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博物館發展歷程及「寶貝」長存的秘密

2021-01-10 騰訊網

眾所周知,博物館一直是傳承和傳播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它在提升公民文化素養、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那承擔著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歷史發展載體的博物館的發展歷史又是怎樣呢?

公元前三世紀,託勒密 索託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創建了一座專門收藏其搜集和掠奪來的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稀有古物的繆斯神廟,從此人類歷史上一所博物院就此成立。

十六世紀,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國王貴族花費大量的金錢僱傭航海家們前往世界各地為他們收集各種珍品,掀起了一股私人珍品收藏熱潮;文藝復興運動藉助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名義,激起了一場古物學研究的風氣,使得博物館領域發生了新的變化,文物分類和修護技術隨之興起發展。

十七世紀,許多私人收藏家開始將其收藏的珍貴文物向公眾開放,私人博物館開始出現,隨之公共性博物館也相繼成立。

到了十八、十九世紀,美國各地開始興建博物館,中國、日本、印度、韓國等亞洲國家也興起了博物館事業。

二十世紀初至今,現代博物館的發展日益完善,從原先的靜態發展為動態,甚至是線上博物館,各類新科技逐漸應用到博物館的陳列展示中。

講了那麼多,我們都知道不管是私人博物館,還是公共性博物館,館內一定存儲、陳列著許許多多的珍品,比如法國羅浮宮中的「世界三寶」《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勝利女神》石雕、大英博物館中的羅塞塔石碑、《女史箴圖》、故宮博物院中的《千裡江山圖》……

這些文物經過了歷史的洗禮已變得脆弱易損,其存儲環境產生細微的變化都可能導致文物劣化變質,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失。

那該如何更好的保存它們呢?

在文物存儲的各種環境中,溫溼度變化是導致文物毀壞的重要原因,溫溼度變化對文物的影響遠遠高於聲、光、氧等因素,所以讓文物始終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溫溼度環境中是文物保護的重要工作,文物存儲要做到嚴格的溫溼度數據監控。

建大仁科溫溼度監控系統由溫溼度傳感器、監控主機、除溼/加溼器、博物館溫溼度監測平臺等部分組成,主要採取檢測+監控分析+智能干預結合的模式,根據監測數據實時調整博物館內的溫溼度,保證文物處於適宜的溫溼度環境。

一、溫溼度傳感器

溫溼度傳感器RS-WS-NO1-1在博物館溫溼度監控系統中負責監測各文物所處環境的溫溼度。此款溫溼度傳感器採用標準86外殼,大屏液晶顯示,並採用美國進口工業級微處理晶片、進口高精度溫溼度傳感器,可確保產品的可靠性、高精度和互換性。適合博物館內環境的溫溼度監測。

溫溼度傳感器

產品特點:

1、大屏液晶顯示,美觀大方。

2、接線端子採用軍工級彈簧式免螺絲端子,一壓一插即可接線,現場即使沒有螺絲刀也能快速接好線,可適應線徑 0.3~2.0mm2。

3、採用高精度溫溼度測量單元,現場自校準,長期穩定性好漂移小。

4、採用專用的 485 電路,標準 ModBus-RTU 通信協議,通信地址及波特率可設置。

5、10~30V 直流寬電壓範圍供電。

6、探頭內置外延可選,探頭內置型安裝簡單方便,探頭外延型可選多種探頭應用於不同場合,探頭線最長可達 30 米。

二、監控主機

環境監控主機RS-XZJ-100-Y在博物館溫溼度監控系統中發揮其數據採集功能,將溫溼度傳感器監測到的數據採集並上傳至博物館溫溼度監測平臺。

此款監控主機是專為機房、倉庫、博物館等需要環境監控場所研發生產的一款多功能監控主機,支持GPRS、乙太網、RS485有線等任一方式上傳數據,設備內置大屏液晶。界面友好易操作。還可外接1臺1024*256點陣的LED屏。

監控主機

三、博物館溫溼度監測平臺

為方便管理,建大仁科溫溼度監控系統配備溫溼度監測平臺,可實時顯示溫溼度數據,並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梳理,一旦數據超過文物適宜的環境,平臺將會以簡訊、郵件以及聲光報警的方式告知管理者,及時採取除溼/加溼,保證文物處在適宜的環境中。

博物館溫溼度監測平臺支持手機、電腦、Pad多種方式登錄,可隨時隨地了解博物館內溫溼度數據。除分析數據和報警功能外,博物館溫溼度監測平臺還支持地圖模式、歷史數據查詢等功能,能夠自動生成溫溼度曲線以及數據導出,導出格式支持TXT、EXCEL、PDF格式。

博物館溫溼度監測平臺

縱有金山銀山,難買文化遺產。文物古蹟是歷史的見證,是人類技術和文化的結晶,是人類創造活動的實物遺存,是珍貴的研究材料。對文物古蹟的保護是對歷史、文化的保護,是對社會共同記憶和利益的保護,也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相關焦點

  • 盤點《數碼寶貝大冒險tri》中第一代八隻數碼獸究極進化歷程
    《數碼寶貝大冒險tri》開播以來都有一批忠粉在追著,就是每集等待的時間太長,似乎也沒有消減大家對於《數碼寶貝》一代的熱愛和懷念。還記得在《數碼寶貝大冒險tri》中第一代八隻數碼獸的究極進化歷程嗎?第一代第一代八隻數碼獸究極進化歷程迪哥獸→巴達獸→天使獸→神聖天使獸→究級天使獸
  • 發燒友博物館辦起礦石展覽 寶貝來自全球(圖)
    意外 不起眼紫水晶成了大寶貝    一一介紹完存放在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裡的藏品,彭榮俊特意轉到了一件精美的紫水晶展品前。 「其實,它的來歷也很有意思,是礦工免費送給我的。 」彭榮俊說,這塊紫水晶產自我省日照地區,普通紫水晶多為內生,而這塊紫水晶則是少見外生。雖然身上有些裂紋,卻更突顯了其珍貴。
  • 荷蘭首相獲贈一塊假月巖,當寶貝供在博物館
    荷蘭前首相威廉·德瑞斯的寶貝1988年5月14日,被譽為「此後一直在博物館展出,受到了無數荷蘭人以及到此一遊的國外遊客嘖嘖稱奇的讚揚!·比恩克(Frank Beunk)在該博物館發表的一篇鑑定文章中總結道:「這是一塊不起眼的,幾乎毫無價值的石。
  • 爐石傳說:聖光軍團長存!——洛薩克森
    爐石傳說:聖光軍團長存!一般來說,他們都是燃燒軍團的高階惡魔,在其中擔任秘密的審訊者。他們是一種沒有任何同情心的惡棍,通過恐嚇或是欺詐來讓對方手足相殘同室操戈,通過控制對手的思想來徵服他們的世界。提到爐石裡面標誌性的納斯雷茲姆你或許想不起來,但是「酒館戰旗」中的那位納斯雷茲姆監工一定會有印象。
  • 山東博物館3件寶貝入選《國家寶藏》第二季!猜猜是啥
    10月9日,《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山東博物館加入其中,將有三件「國寶」大放光彩,目前這三件寶貝還在「保密」中。該節目第二季繼續由央視和故宮強強聯手,全新加入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等八大博物館(院),將繼續講述中國故事、讓國寶活起來。
  • 淺析數據中心發展的四個階段
    淺析數據中心發展的四個階段 淺析數據中心發展的四個階段 2012-07-26 09:28:39  來源:CIO時代網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使網絡應用多樣化,客戶端/伺服器的計算模式得到廣泛應用。數據中心具備了核心計算和核心業務運營支撐功能。     d)雲數據中心階段。進入21世紀,數據中心規模進一步擴大,伺服器數量迅速增長。
  • 屠呦呦向諾貝爾博物館贈書 記載青蒿素發現歷程
    昨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屠呦呦抵達諾貝爾博物館。新華社發  京華時報訊 昨天,「諾貝爾周」拉開帷幕。包括201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內的10位諾獎得主已陸續抵達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走進自然科學博物館】  「我們這裡的藏品,最年輕的也有幾千萬年。」步入中國地質博物館之前,講解員打趣地告訴記者。  此話一點不假。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石廳、史前生物廳……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就猶如走進一部濃縮的地球與生命科學歷史。  我們的參觀從三層的史前生物廳開始。這個展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旨在向觀眾介紹生物的發展歷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並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過程。
  • 「廣州科普遊VR全景展廳」解碼地球的起源與生命的歷程
    智慧的人類藉助各種科技手段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諸多化石的出土讓我們逐漸了解到地球誕生的秘密地球上曾經擁有的生命還有地球生命所經歷的歷程讓廣大市民足不出戶就能通過VR視角走進「金山地質博物館」揭開地球誕生的秘密,解碼生命進化的歷程宇宙的起源和地球的形成
  • 鏡頭上的秘密武器 淺析佳能鏡頭鍍膜技術發展
    沒有鍍膜的鏡頭眩光和鬼影很明顯佳能FD 50mm F1.4 S.S.C.鏡頭對眩光和鬼影的控制很得體    伴隨著相機成像系統的不斷發展隨著EOS單眼相機的普及,EF鏡頭群組也在日益壯大,與之相應的鍍膜技術也在不斷發展。    2008年,佳能首次將全新的SWC亞長波結構鍍膜應用在了L級鏡頭EF 24mm F1.4L II USM上。
  • 神奇寶貝:老噴的進化歷程,小火龍萌萌噠,mage進化真霸氣
    神奇寶貝:老噴的進化歷程,小火龍萌萌噠,mage進化真霸氣,神奇寶貝是我們漫迷非常喜歡的一部動漫作品,在神奇寶貝中寶可夢的數量需要我們用千來計算。不過能夠被玩家和漫迷熟知的寶可夢並不多。
  • 《再現·情節記憶》——博物館人畫中的大連自然博物館
    王署杭在大連自然博物館從事陳列設計工作近三十年,主持參與了多項博物館陳列項目,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除了博物館的展示陳列,王署杭在美術創作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績,其創作的油畫作品《捕鯨炮》、《檀香扇》入選全國第八、九屆全國美展,並有多幅作品參加國內各級展覽,發表於國內各級藝術期刊。有多幅作品被國內外友人收藏。
  • 自然博物館搬進書店,小讀者近距離接觸遠古生物化石
    幾個好奇的小讀者正跟從資深的昆蟲學者王浩,通過一件件化石、琥珀、昆蟲標本細數著從寒武紀、奧陶紀到侏羅紀、白堊紀,跨越古生代、中生代直到我們現在生活的新生代生物進化的歷程。如今,這些蘊藏著各時期生物的「生命密碼」長卷被一個名叫「石探記」的科學家團隊收藏進了位於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四層的「石探記」博物館,這是國內首家坐落於書店的自然博物館。
  • 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現狀與前景淺析
    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現狀與前景淺析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近年來,可再生能源使用日漸廣泛,非化石能源的開發和使用佔比也逐漸提高。生物質能源作為非化石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估量,如何合理開發利用這種清潔環保能源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
  • 西南博物館聯盟2020年年會暨「區域博物館創新發展」學術交流活動...
    同時,聯盟舉辦的「區域博物館創新發展」學術交流活動,達到了進一步深化館際間的融合發展,促進西南博物館的創新發展的目的。  自2010年西南博物館聯盟成立以來,西南地區的文博成員單位以聯盟為紐帶,以項目合作為載體,以共同發展為目的,在創新中發展,在合作中共贏。截自2020年11月10日止,西南地區博物館加入聯盟的文博單位及企業已經達到103家。
  • 青島貝殼博物館:儲藏著海洋世界的秘密
    來源 搜狐新聞-文旅「68個國家30000枚貝殼在等你」,這是青島貝殼博物館牆壁上的一句話。小小的貝殼,蘊藏著海洋世界無限的奧秘。日前,「美麗中國行」大型媒體採風團走進青島貝殼博物館,領略了深海生物的瑰麗樣貌和令人驚嘆的海洋文化。
  • [博物館裡的秘密]大陸首家IMAX影院誕生在上海科技館
    (點擊圖片查看高清組圖)  編者按:上海有多少養在深閨人不知的博物館?神奇的博物館裡究竟有多少您所不知的秘密?即日起,東方網陸續推出原創系列報導——《博物館裡的秘密》,帶您走進上海各大博物館,穿過時空的阻隔,揭開塵封的歷史,探尋背後的故事,見證上海的變遷。這個夏天,讓我們用心聆聽歷史,靜心品味文化。
  • 鄂州市哈氏合金髮展歷程
    鄂州市哈氏合金髮展歷程 ,「186nihv8ofl」   無錫新同巨不鏽鋼有限公司生產鄂州市哈氏合金,廠家直銷,價格上有優勢,歡迎詢價,不報虛價!
  •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走進自然科學博物館】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徐暢「我們這裡的藏品,最年輕的也有幾千萬年。」步入中國地質博物館之前,講解員打趣地告訴記者。此話一點不假。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石廳、史前生物廳……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就猶如走進一部濃縮的地球與生命科學歷史。我們的參觀從三層的史前生物廳開始。這個展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旨在向觀眾介紹生物的發展歷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並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過程。「這是小序廳,包括一面藝術化的化石精品牆、一個可以互動操作的簡明生物分類查詢系統和一些有關化石的基本常識介紹。
  • 重溫中國航天追夢歷程
    今年4月24日,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暨「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之際,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雲展廳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