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所謂的「副廠鏡頭」的看法,更多的是集中在「性價比」上面,並且普遍認為副廠鏡頭的性能無法與原廠相提並論,只是以低價取勝。但是,去年適馬發布了35mm F1.4 DG HSM鏡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攝影愛好者的傳統觀念。這款鏡頭性能並不輸給原廠同規格產品,價格卻比原廠產品低了不少。此外,適馬在今年又發布了Art系列首款變焦鏡頭18-35mm F1.8 DC HSM鏡頭,再一次震驚了世人。
今天,我們收到了適馬Art系列首款全畫幅變焦鏡頭——24-105mm F4 DG OS HSM。這款鏡頭的規格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佳能的同規格產品:EF 24-105mm F4L IS USM。同樣的焦段,同樣的恆定F4光圈,同樣具備防抖系統和超聲波馬達,這兩款鏡頭的規格可以說是相當的接近。相信不少網友會對這兩款鏡頭的光學性能孰優孰劣產生很大的興趣,下面我們就對這兩款鏡頭進行比較詳細的對比評測。
這兩款鏡頭的評測使用了相同的機身:佳能EOS 5D Mark III
在橫向評測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的產品包裝:自從適馬重新規劃了Contemporary、Art和Sports三個鏡頭系列之後,新推出的產品包裝盒一改適馬過去黑底紅字的傳統。全新的包裝盒可以說是相當簡潔、低調。另外,適馬鏡頭包裝盒內附帶了鏡頭軟袋,在產品的運輸過程中可以對鏡頭進行更好的保護。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標配了遮光罩,購買者不需要單獨購買。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全家福
感謝閃迪提供的評測平臺
看過了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包裝,下面我們再來對比一下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的主要參數:
在參數對比之前,我們先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本次鏡頭對比評測的另一主角: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這款鏡頭問世於2005年,當時是搭配佳能首款入門級全畫幅相機EOS 5D作為套機進行銷售。這款鏡頭伴隨著EOS 5D、EOS 5D MarkII、EOS 5D Mark III和EOS 6D一路走來,時至今日,這款鏡頭依然是佳能恆定光圈F4的標準變焦鏡頭的中堅力量。但是也必須要說一句,佳能推出這款鏡頭時數碼單眼相機的像素數還處於一千萬像素的級別,而現在的數碼單眼相機已經跨入兩千萬像素的級別,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可能不能滿足如此之高的像素數。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採用了13組18片的光學結構,而適馬鏡頭則是14組19片。光圈葉片數量方面,適馬的9片光圈葉片數也高於原廠產品的8片,另外適馬鏡頭還配備了圓形光圈,在焦外成像方面會有一定的優勢。在其他的光學參數方面,適馬鏡頭基本和原廠產品相近。
但是在尺寸和重量上,兩款產品相差較大。作為一款恆定光圈F4的鏡頭,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濾鏡尺寸達到了驚人的82mm,這樣的濾鏡尺寸以往是恆定光圈F2.8的鏡頭才具備。適馬鏡頭的重量達到了比較大的885克,比佳能原廠產品的670克多了不少,在搭配比較輕便的全畫幅相機(比如EOS 6D)時,可能會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在鏡頭的尺寸上面,兩者的數據基本相近,適馬鏡頭的尺寸略大一些。上面我們主要對比了這兩款鏡頭的主要參數,下面我們再來對比一下這兩款鏡頭的外觀。
·產品外觀對比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兩款鏡頭的外觀對比,圖中左側的鏡頭為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右側的鏡頭為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採用了比較傳統的佳能L級別鏡頭造型,對焦環上部的紅圈表明了自己頂級鏡頭的身份,相當吸引眼球。而適馬自從更換了全新的塗層之後,鏡頭質感提升不少,光滑的鏡身金屬感相當強。但是這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鏡身比較容易粘指紋。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表面採用了顆粒塗層,防滑效果比較強。
鏡頭正面外觀對比
從兩款鏡頭的正面我們還可以看到,左邊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的對焦環在前,變焦環在後,兩者寬度基本一致,採用了不同紋路的橡膠環進行區別。而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變焦環可以說是相當粗壯,而對焦環比較窄,位於變焦環後面。比較窄的對焦環可能會對手動對焦造成一定的困難,如果對焦環更寬一些就好了。由於我們手裡拿到的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是一款全新未拆封的鏡頭,所以變焦環和對焦環阻尼比較大。
鏡頭側面外觀對比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兩款鏡頭的側面外觀對比:這兩款鏡頭都配備了超聲波馬達和防抖系統,也都具備全時手動功能,所以在鏡頭側面也都設置了對焦模式選擇和防抖系統開關。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建議拍攝者使用三腳架拍攝時,關閉這兩款鏡頭的防抖系統,這樣可能會獲得更好的解析度表現。需要說的一點是,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的防抖系統在工作時會發出比較大的噪音,而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防抖系統工作時相當安靜。
鏡頭內鏡筒完全伸出外觀對比
這兩款鏡頭的焦段和最大光圈完全相同,變焦比同為4.375倍,但是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採用了兩段式內鏡筒,變焦至105端後也比佳能鏡頭的105端要長一些。所以我們不免對適馬鏡頭產生了一些隱憂,擔心這款鏡頭出現內鏡筒向下滑落的情況,如果變焦環附近能夠增加一個變焦鎖就更好了。
鏡頭鍍膜顏色對比
這兩款鏡頭的前鏡組鍍膜顏色差異比較大。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的鍍膜呈洋紅色,而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前鏡組的鍍膜偏黃綠色。我們可以看到適馬鏡頭的前鏡組尺寸明顯比佳能鏡頭的大。
鏡頭卡口處外觀對比
我們再來看一下兩款鏡頭的卡口部分。這兩款鏡頭都採用了金屬卡口設計,具備比塑料卡口更高的強度和耐用性。從上面的卡口部分照片中我們發現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觸點要比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多,對此我們並不清楚為何適馬鏡頭採用了如此之多的觸點。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效果
我們最後再來看一下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安裝在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上面的效果。這款適馬鏡頭感覺相當粗壯,頗有幾分24-70mm F2.8鏡頭的感覺。
·解析度對比
對於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和佳能原廠產品的對比評測來說,相信大家對這兩款鏡頭的解析度表現會非常感興趣。那麼我們就首先來測試這兩款鏡頭在EOS 5D Mark III機身上面的解析度表現。
解析度測試環節工作照
在解析度對比測試環節,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兩款鏡頭拍攝ISO12233標版的讀數結果。在實際測試中,為了最大程度降低鏡頭跑焦和機身振動造成畫面模糊,我們使用無線引閃器的快門線功能遙控拍攝,同時採用實時取景的反差式對焦方式以降低鏡頭跑焦的概率。
解析度測試ISO12233標版(紅框內為讀取區域)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分別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在24mm廣角端的解析度表現: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24mm端解析度表現(數據為人工讀取,存在一定誤差)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24mm端解析度表現(數據為人工讀取,存在一定誤差)
我們首先來對比兩款鏡頭在24mm廣角端的解析度表現。總的來說,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橫向和縱向解析度表現都超過了佳能鏡頭。對於一款標準變焦鏡頭來說,廣角端全開光圈的解析度表現相當重要。而適馬的在24mm端的表現相當不錯,超越了原廠鏡頭的水平,全開光圈時的解析度比較出色,收縮至F8時達到最佳。
適馬24-105 F4mm DG OS HSM鏡頭50mm端解析度表現(數據為人工讀取,存在一定誤差)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50mm端解析度表現(數據為人工讀取,存在一定誤差)
我們再來看這兩款鏡頭在50mm端的解析度表現: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在50mm端的表現有所下降,並沒有24mm端那麼出眾,但是收縮一檔光圈以後也能獲得相當不錯的解析度表現;而佳能鏡頭在50mm端的縱向解析度比24mm端提升不少,基本上和適馬鏡頭處於同一水準。總的來說,在50mm端這兩款鏡頭的表現旗鼓相當,但是適馬鏡頭的最佳光圈為F5.6,比佳能的F8大了一檔。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70mm端解析度表現(數據為人工讀取,存在一定誤差)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70mm端解析度表現(數據為人工讀取,存在一定誤差)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在70mm端的表現出現了進一步的下降,收縮到F8光圈之後才會獲得比較好的解析度表現。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在70mm端的表現比較穩定,和50mm端解析度相比下降的並不明顯。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105mm端解析度表現(數據為人工讀取,存在一定誤差)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105mm端解析度表現(數據為人工讀取,存在一定誤差)
兩款鏡頭在105mm長焦端的解析度表現下降的都比較明顯。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各檔光圈的橫向解析度表現比較好,而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各檔光圈下的縱向解析度更高。總的來說,這兩款鏡頭的長焦端全開光圈表現並不完美,但是光圈收縮到F5.6之後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長焦端人像實拍樣張(點擊查看原圖)
我們在比較了兩款鏡頭的解析度之後,來看一下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實拍表現。在實際體驗中,我們發現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實拍解析度表現相當不錯,不需要刻意收縮光圈就可以獲得解析度較高的照片。這對全開光圈較小的標準變焦鏡頭來說相當難得。
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這款鏡頭雖然最大光圈並沒有達到F2.8這樣的大三元級別,但是得益於9片圓形光圈的設計,焦外表現還是比較柔和的,並沒有二線性出現。焦內和焦外的表現得到了比較好的平衡。
註:二線性指被攝主體焦點外的虛化部分被兩條或者數條線分開,形成長條的銳化的邊緣,在畫面中顯得刺眼和不協調,容易對視覺主體產生幹擾。
人像實拍樣張100%截圖
從人像實拍樣張100%截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解析度表現相當不錯,位於焦點處的睫毛比較清晰、銳利。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兩款鏡頭在解析度測試環節的表現:廣角端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解析度表現要明顯好於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但是隨著焦距不斷增加,解析度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105mm端還是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的解析度整體表現比較穩定,長焦端下降的幅度並不大,但是縱向解析度表現一直不是非常的理想。這可能和這款鏡頭上市較早的原因有關。
·跑焦測試
對於一款所謂「副廠鏡頭」來說,和原廠機身的匹配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一般來說,我們使用單眼相機更習慣使用光學取景器取景和相位差式對焦的方式。如果使用相位差式對焦系統時總是跑焦,那麼無疑會影響到拍攝者的心情。那麼接下來的測試環節,我們就來測試送測的這一支鏡頭在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上面是否出現跑焦的情況。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本次測試的結果並不具備普遍意義。
跑焦測試環節工作照
在測試環節,我們同樣使用無線引閃器的遙控快門功能。拍攝測試圖時,我們將跑焦測試標版安裝在三腳架上後調節至水平位置。然後我們將相機放置在另一個三腳架上,同樣調節至水平位置後調節高度,將鏡頭中央光軸垂直於跑焦測試標版上面的拍攝對焦區域。我們分辨拍攝了105mm端F4、F5.6和F8三個光圈值下的測試照片。拍攝完成後,我們觀察拍攝對焦區域右邊的標尺看焦點是否落在讀取區域的刻度「0」處。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跑焦測試標版
我們知道,景深越淺,使用相位差式對焦方式就越容易出現跑焦的情況。所以我們將鏡頭變焦至105長焦端全開光圈測試在景深最淺的時候鏡頭是否跑焦。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105mm端F4光圈實拍照片100%截圖區域
從上面的實拍標版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在景深最淺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出現跑焦的情況,跑焦讀取區域的「0」刻度處於焦點位置,前後刻度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虛化。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105mm端F5.6光圈實拍照片100%截圖區域
我們再來看收縮了1檔光圈後的表現,在F5.6光圈時,景深明顯感覺變深了,但是刻度「0」處仍然處在最清晰的焦點位置。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105mm端F8光圈實拍照片100%截圖區域
隨著我們繼續收縮光圈至F8,我們可以發現景深進一步擴大,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確認,合焦平面仍然位於對焦區域內,並沒有出現跑焦的情況。另外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我們手上的這隻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的對焦感覺相當準確,很少出現跑焦的情況。當然,這也和這支鏡頭的最大光圈為F4的原因。如果用戶在使用中出現了明顯的跑焦情況的話,除了可以連機身送到售後進行調整之外,還可以購買適馬的USB DOCK調焦底座,使用適馬專門的調焦軟體針對不同焦段進行調整。
·畸變對比
我們知道,全畫幅像場較大,在畸變控制方面有比較大的難度。全畫幅標準變焦鏡頭甚至會出現廣角端產生明顯的桶形畸變,而長焦端出現較大的枕形畸變的情況。所以,追求較強性能的全畫幅標準變焦鏡頭會在光學結構上面配備較多的非球面鏡片以降低畸變水平。我們測試的兩款鏡頭都配備了三枚非球面鏡片,而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設計時間比較晚,在畸變控制方面可能會有一定優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兩支鏡頭的畸變表現。
畸變對比測試工作照
這部分的測試我們採用了實際拍攝的方式,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垂直於磚牆進行拍攝,總共測試兩隻鏡頭在24mm、50mm、70mm和105mm四個焦段的畸變表現。下面的測試樣張全部為實拍照片,大家可以點擊查看原圖。
從下面24mm端的實際拍攝樣張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支鏡頭在廣角端均產生了比較明顯的桶形畸變。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畸變控制更好一些。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24mm端畸變效果(點擊查看原圖)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24mm端畸變效果(點擊查看原圖)
看完了24mm端的對比,我們再來看兩款鏡頭在50mm端的畸變表現。從下面的實拍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兩者的畸變控制水平基本相同。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50mm端畸變效果(點擊查看原圖)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50mm端畸變效果(點擊查看原圖)
上面兩支鏡頭在50mm端的畸變表現基本上是旗鼓相當,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兩款鏡頭70mm端的畸變表現:在70mm端兩者的畸變程度基本相同,但是感覺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畸變稍微大了一點。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70mm端畸變效果(點擊查看原圖)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70mm端畸變效果(點擊查看原圖)
變焦鏡頭,尤其是變焦比較大的鏡頭,畸變控制上很難同時兼顧廣角端和長焦端的表現。在105mm端兩款鏡頭都產生了相當明顯的枕形畸變,畸變程度大致相同,這也是這個焦段鏡頭的普遍情況。
適馬24-105 F4mm DG OS HSM鏡頭105mm端畸變效果(點擊查看原圖)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105mm端畸變效果(點擊查看原圖)
從上面的實際拍攝對比中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適馬24-105 F4mm DG OS HSM鏡頭的廣角端畸變控制程度比較好,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在中焦端畸變控制略佔優勢,而105mm長焦端兩者畸變程度基本相同。總的來說,這兩款鏡頭在畸變控制上面互有優勢,並沒有明顯的差距。
實際拍攝中適馬24-105mm F4mm DG OS HSM鏡頭的畸變並不明顯(點擊查看原圖)
但是必須要說的是,在我們實際拍攝中這兩款鏡頭的畸變程度並不是非常明顯。如果我們合理地構圖,將拍攝主體和畫面邊緣保持一定的距離,那麼畸變程度就會降低不少,甚至我們都無法察覺。比如上面這張照片是使用適馬24-105mm F4mm DG OS HSM鏡頭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在24mm廣角端拍攝的。由於廣角端會產生比較明顯的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真正的桶形畸變並不明顯。
·暗角對比
上面我們對比了適馬24-105mm F4mm DG OS HSM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在不同焦段的畸變情況,接下來我們再來對比這兩款鏡頭在24mm、50mm、70mm和105mm四個焦段下全開光圈的暗角程度。拍攝時我們關閉了相機內的機內校正功能,這樣可以比較這兩款鏡頭的暗角控制方面的真實水平。
適馬鏡頭(左)和佳能鏡頭(右)24mm端F4光圈下暗角效果
從上面的實拍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適馬24-105mm F4mm DG OS HSM鏡頭在24mm廣角端的暗角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相比大致相同。兩張實拍照片的四個邊角曝光量降低的比較嚴重,但是暗角的面積並不大。
適馬鏡頭(左)和佳能鏡頭(右)50mm端F4光圈下暗角效果
我們再來看兩款鏡頭在50mm端的暗角表現:適馬24-105mm F4mm DG OS HSM鏡頭在50mm端的暗角略微比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重一些。
適馬鏡頭(左)和佳能鏡頭(右)70mm端F4光圈下暗角效果
而兩支鏡頭在70mm端的暗角對比中,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再次領先。而適馬24-105mm F4mm DG OS HSM鏡頭的暗角比較明顯,需要收縮光圈降低暗角程度。
適馬鏡頭(左)和佳能鏡頭(右)105mm端F4光圈下暗角效果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兩款鏡頭在105mm長焦端的暗角情況:在105mm端,適馬24-105mm F4mm DG OS HSM鏡頭暗角比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更加嚴重。
現在很多數碼單眼相機都內置了機內校正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暗角和色散。這次我們測試使用的佳能EOS 5D Mark III也不例外,也內置了「周邊光量校正」(暗角校正)功能。我們本次參與測試的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可以使用機內暗角校正功能,而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則無法使用這一功能,只能通過後期軟體處理降低暗角。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無法使用機內暗角校正功能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可以使用機內暗角校正功能
那也許大家會對佳能機身的機內暗角校正功能產生比較大的興趣,想看看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在使用機內暗角校正功能後的效果。那麼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際拍攝關閉和開啟機內暗角校正後的照片來進行對比。
佳能鏡頭24mm端F4光圈關閉機內校正(左)和開啟機內校正(右)效果
我們可以看到開啟了機內校正之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在廣角端F4光圈下的暗角有明顯的降低,光量降低的面積也減少了不少。
佳能鏡頭50mm端F4光圈關閉機內校正(左)和開啟機內校正(右)效果
我們再來看50mm端的表現:關閉機內暗角校正之後50mm端全開光圈有比較輕微的暗角,開啟了機內校正功能後,暗角基本上已經消失。
佳能鏡頭70mm端F4光圈關閉機內校正(左)和開啟機內校正(右)效果
佳能鏡頭105mm端F4光圈關閉機內校正(左)和開啟機內校正(右)效果
70mm端和105mm端我們也能夠得出同樣的結論:那就是開啟了佳能的機內暗角校正功能之後,暗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上不會再出現非常明顯的暗角。也許校正暗角不一定要通過改進鏡頭的光學結構來實現,通過軟體的後期處理也可以實現對暗角的良好控制。
在實際拍攝中一定程度的暗角可以增加照片的氛圍(該圖使用適馬鏡頭拍攝)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照片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暗角也會增加照片的整體氛圍。像上面這張照片就是這樣,我們在拍攝諸如破敗的工廠這樣的題材時,適當的暗角可以給畫面帶來蕭瑟之感。如果大家不能夠接受這樣的暗角表現,適當地收縮光圈或者通過後期軟體降低暗角程度也是沒有問題的。
·色散對比
我們知道,一款鏡頭的色散控制能力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在拍攝高反差場景時,色散會更加的明顯。所以現代鏡頭特別是變焦鏡頭會配備多枚低色散鏡片,再結合不同鏡片的光學結構來降低色散的程度。本次對比測試的兩款鏡頭就採用了多枚低色散鏡片的設計,下面我們就來通過實際拍攝的方式測試這兩款鏡頭的色散程度。
色散測試實拍圖(點擊查看原圖)
我們首先使用了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從下面的100%截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左側的塑料材質水管邊緣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色散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色散測試100%截圖
我們接下來又使用了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拍攝同樣場景並100%放大後截圖。佳能鏡頭同樣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色散,色散的程度基本上和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相仿。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色散測試100%截圖
佳能的機身校正功能同樣針對原廠鏡頭提供了色差(色散)校正數據,而使用適馬鏡頭時因機身缺乏校正數據而無法校正色散程度。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無法使用機內色散校正功能
機內校正的功能使用起來相當方便,我們只需要在機身菜單的「色差校正」選項中選擇「啟用」就可以了。機內在直出JPEG格式照片時就可以對色差進行修正。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可以使用機內色散校正功能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機內校正色散後照片的色散程度:我們同樣在這一場景下進行拍攝後100%放大後截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截圖區域基本上不存在色散情況,塑料管處的色散已經完全消失。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使用機內色散校正後100%截圖
在色散測試環節,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兩款鏡頭基本上打了個平手,但是佳能機身的機內色散校正功能可以有效降低色散的程度。這一點上使用原廠鏡頭更有優勢。而使用適馬鏡頭的用戶則只能通過後期軟體來降低色散的程度,好在現在主流的後期處理軟體基本都有降低色散功能。
·眩光&鬼影對比
現在很多攝影愛好者比較喜歡拍攝逆光環境下的照片。這對鏡頭的抗眩光和鬼影的能力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實際拍攝的方式測試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兩款鏡頭的抗眩光和鬼影的性能。
我們選擇了一個光線非常強的場景逆光拍攝,並且把太陽設置在取景範圍內,同時去除了兩款鏡頭的遮光罩。我們採用如此極端的測試條件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看這兩款鏡頭的抗眩光和鬼影的能力到底孰優孰劣。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眩光測試實拍圖(點擊查看原圖)
我們首先使用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拍攝這一逆光場景,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央太陽處產生了比較明顯的眩光,在畫面的右下角產生了淺綠色和紫色的鬼影。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眩光測試實拍圖(點擊查看原圖)
我們在同樣場景下更換為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進行拍攝。上面的照片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照片的左半部分產生了面積巨大的橘紅色鬼影,太陽那裡的眩光也更加明顯。總體來說,適馬鏡頭的抗眩光和鬼影的性能要好於佳能鏡頭,可能與佳能鏡頭設計年代較早有關。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鏡頭鍍膜的抗眩光和鬼影性能不斷提高,上面兩張同一場景下的實拍照片就是最好的佐證。
合理選擇拍攝機位可以製造小清新風格照片氛圍(上圖為佳能鏡頭拍攝)
有時候一定的眩光反而可以增加照片的氣氛。上面這張照片就是在逆光場景下拍攝的,太陽位於模特頭部上方,產生了幾乎覆蓋整個畫面的眩光。但是這樣的眩光反而給整張照片帶來了一絲文藝的氣息。如果我們使用反光板或離機閃光燈給模特臉部補光,就可以在背景不過曝的情況下拍攝出比較不錯的小清新風格的照片了。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眩光測試人像實拍圖(點擊查看原圖)
我們再通過實際拍攝人像樣張的方式對比測試這兩款鏡頭的抗眩光和鬼影能力。上圖為使用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拍攝的逆光人像樣張。我們可以看到模特頭部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眩光,由於我們合理地選擇了拍攝角度,所以並沒有出現鬼影。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眩光測試人像實拍圖(點擊查看原圖)
我們再來看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的人像實拍樣張。上面這張照片同樣出現了非常明顯的眩光,並且眩光產生了條狀光芒。在眩光和鬼影測試環節,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表現超越了原廠產品。眩光和鬼影一旦出現,後期處理起來相當麻煩,所以我們建議在前期拍攝時儘量避免。例如我們可以使用遮光罩,並且儘量不要把太陽拍攝到畫面當中。
·人像樣張對比
經過我們比較詳細的對比測試,相信大家已經對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和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的性能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那麼接下來我們通過實際拍攝的人像樣張來進一步感受這兩款鏡頭的魅力。
焦距:105mm 光圈:F6.3 感光度:ISO200
快門速度: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上面這張照片是使用了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拍攝的,這款鏡頭在逆光拍攝時表現相當不錯,眩光並沒有形成輻射狀,而是比較均勻地分布。
焦距:105mm 光圈:F6.3 感光度:ISO200
快門速度: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我們又在同一角度使用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採用完全相同的參數進行拍攝。這張照片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眩光,這可能與這款鏡頭的鍍膜技術和現在的產品相比有一定差距有關。
焦距:24mm 光圈:F5.6 感光度:ISO200
快門速度: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上面這張照片我們使用的是適馬鏡頭在24mm廣角端進行拍攝。我們在拍攝時利用夕陽的餘暉將整張照片籠罩在金黃色的光芒下。這款鏡頭的色彩還原能力相當不錯,很好地還原了現場真實的色彩表現。
焦距:24mm 光圈:F5.6 感光度:ISO200
快門速度: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上面這張照片則是使用了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進行拍攝。我們甚至都很難分清這兩張照片究竟是哪一隻鏡頭拍攝的,可見適馬鏡頭在色彩還原方面下了比較大的功夫,已經可以和原廠產品一爭高下了。
焦距:105mm 光圈:F4.0 感光度:ISO4000
快門速度:1/32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接下來我們再通過人像實拍樣張來感受這兩款鏡頭的焦外成像水平。雖然這兩款鏡頭最大光圈僅為F4,但是如果我們使用長焦端全開光圈抵近拍攝,還是可以拍出淺景深作品的。上面這張照片就是使用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拍攝的,我們可以看到模特的眼部比較銳利,而焦外成像則相當柔和。
焦距:105mm 光圈:F4.0 感光度:ISO2000
快門速度:1/2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這張照片則是使用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拍攝的,背景同樣比較柔和,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焦外的點狀光斑出現了一定的口徑蝕現象。上面我們通過實際拍攝人像樣張的方式體驗了這兩款鏡頭的性能,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實拍樣張。
·更多樣張&編輯點評
經過比較長時間的試用,我們對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這款產品的綜合性能並不輸給佳能的同規格鏡頭,甚至在某些測試環節的表現還要超過原廠產品。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這款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的更多的實拍樣張。
焦距:105mm 光圈:F4.0 感光度:ISO400
快門速度:1/320s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僅就畫面中心而言,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長焦端全開光圈就有不錯的表現。焦內清晰銳利,而焦外成像相當柔和。
焦距:42mm 光圈:F4.0 感光度:ISO400
快門速度:1/2000s 曝光補償:-2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4.0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8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上面這張照片是使用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在24mm廣角端全開光圈拍攝的。我們可以看到一定程度的暗角給整張畫面增加了一絲厚重感。
焦距:62mm 光圈:F4.0 感光度:ISO200
快門速度:1/3200s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上面這張照片是使用APS-C畫幅感光元件的佳能EOS 70D數碼單眼相機拍攝的。在實際使用中,我們並不建議大家在APS-C畫幅的數碼單眼相機上使用這款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因為這款鏡頭在像場較小的APS-C畫幅上面使用時,24mm的廣角端等效135全畫幅相機約38.4mm下的視角(根據佳能APS-C畫幅視角轉換係數計算)。這樣一個焦段覆蓋廣角到中長焦的標準變焦鏡頭在APS-C畫幅相機上面變成了一個焦段從接近標準到中長焦焦段的有點「不倫不類」的鏡頭,廣角端視角損失得比較嚴重。
焦距:68mm 光圈:F4.0 感光度:ISO200
快門速度:1/80s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上面這張照片同樣使用的是佳能EOS 70D機身搭配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拍攝的。除了廣角端視角損失得比較明顯之外,感覺在APS-C畫幅機身使用這款鏡頭的銳度表現不及在全畫幅機身上出色。
·評測總結
我們最後來對本次對比測試的結果做一個總結:
·編輯點評
適馬不久前發布了這款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吸引了相當多全畫幅用戶的注意。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是適馬Art鏡頭系列中首款全畫幅變焦鏡頭。適馬推出此款鏡頭無疑是希望能夠和佳能、尼康原廠同類型產品進行競爭。由於適馬此款鏡頭目前僅有佳能卡口版本,所以我們本次測試就選擇了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作為適馬鏡頭的對比。經過我們比較詳細的對比測試之後,我們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廣角端解析度和全焦段的縱向解析度表現好於原廠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的水平;而佳能鏡頭的中長焦段的橫向解析度表現更佳。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在畸變測試環節中同樣廣角端的表現較好,而佳能原廠鏡頭在中長焦端佔優。在暗角測試中適馬鏡頭表現則不夠出眾,表現略遜於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得益於佳能機身的暗角校正功能,佳能鏡頭的暗角程度經過校正後明顯降低,甚至在中長焦端幾乎不存在暗角。
到了色散測試環節,經過我們拍攝高反差場景後對比100%放大後的截圖對比,兩者色散水平基本相近。但是佳能機身可以通過機內色散校正功能有效降低色散的程度。而適馬鏡頭就不能夠享受這一「優待」,只能通過後期軟體處理來降低色散。關於眩光和鬼影測試部分,我們將同一機位使用兩款鏡頭實際拍攝的照片進行對比,發現適馬鏡頭的抗眩光和鬼影的能力比佳能原廠產品表現更好。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的設計年代比較早,鏡片鍍膜的抗眩光和鬼影的性能和新產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總得來說,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鏡頭是一款不輸給佳能原廠同規格產品的鏡頭。
·其他優勢
適馬還推出了長達3年的保修年限,超過了佳能提供的1年保修的政策。用戶還可以使用適馬USB DOCK對鏡頭進行固件升級。適馬通過售後服務的延長來吸引更多的用戶,這一點相當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