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蹊語:在前天推出了有關河流雕記得大地的那篇文章之後,有很多蹊友在後臺問關於牛軛湖、河流衝積平原的形成問題,也有蹊友問過階地的形成,小蹊雖然也進行了解答,但語言的蒼白不如下面的動圖表達的更加直觀,在此感謝桔燈勘探從國外網站上面翻譯了過來。同時也希望大家能有所更加深入直觀的理解。
泛濫平原
▼
河流在洪水期溢出河床後堆積而成的平原,
也稱為河漫灘平原,
常發育在河流的中下遊。
洪水溢出河道,攜帶的沉積物在岸邊沉積下來,
形成斷面呈楔形的天然堤。
不同期次的洪水泛濫,
天然堤會逐漸抬升,
同時也提高了河岸的高度。
曲流河
▼
曲流河在發育過程中,
會形成河道、河谷、牛軛湖、點壩、泛濫平原等。
牛軛湖
▼
圖示箭頭所指就是水流流速最快的部位。
河流流動過程中,
凹岸的水流流速快,容易受到侵蝕,
凸岸水流流速慢,不易受到侵蝕,
以堆積為主,形成點壩。
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截彎取直形成牛軛湖,
牛軛湖乾涸後,沉積物暴露地表,
稱為廢棄河道。
河流階地
▼
河流在不斷下切侵蝕河谷時,
也會發生橫向侵蝕,
形成不同期次的泛濫平原,
先前河谷的高度會位於洪水位以上,
呈現出階梯狀分布的河谷地形。
河流階地是侵蝕和沉積交替進行的。
階地越向高處,年代越老。
資料來源於 桔燈勘探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