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人破解了西方無解難題:誰說中國人戰機不能上高原

2020-12-06 鷹眼圖說觀察

戰機在高原上執行作戰任務一直是一個大問題,這主要是因為高原的特殊環境導致的。近年以來,中國空軍之所以在高原地區出售屢屢受阻,最大的問題就是受到了環境限制,而隨著我國在航空發動機技術上的突破,我國戰機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在今年的訓練和演習中,我國將把兩個團的殲10和殲11戰機部署在了青藏高原上,並且進行了多次演習和作戰行動,不但展現出了中國空軍強大的作戰能力,也說明了我國在戰機製造上的出色水平。在技術上,我國開始向美國發起追趕。

高原最大的問題就是空氣稀薄,並且大氣壓不足,而戰鬥機最大的問題恰恰都在這裡,現代飛機使用的發動機有幾種,有戰鬥機、戰略運輸機、轟炸機等裝備的渦輪風扇發動機,以及部分戰機裝備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直升機的渦軸螺旋槳發動機和戰術運輸機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這些飛機雖然結構不同,運作方式差距很大,但在原理上差距卻不打,基本上都是吸入空氣,以高壓渦輪機推動發動機運轉,最終製造出不同的發動機裝備在飛機上。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現代空軍的絕大多數戰機都存在這種問題,那就是對空氣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在起飛的時候,絕大多數戰鬥機都需要開加力,讓推力達到一定程度上才能成功起飛,而高原上恰恰這一點難度最大,高原空氣稀薄,空氣流量不足,發動機很難達到最大推力,結果就導致發動機起飛非常耗油,即使起飛成功以後,作戰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這個問題其實是噴氣式發動機的通病,這也是絕大多數噴氣式戰機都無法超過3馬赫極速的原因,即使是美國的SR71戰略偵察機,也只是依靠著變循環發動機達到3.3馬赫的極速,但是在往上不但是熱障問題,在動力上也是一個大問題。事實上,在高空飛行階段,戰鬥機也頻頻遇到這個問題,美國空軍為了保證戰鬥機足夠的作戰能力,在發動機上不但進行了增推,還針對這種特殊情況做了一定的優化。

而中航科工集團的李應紅院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發動機上進行了優化和改進,我國的發動機也完全能夠保證在高原執行作戰任務,並且在高空作戰中也能佔盡優勢,除了殲10、殲11等戰機以外,我國還針對殲8等戰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優化,最新型的殲8G型戰機甚至有在2萬米高考以2.5馬赫速度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這款戰機也發展出了偵察型等多種該型,完全有能力在體系下執行作戰任務。

發動機是戰鬥機的核心,而中國在發動機方面的進步,完全能保證戰鬥機的先進性以及在作戰行動中的穩定,而高原執行作戰任務,一方面能夠保證戰鬥力,另一方面也能檢驗軍工實力。

相關焦點

  • 有趣的色盲悖論如何破解,果真是無解的難題嗎?
    藍綠色盲難題的假設及問題假設:有一個人張三,他有一種奇怪的色盲症。他看到的藍綠兩種顏色和別人不一樣,他把藍色看成綠色,把綠色看成藍色。所以用科學的辦法也是無法去破解這個難題的,我們也根本不會知道張三藍綠互換,張三也不知道藍綠是互換的。一個人是沒辦法解讀另一個人真實的感受。
  • 《三體》中無解難題已被成功破解,曾困惑人類330年之久
    雖然牛頓運動定律已經為人類對太陽系乃至整個宇宙天體運動規律的理解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牛頓運動定律帶來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一直困惑著科學家,長達330年之久,這個問題就是「三體難題」,即《三體》小說中所說無解的三體難題。
  • 沒背景沒名校光環,中國小夥破解西方絕密技術,創造了上億價值
    工業的發展對一個國家至關重要,只有掌握了關鍵技術,才能在國際上掌握更大的話語權,我國在工業領域發展起步較晚,所以存在一定短板,尤其是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相比差距更是明顯,如今在一位遼寧小夥的努力下,我國在關鍵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直接打破了西方壟斷,那麼這個小夥是誰?
  • 《三體》中無解難題已被成功破解,曾困惑人類330年之久
    雖然牛頓運動定律已經為人類對太陽系乃至整個宇宙天體運動規律的理解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牛頓運動定律帶來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一直困惑著科學家,長達330年之久,這個問題就是「三體難題」,即《三體》小說中所說無解的三體難題。
  • 王小波|中國人講學海無涯苦作舟,西方人說學習是快樂源泉
    歐幾裡得叫奴隸給他一塊錢,還諷刺他道:這位先生要從學問裡找好處啊!又過了很多年,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演示給別人看,有位貴婦人說:這有什麼用?法拉第反問道:剛生出來的小孩子有什麼用?按中國人的標準,這個學生和貴婦有理,歐幾裡得和法拉第沒有理:學以致用嘛,沒有用處的學問哪能叫做學問。西方的智者卻站在老師一邊,讚美歐幾裡得和法拉第,鄙薄學生和貴婦。
  • 三體:進化196次沒破解的三體難題,為何被清理員一個光粒解決
    三體「三體」問題是既是天體力學中的基本力學模型,也是無解的一個數學難題,最早由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戴維·希爾伯特提出,到現在為止人類也沒有破解,劉慈欣小說《三體》正是借鑑了這一概念。三體問題不僅人類最優秀的科學家無法破解,就連三體世界也毫無辦法,進化了196次也沒能破解,最後只能得出和人類一樣的答案:三體問題無解。但奇怪的是毀滅是三體文明的清理員只用一個光粒就輕鬆解決了三體,難道清理員真的破解了三體問題嗎?
  • 賀川生破解百年邏輯語義學世界難題
    賀川生破解百年邏輯語義學世界難題  ·1905年,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提出「摹狀詞」理論,被稱為邏輯語義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此難題是當今人工智慧和自然語言處理的「必答題」。破解之後,機器人能「聽懂」指令  本報10月8日訊(記者 何國慶 通訊員 李妍蓉)「一個人在公園散步,他吹著口哨。」「他」如何指代前面提到的「一個人」?這個看似司空見慣的語言現象,卻是邏輯語義學上的一道百年難題。
  • 邏輯語義學難題破解 機器人能「聽懂」指令
    「一個人在公園散步,他吹著口哨。」「他」如何指代前面提到的「一個人」?這個看似司空見慣的語言現象,卻是邏輯語義學上的一道百年難題。今天,湖南大學傳來喜訊:該校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賀川生近日在世界頂級哲學期刊《綜合》上發表論文,對第三人稱代詞如何回指前面的無定名詞進行了圓滿解釋,宣告這一難題得到成功破解。哲學、邏輯學全球最高獎項羅夫·肖克獎獲得者雅各·欣迪卡評價,賀川生的成果給邏輯語義學界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 感情中的對與錯,無解的難題
    感情中的對與錯,無解的難題在一段感情中說不清楚誰對誰錯,在兩個人中間他們做的事情在外人看起來都不是很理解,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愛情中的女人智商是負的,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有的男人在一段愛情中的智商也是不太夠用的
  • 龐加萊猜想破解遭質疑 數學家丘成桐坦言中國人弱點
    龐加萊猜想的破解遭質疑被稱為「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國科學家完成「最後封頂」工作。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曹懷東以一篇長達300多頁的論文,給出了龐加萊猜想的完全證明,該論文發表在《亞洲數學期刊》上。
  • 我國高原藥學領域專家破解高原低氧特徵用藥難題
    高原低氧致高原人群藥代動力學特徵不同,如何匹配高原低氧特徵用藥是國際藥學界一直以來的一項重大攻關難題。近日,由青海大學教授李向陽等專家學者歷經二十年、依賴四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完成的《高原低氧環境中藥代動力學和藥物代謝酶研究及核受體調控機制》課題,首次破解並明確了相關問題,瑞士《藥理學前沿》、美國《高原醫學雜誌》、美國《臨床治療學雜誌》等十多個國際專業學術刊物陸續發布了相關研究成果。2020年12月30日,課題經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質詢、鑑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愛因斯坦難題:世界上只剩你一個人,突然有敲門聲,你怎麼辦?
    當然每個人都有他們的長處所在,但是其中也是不乏也出現了很多歷史上偉大的人物,在各行各業之中他們的人生成就應該是前古未有的。而對於愛因斯坦,我相信很多人應該已經是不陌生了,要說在整個的物理學當中,他的存在是無解的,如今對於他的大腦研究也是層出不窮。
  • 三體:面對萬年無解的三體難題,清理員如何用一個光粒破解?
    三體   「三體」問題是既是天體力學中的基本力學模型,也是無解的一個數學難題,最早由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戴維·希爾伯特提出,到現在為止人類也沒有破解,劉慈欣小說《三體》正是借鑑了這一概念。
  • 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西方學者:我們不能做中國人的信仰
    這就是中國人的信仰,是中國人對自己的抗爭和信任,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有西方學者說,中國人的信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從信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中國與西方,甚至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境遇。西方相信上帝,相信神的無窮力量,相信他們創造的神。在他們的大多數神話中,他們依靠神的幫助。
  • 一景區疑用無解數學題忽悠人
    一景區疑用無解數學題忽悠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30日 00:02 來源: 來源:黑龍江日報如果誰可以從其中任何一座橋出發,走遍七座橋且沒有重複回到出發點,就有機會獲得100萬元的現金大獎。  近日,一則「新鄉回龍景區新建『迷橋』,百萬獎金等『破謎』」的消息成了國內幾家網站的新聞。  而就在27日,記者卻接到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中數學老師的電話,電話中這位老師告訴記者,「迷橋問題是著名的數學難題,根本無解,景區用懸賞100萬元吸引遊客,這是在忽悠人。」
  • 科學家藉助超級計算機來破解著名數學難題
    科學家藉助超級計算機來破解著名數學難題 原標題: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由美英兩國三名計算機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最近宣稱他們證明了「畢氏三元數問題(Pythagorean triples problem)」。
  • 外國人虛構的一個中國人,西方人又怕又恨100多年,此人到底是誰
    在19世紀末的時候,「黃禍論」尤其的囂張和傳播廣泛,主要的矛頭對準了中國人和日本人。這種理論雖然極端,但是卻不是空穴來風,所以當時的白種人大多對此深信不疑。因為當時東西方人還不是很熟悉,都是道聽途說,於是中國人因為神秘,而被西方人所不斷的誤解,就造成了當時的極端民族主義局面。在加上人種學、人口學和生存空間論等學術背景,更是將中國人特意的抹黑。
  • 陝西86歲老教授:破解世界難題,將"中國人理論"首次寫入基礎力學教科書!
    1956年隨校西遷,1961年,年僅27歲的他提出了雙剪應力的概念,突破了單剪應力的傳統概念,從此,他利用業餘時間開始了長達50年創建統一強度理論的道路,將"中國人的理論"第一次寫入基礎力學教科書,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學俞茂宏教授!
  • 黎鳴:就「破解四色定理」再告同胞
    因為我是個黃皮膚的中國人;如果說白皮膚的西方人150多年來都無法證明這個問題,甚至落到最後,還不能不只靠電子計算機來代勞的話,那麼,中國人能行嗎?但我今天還是要告訴我的同胞,我的的確確只用自己的頭腦就破解了四色定理,因為什麼?恰恰還就因為我是黃皮膚的中國人。只不過,我不是那種傳統的只會崇古崇洋的中國人,而是既重視中國古代傳統,又重視西方近現代傳統,同時,還重視認識自己的中國人。
  • 中國小夥破解世界難題,為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突破技術封鎖
    肖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現在是一個大學的博士生導師,當年還很年輕的時候,就攻破了一個難倒世界的難題,成功研發出了發電機新技術,這項技術每年都會為國家省下一筆巨款,可以說對國家發展意義重大,他也因此被國家記上了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