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唐海川,長沙教育學院數學學科負責人,高級教師,國培首席專家,北師大、華東師大、華中師大特邀教師培訓專家,中國教師研修網高端培訓專家,長沙市數學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專家,《高中數理化》期刊特邀編委。入選《中國當代數學家與數學英才大辭典》。歷任瀏陽一中副校長,長沙教育學院辦公室主任、培訓部主任,湖南省中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先後在《數學通報》《當代教育論壇》等國家和省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主要編著有《中學課堂有效教學的20條建議》等7部,核心參與研究的「區域性教師有效途徑和方法研究」等4個國家和省級課題均獲一等獎。為省內外數學骨幹教師培訓班,校長、書記培訓班以及各類高級研修班作專題講座100餘場,先後榮獲「全國素質教育模範教師」「長沙市優秀教師」「華天」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清癯而儒雅,這是長沙教育學院唐海川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這位在教育戰線戰鬥了37年而激情不衰的老師,他的教育故事有內涵,有深度,有趣味,幾十年積澱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娓娓而談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突破口
自1983年7月大學畢業至今,唐海川老師從教已整整37年。其中前19年奮鬥在教學一線,在瀏陽五中工作了4年,在瀏陽一中工作了15年,除了數學教學之外,還先後擔任了班主任、年級組長、教務主任、業務副校長等;後18年在長沙教育學院從事校長、教師培訓工作。在37年的從教路上,唐海川始終沒有放棄學習,始終堅持自我的修養。在唐老師看來,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是一個最基本的教育道理。唐老師不只是這樣認知,也是這樣踐行。在擔任瀏陽一中教務主任、副校長等職務期間,正值全國推行素質教育改革,唐老師深知這一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急迫性,於是認真學習有關政策和理論知識,通過學習、研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素質教育理論研究概述》等系列政策文件和理論著作,唐老師對素質教育的內涵、目標、重點和途徑有了深刻認識。基於政策理解與理論學習,他推動了「三名」(名師、名生、名學科)工程,豐富了名校內涵,實施了「三帶動」戰略(通過奧賽帶動戰略,培養學科優勢;通過課題帶動戰略,營造教研氛圍;通過教師讀研培訓帶動戰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升了教學工作品位。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動了瀏陽一中素質教育的開展,保證了學校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調入長沙教育學院以後,唐老師主要從事校長、教師培訓工作。他深知,要做好培訓工作,需要有更為開闊的教育視野、更為厚實的專業功底、更為豐富的理論素養。為此,他除了堅持自學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教學理論之外,還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地參加培訓,力圖構建自己的教育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的理論系統。同時,他研究不止,筆耕不輟,先後在《數學通報》《湖南教育》等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及獲得國家級、省級一等獎以上獎勵論文共60餘篇。副主編《中學課堂有效教學的20條建議》等著作3部,參與編撰《中小學教育教學基本技能》等著作7部。所主持或參與的課題中,有3項獲國家級一等獎,2項獲省級一等獎。
以做好教師培訓工作為槓桿
自2002年調入長沙教育學院以來,作為學院數學學科負責人,唐老師每年都要完成5期左右的中學數學教師培訓任務。在訓前調研、主題設置、課程設計、專家遴聘、方案論證、培訓組織、訓後總結、訓後跟進等全流程的培訓實踐中,在不斷地研究和思考中,唐老師對教師培訓工作形成了獨到的理解和思想。唐老師以「問題導向、行動研究、深度參與、群體超越」為培訓理念,認為培訓方案的設計要有「理論的高度、專業的深度、實踐的厚度、創新的力度」,實踐「精心策劃、精細準備、精緻管理、精彩呈現」的培訓過程。帶著自己的培訓思想,唐老師不僅服務和引領著長沙市的中學數學教師,而且發揮更廣泛的示範和輻射作用,作為首席專家,主持「中西部項目教師工作坊研修」「中西部項目鄉村教師訪名校培訓」等多個國培項目,為推動國家的教育均衡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其中主持的「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送教下鄉培訓」在省教育廳國培辦組織的績效考評中,排名全省第一。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文件精神,切實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在長沙市教育局的總體部署和領導下,長沙教育學院於2013年開發了「原野行動」的教師培訓新項目,並確定由唐海川擔任該項目的負責人。這個項目充分利用長沙教育學院優質的學科專家資源,通過每2年一個周期、每1—2個月一次的送培送教、送訓送研到一所農村偏遠學校(稱為「原野行動」基地校)的方式,幫助基地校解決教學管理常規、新課程常識、校本研訓常態、課堂教學常法等「四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引領農村教師專業成長,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
從項目啟動至今,在長沙教育學院肖萬祥院長、胡黨生書記、許月良副院長的領導下,在學院專家唐良平、馮輝梅、姚建民、湯新文等老師的全力配合、支持下,唐海川老師領銜的「原野行動」小組已對長沙市四所農村中學(長沙縣金井中學、寧鄉市石家灣中學、瀏陽市金剛中學、瀏陽市中和中學)實施了幫扶,通過「需求調研,確定抓手;以理論講座、教學示範引領學科教師專業成長;立足課堂,推動課改;指導校本研修,建設學科團隊;及時總結亮點,有效推廣成果」的系統設計與實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其中,變化最大的是金剛中學。「原野行動」小組進駐前,該校在瀏陽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中總是排在50名之後(瀏陽市共有53所初中);進駐後的第一年,該校排名上升到了第36名(二等獎);第二年躍到了第18名(一等獎),創金剛中學歷史上最好成績。據了解,現在金剛中學的排名已穩居瀏陽市前列,瀏陽市教育局稱金剛中學的變化為「金剛現象」,這裡面有唐老師辛勤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唐海川在北師大「太原班」講學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落腳點
從教37年,唐海川老師始終堅守「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堅持「會做人比會考試更重要」的教育觀點,堅持「調查研究,注重差異;民主平等,正面引導;關心愛護,嚴格要求」的教育原則,無論是在一線教師、教育管理者還是在教師培訓工作者的崗位上,也無論是直接面對學生還是間接為學生發展服務,唐老師始終強調要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奮發向上勇於創新的優良品質和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除此之外,他立足課堂,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勤於提煉。在瀏陽一中任教期間,唐老師為數學組創建了「四環四化」教學模式。「四環」即新課導入、新知探究、遷移訓練、總結反思;「四化」即新課導入情境化、新知探究問題化、遷移訓練題組化、總結反思系統化。這一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益,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提升了學校數學整體教學質量。
1999年—2002年,作為瀏陽市數學專業委員會第六屆理事長,唐老師推行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先學後教,『碰壁』點撥」「精講巧練」等教學理念和模式被數學教師廣泛應用於課堂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為瀏陽市數學教學質量提升做出了較大貢獻。
在領銜「原野行動」過程中,通過廣泛而深入的課堂調研,「原野行動」小組發現,基地校教師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教學設計的問題,有的老師甚至不能獨立完成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嚴重依賴教輔資料,也有的老師寫出來的教學設計邏輯混亂,環節與環節之間看不出任何聯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唐老師利用暑期教師培訓機會,給基地校的老師們做了題為《指向高品質學習的「三幫」教學及其設計》的專題講座,提出了「三幫」教學設計理念:一是幫助學生進入良好的認知狀態;二是幫助學生解決所學知識「是什麼」「為什麼」和「有什麼用」三個方面的問題;三是幫助學生優化全課的認知結構。通過學習、培訓及訓後指導,老師們抓住了教學設計的本質,掌握了教學設計的思路和方法,能做出較好的教學設計方案。
為了動態掌握一線教學狀況,使培訓工作有的放矢,唐老師經常深入一線課堂聽課,並積累了大量鮮活的教學案例。由於有豐富的一線經驗、豐厚的理論知識、開闊的教育視野,還有貼近教師的典型案例,因此,唐老師的《後「茶館式」教學與高效課堂》《核心素養理念下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先學後教」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方式及思考》《實現課堂教育價值最大化的途徑與方法》等講座深受老師們歡迎,近年來,唐老師為省內外各種培訓班作講座100餘場,均受到參培教師的一致好評。
除了班級培訓之外,唐老師還用心、精心進行個別輔導。先後指導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唐亮老師在「2019年湖南省第一屆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榮獲省第一名,指導、引領長沙市第六中學董文斌老師成長為長沙市卓越教師,指導明德華興中學夏炎兵老師榮獲2019年長沙市「星城杯」普通中小學教師教學競賽特等獎,培養了劉偉、趙晉、黃啟發、吳文明、李鳳華等一批數學青年教師成為基地校或當地縣、市的骨幹教師……
唐老師就是這樣,通過引領老師來引領學生成長;培訓一個,帶動一校,輻射一方。
唐海川(中)與唐亮、董文斌
唐老師雖然只有幾年就要退休了,但他依然保持著年輕的心態、蓬勃的激情,以其不倦的事業心,拳拳於長沙乃至全國的基礎教育事業,用自己的研究與行動,滿懷熱忱地行走於教育之途,陪伴和引領著中學數學教師快樂成長。
【來源: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