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有一種跨越千山萬水的執著叫遷徙

2021-01-13 星星悅讀會

和還在鄉下過暑假的小朋友視頻聊天,她無比欣喜地告訴我:

「媽媽,我今天看到大雁啦!它們排成隊在天上飛!」「是嗎?它們可能是要飛到南方過冬去了。」「對呀,還有燕子也飛走了!不過明年還會回來的!」

不愧是《動物世界》的小粉絲,說起動物的話題頭頭是道。最近剛好讀完一本關於動物遷徙的精美繪本——《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以下簡稱《遷徙》),等小朋友回來了再給她看,想必一定會愛不釋手。

《遷徙》的作者麥克·昂溫是一名自由作家、編輯和插圖畫家。他經常在世界各地奔走,尋找野生動物。2000年,麥克·昂溫被BBC評為「年度自然旅行作家」,2013年,他又被英國旅行作家協會評選為「英國年度旅行作家」。在書中,麥克·昂溫用詩意優美的文字為讀者再現了20種動物驚心動魄的遷徙旅程。

01.大氣生動的畫面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

為《遷徙》繪製插畫的珍妮·德斯蒙德是一名藝術家、插畫家、新銳兒童圖畫書創作者,曾獲得《紐約時報》年度最佳插圖童書獎。

可以說,如果僅有麥克·昂溫的文字,《遷徙》是單薄的,平面的,缺乏生氣的。有了珍妮·德斯蒙德的插畫,《遷徙》才變得厚重、立體起來,充滿生機與活力。珍妮·德斯蒙德擅於用顏料、墨水、蠟筆和拼貼手法進行創作,再用電腦掃描和編輯,這樣的繪畫手法讓畫面生動形象,大氣磅礴,富於變化,帶給人身臨其境的體驗。

比如,在《冰上行進》一文中,珍妮·德斯蒙德用大片大片的淡綠色打底,以寥寥數筆勾勒起伏的冰山輪廓,再以細膩的筆觸真實描摹出一列蜿蜒蛇形的帝企鵝隊伍在冰天雪地裡朝著一個方向前行,它們有的蹣跚邁步,有的趴地滑行,有的似乎精氣十足,有的則已疲憊不堪。結合麥克·昂溫的文字,我們可以得知,冬天將至,帝企鵝們已經離開大海,開始向繁殖地遷徙。這是一段將近100公裡的旅程,為了休息一下疲憊的雙腳,有的企鵝會趴在冰面上,靠肚子滑行。

文字與畫面相得益彰,讓人仿佛置身其間,能真切感受到動物遷徙旅程的艱辛與不易。

02.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之旅讓人大開眼界

在《遷徙》中,麥克·昂溫介紹了座頭鯨、帝王蝶、大白鯊、北極燕鷗、美洲鶴、非洲象等20種動物的遷徙之旅,每一種動物的遷徙都是一部史詩級的精彩故事。

先說幾個「世界之最」的例子吧。座頭鯨每年從太平洋遊到南極尋找食物,遷徙的行程可能超過25000公裡,這是地球上所有動物中遊得最遠(注意:是「遊」)的距離。而北極燕鷗為了溫暖和食物,每年要從北極飛到南極,行程長達77000公裡,是所有動物遷徙中距離最長的。在昆蟲中,遷徙距離最長的則是黃蜻,從印度一路飛到非洲東部,再到春天飛回印度,黃蜻必須歷經四代,才能完成這趟往返超過10000公裡的旅程。

還有一些讓科學家至今不解的動物遷徙之謎。南非著名的「沙丁魚大遷移」,每年都會組成巨大的魚群從南非開普角向莫三比克溫暖的印度洋海域移動,途中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捕食者進攻,科學家們不知道有多少沙丁魚完成了它們的遷徙之旅,也不知道它們在哪裡結束這段旅程,更沒有人看到過它們返回。但是,來年的五月,神奇的沙丁魚大遷移會再次發生。

最讓我感到震撼的動物遷徙故事當屬漂泊信天翁。鳥如其名,漂泊信天翁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漂泊。自從離開它出生的巖石小島,漂泊信天翁就開始了長達10年的飛行之旅。與其他鳥類不同,它不是從一個地方遷徙到另一個地方,而是不停地在大海上繞圈飛行,尋找食物,一年中要飛行超過100000公裡,在這期間,它一次都不曾落地!直到十多年後準備繁殖後代,漂泊信天翁才會回到出生的小島築巢育雛。真是一種驚人的飛鳥!

03.年復一年的執著精神感人至深

雖說動物的遷徙行為可以說是出於一種本能,但是在這種本能背後,我們可以看到大自然中每一種生命為了生存繁衍所付出的努力和艱辛。它們這種年復一年的執著、不惜一切代價的付出、決不放棄的信念,不得不讓我們靈長類高級動物——人類感到由衷欽佩。

遷徙的旅程絕不是一帆風順的。除了要跨越高山、穿越沙漠、克服嚴寒和饑渴,還要隨時提防捕食者的出現。必要的時候,還要帶著鐵定喪命的勇氣出發。比如從大海中逆流而上,溯回至河流上遊的太平洋鮭魚,即便幸運地躲過了棕熊、禿鷲的獵食,也要註定在產卵後死去。為了子孫後代生命的延續,它們選擇義無反顧奔赴死亡。

其實人生的旅程何嘗不是如此。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一往無前。打怪升級的路上,難免磕磕絆絆,只要抱定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的信念,人生也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在《遷徙》的最後,作者告訴我們,如今遷徙中的動物面臨的最大危險不是來自大自然,而是來自我們人類。牧場的圍擋、漁網的圍困、獵人的圍捕,以及被砍伐的森林、被汙染的海洋、被抽乾的溼地,都對動物的遷徙造成了深重的災難。

真希望更多的人能讀到《遷徙》,在《遷徙》的文字和畫面中感受到眾生皆可敬的震撼。尼採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為了讓所有的生命都能盡情舞蹈,請珍愛生命,敬畏自然,呵護我們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園。

相關焦點

  • 《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有一種跨越千山萬水的執著叫遷徙
    不愧是《動物世界》的小粉絲,說起動物的話題頭頭是道。最近剛好讀完一本關於動物遷徙的精美繪本——《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以下簡稱《遷徙》),等小朋友回來了再給她看,想必一定會愛不釋手。大氣生動的畫面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為《遷徙》繪製插畫的珍妮·德斯蒙德是一名藝術家、插畫家、新銳兒童圖畫書創作者,曾獲得《紐約時報》年度最佳插圖童書獎。可以說,如果僅有麥克·昂溫的文字,《遷徙》是單薄的,平面的,缺乏生氣的。有了珍妮·德斯蒙德的插畫,《遷徙》才變得厚重、立體起來,充滿生機與活力。
  • 萬裡遷徙中的艱辛與偉大——屬於動物們的精彩與不可思議
    直到遇到這本《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我才開始意識到了什麼是遷徙,才開始看到了生命的艱辛與偉大,看到了屬於動物們的精彩與不可思議。所謂的遷徙指的是動物隨著季節的變化,定期的沿相對穩定的路線, 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覓食地之間作遠距離移動的過程。
  • 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你見過?
    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你見過?動物遷徙是自然界裡一些最動人的現象,有的遷徙以速度之快著稱,有的遷徙則以規模見長,有些遷徙距離的和時間最長的則讓人嘆為觀止,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帝王蝶有翅膀就能飛翔黑脈金斑蝶前足相當退化,短小無爪。
  • 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
    原標題: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   動物遷徙是自然界裡一些最動人的現象,有的遷徙以速度之快著稱,有的遷徙則以規模見長,有些遷徙距離的和時間最長的則讓人嘆為觀止。有意思的是,有的遷徙則創下了速度最遲緩的紀錄。
  • 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6】
    原標題: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   6.帝企鵝:長徵   帝企鵝並不是南極唯一一種遷徙的鳥類,但是由於紀錄片《帝企鵝日記》的播放,它們成了最著名的南極遷徙動物。這些優雅美麗的企鵝已經適應了棲息地的極端環境,即使如此,在寒冷刺骨、漆黑一片的南極冬季繁殖後代,也是一項巨大成就。
  • 遷徙:如果留在原地,我們將無法生存
    紀錄片《遷徙的鳥》中,有一個動人的片段:一隻灰雁被困在了漁網中,飛不起來。一個小男孩兒幫它打開纏繞的網後,它急急忙忙張開翅膀、跌跌撞撞地飛向了天空,追趕著自己的夥伴。接下來,它們將展開不知疲倦、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開展著九死一生的遷徙之旅。
  • 人類滿懷敬畏,這是生命的遠徵,動物的遷徙
    在動物世界裡我們總能見到一些令人震撼的事情,而出現得最多最能以人類肉眼可見的就是動物的遷徙。面對這種長距離往返於不同棲居地的行為,我們總會感嘆於其遷徙的速度之快,遷徙的距離之長,遷徙的時間之久。但還有一些是我們少有見聞的徵途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下面這兩種動物的長徵行。
  • 國王蝴蝶遷徙方式成謎 動物界十大奇妙之旅(圖)
    動物界十大奇妙之旅(圖) 2007年05月29日 10:25 來源:新京報
  • 遷徙旅程最長的十大動物 蜻蜓竟然也上榜了!
    在動物界有很多動物每隔一段時間會進行一段遷徙,這些動物是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魚類、昆蟲等在內的所有動物物種。它們有的是為了尋找食物,有的是為了逃離惡劣的天氣條件,有的是為了繁殖,而在這些遷徙的動物中,有的每一次遷徙的路程都在幾千公裡以上,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動物界遷徙旅程最長的十大動物。
  • 遷徙是否瀕臨絕滅的現象?保護動物王國物種豐富,揭動物遷徙之謎
    導讀:BBC的紀錄片拍出來都會讓我覺得很大自然,NG總卻總有一股工業氣息。之前看過Jacques Perrin拍的遷徙的鳥,個人覺得畫面感更好,配樂也更加精彩。至於第六集,我是第一次看到紀錄片的花絮,這才知道原來動物世界是這樣拍出來的。嘿嘿…躲在樹上的女攝影師,與鯊同遊的男孩,懸掛在懸崖的老爺爺……只有真正喜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人,才會有那樣的意志力吧!
  • 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怎麼畫 動物遷徙簡筆畫圖片
    qq畫圖紅包裡面有很多各種各樣的主題和題目,大多數都很簡單,而且稍微畫出個模樣,就會通關了。而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怎麼畫呢?文中教你。動物遷徙簡筆畫圖片  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如何畫  其實動物遷徙聽起來很難,畫起來很簡單。
  • 15%的鳥類有遷徙行為,模型揭示遷徙原因
    已知的10600種鳥類大多數並不遷徙。只有大約15%鳥類在它們的夏季繁殖地和過冬地帶之間,往返數千英裡,英勇而不知疲倦地旅行。北達科他天空中的加拿大鵝為什麼有些鳥遷徙,有些鳥不遷徙?沒有明確的解釋。大鳥、小鳥、聒噪的鳥、安靜的鳥——候鳥有各種形狀、大小和習性。即使同一種候鳥,行為方式也千差萬別。所以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尋找鳥類遷徙的原因,現在他們似乎找到了答案。
  • 圖集:動物對地球的敬意 史詩般的動物遷徙
    你知道有些動物為了食物竟然會爬行環繞地球,而有些動物為了躲避嚴寒,甚至可以飛越所有的海洋嗎?這是動物對地球的敬意。  你知道動物為什麼要遷徙嗎?你知道有些動物為了食物竟然會爬行環繞地球,而有些動物為了躲避嚴寒尋找一個溫暖的環境,甚至可以飛越所有的海洋嗎?在科學家的眼中,史詩般的動物遷徙充滿了對地球的敬意。
  • 角馬、瞪羚、斑馬都是怎樣遷徙的?一起來看非洲動物遷徙奇觀!
    下面我們跟隨動物研究所的老師一起來去非洲看看吧!遷徙中的動物群為什麼要遷徙?那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陸地野生動物遷徙,號稱非洲七大自然奇觀之一。11月初,塞倫蓋蒂大草原南部開始降雨,雨後植被返青,為食草動物們帶來了新鮮食物。11月下旬至12月,成群的角馬追隨雨水遷徙到塞倫蓋蒂草原東部和南部,尋覓雨後生長的新鮮植物。角馬大軍是由一個個小群體組成的,每一個群體中都有一匹領頭的角馬。這匹領頭的角馬在群體行進中,會在群體的四周巡視,觀察周邊危險。
  • 遷徙的鴻雁,紫色霞光裡留下它最美的身影
    鴻雁,蒙古歌的歌詞裡經常出現,感覺它們跟蒙古人有緣分,所以提到蒙古人我就想起鴻雁。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也許離天太近的緣故,時常會看到鴻雁飛過頭頂。當它們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在藍天下向著既定目標自由飛翔的時候,那份超然、那份執著、那份灑脫讓人神往。
  • 【附視頻】候鳥遷徙有多美?一起來感受下…
    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成千上萬隻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跨越多個地段,飛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據了解,全世界鳥類有9000多種,其中有4000多種是候鳥。這些鳥由於氣候、溫度、食物、日照時間等因素,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候鳥遷徙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下面就跟隨小新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大型涉禽,體長120~160釐米。
  • 什麼是遷徙物種,為什麼要保護它們?《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遷徙物種」是指野生動物任何物種或其次級分類的全部種群或該種群在地理上彼此獨立的任何部分,它們中相當大的部分周期性地可預見地穿越一個或多個國家管轄的邊界。遷徙物種的保護往往需要各國合作,因此聯合國建立了《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簡稱CMS公約)。《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於1979年6月23日籤訂於德國波恩,故又名波恩公約(Bonn Convention)、養護野生動物移棲物種公約、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其目標在於保護陸地、海洋和空中的遷徙物種的活動空間範圍。
  • 鳥類奇趣|北極燕鷗:名副其實的「遷徙之王」
    我有一個同學家住東北,卻在南方上班,每到年關,他就感嘆「行路難」,路上要坐幾天的火車。其實,他這點路程相對於鳥類的遷徙之路而言微不足道。  要論世界上回家路最遠的當屬北極燕鷗。北極燕鷗,是一種美麗的小鳥,有紅色的喙和紅色的腳,灰白色的外衣配上黑色的帽子,一副時尚模特的樣子。
  • 北極燕鷗遷徙距離世界最長 往返超地球兩倍周長
    北極燕鷗遷徙距離世界最長 往返超地球兩倍周長 2016-06-08 16:39:44  據悉,北極燕鷗是一種很小的鳥,體重僅有100g,壽命長達15到30年,這也意味著它們一生中會飛行3百萬公裡左右,大概相當於地球到月球距離的4倍。  專家小組記錄了去年7月開始它們的飛行,它們從繁殖地南下穿越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最終於11月抵達南極洲,整個過程由系在它們腳上的一個微小儀器記錄,這個儀器只有0.7g中,因此不會對其飛行造成影響。
  • 英科學家:北極燕鷗遷徙距離最長 雙程抵地球兩倍周長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6月7日報導,據一個科學家小組研究,來自英國諾森伯蘭法恩群島的北極燕鷗遷徙距離為世界最長。從繁殖地到南極洲再返回,這個過程長達59650英裡,比地球周長的兩倍還長。據悉,北極燕鷗是一種很小的鳥,體重僅有100g,壽命長達15到30年,這也意味著它們一生中會飛行3百萬公裡左右,大概相當於地球到月球距離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