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乾貨】關於高考地理河流階地知識點最新整理,附河流水系特徵...

2021-01-08 網易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基本概念-

  一、定義

  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並呈階梯狀分布於河谷兩側的地貌稱為河流階地。

  

  圖釋

  1 階地面:

  是原有河谷底部的露出遺留部分

  2 階地坡:

  河流下切留下的痕跡

  3 階地前緣:

  階地面與該階地坡的交界處

  4 階地後緣:

  階地面與上一級階地坡的交界處

  5 階地高度:

  階地面與河流平水期水面的高差

  (註:平水期水位指河流正常的、一年中最多的水位,洪水位是河流洪水期達到的最高水位。)

  二、成因

  

  「 外力作用 」

  水流的側蝕加寬了河道使得流速變慢,河流攜帶的沉積物就在河床發生沉積,在水底堆積滿一層沉積物。後來由於氣候變化、地殼抬升或者侵蝕基準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蝕力劇增,這層堆積物被水流切開形成階地坡。水流繼續往下侵蝕,兩側的堆積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過洪水位,形成階地面。然後河流繼續重複側蝕、堆積、下切侵蝕等過程,形成下一個階地。

  (侵蝕基準面是河流下切侵蝕到最低點的水平面,一般以海平面為主,局部地區以湖泊、河流匯水口、堤壩等基面為準。)

  

  「 內力作用 」

  地殼抬升使得該地區河流海拔突然升高,在侵蝕基準面沒變的情況下,水流的下切侵蝕力就會劇增,導致階地面露出、階地坡形成。之後地殼間歇性地抬升,河流繼續侵蝕堆積過程,就出現多級階地。

  (多級階地以最新露出水面,即洪水位上第一級階地為一級階地,從下往上遞增。一般來說,最上一級的階地年代最老。)

  -知識核心要點-

  如何運用「河流階地」的相關知識來解題,需要抓住以下三個核心要點:

  一、確定洪水位

  洪水期水位是一個重要界限,河流階地的正式形成以階地面高出洪水位為準。而洪水位之下部分為現代河床,正在發生進一步的堆積和侵蝕作用。

  河漫灘平原是平水期或枯水期出露水面,洪水期埋入水面的河流堆積地貌,位於洪水位之下、枯水位之上,一般為河流階地發育的初始階段。

  

  二、抓住地殼抬升的內力作用

  地殼抬升會對河流階地的形成產生兩方面影響:一是讓已經發育的階地面高出洪水位,成為新的河流階地;二是使河流下切侵蝕作用加劇,製造出階地坡,讓階地高度上升,也通過堆積作用促進新的階地面發育。

  三、推斷侵蝕、沉積的外力運動過程

  在河流階地的形成過程中,侵蝕和沉積的外力作用交互進行。流水沉積製造出階地面和上面的堆積物,侵蝕在不斷加寬階地面、加深階地坡,並最終使洪水位下降到階地面之下。

  -知識背後的考點-

  理解了河流階地的概念和形成過程,就知道在其背後其實隱藏著自然地理中關於外力作用與河流地貌的幾大考點。需要我們重點掌握幾種流水作用:侵蝕、搬運、堆積。

  一、流水侵蝕

  1.流水對巖石及其風化物進行破壞,常使其脫落,並離開原地。流水侵蝕作用一般在河流的中上遊最為強烈。

  2.我們需要掌握的是下切侵蝕和側蝕。

  下切侵蝕是垂直於地面向下的侵蝕。海拔越高水流的落差越大、落差越大流速就越快,侵蝕越強烈。下切侵蝕會加深河道,形成V型峽谷。

  側蝕作用是垂直於河岸往兩側的侵蝕。在河流的中遊地區,當下切侵蝕力減弱時側蝕會較為強烈。側蝕可以加寬河道,形成U型峽谷。

  

  二、流水搬運

  流水移動被侵蝕掉的產物,為流水沉積作用提供大量物質。水流的搬運能力主要取決於流速,流速越快,搬運的物質越多,顆粒越粗大。

  三、流水沉積

  當水流流速減弱或遇到障礙物時,將被侵蝕並搬運過來的物質堆積下來。這種作用在河流的下遊較為強烈,因為下遊水流速度慢,河流無法再把沉積物帶走。比如山前的衝積扇、衝積平原、中下遊河道兩側的河漫灘平原,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

  

  研究河流階地的意義

  1.階地是聚落選址的理想場所。

  半坡村落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是距今6800~62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把村落選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它高出河床9米,西距滻河有800米。這樣地形既接近水源,又不會被洪水淹沒。

  

  2.尋找礦產與建築布局。

  河流階地的衝積層中往往富含多種重金屬砂礦,如金、錫、獨居石等;公路、鐵路常建築在階地上;城市、工廠、聚落常分布在階地上;在山區或丘陵地區階地是主要的良田,在平原地區階地也是很好的農作地區。

  

  3.河流階地的特徵可以反映新構造的活動方式。

  (1)將階地發育直接與新構造運動聯繫起來;

  (2)根據階地的錯斷分析構造運動的垂直活動的幅度和期次;

  (3)根據階地水平運動分析斷層走滑運動;

  (4)根據溝谷兩岸階地面的高度差分析斷層活動時間、形式、強度;

  (5)根據階地面撓曲變形分析構造活動的性質和強度。

  河流是自然地理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對河流綜合開發利用的前提就是要認識河流水系特徵和河流水文特徵。河流水系、水文特徵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內容,因為它與地形、氣候、人類活動聯繫密切,所以高考中經常以此為載體考察學生運用己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河流水系特徵和水文特徵有那些呢?與地形、氣候、人類活動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一、河流水系特徵

  河流水系特徵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及其形態、河網密度、水系歸屬、河道(河谷的寬窄、河床深度、河流彎曲係數)。

  河流流程的長短主要取決與陸地面積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陸地面積較小(如島嶼)或陸地比較破碎(如歐洲西部)則河流較短;山脈距海岸較近(如美洲西岸)則西岸河流較短,如臺灣西岸河流較東岸河流長些;內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較短。

  影響河流水系特徵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為地形決定著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積、河道狀況和河流水系形態。

  河流的流向可以與等高線的遞變、地勢高低互相作為判斷依據,還可用於等潛水位線分布圖中,進行河流流向、潛水流向、地下水與地表水互補關係及洪水期與枯水期的判定。

  高山峽谷地區,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積小;盆地或窪地地區,河流集水區域廣,支流多,流域面積大。

  

  山區,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蝕為主,(可能同時地殼在抬升,下切侵蝕更強)河道比較直、深、形成窄谷;地勢起伏小的地區,河流落差小,以側蝕為主,側蝕的強弱主要考慮河岸組成物質的緻密與疏鬆、凹岸與凸岸、還有地轉偏向力,河道比較彎、淺,寬。

  常見的河流水系形狀有:

  ①樹枝狀水系:是支流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與支流間呈銳角相交,排列如樹枝狀的水系。多見於微斜平原或地殼較穩定,巖性比較均一的緩傾斜巖層分布地區。世界上大多數河流水系形狀是樹枝狀的,如中國的長江、珠江和遼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亞馬孫河等。

  ②向心狀水系:發育在盆地或沉陷區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嶺向盆地或構造沉陷區中心匯集的水系,如非洲剛果河的水系,中國四川盆地的水系。

  ③放射狀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區,從高處順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輻射(散)狀分布,例如亞洲的水系特徵。

  ④平行狀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斷層地區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國橫斷山地區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⑤格子狀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間呈直線相交,多發育在斷層地帶。

  ⑥網狀水系:河流在河漫灘和三角洲上常交錯排列猶如網狀,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網狀水系。

  二、河流水文特徵

  河流水文特徵有河流水位、徑流量大小、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徑流量季節變化、含沙量、汛期、有無結冰期、水能資源蘊藏量和河流航運價值。

  1.水位、徑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

  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節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

  例如:熱帶雨林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河流徑流量大,水位和徑流量時間變化很小;熱帶草原氣候、地中海氣候區的河流水位和徑流量時間變化較大分別形成夏汛和冬汛;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區的河流均為夏汛,汛期長短取決與雨季長短(注意溫帶季風氣候區較高緯度地區的河流除雨水補給外,還有春季積雪融水的河流形成春汛,一年有兩個汛期,河流汛期會較長)但是由於夏季風勢力不穩定,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河流水位和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均較大

  以冰川融水補給和季節性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變化特點決定,例如:我國西北地區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斷流,我國東北地區的河流在春季由於氣溫回升導致冬季積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徑流量大小還與流域面積大小以及流域內水系情況有關。

  2.汛期及長短

  外流河汛期出現的時間和長短,直接由流域內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現的時間和長短決定;

  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內流河則主要受氣溫高低的影響,汛期出現在氣溫最高的時候。

  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河流都有夏汛,東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還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現象。流域內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河流汛期長;雨季開始晚,結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國南方地區河流的汛期長,北方地區比較短。

  

  3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蓋情況、土質狀況、地形、降水特徵和人類活動決定。

  植被覆蓋差,土質疏鬆.地勢起伏大,降水強度大的區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人類活動主要是通過影響地表植被蓋情況而影響河流含沙量大小。

  總之,我國南方地區河流含沙量較小;黃土高原地區河流含沙量較大;東北(除遼河流域外)河流含沙量都較小。

  4.有無結冰期

  由流域內氣溫高低決定,月均溫在0℃以下河流有結冰期,O℃以上無結冰期。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秦嶺——淮河以南河流沒有結冰期。有結冰期的河流才可能有凌汛出現。

  5水能蘊藏量

  由流域內的河流落差(地形)和水量(氣候和流域面積)決定。地形起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越豐富;降水越多、流域面積越大河流水量越大,水能越豐富,因此,河流中上遊一般以開發河水能為主。(注意水能開發的條件)

  6.河流航運價值

  由地形和水量決定,地形平坦,水量豐富河流航運價值大,因此,河流中下遊一般以開發河流航運為主。(同時需考慮河流有無結冰期,水位季節變化大小能否保證四季通航;天然河網密度大小,有無運河溝通,能否四通八達;內河航運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連接情況——聯運;區域經濟狀況對運輸的需求)

  三、總結

  河流的水系特徵與水文特徵都取決於流域內的地形、氣候和人類活動.

  人類活動是通過改變下墊面而產生影響的,例如:人類砍伐植被會導致地表徑流增加,河流水位陡漲陡落,含沙量變大,(泥沙)淤積河道,河床抬升;植樹種草會減少地表徑流.河流水位漲落幅度變小,含沙量變小。硬化路面(水泥路面)會增加地表徑流,河流水位陡漲陡落;鋪設滲水磚會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地下徑流,河流水位漲落幅度變小。修水庫可以調節河流的流量,使下遊水位平穩,減少下遊河流泥沙含量。圍湖造田會使湖泊調節作用減弱,水位陡漲陡落。

  (溫馨提醒:由於微信改版,打亂了發布時間,為了保證大家可以及時看見譚老師的推送,可將「譚老師地理工作室」設為星標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譚老師的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階地
    典型例題一:讀河流階地相關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河流兩側階梯狀的地形稱為河流階地。每一級階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傾斜的階地面和陡峭的階坡組成。一條經歷長期發展過程的河流,兩岸常出現多級階地,由河流河漫灘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為一級階地、二級階地、三級階地……。見下圖。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
    典型例題一:(2012·遼寧高三開學考試)讀「法國水系示意圖」(圖14)及「法國部分農業用地示意圖」 (圖15),回答下列問題(19分)(1)比較塞納河(甲)與羅訥河(乙)兩河流下遊的水文特徵。(8分)(2)根據羅納河(乙)的水系特徵判斷該河流所處地區的地質構造。
  • 高考常考考點——河流階地
    前言:河流階地屬於常見的流水侵蝕地貌,是由內力(地殼抬升)和外力(流水)共同作用的結果。本知識點在高考中時有出現,屬於中等難度題,是我們大家是我們大家必須學會的題目。下面我們通過真題來講解一下本知識點。
  • 河流的水系特徵、水文特徵,河流的相關考點
    「在地理高考中,無論是選擇題,還是問答題,『河流』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考點。河流的水系特徵、河流的水文特徵、什麼因素會對河流造成影響......眾多與河流相關的考點有時候會對同學們的答題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  今天,就給大家總結出一些與河流的相關的知識點,各位同學也要結合自身具體情況進行查缺補漏哦!
  • 【專題突破】高考地理河流專題相關考點總結,附世界十大最深河流
    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在地理高考中,無論是選擇題,還是問答題,『河流』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考點。河流的水系特徵、河流的水文特徵、什麼因素會對河流造成影響......眾多與河流相關的考點有時候會對同學們的答題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
  • 高考地理微專題18 河流水系特徵的描述方法及其影響因素
    二、流向【描述方法】河流大致自*向*流。【描述依據】地勢,有明顯標誌發源地的,以及有明顯注入哪一海洋的,要寫出河流發源於**,河流注入**海洋。【影響因素】地勢。三、支流【描述方法】支流多少、是否對稱、樹枝狀、向心狀、放射狀。
  • 【歸納加強】高考地理有關中國河流熱點問題匯總,影響河流含沙量的...
    強烈推薦地理考生關注!關注後立即贈送565個高考地理專題設計,歡迎每天打卡!凡文末點擊在看和留言打卡者,精選後私信小編,有可能再多獲取115個最新整理的高考地理微專題!不難看出,水系特徵和地形關係較為密切,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發達。  常見的水系形狀有:樹枝狀、輻射狀、平行狀、格子狀和網狀等。
  • 【微專題】 河流的水系特徵
    水系(河系、河網)特徵:源頭、流程、流向、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及其形態、長度、河網密度、水系歸屬、河道(河谷的寬窄、河床深度、河流彎曲係數)、落差、幹流、注入海洋。河流的水系特徵與河流所在的地形地勢地貌關係十分密切。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溯源侵蝕
    距今300萬年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巫山兩側河流溯源侵蝕進一步加劇,東側河流成功襲奪(分水嶺兩側,侵蝕力強的河流切穿分水嶺搶奪侵蝕力較弱河流上遊河段的現象)西側,古長江東流而去,形成長江三峽雛形。第四紀,巫山山脈繼續抬升,長江三峽峽谷(如下圖)最終形成。(l)指出古長江自東向西流入古地中海的自然條件。
  • 【考向預測】全球主要河流水系,高考地理年年必考的「河流」為背景...
    河流水系通常具有各種形狀,表現出複雜的幾何特徵。河系的支流以等級劃分,一種方法是將流入幹流的支流稱為一級支流,流入一級支流的支流稱為二級支流等。另一種方法是將最初形成地表水流的支流稱為一級支流,流入幹流的支流稱為末級支流。  一般來說,河流水系中最長或水量最大的河流稱為河系的幹流,但也有部分例外。
  • 高考地理微專題15 河流水文特徵的描述及其影響因素
    ③河流支流的調節(水系的調節)三、結冰期;【描述方法】有或無結冰期,或結冰期或長短。【描述依據】氣候類型→最冷月氣溫。【典型例題7】河流的侵蝕、沉積及沼澤的吸收(附)影響河流泥沙和營養物質含量,水體中營養物質含量影響浮遊生物量,與水溫共同制約魚類資源數量。圖7所示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勢低平,凍土發育,沼澤廣布。分析葉尼塞河泥沙含量較多,而鄂畢河泥沙含量較少的原因。
  • 高考地理:河流專題高考考點、難點新匯總(二)
    原標題:高考地理:河流專題高考考點、難點新匯總(二) 河流專題一直是高考熱門考點,前幾天地理姐姐給大家整理了最新的河流專題的高考考點、難點,並附上了相關解析題目,第二批發給同學們,想快快看到全部知識點就在文章下方給地理姐姐留言、點讚吧!
  • 考點29 河流水文、水系特徵類問答題
    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徵的描述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徵的成因分析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地表形態的塑造知識點,附高考地理必考16種...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概念辨析  一、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質構造、構造地貌  1.地質作用是引起地殼表面形態的力量,按其能量來源可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 高中地理知識複習:地理河流水文學講解
    單元複習依據下列的原則與方法:  1、深化、細化知識點,複習到位。單元複習階段,逐項落實其中的要求,深化、細化各知識點,將考試內容分解為概念、規律、特徵等,確實理解、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弄清規律、特徵的引出和適用範圍,糾正學生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爭取一步複習到位,避免夾生飯,留下後患。  2、講練結合,建構完善的知識結構,單元過關。單元複習以教師的講為主。
  • 高考地理:河流的航運價值
    河流航運價值與內河航運一:河流的航運價值基本思路:(一):水能載舟   (二):舟上有貨二:影響河流航運價值的因素分析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地形對河流的影響
    「氣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對河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①地形影響河流流向,如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流。  ②地形影響河流的流域面積和水系形狀,如秦嶺是長江流域和黃流流域的分界線,南嶺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分界線;盆地多為向心狀水系,平原多樹枝狀水系(羽毛狀水系)。
  • 玩轉地理 | 動圖了解河流衝積平原、牛軛湖、階地等的形成
    地理蹊語:在前天推出了有關河流雕記得大地的那篇文章之後,有很多蹊友在後臺問關於牛軛湖、河流衝積平原的形成問題
  • 高考地理微專題19 河流流向的判定
    高考地理微專題18 河流水系特徵的描述方法及其影響因素高考地理微專題17 內力作用與地貌高考地理微專題16 河流對其它地理要素的影響高考地理微專題15 河流水文特徵的描述及其影響因素高考地理微專題14 水循環
  • 高考地理水文特徵和水系特徵答題模版
    知識點水文特徵:①流量(季節變化、變流)②含沙量(跟植被、流速有關,植被多含沙量少,流速低含沙量多)③水能(落差大水能就大,落差小水能就小。水量大水能也大)④汛期(凌汛)⑤水位(水位)⑥結冰期(與長短有關)以上是知識點,那要如何答呢,其實就是要答這些序號,遇到水文特徵題如果你不知道是這六點中的那一點,那就全答上去喲,保證你能夠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