認為NDC無恥,花錢給自己臉上貼金;另一派認為Diamond Foundry就是沒事找事,藉機給自己做宣傳等等。

無論最終這種爭吵會怎樣收場,有一個現象我們是必須要正視的,就是天然鑽石和培育鑽石之間的「鬥爭」,會一直持續下去。之前的文章《持久戰》中我也寫過,這種爭鬥其實是有益於行業、有益於消費者的。因為通過在各個「戰場」的爭鬥,兩者之間的區分會變得越來越明顯,這樣有利於消費者做出自己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培育鑽石到底是不是鑽石?看完你就明白了
    首先說明一下:我是在去年年底加入到培育鑽石這個行業,下文只是在我加入到這個行業後,簡單說一下我對培育鑽石的認識,並沒有要打廣告的意思。我關注培育鑽石是從2019年的一個微博頭條「中科院種出了鑽石」開始的,當時這條微博衝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二名,我當時的想法就是鑽石也要有「中國製造」了!!!哈哈哈,目前還有很多人對培育鑽石有疑問,說培育鑽石是假鑽石,還有人說買培育鑽石心不誠,培育鑽石沒有天然鑽石好等等等等等。
  • 2020年培育鑽石現狀
    近年來,培育鑽石(Lab-grown diamonds)作為一種高科技產品,很快在珠寶市場中佔領了一席之地,給今天的鑽石行業帶來了「獨特的機會」。培育鑽石不僅有無色的,還有黃、藍、粉、紅、綠、棕等不同的色調(hues)。
  • 和天然鑽石一樣的,咱們國家也能培育了
    伴隨著戴比爾斯在2018年宣布進軍培育鑽石珠寶行業市場,中國培育鑽石源頭產業迎來了新生,通過自主研發、攻克觸媒配方及設備的技術壁壘,創新合成了大顆粒「首飾用鑽石」(又稱「寶石級鑽石」),實現了批量供應顆粒最大、品級最優、色彩可控的寶石級培育鑽石。同時打破了國外巨頭對鑽飾領域主流原材料的壟斷,使我國在鑽石飾品主流領域領跑全球,讓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 專家公布各省碳排放報告 山西碳強度全國第一
    隨著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即將分解到地方,探清全國各省碳排放「家底」則成為目標分解的首要問題。對此,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方精雲和其研究團隊,日前拿出了一份有力數據。即《1995-2007年我國省區碳排放及碳強度的分析》(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對2005-2007年,中國年均碳排放量進行了「摸底」,並分別給出了各省市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強度的「榜單」。「這項研究是在去年年底哥本哈根會議之前,為政府有關部門參加國際政治談判提供科學依據而作。」
  • 國際寶石學院首次推出實驗室培育鑽石課程
    全球最大的寶石學組織之一,國際寶石學院(GSI)宣布推出其新的在線教育課程:實驗室培育鑽石基本知識這是該行業有史以來第一個專門針對實驗室培育鑽石的教育課程。在過去的幾年裡,鑽石行業快速增長,實驗室培育鑽石的需求不斷增加。作為全球領先的寶石學組織,GSI已經對數十萬顆實驗室培育鑽石進行了分級和鑑定,其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團隊在實驗室培育鑽石鑑定方面取得了一些顯著的發現。「珠寶業必須有能力自信和透明地交流實驗室培育鑽石。
  • 國內一半以上人工培育鑽石為河南造,「人造鑽石」錢景漸顯
    人工培育鑽石是否受到消費者青睞,河南人工培育鑽石產業實力如何?記者對河南主要珠寶市場和培育鑽石生產企業進行了走訪調查。豫金剛石並不是唯一一家能生產寶石級培育鑽石的企業,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河旋風)在其2018年年度報告中表示,目前公司寶石級大單晶金剛石產業化項目(人造鑽石)進展順利,建成達產後將成為公司一個新的盈利增長點。
  • 盤點一下莫桑鑽以及培育鑽石
    很多朋友以為莫桑鑽就是培育鑽石,關於莫桑鑽的知識小編在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面給大家講過,今天在這裡小編再強調一遍,莫桑鑽不是鑽石,它也不是培育鑽石。它的學名叫做合成碳矽石,成分是碳化矽跟鑽石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之前比較火的那篇網文大家還記得嗎?
  • 《培育鑽石》標準在柘城審查通過
    在審查會上,來自我國超硬材料領域的專家、學者對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力量鑽石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起草的《培育鑽石》標準進行逐條逐句逐詞地討論、修正、審查,最終對修訂後的《培育鑽石》標準一致通過。本標準填補了我國培育鑽石產品標準的空白,在國際上尚沒有同類標準。   近年來,我國在培育鑽石領域取得了極大的技術進步,並形成產業化。
  • DPA發布現代鑽石開採業報告 聚焦行業環境足跡
    這份名為《大型鑽石開採企業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的報告由Trucost撰寫,是首份有關DPA成員企業貢獻的全方位分析報告。  儘管過去15年來,鑽石開採行業已在社會責任和業務透明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不可否認的是,外界對這個行業依然知之甚少。  這份報告顯示,其成員企業每生產一克拉拋光鑽石,會排放160千克的二氧化碳當量。
  • 買培育鑽石認準CVD?——這是驚天陰謀,還是天大笑話
    最近培育鑽石行業蓬勃發展,市場各個渠道都接到越來越多的需求,但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有一個明顯的趨勢愈演愈烈,就是產業中、下遊的分銷商和終端客戶,找CVD(化學氣象沉積)法技術生產的培育鑽石產品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從剛開始不到5%,到現在接近30%,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培育鑽石的來源主要有兩種技術,一個是CVD法,另一個就是HPHT(高溫高壓)法。
  • 來看看培育鑽石的前世今生!
    相比天然鑽石的悠久歷史,誕生於上世紀中期的培育鑽石 算得上是新事物,得益於技術的迅猛發展,如今培育鑽石早已走出研究探索階段,其市場化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中,引起了來自業內外的關注。現今技術下多彩的培育鑽石不同於天然鑽石,培育鑽石的發展史充滿了科技感,下面就跟著來了解培育鑽石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的現在進行時。
  •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鑽石行業報告(下)
    今天的《行業報告《下》),將著重討論:銀行、原石、上遊產業、培育鑽石的內容,以及對未來的展望:銀行可以預見的是,在短期的未來,銀行對於鑽石行業的貸款支持依舊不會太大。數家鑽石機構向銀行方面提出增加資金供應的努力並不成功,不過他們依然在繼續爭取。
  • 這個發現,也許會改變鑽石行業,尤其是培育鑽石
    對方問我是否了解一種新的培育鑽石製造方法,隨後發來了一個連結。打開後是一篇很短但隱藏得很深的報導,裡面介紹了一種新的技術,能在耗能極少的情況下生成鑽石/金剛石。金剛烴很有意思,有七種不同的存在形式,表現出一些金剛石的特性。所以它經常被用在塗層上,其中四面體非晶碳(ta-C)塗層極其強悍,2微米的厚度就能抵抗不鏽鋼針。說得更形象一點,就是把金剛烴磨得稀碎塗在一把刀上,這把刀就相當於塗了一層鑽石,成了無堅不摧的屠龍寶刀。
  •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
    》的有關要求,為紮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相關工作,完善配額分配方法,夯實數據基礎,確保數據質量,我委將組織開展2016、2017年度碳排放數據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有關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工作範圍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有關工作的範圍涵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等重點排放行業
  • 中國取得CVD鑽石培育技術重大突破:7.06克拉白鑽
    在放大條件下觀測,這顆鑽石內部包裹體主要為稀疏的雲狀物,此外在鑽石觀測儀(Diamond View)下,這顆鑽石呈紫紅色發光,並伴隨有一層層的生長紋路,是CVD鑽石的典型鑑定特徵。0.70克拉培育鑽石與7.06克拉的培育鑽石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即化學氣相沉積法,是培育鑽石的一種生長方式,另外還有HPHT(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高溫高壓法,這兩者是目前培育鑽石市場上最主要的兩種培育方式。
  • 婚戒指南:天然鑽石與合成鑽石在特徵上存在哪些細微的區別?
    鑽石它獨特、瑰麗、神秘!可以稱得上是大自然的饋贈,一直都以其稀有和炫彩吸引著我們的目光,在每一顆獨一無二的鑽石背後,都是一份大自然的奇蹟。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市場上出現了人工合成鑽石(實驗室鑽石)的身影,那麼,關於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您又了解多少?
  • 什麼是鑽石?了解「鑽石」的今生往世!
    所以,當你向珠寶商要一顆真正的鑽石時,你的需求可能是一顆自然產生的鑽石,或者一顆實驗室產生的培育鑽石,因為這兩種材料都有資格成為鑽石。但在珠寶行業,信譽良好的珠寶商完全會避免使用「真實」這個詞,而是遵循國際鑽石貿易協會的指導政策,會明確的區分講述天然鑽石、人造鑽石和鑽石仿製品。
  • Ecotricity創始人培育「完全由天空製成」的鑽石
    英國一位環保人士計劃每年在實驗室培育出數千克拉的「完全從天空中製造」的無碳鑽石。綠色能源供應商Ecotricity的創始人Dale Vince聲稱,他已經開發出了世界上唯一一種直接從斯特魯德「天空採礦設施」的元素中提取碳、水和能源的鑽石。「綠色技術第一」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以及從降雨中收集的水,直接從大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形成鑽石——其化學性質與從地球上開採的鑽石完全相同。
  • LLNL前沿論文:培育鑽石可用於超寬禁帶半導體
    我儘量用通俗的語言表述一下。美國有個很有名的實驗室,叫「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簡稱 LLNL )。這個實驗室隸屬於美國能源部的國家核安全局,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歐內斯特·勞倫斯(諾貝爾獎得主)、愛德華·泰勒(氫彈之父)共同建立(1952年)。
  • 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的有關情況
    三是碳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部分。明確納入企業應制定碳排放監測計劃,編制年度碳排放報告,由第三方核查機構進行核查,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情況進行核實或複查,以此確定納入企業年度碳排放量。四是碳交易部分。明確在指定交易機構開展交易,通過登記註冊系統進行交割。納入企業及符合交易規則規定的機構和個人,可參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