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徑流量
【描述方法】徑流量大或小
【描述依據】氣候類型→降水量大或小→徑流量大或小;降水量大於800mm,降水量大,徑流量大;降水量大於400mm小於800mm,降水量較大,徑流量較大;降水量大於200mm小於400mm,降水量較小,徑流量較小;降水量小於200mm,降水量小,徑流量小。
【影響因素】
二、徑流量季節變化(大、小);
【描述方法】徑流量季節變化大或小
【描述依據】氣候類型→降水量變化大或小→徑流量變化大或小。
【影響因素】
①河水的補給:降水量的季節變化、冰雪融水多少的季節變化。
②水庫、湖泊、植被、地下水的調節。
③河流支流的調節(水系的調節)
三、結冰期;
【描述方法】有或無結冰期,或結冰期或長短。
【描述依據】氣候類型→最冷月氣溫。
【影響因素】
①緯度、海拔→氣溫
②流速和流量;
③河水深淺;
④風力。
四、含沙量;
【描述方法】含沙量大或小。
【描述依據】植被覆蓋狀況、河段(上遊→流速快,侵蝕作用強,含沙量大;下遊→流速慢,侵蝕作用弱,含沙量小)。
【影響因素】
①植被覆蓋狀況;
②土壤的疏鬆程度;
③流速大小;
④人類活動;
五、凌訊;
【描述方法】(有無)凌訊;(如果有才寫,無則不寫)。
【描述依據】
①由低緯向高緯流。
②最冷月氣溫在0℃以下(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
【影響因素】
①由低緯向高緯流。
②最冷月氣溫在0℃以下(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
發生時間各緯度不同,結冰時高緯早低緯晚,融冰時低緯早高緯晚。即: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
六、汛期;
【描述方法】有或無汛期(有汛期需要指出汛期時間);汛期長或短。
【描述依據】流域內的氣候類型→河流補給類型
【影響因素】
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直接由流域內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現的時間和長短決定;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內流河則主要受氣溫高低的影響,汛期出現在氣溫最高的時候。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河流都有夏汛,東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還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現象。流域內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河流汛期長;雨季開始晚,結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國南方地區河流的汛期長,北方地區比較短。
七、流速;
【描述方法】流速快或慢。
【描述依據】河段(上遊→地形坡度大→流速快;下遊→地形平坦→流速慢)
【影響因素】地形
八、冬季斷流
【描述方法】冬季斷流(如果有才寫,無則不寫)。
【描述依據】是否內流河。
【影響因素】
自然原因:
①氣候:年降水總量減少,蒸發旺盛;
②河流補給類型;
③下遊土質疏鬆,下滲嚴重;
④蒸發量大小;支流少,匯水面積小。
人為原因:上遊過度引水。
【典型例題1】讀圖,回答問題。
說明G 河水量豐富的原因。
【參考答案】
流域位於赤道地區,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豐富;流域大部分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積廣。
【典型例題2】讀圖,回答問題。
指出尼爾爾河從P點到Q點河段的水量變化趨勢,並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參考答案】
變化趨勢:水量減少。
原因:該河段所處區域降水量少而蒸發量大(流經半乾旱乾旱地區),少支流匯入,河水下滲嚴重。
【典型例題3】讀圖,回答問題。
分別指出羅訥河上遊(瑞士境內)、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
【參考答案】
上遊(瑞士境內):有春汛,夏季徑流量大,冬季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徑流量比較穩定,無明顯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為枯水期,冬季為豐水期。(本小題共9分)
【典型例題4】讀圖,回答問題。
聖勞倫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穩定的河流之一,說明其原因。
【參考答案】
流域內降水的季節變化小,五大湖的調節作用明顯。
【典型例題5】材料1: 某區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圖
材料2:不同地點測得的徑流變化曲線圖和E點以上流域的降水量變化曲線圖
簡要說明G流量曲線較平穩的原因。(6分)
【參考答案】
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區,降水均勻;
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節不一樣,在季節上的交錯減低了河流中下遊洪水的洪峰值。
【典型例題6】圖5示意尼羅河三個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分析尼羅河徑流量的季節變化特點及原因。(16分)
【參考答案】
季節變化特點:洪水期出現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現在冬半年。
原因:尼羅河三個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豐富、產流量最多的地區,位於北半球熱帶草原帶(熱帶草原氣候區),雨季出現在北半球夏半年,產生徑流多;乾季出現在冬半年,產生徑流少。
【典型例題7】河流的侵蝕、沉積及沼澤的吸收(附)影響河流泥沙和營養物質含量,水體中營養物質含量影響浮遊生物量,與水溫共同制約魚類資源數量。圖7所示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勢低平,凍土發育,沼澤廣布。
分析葉尼塞河泥沙含量較多,而鄂畢河泥沙含量較少的原因。(6分)
【參考答案】
葉尼塞河支流多流經中西伯利亞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蝕強,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畢河主要流經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積,含沙量小。
【典型例題8】一位被熱帶雨林風光吸引的遊客從馬瑙斯出發,乘船沿內格羅河(圖6)溯源而上,見兩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橋。行至內格羅河與布朗庫河交匯處,發現兩條河流的河水因顏色迥異,呈一黑黃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繼續前行,岸邊的沼澤漸漸映入眼帘……當晚他查閱資料,得知內格羅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質,顏色烏黑,而布朗庫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黃色。
分析內格羅河河水富含腐殖質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參考答案】
氣溫高,溼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澤形成大量腐殖質。(4分)地處平原,地勢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澤,泥沙沉積。(4分)
【典型例題9】讀圖,回答問題。
圖中烏海河段的凌汛多發乾3月、11月,分別簡述其形成過程。
【參考答案】
河流自較低緯流向較高緯;每年秋末冬春(11月),下遊封凍,上遊來水被冰壩阻塞河道;次年春季(3月),上遊冰融,下遊未解凍,冰壩阻水,河水溢出河道,形成凌汛。
【典型例題10】圖8示意我國39°N附近某區域。圖9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圖,甲、乙、丙、丁四河段均為M河一部分。
試解釋M河乙丁河段為時令河的原因。(12分)
【參考答案】
M河地處西北內陸地區,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2分);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量大,乙、丁河段徑流量較大(2分);冬季氣溫低,河流徑流量小(2分),乙河段因位於衝積扇上,下滲量大,導致斷流,成為時令河(2分);丁河段因地處河流下遊,下滲、蒸發嚴重(2分),加上中、上遊地區過度引水(2分),導致河流斷流,成為時令河。
【典型例題11】讀圖,回答問題。
簡述黃河烏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徵。
【參考答案】
從南(西南)向北(東北)流動(或從低緯向高緯流動);
流量大(流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遊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主汛期在夏季)。
【典型例題11】讀圖,回答問題。
說出R河MN段和EF段水文特徵的差異。
【參考答案】
與MN段相比,EF段水量較大(2分),結冰期較短(2分),汛期出現較早(或較長,2分)。
高考地理微專題14 水循環
高考地理微專題12 氣候對其它地理要素的影響
高考地理微專題11 氣溫
高考地理微專題10 降水
高考地理微專題5動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