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冰原的生命之舞

2020-12-03 搜狐網

   Across Earth, life is a dance filled with the push and pull of many partners. But in the Arctic, living things have fewer choices. The harsh1 climate reduces the dance of life to2 close partnerships--a dance whose push and pull means life or death.

   When the Arctic spring begins in April, the sun and ice begin their yearly dance. The sun takes the lead, and the Arctic waters stir with life. When the vast3 ice sheets crack,4 sunlight pours into the icy waters, and algae cover the edges of the ice. Tiny shrimp come to eat the algae, and millions of cod come for the shrimp.

   Like many other Arctic animals, ringed seals feed on cod. And being mammals, seals must leave the water to breathe and sleep. At these times, seals must face the danger of waiting polar bears.

   Masters of the Arctic, polar bears are hidden from their prey by their white fur and can smell seals from a kilometer away. Nevertheless, polar bears only catch one in twenty seals. This dance requires patience5.

  遍觀世界,生命的運作就像舞蹈,由成員之間一來一往的舞步所形成。但在北極地區,生物所擁有的選擇有限。險惡的天候環境將當地的生命之舞轉降為密切的依存關係;也就是說,舞步的來往所代表的是:非生即死。

  每逢四月,北極的春天開始時,太陽與冰原便展開他們一年一度的雙人舞。在太陽的領 舞下,北極的海水逐漸甦醒過來。廣大的冰原崩裂後,陽光灑入冰冷的海水中,海藻布滿浮冰邊緣。小蝦子遊來吃海藻,成千上萬的鱈魚亦前來捕食蝦子。

  和其他許多動物一樣,環豹以鱈魚為主食。由於環豹是哺乳類動物,所以必須離開水面呼吸和睡覺。在這些時候,環豹就得面對等著獵食它們的北極熊的危險。

  北極熊是北極之王,一身的白毛使它們不易被獵物發覺,而且能夠在一公裡以外嗅到海豹的氣味。即便如此,它也只有1/20的成功率。這支舞蹈需要極大的耐心。

  1. harsh adj. not easy to bear 嚴厲的

  The dry, hot environment of this desert is too harsh to support much life.

   這片沙漠乾熱的環境太過惡劣,無法供養太多生物。

  2. reduce...to... v. phr. to break sth. down to its basic parts 把……簡化為; 把……歸結成

  Days of heavy rain reduced the farmer's fields to a huge sea of mud.

  連日來的大雨將那名農夫的菜園化作一大片爛泥。

  3. vast adj. extremely large; spread out over a very large area 巨大的;廣大的

  Because the earth's oceans are so vast, much of the seafloor is unexplored.

   地球上的海洋面積相當廣大,大部分的海底陸地皆尚未被人探測過。

  4. crack v. to break or separate along a line 裂開;破裂

  While I was driving today, a rock flew up and cracked the window of my car.

    我今天在開車的時候,一塊石頭飛過來,打破了我的車窗。

  5. patience n. the ability to wait a long time for sth. 耐心

  Fishing takes lots of patience because you have to wait for the fish to bite.

   與每個夜晚都大聲啼哭的嬰兒同住,需要相當的耐心。

相關焦點

  • 散文詩:瞭望北極冰原
    在這鼻子幾乎會凍掉的地方――北極冰原,有一個和我們有著同樣軀體靈魂喚作愛斯基摩人的民族,生活在這片冰天雪地的土地上。有了他們,北極不再蠻荒寂寥,北極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冰房子、冰灶、冰家具……一切都是冰的藝術品,會冰雕的民族,讓人想起童話中的白雪公主和她的臣民,個個冰雪聰明,帶著冰鑹、冰刀,駕著雪橇,吆喝著狗,成群結隊地捉魚捕蝦,逐殺獵物,茹毛飲血,生吃冷飲,共享共生。
  • 哥倫比亞冰原:北極圈以外北半球最大的冰原,被稱為「河流之母」
    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其中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比較適中,保證了地球的全球平均溫度大約為15℃,這也促成了地球上的水能夠以液態的形式存在,從而更有利於孕育出生命。阿拉斯加哥倫比亞冰原地球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緯度地區和高海拔地區,從分類上來看可以分為大陸冰川和山嶽冰川,其中南極洲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冰川,平均厚度超過2000米,在北極的北冰洋地區和格陵蘭島也有大量的冰川分布。
  • 北極巨大冰架冰原崩裂 人類不能坐以待斃
    日前,北極剩餘的最大冰架史帕特的冰川逐漸瓦解,脫離面積約為110平方公裡的冰原從北極剩餘的巨型冰架上發生崩裂,落入海裡。目前,這塊位於格陵蘭東北部97N冰川上冰架已經碎成許多較小的冰塊,成為冰山的浮冰。
  • 北極寒帶冰原上的穿越之旅:人和狗共同完成的比賽
    北極寒帶冰原上的穿越之旅:人和狗共同完成的比賽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4月16日 11:29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 北極變暖,未來或現「無冰之夏」?
    以北極地區為例,氣溫升高導致大量海冰融化後,北極地區吸收的太陽輻射將會更多,氣溫會進一步升高,這種冰雪和反照率之間的正反饋機制會像放大鏡一樣,加劇北極地區的氣候變暖。在北極地區,氣候變暖的表現形式除了更加極端的高溫,還有逐漸減少的海冰。在過去幾十年中,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明顯縮減。以1981-2010這30年平均海冰面積作為氣候平均態,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北極海冰面積都一直處於偏少狀態,且有不斷減少的趨勢。
  • 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原標題: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正在讓冰天雪地的北極,陷入極端高溫天氣的糾纏。在重重熱浪的包裹中,北極圈繼去年後再次發生大規模森林火災。來自歐洲哨兵3號的衛星圖像顯示,目前北極圈附近西伯利亞的野火大約有800公裡的寬度。
  • 他們在北極的冰原上跋涉,如同一群「流浪的昆蟲」
    【編者按】19世紀末,探險家們著迷於全世界唯一一塊尚未標記在地圖上的神秘區域——北極。1879年7月8日,美國探險船「珍妮特號」從舊金山起航,開始了前往北極的未知之旅。也就是說,船長和他的冰區引航員——後者早先的雪盲症已經痊癒了——前行所依靠的,不過是他們最好的直覺。他們喊道,跟上隊伍!沿路前進!後面的人聽到這個詞難免會覺得荒謬可笑。正如達嫩豪所說,所謂的「路」上只有「齊膝的雪」和「需要一隊工程人員才能夷平的隆起的冰塊」。
  • 世界上移動最快的哥倫比亞冰原
    ,屬於落基山脈無數冰原中最大的冰原。哥倫比亞冰原(Ice Field)靠近北極、屬於遠古時代形成,位於卑詩省和阿爾伯塔省之間的賈斯伯公家公園的南端,是世界上移動最快的冰原。漫步在聖潔如玉的冰雪覆蓋的冰原上,似乎已經感覺不到寒風瑟瑟中的冰冷,也顧不上懼怕隨時可能的摔倒,趕緊用相機拍攝記錄下這神聖而短暫的擁抱冰原的瞬間,也許這就是穿越時空帶來的超越自我的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 研究:本世紀末「新北極」氣候將誕生「無冰北極」
    導讀該研究預測,在當前排放模式下,北極氣候將發生轉變。本世紀中期極地氣溫將顯著升高,最終的「無冰北極」將在2023年—2079年間出現。文丨實習記者 韓鈺澤該研究預測,在當前排放模式下,北極氣候將發生轉變。本世紀中期極地氣溫將顯著升高,最終的「無冰北極」將在2023年—2079年間出現若任其發展,本世紀末北極可能變成無冰的北極。
  • 科學家警告:北極融化速度被嚴重低估!15年後或將迎來無冰之夏
    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的科學家通過調查北極地區海冰在大約12.7萬年前上一次間冰期融化的過程,微調了對北極未來海冰變化的預測。結果表明,北極海冰可能面臨比以前想像更嚴峻的損失,最早在2035年將迎來無冰之夏。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 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
  • 德國北極科考船隊:全球變暖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此次北極科考活動叫作「馬賽克」探險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領導。隊員包括來自德國、中國、俄羅斯等近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12月8日,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了北極氣候的年度報告——《2020年北極報告卡》(Arctic Report Card 2020)。如果北極是「病人」,那麼這份報告就是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生物群落健康狀況的全面「體檢」結果:氣溫在上升,冰在融化,雪在消失,北極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演變。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據《科學美國人》雜誌,12月8日,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了北極氣候的年度報告——《2020年北極報告卡》(Arctic Report Card 2020)。如果北極是「病人」,那麼這份報告就是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生物群落健康狀況的全面「體檢」結果:氣溫在上升,冰在融化,雪在消失,北極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演變。
  • 北極的融冰
    看過很多文章關於北極的融冰情況。相同的觀點就是地球溫度升高,造成北極的冰雪融化。但是我更想知道北極融化後,出現的甲烷(注:是天然氣、沼氣等的主要成份,也叫瓦斯)或二氧化碳氣體,是冰雪中封凍了很久,現在融冰而出現的?還是剛剛才形成的,就是地球溫度升高才剛釋放出來的?
  • 「冰與火之歌」的冥王星冰原切成溝槽
    從新視界探測器傳回了冥王星的數據化圖片,冥王星表面被大範圍的冰原、冰山等覆蓋,表面的冰原被蝕刻成形狀不同的多塊體,「多邊形線條」圍合成冥王星的
  • 「中國造」無人冰站首次在北極「上崗」
    隨著最後一個短期冰站作業結束,8月25日,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九次北極科考(以下簡稱「九北」)冰上作業宣告順利完成,這也意味著雪龍船將正式調轉船頭開始南行駛離冰區。但科考隊首席科學家助理雷瑞波總結稱,這次冰上作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加強了無人值守觀測系統的布放,包括3套自動氣象站、2套無人冰站、3個海洋剖面浮標、24個海冰物質平衡浮標、15套海冰漂移浮標等。「此次布放的無人觀測系統的數量創下歷次北極科考之最,並且其中大部分(約佔80%)均為我國自主研發或集成。」雷瑞波說,這些將為研究北極地區氣、海、冰的相互作用過程及其對北極生態系統和海洋環境的影響提供有力支撐。
  • 假如北極的夏天沒有冰 北極熊將在何處安身?
    談到極地,普通人會感覺非常遙遠,千裡冰原,天寒地凍。你是否能想像,到本世紀中葉,北極的夏季可能就沒有冰了,原來在海冰上行走的北極熊將在何處安身?由於海水升溫,亞北極的生物種類可能一路遷移到南極,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 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
    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在眾人的印象中,北極是一片嚴寒之地,常年溫度都維持在零下五六十度左右,這裡到處都是冰川凍土層,沒有任何的建築,一般人不敢涉險於此,如果準備不充分,有可能被活活凍死,在這裡生存著北極熊,它們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北極,適應了這樣的低溫。未曾想到天有不測風雲,今年氣候的巨變導致北極環境出現巨大的反轉,原本全是冰封的海洋,如今都有了融化的痕跡。
  • 研究發現:15年內北極將迎來「無冰」夏季
    新研究顯示,因為全球變暖,15年內北極的夏季將會沒有冰。A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Arctic "may be essentially ice-free during summer within 15 years."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在15年內可能會在夏季基本無冰」。
  • 極地2.0:北極凍冰消失後會發生什麼?—新聞—科學網
    根據華盛頓特區布魯金斯學會2013年的一項報導,由於永久凍冰融化和海岸線崩潰,沒有足夠海冰緩衝猛烈的暴風雪,整個海濱社區,如阿拉斯加的很多社區將會被迫遷徙。格陵蘭島的居民將很難在海冰上行走,西伯利亞的馴鹿將難以撫育後代。同時,由於更廣闊的水面提供了更多通往漁業基地、油氣儲藏點和其他收入來源的通道,新的經濟機遇也將隨之而來。 實際上,其影響可達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