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C掛機標頭典範 適馬30 1.4試用評測

2021-01-08 蜂鳥網

  50mm鏡頭是大部分使用135相機的攝影師所接觸到的第一支定焦鏡頭,相機廠商將之定義為標準鏡頭,很多非135全畫幅鏡頭也會追求50mm視角,對於135畫幅而言,畫面尺寸是24×36mm,其對角線長度為43mm左右,所以135畫幅的標準鏡頭焦距應該是43mm左右,在實際應用中,135全畫幅40-60mm鏡頭所表現出來的透視關係與人眼視角的透視關係相似,所以只要是實際成像視角符合該範圍的定焦鏡頭,都可以算作標準定焦鏡頭。標準鏡頭可以說是一個攝影器材廠商的「門面」產品,沒有哪個廠家會忽視標準視角的鏡頭,在今年CP+前夕適馬發布了全新的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這款鏡頭適用於APS-C畫幅、M4/3畫幅,分別等效135全畫幅視角45mm與60mm,可以說是一支適應兩種畫幅的標頭。

  此次我們拿到的是一款索尼E卡口版本的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從名稱來看,該鏡隸屬於適馬Contemporary系列,該系列產品的一大特點是保證卓越光學質量的前提下追求便攜性與輕量化,適馬將大光圈鏡頭特有的背景虛化效果、定焦鏡頭引以為傲的優異畫質、適馬的最新科技和設計理念融匯進了這支鏡頭,充分考量了各方面要素的均衡性,打造了這款產品。適馬擁有F1.4系列鏡頭豐富的設計經驗,其著名的「黑科技」系列定焦鏡頭均為F1.4的光圈設計,全開即可得到優異的成像質量。此次我們使用了索尼最新推出的A6300與旗艦機型A7R II對這款鏡頭進行了測試,尤其是A6300,可以說是目前性能最為強大的APS-C畫幅相機之一,尤其是其出色的視頻性能,可以完全發揮出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STM馬達的對焦優勢。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技術亮點:

▶採用了雙面非球面鏡片和多種特殊材質鏡片,有效抑制周邊光量不足和各類色相差;
▶採用了步進式馬達,實現了安靜快速的對焦;
▶鏡頭結構:7組9片;
▶最大光圈:F1.4;
▶濾鏡尺寸:52mm;
▶最短拍攝距離:30cm;
▶光圈葉片數:9片(圓形光圈);
▶最大放大倍率:1:7。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可以說是適馬無反相機鏡頭的新系列產品,相比之前的三支DN鏡頭,首先外觀上就有了很大的區別,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將外部材質改為啞光材質,更不易留下指紋;F1.4的大光圈是同焦段APS-C無反相機鏡頭中少有的,也是適馬第一支光圈達到F1.4的無反相機鏡頭,可以說是一款裡程碑式的產品。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包裝盒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包裝全家福

  從外包裝來看,該鏡頭包裝延續了適馬一貫的簡約設計,側面標明了產品名稱、系列以及濾鏡尺寸;打開包裝,內部包含一支鏡頭、一個遮光罩、保修卡以及說明書,美中不足是缺少一個便攜鏡頭包,這也可能是適馬對用戶選擇這支鏡頭「掛機」的信心。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安裝在A6300上的狀態

  啞光外觀的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少了之前三支DN鏡頭的時尚感,但勝在低調專業,我們將這款鏡頭安裝在索尼APS-C旗艦微單A6300上,整體造型非常搭調,在後面我們的全部測試項目與部分樣片也使用了這款相機拍攝,相信可以發揮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的真實實力。

·擴展閱讀:

中長焦黑科技 適馬50-100mm最新樣張圖賞
不僅僅是畫質優勢 適馬X3論壇攝影師專訪
深入理解黑科技 適馬X3高峰論壇技術專訪
掀起黑科技熱潮 適馬X3高峰論壇現場盛況
影像與技術融合 適馬舉辦X3相機高峰論壇
CP+2016:黑科技集中亮相 適馬展臺圖賞
CP+2016:研發階段 適馬EF-630閃光燈圖賞
CP+2016:黑科技無反 適馬sd Quattro圖賞
CP+2016:大光圈標頭 適馬30mmF1.4鏡頭圖賞
CP+2016:F1.8變焦鏡 適馬50-100真機圖賞

適馬30 1.4鏡頭外觀簡析:

  這款鏡頭與之前幾款DN鏡頭最顯著的不同便是外觀,鏡身採用啞光材質讓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更顯專業,也更不易沾染汙物,易清潔度和耐用性顯著提高。除此之外,寬大的橡膠對焦環也讓操控更加得心應手,儼然一支APS-C畫幅的50mm F1.4 Art——儘管這是一支Contemporary系列鏡頭。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標識

  適馬定焦鏡頭設計以簡潔著稱,尤其是在2012年劃分三大系列以後,鏡頭外觀設計更加現代,不管是內在還是外在都符合了「黑科技」產品的技術感與未來感。塗層設計較之前產品有很大提升,不僅耐用性大大增加,也讓鏡頭更有質感。該鏡頭在卡口上部標註了鏡頭名稱與濾鏡尺寸,52mm的口徑也讓選配濾鏡更加容易。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產地標識

  在對焦環下部,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標註了鏡頭產地與對焦距離,銘牌的設計讓這款鏡頭質感倍增,沒有無反相機鏡頭普遍的「塑料感」,整體做工不輸於Art系列單反鏡頭,還兼具了Contemporary系列的緊湊設計與高畫質。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編號

  寬大舒適的對焦環可以算是這款產品的務實設計之一,一些無反相機追求體積優勢捨棄了部分操控性,但鏡頭可不能按照這種思路設計。在自動對焦時代,機身將功能高度集成,鏡頭操控設計相比手動對焦時代簡化很多,絕大多數自動鏡頭放棄了光圈環設計,對焦環可以說是鏡頭操控性僅存的「尊嚴」。這款鏡頭對焦手感不錯,阻尼適中,沒有松垮感,單從這點講該鏡頭的操控手感不輸專業級產品。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安裝遮光罩狀態

  這款鏡頭的遮光罩材質厚實,在阻擋多餘光線的同時還可以有效保護前組鏡片,很多用戶不習慣使用UV鏡,小巧的遮光罩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基本杜絕前鏡片的磕碰,也有助於展現該鏡頭的最高成像質量。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片鍍膜呈黃綠色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採用了雙面非球面鏡片和多種特殊材質鏡片,有效抑制周邊光量不足和各類色相差,適馬在這支鏡頭上可以說下了狠料,尤其是在解析度表現上非常出眾,在後面的試用評測中我們會有詳盡介紹。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片鍍膜呈黃綠色,可有效抑制眩光等不良成像,為高質量成像保駕護航。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後卡口(索尼E卡口版本)

  我們拿到的這款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是索尼E卡口版本,可以看到該鏡頭卡口做工精細,在實際安裝中幾乎沒有曠量,可以看出其製造精度,使用也非常安心。適馬還提供了M4/3卡口版本,在文章開篇我們提到,這款鏡頭在APS-C上等效全畫幅45mm視角,在M4/3上等效全畫幅60mm視角,總體來講都屬於標準鏡頭。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名稱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系列銘牌

  這款鏡頭在外觀上的「亮點」並不多,都是實實在在的設計,不花哨、務實,可以說是Contemporary系列產品的一大特點。下面我們正式進入測試環節,看看這款標準鏡頭夠不夠的上旗艦APS-C機型掛機鏡頭的水準。

解析度測試:

  首先我們對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進行解析度測試,在數字時代解析度可以說是一款鏡頭的基礎,適馬擁有F1.4系列鏡頭豐富的設計經驗,其Art系列定焦鏡頭產品全開F1.4光圈即可得到優異的成像質量,那麼這款鏡頭表現如何呢?既然選擇搭配A6300測試,就註定了這款鏡頭所經受的也是「旗艦級」的考驗,首先從解析度開始: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解析度測試
使用索尼A6300拍攝 感光度ISO100

我們截取了各光圈拍攝的圖片的中心位置與邊角位置,在下面統一進行100%放大對比:

 
F1.4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F2.0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F2.8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F4.0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F5.6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F8.0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F11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F16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在測試截圖中筆者就發現了,好像每一張圖片放大觀看解析度都是差別不大的,這在這類APS-C畫幅的緊湊型鏡頭中是極少見的情況,尤其是該鏡頭大光圈下的解析度,也達到了較為理想的狀態,非常難得。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在光圈全開時既達到了不錯的解像力,雖然不能和F8等光圈值對比,但也達到了幾乎所有F1.4級別鏡頭裡的中上等水平,更為可貴的是中心解像力與邊角解像力基本一致,這對於一支實際焦距為30mm的鏡頭來說可以算是超水平發揮。

  略收光圈,解析度有了進一步提升,在F8、F11時達到了最佳狀態,在F16時解像力略有下降,可以說,這款Contemporary鏡頭基本繼承了Art系列單反鏡頭的解析力優勢,雖然小巧但性能不失水準。一些廠商生產的大光圈鏡頭,其F1.2、F1.4、F1.8等大光圈解析度幾乎就是「玩票」性質的,過分追求「氛圍」與「焦外成像」。像蔡司、適馬這類在鏡頭解析力上打好基礎的廠商,才有可能在未來生產出更符合時代要求的產品。

適馬30 1.4鏡頭軸向色散測試:

  軸向色散是指鏡頭在前後景深的高反差區域出現紅綠色散,前景深往往出現紫色色散,而後景深比較容易出現綠色色散。在本環節我們使用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拍攝標版測試這款鏡頭的軸向色散水平。首先我們通過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在各擋光圈下的表現來了解該款鏡頭的軸向色散是否嚴重。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軸向色散測試圖

 
F1.4(左圖為後景深,右圖為前景深)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全開光圈下,前景深出現紫色色散,後景深出現綠色色散,但還在忍受範圍之內。

 
F2.0(左圖為後景深,右圖為前景深)

 
F2.8(左圖為後景深,右圖為前景深)

  當光圈收縮至F2時,虛化程度降低,軸向色散依然存在;收縮至F2.8時,軸向色散明顯改善,僅有少量色彩溢出。

 
F4.0(左圖為後景深,右圖為前景深)

 
F5.6(左圖為後景深,右圖為前景深)

 
F8.0(左圖為後景深,右圖為前景深)

 
F11(左圖為後景深,右圖為前景深)

 
F16(左圖為後景深,右圖為前景深)

  光圈再收一擋至F4.0時,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軸向色散的紫色以及綠色已經逐漸消失,該鏡頭在軸向色散的控制上可以說是不錯的。在大光圈鏡頭當中出現軸向色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這款APS-C畫幅的緊湊型鏡頭做到這個水準已經非常不易,凸顯了「黑科技」的硬實力。

適馬30 1.4鏡頭虛化測試: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配備9片光圈葉片,全開為較規則的圓形光孔,測試圖片逐級收縮光圈,從F1.4-22進行拍攝,那麼下面我們就來通過實拍的方式測試焦外虛化效果,對比如下,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F1.4                                 F2.0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全開光圈下焦外會呈現出非常漂亮的圓形光斑,這得益於9片光圈葉片形成的圓形光孔;該鏡頭高反差區域出現了輕微的色散,光圈收縮至F2.8之後,隨即消失,該鏡頭在大光圈的情況下色散控制與解像力非常出色,拍攝者不需要過分擔憂色散、解析度而收縮光圈,可以放心地使用大光圈拍攝。 在光圈收縮至F8時,焦外的光斑呈現出星芒狀態。

大光圈樣張賞析(點擊圖片可查看原圖):


焦距:3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內圖像100%截圖


焦距:3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內圖像100%截圖


焦距:3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25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內圖像100%截圖

  從大光圈樣張以及100%截圖來看,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在F1.4全開時就有不錯的解像力,達到了「全開可用」的級別,在APS-C畫幅鏡頭中是不多見的,從這個方面也可以看出適馬在F1.4級別大光圈定焦鏡頭上的豐富設計經驗。

畸變測試+暗角測試:

  如果說從一張圖片上分析這支鏡頭的成像質量,最直觀的要數畸變與暗角了——畢竟解像力需要放大查看。接下來請看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在這兩方面的表現如何,首先是畸變測試: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畸變測試

  該鏡頭唯一的短版可能就是光學畸變控制方面,但大家要了解的是,這是一款實際焦距為30mm的鏡頭,已經算是一款「小廣角」,並不能嚴格的按照全畫幅標準鏡頭的光學畸變控制水平來苛求這支鏡頭。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之所以是Contemporary系列不是Art系列,主要因為這款鏡頭更好的支持了相機內部的數碼修正功能,而非單純依靠光學修正,這也是Contemporary系列的特色之一。將一些光學性能交給相機內部軟體來完成,這或許是未來數位相機鏡頭小型化的設計趨勢。上面這張圖片是使用索尼A7R II的APS-C模式拍攝的,可以看出整體畸變控制還是不錯的。下面我們來進行暗角測試: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暗角測試實拍樣張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暗角測試

  可以說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的暗角控制水平超出了我們的預計,僅在F1.4全開光圈下畫面邊緣出現了一定的暗角,收縮光圈至F2.8後基本消失,與F8等小光圈的暗角程度接近。

適馬30 1.4星芒+STM視頻對焦測試:

  在測試各光圈成像時我們提到了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小光圈時的星芒效果,下面我們將使用100%截圖的方式向大家展示F8、F11、F16三擋光圈下的星芒效果: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星芒測試


F8.0


F11


F16

  我們可以看到,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在F8時就已經得到較為完美的星芒,在最小光圈F16時,星芒表現非常絢麗。儘管是一款大光圈標準鏡頭,但小光圈方面的設計也不草率。

視頻STM對焦:

  STM步進式馬達是這款鏡頭的技術亮點之一,在視頻拍攝時可以得到更流暢、迅速的對焦體驗,我們此次使用旗艦級的「視頻微單」A6300對這款鏡頭進行了測試,可以完全發揮其STM步進式馬達的視頻對焦潛力。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的實際表現:

  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搭配A6300的表現出乎意料的好,在拍攝視頻時可以準確迅速的合焦,並沒有出現傳統鏡頭「拉風箱」等現象。並且該鏡頭合焦過程非常平穩、順滑,這在視頻拍攝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鏡頭自動對焦不流暢、合焦不堅決,就無法代替手動對焦,也就失去了視頻自動對焦的意義。

適馬30 1.4更多樣張賞析:

  此次的樣張我們選用A6300與A7R II拍攝,這兩款相機可以說分別代表了索尼APS-C畫幅與全畫幅的旗艦級水準,其中A7R II擁有APS-C畫幅裁切模式同樣可以展現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鏡頭的超高解像力。從樣張來看,這款鏡頭在大光圈時的色彩較為濃鬱,略收光圈可以帶來更加真實的色彩表現。


焦距:3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編輯觀點:

  Contemporary系列產品給人最直接的印象便是小巧,SIGMA 30mm F1.4 DC DN Contemporary將大光圈鏡頭特有的背景虛化效果、定焦鏡頭引以為傲的優異畫質、適馬的最新科技和設計理念融於一體,充分考量了各方面要素的均衡性,達到了APS-C以及M4/3畫幅優質標準定焦鏡頭的素質,完全有能力作為旗艦機型的掛機鏡頭使用。適馬擁有F1.4系列鏡頭豐富的設計經驗,結合Contemporary系列的緊湊設計理念,打造出了這款旗艦級的緊湊型大光圈標準鏡頭。

相關焦點

  • 赤壁外傳 適馬24-70&蔡司24-70對比評測
    而適馬頭的圖分別是10線對/mm和30線對/mm。從MTF曲線來看,索尼24-70在中心部分的解像力和反差比適馬頭高了很多,但是越靠近邊緣部分,索尼的解像力和銳度反差等都比適馬頭下降得厲害。適馬24-70;F7.1,1/125s,ISO 200索尼24-70;F7.1,1/125s
  • 適合慢慢品味的黑科技相機 適馬dp3Q試用
    對於全新的適馬dp Quattro系列相機,此前已經評測過適馬的dp2 Quattro和適馬的dp1 Quattro,而今天要試用的則是適馬最新的dp3 Quattro。但是當適馬第一臺dp Quattro系列相機dp2 Quattro正式發布,我才意識到,全新的適馬dp Quattro系列相機並非是概念機,而是真實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隨後適馬又發布了適馬dp1 Quattro、適馬dp3 Quattro,以及在今年年初發布但暫時還未能正式量產的適馬dp0 Quattro(搭配14mmF4鏡頭)。
  • 黑科技便攜長焦 適馬150-600(C)鏡頭評測
    其中Sports系列的150-600mm F5-6.3 DG OS HSM鏡頭我們已在去年photokina展會上進行了現場試用(文章連結),以及這款鏡頭的詳細評測(文章連結)。Sports系列的150-600mm F5-6.3 DG OS HSM 鏡頭整體不俗的光學性能、在體育和生態題材拍攝中的良好表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黑科技不止鏡頭 適馬發布微晶玻璃保護鏡
    適馬這款型號為WR CERAMIC PROTECTOR的玻璃保護鏡,濾鏡口徑覆蓋了67-105mm,可以覆蓋目前比較常見的全畫幅鏡頭,適合用戶在鏡頭安裝此玻璃保護鏡,給自己的鏡頭帶來更好的保護性。適馬WR CERAMIC PROTECTOR保護鏡  適馬WR CERAMIC PROTECTOR保護鏡採用了全新的材質,由高透明微晶玻璃這種經常被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的高強度微晶材質構成
  • 最純粹的影像記錄 適馬dp2Q便攜相機試用
    適馬單眼相機產品線以SD命名,便攜機以DP命名。SD9是適馬在2002年發布的機型,也是第一款採用Foveon X3傳感器的數碼單眼相機,是以2001年SA9膠片機身作為原型機。2004年,Kodak同樣基於SA9機身推出了全畫幅KODAK DCS PRO SLR/c數碼單眼相機。
  • 標頭終極對決 各家50 1.4標準定焦頭橫評
    而50mm F1.4鏡頭由於其相對出色的性價比,以及成熟的設計,收縮光圈後比較銳利的成像,受到了較多的攝影愛好者歡迎,保有量也比較龐大。那麼各家的50mm F1.4鏡頭中性能最為出色的鏡頭是哪一個呢?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蜂鳥網鏡頭橫評的第一期就來橫向評測5款各家50mm F1.4鏡頭。
  • 大光圈變焦重炮 適馬新120-300/2.8評測
    是對焦速度、脫皮、跑焦等廣為流傳的弊病,但倚著去年發布的新產品線,從A35/1.4開始,好像適馬在努力的擺脫這些,隨著外形全面改變,質量和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現在作為S系產品線的首支鏡頭120-300mm f2.8 DG OS HSM也有望憑此獲得新生。
  • 夜之眼 影之魅 適馬35mm F1.4(A)鏡頭評測
    本文導航1適馬35mm F1.4 DG HSM產品概述2適馬35mm F1.4 DG HSM整體外觀分析3適馬35mm F1.4 DG HSM細節部分分析4全畫幅與非全畫幅成像效果5適馬35mm F1.4 DG HSM鏡頭解析度6適馬35mm F1.4鏡頭色散測試7適馬35mm F16鏡頭色散測試8適馬35mm F1.4 DG HSM鏡頭畸變測試9適馬35mm F1.4 DG HSM
  • 「經典」的長焦微距 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評測
    我在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試用,接下來由本人為您徐徐道來。 F1.4 DG DN Art、100-400mm F5-6.3 DG DN OS  |Contemporary等一如既往使用了白色的包裝。  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在光圈環的設計上和適馬85mm F1.4 DG DN Art鏡頭一樣,單獨設計了一個「Click」開關,可以切換光圈環的刻度聲音。
  • 適馬新10-20mm F3.5超廣角全國獨家評測
    本次評測用適馬10-20鏡頭由適馬(香港)有限公司提供,存儲卡由SanDisk獨家提供,特此鳴謝!    今天評測的這款10-20mm F3.5 EX DC HSM又將為APS格局帶來何種改變呢?讓我們拭目以待。適馬10-20mm F3.5 EX DC HSM簡介
  • 畫質表現為王 索尼FE 50mm F1.4 ZA評測(全文)_索尼 Planar T* FE...
    從之前α卡口的50 ZA,到FE卡口第一枚高素質定焦鏡55mm F1.8,再到後來的FE 50mm F1.8,我們手中這款Planar T* FE 50mm F1.4 ZA,以及後來的FE 50mm F2.8微距。短短3年時間,光是全畫幅的標頭,索尼就發布了5款,其中FE卡口佔到了4顆。可見索尼對50mm標頭的確是愛得深沉。
  • 新一代超廣神鏡 適馬14-24mm F2.8全面評測
    適馬將該鏡頭售價控制在萬元內——¥8499,相較於佳能的旗艦級超廣角鏡頭EF 11-24mm F4L USM目前1.6萬元的市場價格來說,適馬14-24mm f/2.8 HSM Art的售價基本便宜了一半。
  • 精益求精畫質優異 適馬65mm F2 DG DN|Contemporary評測
    而此前我們評測的適馬45mm F2.8 DG DN|Contemporary就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光學素質,所以在評測適馬65mm F2 DG DN|Contemporary之前,我對這支鏡頭還是充滿了很多的期待。
  • 精準對焦優雅外形 適馬E卡口50mm F1.4評測
    下面我們來從鏡頭的細節之處來看看這支E卡口適馬50mmF1.4ArtE的表現。兩條曲線代表不同空間頻率(紅線代表10線/毫米,綠線代表30線/毫米),前者越接近1,則鏡頭對比度表現越好;後者越接近1,則鏡頭解析度越高。在沒有正式看測試前,我們可以通過官方給出的MTF曲線來看適馬50mm F1.4 DG HSM的成像素質。
  • 全能選手畫質新標 適馬70-200mm f/2.8 S評測
    鏡頭具體表現如何,其光學素質和用戶的付出是否對等,我們在這篇評測中拭目以待。  鏡頭的OS(光學防抖)技術不僅能提供最大4擋的補償效果,全新的智能算法還能通過場景判斷為用戶補償合適的運動方向。當切換到防抖模式2時,鏡頭將保留搖拍產生的動態模糊效果,並在逆方向的橫豎軸甚至斜向位置做平衡修正,便於創造主體清晰而背景富有動感的搖拍效果。
  • 高性價比超廣變焦頭 適馬14-24mm F2.8 DG DN評測
    ·評測前言以及產品介紹  2018年2月,適馬發布了14-24mm F2.8 DG HSM | Art鏡頭,作為單反陣營的猛料,這支鏡頭的發布讓很多人為之興奮而瘋狂,其口碑和品質在影友心中還是相當不錯的。
  • Art家族新丁 適馬50mm F1.4 DG HSM(A)解析
    2008年,適馬推出了一款專為數位相機設計的大光圈鏡頭「適馬 50mm F1.4EX DG HSM」。從那時起,適馬就開始投入巨大的精力研發專門為數位相機優化的50mm標準鏡頭。  近年來隨著數位相機飛速發展,高像素的數位相機需要搭配更高解析度的鏡頭。在2012年,適馬推出了Art系列鏡頭,第一支Art鏡頭是適馬35mm F1.4 DG HSM(A)。
  • 敢與原廠試比高 適馬24-105鏡頭對比測試
    但是,去年適馬發布了35mm F1.4 DG HSM鏡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攝影愛好者的傳統觀念。這款鏡頭性能並不輸給原廠同規格產品,價格卻比原廠產品低了不少。此外,適馬在今年又發布了Art系列首款變焦鏡頭18-35mm F1.8 DC HSM鏡頭,再一次震驚了世人。  今天,我們收到了適馬Art系列首款全畫幅變焦鏡頭——24-105mm F4 DG OS HSM。
  • APS-C專用 適馬OS 50-150 F2.8+7D深度首測
    適馬公司於今年4月12日,開始對外正式發售APO 50-150mm F2.8 EX DC OS HSM望遠鏡頭,此支鏡頭官方定價約10133元RMB。適馬APO 50-150mm F2.8 EX DC OS HSM望遠鏡頭   APO 50-150mm F2.8 EX DC OS HSM鏡頭採用15組21片,其中6枚SLD超低色散鏡片,能有效改善色差以及畫質清晰與銳利度,並提供兩種防抖模式,可以補償4級快門
  • 佳能RF35/1.8 MACRO IS鏡頭評測:紅圈鏡頭的品質
    【PConline 評測】繼上次評測了佳能RF系統最好的定焦鏡頭《佳能RF 50/1.2LUSM評測:重新定義標準鏡頭高畫質》,這次PConline評測室拿到了一支小型化但兼具高畫質的微距鏡頭RF35mm F1.8 MACRO IS S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