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雲?不存在的!快來看看各類雲到底在預示什麼?

2020-11-23 騰訊網

預測地震一直是人類渴望獲得的一項本領,有人說有一種神奇的雲彩可以用來預測地震。這種雲彩被叫做「地震雲」。

相信詭異的雲就是地震的先兆,這個思路在古今中外由來已久。在80年代的中國「地震雲學說」曾經廣為流傳,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界已經對它有了足夠的認識,並反駁了地震雲的說法。美國地質勘探局曾明確表示,地震發生前的某種形態的雲出現,與地震沒有必然聯繫。中國氣象局也曾表示,沒有充分的事實證明地震與天氣二者之間有內在關聯性。

其實,雲是由於大氣變幻莫測的運動,再加上峰巒起伏的地形,甚至加上一些人類的活動(主要是高空飛行),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外形。下面我們來看看,那些看起來很神奇的雲都是怎麼形成的,它的出現究竟都預示著什麼???

火燒雲

火燒雲是日出或日落時出現的赤色雲霞。它出現時整個天空都染得紅彤彤的,仿佛它是天地間唯一的色彩。

火燒雲常出現在夏季,尤其時雷雨後的日落前後

為什麼會出現火燒雲?我們都知道空氣裡飄浮著無數細小的灰塵、水滴和一些大分子,它們都能將太陽的各色光線分散開來,也就是發生散射作用。

太陽光中紫色、藍色的波長越短的光波越容易被散射;像紅色、橙色波長越長的光波越不容易被散射。早晨或傍晚的陽光是斜射的,它通過空氣層的路程較長,因散射削弱得很厲害,最多的是紫色光,最少的是紅色或橙色光。這些減弱後的彩色陽光照射雲層後,就形成了鮮豔奪目的火燒雲。

火燒雲能預示什麼呢?火燒雲雖不能預測地震,但可以預測天氣。民間流傳的諺語「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裡」,就是說火燒雲出現在早晨,天氣可能會變壞;出現在傍晚第二天準是個好天氣。

帽子云

帽子云是自然界的一個奇異現象,其雲彩外形像一頂頂造型奇特的帽子。這些潔白、巨大、飄逸的帽子佔據了整個天空,好像為主角準備好的精美服飾。

雪山上的帽子云

當穩定的氣流上升、越過高山時,雲層便出現冷卻過程,會形成類似帽子的奇特形狀。實際上雖然帽狀雲是由迅猛的上升運動所致,但並不完全取決於地形,當發生比如快速擴張的雷雨雲砧、火山噴發甚至核爆炸中都會形成帽子云。雖然帽子云多由地形迅速抬高造成,但其他劇烈地抬升運動也能形成帽子云。 如2009年6月 12日,日本東北部千島群島的薩裡切夫火山噴發時就形成了一個帽狀雲,非常奇幻美麗。

滾軸雲

滾軸雲是向下氣流中一種水平管狀雲,一般在大型山脈頂部的下風方向形成,大型滾軸雲能綿延數千米,十分壯觀。

滾軸雲通常預示著危險猛烈的暴風雨將至

滾軸雲看起來很平靜,但實際上非常危險,其內部有劇烈的上升下沉運動。科學家曾測量到它產生的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的速度每分鐘超過了1500米。

積雨雲

積雨雲也叫「雷暴雲」,由積雲演變而來,整個雲體龐大如高山一般。積雨雲誕生過程中在大氣電場及溫差起電效應、破碎起電效應的作用下,會在雲與雲之間或雲與地之間發生放電(閃電)。積雨雲通常伴隨著傾盆大雨、電閃雷鳴。那一刻,它是天地間唯一的主角。

積雨雲常伴隨強降雨

積雨雲是在強烈垂直對流過程中形成的雲,它幾乎總會帶來強降水,包括雷電、陣性降水、陣性大風、冰雹等天氣現象,有時也伴有龍捲風,在特殊地區甚至產生強烈的外旋氣流乃至下擊暴流(一種極端危險的對流,對飛機影響很大,會造成機毀人亡,是民航和空軍極力避免的災害性天氣之一)。

雨幡洞雲

雨幡洞雲又叫「穿洞雲」,當雲層中的部分水滴凍結成冰晶體,從雲層中降落,在雲中形成一個直徑約數百米的雲洞便叫「雨幡洞雲」。

雨幡洞雲狀如科幻大片《獨立日》中外星飛船入侵地球時的場景,且其形成原因數十年得不到解釋。這些天空中神秘的裂口成為業餘天文愛好者、飛碟愛好者、氣象科學家們無比著迷的研究對象。這種詭異奇幻的場景是如何形成的? 2010年6月18日《每日郵報》的報導,給出了雨幡洞雲奇觀的合理解釋:當螺旋槳飛機或噴氣式飛機從合適的大氣狀況下穿過。它們會令液態水珠凝結,立即如雪花般紛紛落下,形成一個圓形裂口。研究表明,某些特定高度的高空雲層中包含了冰晶體和低於0℃卻仍處於液態的過冷水滴。如果有物體(飛機)迅速穿過這樣的雲層時,會使過冷水滴迅速冷卻下落變成雪花,在雲層中形成一個圓洞,雨幡洞雲就出現了。

以上的幾種雲都是生活中很普通且常見的雲。雲是天上的精靈,往大了說,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往小了說,它能帶給我們視覺上的享受。所以,當你看到某一形狀奇特的雲時,就好好觀賞吧,畢竟機會難得,別再去琢磨它與所謂的「異象」有什麼聯繫了,更不要把它和地震聯繫在一起了!

本文轉載自:地震三點通

相關焦點

  • 科普:地震雲是什麼真的存在嗎?地震雲能否預測地震?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存在嗎?地震雲能否預測地震?  與此同時,今天上午西安、鄭州等地網友紛紛在朋友圈曬出所謂「地震雲」,並在九寨溝地震發生後「後知後覺」。但實際上地震雲並不存在,也沒有什麼雲能預報地震。四川省地震局8月4日援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李汀的研究表示,「地震雲學說」從未被主流科學界所接納,地質或氣象方面的專業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駁。中國氣象局也曾表示:沒有充分的事實證明地震與天氣二者之間有內在關聯性,也沒有證據可以通過衛星雲圖來預測地震發生。
  • 地震前的美景:地震雲預測著地震到來的各種現象
    但由於地震雲對地震的預測準確性不高且沒有完善的理論知識支撐地震雲的預測,所以現在只有中國、日本和印尼對地震雲稍有研究,但中國民間卻對地震雲有較強的興趣。通過地震雲預測地震的方位、時間和強度,在我國古已有之。
  • 一半藍天一半雲!福建各地的雲,最近都好奇怪……
    據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後科普:地震雲並不存在也沒有什麼雲能預報地震!也有不少好奇的朋友要問了:這些雲背後有沒有什麼氣象知識?薄的高積雲穩定少變,一般預示天晴;厚的高積雲如繼續增厚,預示可能有弱降雨雪出現。
  • 識別:地震雲
    ,雲的頭端指向地震發生處。       「單條震雲」為橫條狀的雲,一般都是單條出現,條帶深淺分明,現有觀點認為淺的一端為震中。這種雲很像飛機飛過之後留下的痕跡,所以又有人叫做飛機雲。一般預示著2周以後有地震。
  • 石家莊看到了「地震雲」?對不起,你想多了!這種雲,你見過嗎?
    接下來,一起來看下中央氣象臺權威發布的有關地震雲的科普↓↓↓先解決首要問題,到底什麼樣的雲會「預示」著地震?新浪微博搜索關鍵詞:地震雲。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有這麼多的雲都算地震雲。有一條一條的捲軸雲,有點點點點的魚鱗雲,還有一層一層的波浪雲,大家都信誓旦旦地說,這是地震雲!
  • 烏魯木齊上空現條狀雲 專家否認地震雲
    天空中出現大片條狀雲塊,酷似西瓜皮的紋路。13日晚,新疆網胡楊林網友將一組雲層照片傳到網上,稱是13日20時許在烏魯木齊拍攝的。而部分網友認為這種雲層為「地震雲」。 13日20時許,烏魯木齊上空出現罕見的條狀雲塊,整體呈東西走向,持續半小時左右後逐漸消散 天空中出現大片條狀雲塊
  • 西藏4.6級地震 地震雲可以預測地震嗎?
    西藏4.6級地震牽動了很多網友的心,目前是否有傷亡情況尚不明朗。說起西藏4.6級地震,許多網友都好奇地震雲到底是不是真的與地震有關?科學的解釋是,這種雲名叫做「波狀層積雲」,民間暱稱「排骨雲」。世界上也沒有地震雲,地震雲是個偽科學概念。
  •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地震雲」其實在科學之中都沒有這個說法,而在生活之中被不少人所傳播,那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它的誤傳一般是地震發生之前,不少人將一種自然現象誤認為是地震雲,所以準確地來說,地震雲是一種氣象術語,但也不完全是,也有不被認可的時候。地震雲通常情況之下,也是在我們生活之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至於地震之前為何出現這情況,其實這是大家心理上的一種說明。
  •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地震雲」其實在科學之中都沒有這個說法,而在生活之中被不少人所傳播,那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它的誤傳一般是地震發生之前,不少人將一種自然現象誤認為是地震雲,所以準確地來說,地震雲是一種氣象術語,但也不完全是,也有不被認可的時候。
  • 貴陽天空出現「地震雲」? 專家:這是高積雲
    昨日,貴陽上空出現奇怪形狀雲彩,不少市民認為是「地震雲」。不少網友看到後,稱這些雲是「地震雲」,並擔心「難道要發生地震?」 對此情況,貴陽市氣象局基準站薛副站長介紹,貴陽出現的奇怪雲是高積雲,在沒有低雲的晴朗天氣中,較為常見。這種雲的出現,預示著當日天氣較好。貴陽昨天天氣較好,沒有低雲出現,我們就直接看到了高雲。在高空大氣的運動下,雲朵被吹成了「棉花狀」或者「貝殼狀」。
  • 地震雲?
    快報訊(見習記者 俞月花)近日,市民房女士拍到一組「怪雲」的照片,懷疑是地震雲。專家看了照片表示,沒有地震雲這個說法,房女士拍到的是正常的魚鱗雲。  房女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4月2日下午5點左右,她在南師附中江寧分校門口,無意看到天上的雲呈現水波狀,就隨手拍了下來,並傳到了朋友圈。朋友們懷疑這是「地震雲」。
  • 北京市6月18日魚鱗雲引發諺語「打架」
    而關於魚鱗雲預示的天氣,網友曬出了相反的看法:一種是「天現魚鱗天,不雨也風顛」,另一種則是「天上魚鱗斑,曬穀不用翻」。  6月18日上午9時,一條名為「實拍:北京今日早晨美麗的『魚鱗雲』」的微博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網友「趙怡凌」用手機拍下了這個美麗的畫面。在「趙怡凌」所拍的照片中,北京陽光明媚,藍天白雲,雲彩一塊接一塊,層層疊疊,就像魚身上的鱗一般。
  • 動物異常行為、地震雲預測地震真的靠譜嗎?
    首先下結論:地震雲不能預測地震,倒是動物們可能會對地震前釋放的特殊物理信號敏感(主要是輕微的震動),從而表現出異常行為,但是依靠動物的異常行為來預測地震,這也是不靠譜的,具體的原因請聽下文解讀。例如史籍中記載,「忽見黑雲如縷,宛如長蛇,橫亙空際,久而不散,勢必地震」,而在現代,日本的一位作者鍵田忠三郎寫了一本書,書名就是《地震雲》,開始廣泛傳播他的地震雲學說,後來傳入了我國,當時科學界迫切想尋找到預測地震的辦法,於是「地震雲學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我國傳播的相當廣泛。
  • 地震雲有哪些種類
    地震雲-地震雲(Earthquake Cloud)是非氣象學中雲體分類的一種預示地震的雲體火燒云:照片上的白色雲很長,呈西南東北走向,在臨沂城北方轉彎折向東北,估計幾百公裡。而在前一天,類似的白色雲在臨沂城的東南形成轉彎,指向東北與西南。至今還不清楚它所指的是日本還是四川。
  • 何謂「地震雲」,有什麼科學依據,真的能夠預報地震嗎?
    地震雲的存在有人信,有人不信,但說到科學依據,乾脆點說就是兩個字:沒有。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一番。這不怪古人,因為地震實在可怕,人們總想找到一種方法來預報,這樣就能夠早些規避,減少些傷亡損失。抬頭看看天上的雲彩,就能夠知道會不會地震,如果這種方法能行,那該是多麼簡單便利的事情啊。於從古到今都有那麼一些人在揣測這個事情,尤以中國人和日本人為甚。
  • 何謂「地震雲」,有什麼科學依據,真的能夠預報地震嗎?
    地震雲的存在有人信,有人不信,但說到科學依據,乾脆地說就是兩個字:沒有。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一番。地震雲的說法古已有之。這不怪古人,因為地震實在可怕,人們總想找到一種方法來預報,這樣就能夠早些規避,減少些傷亡損失。抬頭看看天上的雲彩,就能夠知道會不會地震,如果這種方法能行,那該是多麼簡單便利的事情啊。
  • 算一算1+sin 30°=和什麼差不多 不清楚的朋友快來看看
    算一算1+sin 30°=和什麼差不多 不清楚的朋友快來看看時間:2020-07-06 13:03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算一算1+sin 30=和什麼差不多 不清楚的朋友快來看看 今天支付寶螞蟻莊園2020年7月5日莊園小課堂的答案是什麼呢?
  •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在古書當中有這樣的記載,他們通過看雲朵的方式來預測地震的到來,通過雲來觀測地震,看似非常神奇,但這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在古時候沒有現代科學做支撐,我們也只能聽聽罷了,那麼在現代科學當中,我們是以什麼來觀測地震的呢?地震雲是否真的存在呢?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觀測地震的到來嗎?
  • "地震雲"未卜先知?官方:九寨溝地震和雲沒關係
    由此,「地震雲」的說法很快「刷屏」。河南省氣象局表示,氣象學上根本沒有「地震雲」的說法,不屬於氣象範疇的雲體。鄭州國家標準氣象站也闢謠,夜間的地震與鄭州的天象沒有關係。從氣象上看,鄭州市區8日早上出現的是透光高積雲,是一直秋天常見的雲。世界各地每天都有高積雲、捲積雲等等雲的生成。當地氣象部門表示,鄭州的天象和九寨溝縣的地震,純屬巧合。
  • 破解地震雲
    地震雲,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官方稱地震雲與地震無關,地震雲是偽科學,但是,地震雲在民間很有廣泛的基礎,並且還有很多人痴迷研究地震雲,但是,地震雲的來龍去脈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一個仍然沒有破解的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不論官方還是民間,研究地震雲的寥寥可數,眾所周知,颱風來臨有路徑,那麼,地震雲會不會也存在自己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