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星巴克、肯德基等之後,又有品牌宣布入局「植物基」領域。5月18日,喜茶通過官方微博宣布,與人造肉品牌星期零合作推出「未來肉芝士堡」,在全國門店開售。與此同時,達能也攜VEGA ONE登陸中國,推出多款針對運動健身人群的植物基產品。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試水這一領域,「植物基」也從概念走向餐桌,離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近。
喜茶、達能加碼國內植物基市場
5月18日,喜茶通過官方微博宣布,與國內人造肉品牌星期零攜手推出「未來肉芝士堡」。該款產品以大豆蛋白為原料,100%純植物提取,每100克植物肉的熱量僅為真牛肉的51%,在全國配備烤箱的門店均有出售。
同日,達能宣布攜加拿大植物基運動營養品牌VEGA ONE登陸中國,以多來源植物營養滿足運動愛好者、健身鍛鍊人群及亞健康人群提升身體素質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喜茶在全國多地門店上市人造肉漢堡後,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前去嘗鮮,並被部分網友吐槽為開門即售罄。目前,北上廣深全線門店有售,重慶地區有兩家喜茶門店出售該款產品。
達能則另闢蹊徑,選擇從植物基營養產品入手,瞄準國內大健康市場。據介紹,引入VEGA ONE只是其在中國加速植物基業務戰略的首步,後續還將陸續推出更多產品。在人造肉產品方面,達能表示「對於任何有發展前景的植物基品類都有規劃的可能」,也透露出了對人造肉的興趣。
「植物基」產品正加速落地
截至目前,已有多個品牌宣布入局植物基領域。實際上,喜茶並非第一個跨界人造肉的茶飲品牌,早在去年11月,奈雪的茶旗下奈雪夢工廠就在開業當天推出了三款人造肉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造肉產品同樣是與星期零進行合作的。
百草味自今年1月以來,連續上線了三款人造肉產品,其中5月更與國內人造肉公司HEY MAET合作推出了人造肉粽子。星巴克則於4月在全國大部分門店上線了植物肉系列產品,同期肯德基在廣州、深圳、上海三地的3家餐廳試水「植培黃金雞塊」。此外,棒約翰、麥當勞、漢堡王等也推出過植物肉產品。
這些品牌的入局,無疑讓更多普通消費者能夠方便的接觸和嘗試植物基產品。例如,百草味推出的人造肉零食、人造肉粽子,就可以在線上平臺下單,星巴克推出的植物肉系列能夠在全國大部分門店購買,有5款風味可供選擇。而達能推出的植物基產品,可在在天貓等平臺下單。
作為動物肉的替代品,植物肉主要由植物蛋白製作而成,模擬出動物肉的口感。從目前陸續推出的產品來看,不僅口感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價格也從高於真肉走向了持平。例如,百草味的人造肉粽子為2隻17.9元,喜茶的人造肉漢堡為25元一個。從這一趨勢來看,未來植物肉產品的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從而助推這一品類普及。
植物肉升溫將更為迅速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5月5日與「人造肉」相關的企業共計1568家。至今,國內人造肉領域的公司共計完成了5起融資。其中,星期零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吸引了包括經緯中國、愉悅資本等知名機構參與投資。
除了近期熱度頗高的「人造肉」,植物基概念還涉及更多植物蛋白生產的產品。2019年,農夫山泉推出植物基酸奶,以植物蛋白代替牛奶發酵,為乳糖不耐症和素食者提供新選擇;植物基品牌OATLY在2019年就攜植物基冰淇淋進入中國市場,今年更與星巴克攜手推出了三款燕麥奶咖啡。
據BIS研究機構的一份報告估計,到2024年,植物基市場將達到4804.3億美元,預計從2019年到2024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3.82%。目前植物基市場中,發展較為顯著的有三大品類:植物奶(以及其他植物基乳製品)、植物肉、植物蛋。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隨著國內消費者健康意識增強,植物基產品將成為食品飲料行業的發展趨勢。因此,出於前瞻性考慮和消費需求把握,頭部企業都會對這一領域進行布局。其中,由於疫情對於養殖業的巨大衝擊,植物肉(人造肉)生產周期較短、可批量生產、對環境汙染更小等優勢被廣泛關注,成為植物基中迅速升溫的品類。
他表示,相比植物奶、植物蛋,植物肉領域的技術、產業鏈、配方等門檻更高。同時,植物肉作為新興品類,市場尚處於藍海期並且前景廣闊,無疑會吸引諸多資本關注。「從政策端、產業端、消費端,植物肉都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並且在未來可能成為剛需。預計該品類在未來幾年會持續火爆,還會吸引更多企業入局。」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