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1月2日訊(記者 宋波鴻)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教育系副教授孫豔霞來到青島市定陶路小學,為學校老師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個性化培訓課。
在定陶路小學的課堂上,孩子們除了專心致志聽講之外,還主動思考,積極活躍地回答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當一個問題被拋出時,孩子們紛紛舉手積極搶答,形成了愉悅歡動的課堂氛圍。新奇有趣引發孩子們思考的課堂問題,吸引孩子們不斷主動參與到課程中來,達成良好學習成績的同時,還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自2019年開始,定陶路小學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和活動,開展教師們的個性化培訓,深度打造悅動課堂,取得了不俗成績和效果。
海大教授培訓 深度開啟悅動課堂思維
此次培訓特別邀請了中國海洋大學教育系副教授、教育學博士、中國海洋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兼職教研員孫豔霞進行了題為《面向21世紀技能的精準認知問題設計》主題講座。
孫豔霞教授的研究方向涵蓋了教育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基礎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戰略等諸多領域,先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十三五」規劃項目等國家級課題項目,並作為重點成員參與過十餘項國家、部(省)級課題的核心研究工作。
培訓中,孫教授立足於「人」的發展,從21世紀學生所需要什麼樣的技能出發,引領教師思考:面向未來,我們該引導孩子建立怎樣的學習觀?面向未來,為人師者又該建立怎樣的教學觀?並逐步聚焦到當下課堂需要共同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如何通過精準的問題設計來激發學生的深度學習,來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
在講座中孫教授時時拋出問題與老師們進行交流互動,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細緻、抽絲剝繭的案例剖析,以及「五種學習觀、八個高質量問題」的具體闡釋讓老師們受益匪淺,獲益良多。通過本次培訓,老師們在繁忙的工作中停下腳步,更好審視反思本學期教與學的得與失,為如何進一步打造「悅動課堂」,如何進一步促進學生素養提升,如何進一步推動教育教學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課例研磨比拼 靶向全體學生主動學習
據介紹,今年10月,定陶路小學開展的「樂陶悅動課堂」第二輪課例研磨成功舉行。學校各學科教師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對標「三動兩結合」策略,靶向全體學生的主動學習。
老師們通過課前的充分備課,將知識點隱入預設的問題之中,引導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樂學善思,高效學習。
課堂上,一個個具有啟智性的問題,讓學生們動眼、動耳、動腦、動手、動口,全身心投入,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思維活躍、身心愉悅,學習方法積少成多,學習習慣趨好發展,學習能力不斷提升。
悅動的課堂,使每一位學生悅意地參與並學有所得,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更使每一位學生擁有了合作互助、健康怡悅的學習心態。課後,教研組結合學科特點,緊扣課標,進行「悅反思,悅成長」聽評課教研活動。悅動課堂與活躍的教研行為相結合,豐盈了悅動課堂的內涵,實現了悅動課堂的延展,確保了老師們教育教學行為持續地創新轉變。
引入大數據 建立課堂效果體系
為了更加直觀、科學地了解學生的學業水平,建立智能化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定陶路小學引入雷達圖對學生進行階段性學業水平發展評價,積極藉助大數據分析,為每個學生製作了個性化,數位化學業水平發展檔案。
以「雷達圖」這一直觀的數據分析形式,可以幫助任課教師科學分析教學中的優勢和不足,引導學生和家長更為全面地了解學業水平發展中的長處和短板。
雷達圖不僅可以形象直觀描述學生個體的學業水平,同樣也可以描述以班級為觀察對象的學業水平發展狀況。數據中,可以看到每個班級的優勢與不足,可以進一步明確今後需要改進和努力的方向。
通過智能化的學業水平分析,任課教師針對學生在不同監測點表現出的共性問題,制定學科學習指導策略,積極爭取家庭教育的正向合力,幫助學生提升學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