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各大廠商推出了多支體積輕巧的浮動光圈遠攝變焦鏡頭。在這一波遠攝變焦鏡頭的熱潮中,適馬公司也在2014photokina展會上同時推出了兩款型號同為150-600mm F5-6.3 DG OS HSM的遠攝變焦鏡頭,分別隸屬Sports和Contemporary兩個系列。其中Sports系列的150-600mm F5-6.3 DG OS HSM鏡頭我們已在去年photokina展會上進行了現場試用(文章連結),以及這款鏡頭的詳細評測(文章連結)。Sports系列的150-600mm F5-6.3 DG OS HSM 鏡頭整體不俗的光學性能、在體育和生態題材拍攝中的良好表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定位相對Sports版本較低的Contemporary版本150-600mm F5-6.3 DG OS HSM鏡頭(以下簡稱適馬150-600mm(C)鏡頭)其性能表現,也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重點。此外,適馬150-600mm(C)鏡頭於今年4月份已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市,售價為7999元。
適馬150-600mm F5-6.3 DG OS HSM(C)鏡頭外觀設計
適馬150-600mm F5-6.3 DG OS HSM(S)鏡頭外觀設計
適馬150-600mm(C)鏡頭延續了適馬Art、Sports和Contemporary三個新系列鏡頭中的變焦鏡頭的設計風格,相比Sports版本150-600mm鏡頭在外觀設計上面進行了一定的簡化。適馬150-600mm(C)鏡頭變焦環取消了Sports版本的階梯狀設計,變焦環的寬度更大,而對焦環則適當變窄,可以在四個位置準確固定的腳架環也沒有出現在C版鏡頭中。此外,適馬150-600mm(C)鏡頭的Φ105mm×260.1mm的直徑和最大長度、1930g的重量(安裝腳架環時)相比Φ121mm×290.2mm、2860g的Sports版本鏡頭有了一定的減小,這種設計使得適馬150-600mm(C)鏡頭擁有了更小的體積和重量,同時也帶來了更加出色的便攜性。
在鏡頭的參數設置上面,Contemporary和Sports這兩個版本的150-600mm鏡頭也有所區別。適馬150-600mm(C)鏡頭採用了14組20片的光學結構(含1片FLD鏡片、3片SLD鏡片),鏡片、鏡組和特殊鏡片的數量均少於Sports版本鏡頭,而最近對焦距離也長於後者。但Contemporary版本鏡頭的優勢在於更加小巧的濾鏡直徑、最大直徑、鏡頭長度和鏡頭重量。在去年photokina展會現場,筆者手持Sports版本150-600mm鏡頭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時,沉重的重量給手持拍攝帶來了一定困難。而Contemporary版本鏡頭則降低了將近1公斤,更小的濾鏡口徑也降低了購買濾鏡的負擔。此外,之前在Sports版本的150-600mm鏡頭上搭載的TSC (Thermally Stable Composite)材質也出現在這款鏡頭上。鏡頭內鏡筒的TSC材質更不容易受到外界溫度變化影響,與玻璃鏡片具備更好的親和性,在不同溫度的場景下均能保持高畫質水平。適馬還為這款鏡頭推出了型號為SIGMA TELE CONVERTER TC-1401和SIGMA TELE CONVERTER TC-2001的兩款1.4倍和2倍增倍鏡,這兩款增倍鏡分別配備1片和2片SLD鏡片。
·產品開箱:附贈配件豐富
適馬150-600mm(C)鏡頭產品包裝盒體積相對較大,並且在包裝內附帶了多種附件。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款產品的包裝內容:這款鏡頭外包裝盒配色設計採用了適馬三個新系列鏡頭的一貫風格,白色為主體、黑色裝飾條點綴的方式比較新穎、清新,淡雅的配色、簡潔的字體印刷與其他廠商的產品包裝盒實現了比較明顯的區分。
適馬150-600mm(C)鏡頭外包裝盒設計
打開包裝盒後,我們可以看到這款產品附贈了一個體積較大的鏡頭軟包,鏡頭軟包的厚度比較大,可以在產品運輸、攜帶拍攝時為適馬150-600mm(C)鏡頭提供安全的保護。此外,附帶的鏡頭軟包背帶則方便用戶外出攜帶,不必背負尺寸更大的攝影包。
適馬150-600mm(C)鏡頭外包裝盒內附帶的鏡頭軟包
適馬150-600mm(C)鏡頭軟包背帶
這款鏡頭包裝內還附贈了多種語言的說明手冊,裡面詳細地介紹了這款鏡頭的主要特點、使用方式、鏡頭背帶及橡膠保護環的安裝方法。
適馬150-600mm(C)鏡頭說明手冊
適馬150-600mm(C)鏡頭在包裝內還附帶了鏡頭背帶。由於這款鏡頭質量較大,如果只使用機身背帶,用戶在背負時,較大的重量可能會對相機卡口的壽命產生影響。而該產品標配的鏡頭背帶則可以令用戶在不購買第三方相機肩帶的情況下輕鬆背負鏡頭和機身。
適馬150-600mm(C)鏡頭背帶
適馬150-600mm(C)鏡頭附帶的橡膠環
除了上述的配件之外,適馬150-600mm(C)鏡頭還配備了一個橡膠材質的保護環。這個保護環可以在用戶拆卸鏡頭腳架環後,填補腳架環的空隙,同時保護鏡筒腳架環安裝處的四個限位螺絲。儘管適馬150-600mm(C)鏡頭由於產品定位的關係對鏡頭的設計進行了簡化,但依舊配備了豐富的配件,儘可能考慮到了用戶在攜帶、拍攝時的需要。
·拓展閱讀:
黑科技VS黑科技 適馬騰龍150-600外觀對比
黑科技便攜長焦 適馬150-600鏡頭外觀賞析
性價比高 適馬150-600(C)新鏡香港上市
CP+2015:全新X3單反開發中 適馬高層訪談
CP+2015:黑科技長焦 適馬150-600C試用
CP+2015:適馬C版150-600mm新鏡登場
CP+2015:適馬展臺多款新機鏡頭齊亮相
·產品外觀:與S版相比體積小巧
看過了適馬150-600mm(C)鏡頭的包裝盒設計及附帶內容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這款鏡頭的主要外觀設計:適馬150-600mm(C)鏡頭的整體設計風格與Sports版本的鏡頭相近,但鏡頭前部與內鏡筒共同運動的外鏡筒佔整個鏡頭鏡筒的比例更大。前置變焦環、後置對焦環,位於對焦環和腳架接環中間的對焦距離窗等布置風格也與Sports版本鏡頭相近。
適馬150-600mm(C)鏡頭正面外觀
在鏡頭側面我們可以看到鏡頭變焦鎖、對焦模式開關、對焦限位開關、OS光學防抖系統開關,以及自定義設置開關,具體這些控制開關的功能我們會在後面產品細節部分向大家介紹。
適馬150-600mm(C)鏡頭側面外觀
在鏡頭背部,我們可以看到適馬150-600mm(C)鏡頭的腳架接環設計與Sports版本鏡頭有所不同。Sports版本鏡頭腳架接環無法完全拆下,並且配備了三個1/4英寸快裝板安裝螺孔(文章連結),而這款產品腳架接環長度更短,並且只配備了一個1/4英寸快裝板安裝螺孔。
適馬150-600mm(C)鏡頭背部外觀
這款鏡頭在600mm焦段,內鏡筒會向前伸出一段距離。適馬150-600mm(C)鏡頭變焦環較為寬大,阻尼比保持在比較順滑的狀態,能夠實現快速、便捷的變焦體驗。這款鏡頭配備了變焦鎖,當鏡頭向下懸空放置時無需憂慮鏡頭會自然脫落。此外,適馬150-600mm(C)鏡頭還配備了一個塑料材質的遮光罩,並且支持遮光罩反裝,便於用戶攜帶。
適馬150-600mm(C)鏡頭600mm端變焦效果
適馬150-600mm(C)鏡頭安裝遮光罩效果
適馬150-600mm(C)鏡頭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效果
在本次測試中,我們搭配適馬150-600mm(C)鏡頭的機身是佳能EOS 5D Mark III,與Sports版本的150-600mm鏡頭相比,這款產品的重量輕了將近一公斤,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時,更加不容易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在筆者實際拍攝中,較長時間手持拍攝並不會帶來更多負擔。
·產品細節:細節做工精緻
上面我們向大家介紹了適馬150-600mm(C)鏡頭的主要外觀,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這款鏡頭在細節方面的設計:適馬150-600mm(C)鏡頭的濾鏡口徑為95mm、前組鏡片直徑也比較大,鍍膜顏色偏向品紅色和淺綠色。除此之外,適馬150-600mm(C)鏡頭在前組鏡片鍍膜進行了特別處理,可以更好地杜絕水滴或油汙的附著,前組鏡片的清潔保養也更加方便。
適馬150-600mm(C)鏡頭前組鏡片細節設計
前面我們提到,適馬150-600mm(C)鏡頭在很多細節設計上面具備較高的人性化。在鏡頭前部遮光罩安裝區域,這款鏡頭配備了一圈寬大的橡膠環,用戶能夠更加穩固地握持鏡頭、拆卸或安裝遮光罩。此外,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適馬150-600mm(C)鏡頭的產地為日本,更加凸顯了其日本血統。
適馬150-600mm(C)鏡頭前部細節設計
適馬150-600mm(C)鏡頭在外觀設計上面的一個亮點在於寬大的對焦環,變焦環表面較粗的防滑橡膠紋路提供了不錯的握持手感,變焦環的阻尼也非常均勻。
適馬150-600mm(C)鏡頭變焦環細節設計
之前在Sports版本150-600mm鏡頭上就開始配備的,可以鎖定在任何變焦環上標註焦段的變焦鎖也出現在適馬150-600mm(C)鏡頭上。變焦鎖旁邊的鍍鉻字母「C」銘牌也標明了這款鏡頭隸屬適馬的Contemporary系列。
適馬150-600mm(C)鏡頭變焦鎖細節設計
與Sports版本鏡頭相比,適馬150-600mm(C)鏡頭的對焦環更窄,表面的橡膠防滑顆粒的覆蓋面積也不及對焦環的一半,不過好在這款鏡頭的對焦環阻尼較小,令手動對焦相當方便。
適馬150-600mm(C)鏡頭對焦環細節設計
適馬150-600mm(C)鏡頭對焦距離窗位於對焦環的下方,最近對焦距離為2.8米,相比Sports版本150-600mm鏡頭的2.6米最近對焦距離稍遠一些。
適馬150-600mm(C)鏡頭對焦距離窗細節設計
這款鏡頭在功能開關的配置較為豐富,下圖中從右上角開始分別為對焦模式、對焦限位、OS光學防抖模式和自定義拍攝模式開關。適馬150-600mm(C)鏡頭配備了在Sports系列150-600mm鏡頭上出現的MO手動優先對焦模式。當機身在連續自動對焦模式下,用戶轉動對焦環即可自動切換至手動對焦模式。此外,這款鏡頭的光學防抖模式也很實用,模式1為常規拍攝防抖模式,而模式2則為運動拍攝模式。模式2下OS光學防抖系統會對鏡頭垂直或斜線方向的運動進行檢測,進行有效的防抖補償。適馬150-600mm(C)鏡頭可以搭配適馬開發的USB DOCK鏡頭底座,支持對焦精度和速度等參數的自定義設置,並在存儲在鏡頭上。
適馬150-600mm(C)鏡頭控制開關細節設計
適馬150-600mm(C)鏡頭配備了可完全拆卸的金屬材質的腳架接環,腳架接環後部有一根金屬杆,用戶可以將鏡頭背帶固定在此處,便於外出背負攜帶。
適馬150-600mm(C)鏡頭腳架接環細節設計
適馬150-600mm(C)鏡頭腳架接環細節設計
這款鏡頭採用了黃銅材質的金屬卡口,並在卡口外沿設計了防塵防滴的橡膠圈,也具備一定的防塵防滴性能。此外,適馬150-600mm(C)鏡頭的後組鏡片鍍膜顏色偏向橙黃色和品紅色。
適馬150-600mm(C)鏡頭卡口及後組鏡片細節設計
這款鏡頭在腳架接環處的設計可以說是獨具匠心。當用戶需要拆卸腳架接環時,旋鬆腳架接環固定旋鈕並不能立刻取下腳架環,需要將腳架接環的刻度線對齊下右圖中鏡頭後部標註「REMOVE」處的刻度線後方能取下。取下腳架接環後我們可以看到鏡筒外部的四個限位螺釘,安裝前面提到的橡膠保護環即可對這些限位螺釘起到保護的效果,同時也更加美觀。
適馬150-600mm(C)鏡頭安裝橡膠保護環前(左)和安裝後(右)細節設計
適馬150-600mm(C)鏡頭遮光罩細節設計
相比Sports版本,適馬150-600mm(C)鏡頭在遮光罩上面的設計也有所不同。Sports版本的150-600mm鏡頭的遮光罩採用金屬旋鈕固定的方式,而Contemporary版本則使用了更加常規的刺刀式設計。這款鏡頭的遮光罩採用塑料材質,內部設計了有消光功能的螺紋。
·解析度實拍測試(150mm端):全開出色
適馬150-600mm(C)鏡頭採用了浮動光圈設計,最大光圈為F5-6.3,那麼最大光圈下的解析度性能就顯得非常重要。筆者選擇了實際場景拍攝了150mm和600mm兩個焦段各擋光圈的樣張,並選取畫面中央和邊緣100%放大截取。
適馬150-600mm(C)鏡頭150mm端解析度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放大截圖區域)
F5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F5.6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F8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F11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F16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F22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從上面的各擋光圈解析度測試實拍樣張100%放大截圖來看,適馬150-600mm(C)鏡頭150mm端全開光圈F5下畫面中央解析度性能不錯,與最佳光圈F8相比非常接近。而畫面邊緣部分的解析度性能稍顯偏軟,光圈收縮至F8後畫面邊緣解析度達到了較高水平。
·解析度實拍測試(600mm端):F8最佳
看過了適馬150-600mm(C)鏡頭在150mm端的解析度表現,筆者又拍攝了600mm端各擋光圈下的樣張,並100%放大畫面中央和邊緣截圖。從筆者實際拍攝的體驗來看,這款鏡頭在600mm端依舊能夠保持快速、堅決的自動對焦性能,如果開啟對焦限位的話對焦速度還能有一個進一步的提升。而適馬官方資料也提到適馬150-600mm(C)鏡頭的HSM環形超聲波驅動系統在連續自動對焦的合焦成功率具備5%的提升。
適馬150-600mm(C)鏡頭600mm端解析度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放大截圖區域)
F6.3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F8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F11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F16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F22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F29光圈實拍樣張中央(左)和邊緣(右)100%放大截圖
適馬150-600mm(C)鏡頭F6.3光圈下畫面中央和邊緣解析度表現不錯,收縮2/3擋光圈至F8就達到了最佳的解析度表現,而F8-16期間畫面中央和邊緣的解析度大體維持在同一水平。光圈小於F16之後,解析度下降比較明顯。雖然這款鏡頭在600mm端最大光圈僅為F6.3,但全開就具備不俗的表現,邊緣解析度表現也比較穩定,可用性較高。筆者在拍攝時,能夠很放心地使用F6.3的最大光圈,
·暗角&畸變測試
從適馬官方的周邊暗角的測量曲線圖來看,適馬150-600mm(C)鏡頭在150mm和600mm兩端全開光圈下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暗角。於是筆者選擇了在實際場景拍攝鏡頭暗角的測試樣張,截取對比如下:
適馬150-600mm(C)鏡頭暗角測試實拍樣張(150mm端)
F5-8光圈暗角測試樣張截圖(150mm端)
在150mm端,適馬150-600mm(C)鏡頭全開光圈F5下回出現明顯的暗角,光量降低程度較大。光圈收縮至F5.6以後暗角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繼續收縮光圈至F8以後暗角程度進一步降低,僅存在輕微的暗角。
適馬150-600mm(C)鏡頭暗角測試實拍樣張(600mm端)
F6.3-11光圈暗角測試樣張截圖(150mm端)
而在600mm端,適馬150-600mm(C)鏡頭全開光圈下的暗角程度相比150mm端有所改善,光量降低程度大幅度減小,光圈收縮2/3擋至F8後,暗角基本消失。
·畸變測試:
適馬150-600mm(C)鏡頭畸變測試實拍樣張(150mm端)
適馬150-600mm(C)鏡頭畸變測試實拍樣張(600mm端)
而在畸變控制方面,適馬150-600mm(C)鏡頭的150mm端和600mm端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枕形畸變,但好在畫面中心區域枕形畸變並不明顯,僅在靠近畫面邊緣的區域出現。
·色散測試:全焦段色散控制出色
在色散控制方面適馬150-600mm(C)鏡頭配備了包括1片螢石級別FLD低色散鏡片和3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來矯正鏡頭的色散程度。而在實際拍攝中筆者也發現這款鏡頭在150mm端的色散控制尤其出色,在高反差區域想要拍攝出色散還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適馬150-600mm(C)鏡頭150mm端色散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放大截圖區域)
F5-8光圈樣張100%放大截取對比
上面F5-8光圈的實拍樣張100%放大截取來看,這款鏡頭在150mm端的色散控制出色,僅存在輕微的色散程度。考慮到這款鏡頭的價格和定位,能有這麼好的色散控制實屬不易。
適馬150-600mm(C)鏡頭600mm端色散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放大截圖區域)
F6.3-11光圈樣張100%放大截取對比
而在600mm端,適馬150-600mm(C)鏡頭色散控制稍有下降,但依舊具備較高水平。100%放大畫面後,在高反差區域出現了輕微的紅色和綠色色散。總體來看,這款鏡頭的色散控制十分優秀。
·焦外成像:焦外成像柔和
儘管適馬150-600mm(C)鏡頭採用了F5-6.3的浮動光圈設計,但得益於遠攝焦段和9片圓形光圈葉片的幫助,較大光圈下還是能夠獲得柔和的焦外成像。筆者選取了使用中間焦段、F6.3光圈值拍攝的樣片,100%放大截取可能會出現二線性的樹枝。從100%放大的截圖來看,這款鏡頭焦外成像柔和,並未出現二線性的情況。
焦外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放大截取區域)
焦外成像測試實拍樣張100%放大截圖
焦外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放大截取區域)
焦外成像測試實拍樣張100%放大截圖
而在600mm端,這款鏡頭的焦外成像同樣非常柔和,上圖中位於焦外的大天鵝已經沒有明顯的輪廓,也不存在二線性的情況。總的來看,儘管適馬150-600mm(C)鏡頭最大光圈較小,但依舊具備不俗的焦外成像性能。
·樣張賞析&編輯觀點
在實拍體驗中,筆者發現適馬150-600mm(C)鏡頭整體畫質表現出色,尤其是在連續自動對焦模式下追焦成功率較高。此外,這款鏡頭配備的智能防抖系統也能進一步提升拍攝成功率,而150-600mm的焦段覆蓋範圍相比超遠攝定焦鏡頭,能夠適應更多的場景的拍攝。
焦距:60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時間:1/1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3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時間:1/16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31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時間:1/8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03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時間:1/2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60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時間:1/2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35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焦距:60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6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焦距:60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6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焦距:421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16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焦距:60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16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編輯觀點:
適馬150-600mm(C)鏡頭在評測中的良好表現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款鏡頭各焦段全開光圈下具備的高解析度、良好的色散和畸變控制、柔和的焦外成像,以及不俗的對焦速度令其具備了出色的整體性能。目前這款鏡頭7999元的售價結合其整體性能來看,具備了較高的性價比表現。
·優點:
1.做工精緻,變焦環可鎖定在任意刻度焦段,轉動對焦環可自動解鎖;
2.全焦段解析度表現好;
3.良好的畸變和色散控制
4.卡口部分防塵防滴設計;
5.連續對焦追焦速度和防抖效果不俗;
·缺點:
1.對焦環偏窄;
2.全開光圈暗角表現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