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要數相對論了,相對論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他不提出狹義相對論,5年後也會有人提出狹義相對論,但是如果他不提出廣義相對論,50年後也不一定有人能夠提出廣義相對論。這足以證明相對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的理論。

無論是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都附帶地推出很多副產品。比如,狹義相對論引出的副產品質能方程,這個人類最著名的物理等式直接推動了原子彈和核工業,人們萬萬沒想到原子內部會蘊含如此大的能量。廣義相對論的副產品就更多了,比如成功預言了黑洞的存在,提出了宇宙常數,還有預言了引力波。這些理論都已經在近些年被證實是完全正確的。

但是愛因斯坦除了相對論,還有許多重要的成就,因為愛因斯坦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其中他最終獲得諾貝爾獎的理論就是光電效應。在1905年,這一年也被稱之為愛因斯坦奇蹟年,因為這一年愛因斯坦連續發表了5篇論文,除了《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狹義相對論和推導出依據狹義相對論的質能方程之外,還有:
《關於光的產生與轉化的一個啟發性特徵》,這篇論文所描述的正是獲得1921年獲得諾貝獎的光電效應,提出了自激輻射和受激輻射理論,為雷射的出現奠定了理論基礎。

《分子大小的新測定》,這篇論文的成果以後廣泛應用於半導體領域,是愛因斯坦的博士論文,影響範圍十分廣泛。
《關於熱的分子運動輪所要求的靜止液體中懸浮小顆粒的運動》,這就是著名的布朗運動,這篇論文也證實了原子的存在。
1906年,愛因斯坦發表了論文《普朗克輻射理論和比熱理論》,愛因斯坦藉助統計物理和舊量子論給出了比熱容的一個唯象描述,這個工作已經寫入了物理教科書《熱力學·統計物理》。
1924年,愛因斯坦又發表了《單原子理想氣體的量子理論》,愛因斯坦在上篇中分別用更一般的方法重新提出了玻色已經提出的分布——即著名的玻色-愛因斯坦分布,這是統計物理近獨立粒子的三大重要分布之一,下篇中預言了一個重要的物理效應——玻色-愛因斯坦凝聚,該效應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被發現。

愛因斯坦在同樣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他的後半生一直在致力於統一宇宙中統一的場論,統一宇宙中的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但是直到去世也沒有成功。
愛因斯坦在光學,熱力學,電學方面均有重要的研究成果,而這裡的每一項成果都足以獲得諾貝爾獎。說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