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農戶通過打電話或微信諮詢,大棚蔬菜在種植的中後期出現萎蔫現象該如何處理?溫室大棚蔬菜在生產過程中,引起蔬菜萎蔫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因此常常也對菜農朋友造成困擾。如果應對合適,對蔬菜的產量影響不大;但如果應對的不得體,損失會比較慘重。由於這個問題具有普遍性,因此,針對性的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引起溫室大棚蔬菜萎蔫現象發生的原因
溫室大棚蔬菜之所以出現萎蔫現象,最根本的原因是蔬菜的根系出了問題。所以當出現萎蔫現象的時候,一定要去看根,根部出現問題後,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受阻,最終導致植株萎蔫。而根部問題又分為根部病害和根部受傷。
一、根部病害引起的萎蔫現象
根部病害又分為真菌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
1、真菌性病害引起的萎蔫現象
根部的真菌性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枯萎病。
(1)、根腐病
根腐病發病時,僅限於根部莖基部,不向上發展,發病初期表現為病株枝葉尤其是頂端葉片稍見打蔫,傍晚至第二天早晨陽光未出來之前回復正常,陰天白天則無明顯萎蔫症狀,葉片雖然會萎蔫,但仍然是綠色,如此反覆發生十幾天後植株枯死。拔起病株發現其莖基部和根部變為褐色,剝開病部維管束呈褐色。溼度較大時可見白色至粉紅色點狀黴層。
(2)、枯萎病
枯萎病在溫室大棚蔬菜的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生危害。發病初期,由於病原菌侵入蔬菜根莖初期的鐮刀菌素在植株蒸騰作用較大時影響了根莖對水分的吸收,致使蔬菜在白天出現類似缺水性的萎蔫,但夜間可恢復。苗期時該現象持續2~3天後,植株下部葉片開始變黃或脫落,直至最終整株苗萎蔫死亡,根莖部可見明顯水漬狀褐色病斑。至發病中期,根莖表皮由水漬狀變為褐色,剖開其根莖部,維管束變褐並有向上蔓延的趨勢。後期發病嚴重時,全株葉片萎蔫、枯死。如果田間溼度較大,發病部位還常見白色黴狀物。
(3)、根腐病與枯萎病的區別
根腐病是從根上出現,而且不向上發展;而枯萎病不會危害根系,發病部位剖開後維管束髮生褐色病變。兩個病害的共同特點是無論發生的多麼嚴重,都不會侵染植株的髓部。
2、細菌性病害引起的萎蔫現象
細菌性病害引起的萎蔫,是由於細菌危害蔬菜的輸導組織後,導致莖葉失水發生萎垂症狀,病株的莖斷面輸導組織變色,多數可擠出菌膿,或以斷莖一端插入水中,保溼培養1天,可在上部斷面出現溢濃的現象。細菌性病害主要有三個:潰瘍病、青枯病和髓部壞死。
(1)、潰瘍病
潰瘍病是一種系統侵染的維管束病害。根據侵染源的不同,表現症狀也不相同。
土壤或者種子帶菌:蔬菜植株的維管束會最先受到侵染,發病初次表現為下部葉片單側萎蔫、葉緣上卷、葉脈間發黃,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逐漸擴展至整株萎蔫直到死亡。通過傷口、水孔、毛孔等方式入侵:葉緣首先變黃、萎蔫下垂或捲縮、壞死等局部病害。在病害的發展過程中,病菌在莖部上下擴展形成下場而稍凹陷的條形病斑,後期在凹陷處容易開裂。主莖上還常會產生瘤狀物或形成氣生根。病菌在髓部自下而上擴展,當髓部受到嚴重侵染時,病莖橫切面維管束組織呈現深黃色或褐色,潮溼時可見白色菌膿從莖部開裂處或葉柄溢出。後期莖稈逐漸中空、變幹,內部呈現褐色,植株全株萎蔫,直至枯萎、死亡。
(2)、髓部壞死
髓部壞死主要表現在葉片上,染病植株上部葉片失水萎蔫,病莖表面出現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並長出凸起的不定根,剖開病莖,可見莖稈幹縮中空,髓部變為褐色或黑褐色。溼度大時可見莖的傷口或不定根出有黃褐色菌膿溢出。
(3)、青枯病
青枯病是一種會導致蔬菜植株全株萎蔫的病害。發病時葉片萎蔫的順序是先頂端,接著是下部,最後才是中部。在發病初期,病株白天出現萎蔫現象,但在傍晚時會恢復,發病葉片顏色由深變淺。發病後,若氣溫偏高、土壤乾燥,則植株在2~3天內全株就會凋萎;在氣溫較低、土壤含水量較高時,病株持續時間較長,大概7天左右枯死,但葉片仍保持綠色或顏色變淺。病莖表皮粗糙,莖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在溼度較大的情況下,病莖可見開始為水浸狀然後變為褐色的斑塊,橫切病莖,當用手擠壓時切面上的維管束溢出白色菌膿。
(4)、潰瘍病、髓部壞死、青枯病的區別
①、葉片受害:
潰瘍病:下部葉片凋萎下垂,葉片捲縮,似缺水狀,植株一側或部分小葉萎蔫,葉片上有出現類似肥害的褐斑。髓部壞死:中上部葉片開始萎蔫,葉片上無病斑。青枯病:葉片萎蔫先從頂部開始,後下部,最後才是中間部位。②、莖稈受害
潰瘍病:發病部位開裂,縱剖病莖,髓部為紅褐色,長出不定根的上下方無斑塊。髓部壞死:發病部位不開裂,縱剖病莖,髓部為黑褐色,長出不定根的上下方出現褐色斑塊。青枯病:在髓部無症狀,橫切病莖,當用手擠壓時維管束溢出白色菌膿。
二、根部傷害引起的萎蔫現象
蔬菜植株在發生萎蔫現象後,拔出秧子查看,如果不是病害導致的萎蔫,那麼就一定是根部傷害所引起的。根部傷害引起的萎蔫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漚根引起的萎蔫
漚根指的是澆水過大,水大缺氧導致根系漚根,漚根後根系的呼吸受到抑制。尤其是深冬季節和早春,定植水、緩苗水和花前水一定不能澆大水。
2、低溫寒根引起的萎蔫
低溫寒根在早春較為常見。許多菜農朋友為了延長蔬菜的生長期,定植過早,而此時10釐米以上地溫如果還沒有穩定在12℃,根系容易受寒,導致根系受傷,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受阻,從而出現萎蔫現象。
3、肥料燒根引起的萎蔫
肥料燒根主要是由於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化學肥料施用不當。尤其是施用質量不過關的高濃度水溶肥,如果縮二脲超標或脫氯不乾淨,就會很容易引起燒根問題的發生。
4、久陰驟晴生理性失水引起的萎蔫
只要出現陰天,蔬菜的光合作用就會受到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就會不足,根系容易出現營養供應不足,此時根系是最為脆弱的時候,陰天后馬上放晴,葉片的蒸騰作用急劇加大,植株就會出現生理性失水的情況,導致苗子閃苗,出現葉片變幹、缺水和生理性萎蔫。
5、早衰現象引起的萎蔫
早衰現象是由于田間的不合理管理引起的,這在蔬菜栽培中普遍存在,引起植株早衰的核心問題是前期旺長,根系較弱,同時肥料的使用又不合理。防早衰不是出現了才防,關鍵是在預防,尤其是前三水要澆好,即定植水、緩苗水、花前水。在蔬菜栽培管理中,有一種說法叫「三水定乾坤」,前三水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溫室大棚蔬菜萎蔫現象的防治措施
在遇到蔬菜植株出現萎蔫現象時,首先要做的是要分析出現萎蔫現象的原因,是根部病害還是根部傷害?找準了引起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一、根部病害引發的萎蔫現象的防治措施
1、根部病害的的預防
根部病害引發的萎蔫現象,無論是真菌性病害還是細菌性病害,只要是第一年發生,第二年就一定會發生。因此,一定要提前預防,病害只要發生到中期,基本就無藥可治。對於病害的防治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土壤消毒
將地塊整地後澆透水,或是夏天雨水過後陽光充足的時候,用地膜將土塊覆蓋密閉,使其土溫上升,當土壤20釐米土層溫度達到45℃以上時保持20天左右,即可達到基本的消毒目的。如果氣候條件達不到,可採用藥劑消毒。將棉隆與多菌靈按照1:1混合後拌細土均勻撒施在土壤中,然後用地膜覆蓋密封20天以上,揭去地膜後,晾曬15天以上即可播種定植。
第二步:澆定植水時衝施生物菌劑
定植後在澆定植水的時候,可以隨水衝施養菌改土的生物菌劑,調整土壤菌群失調,補充土壤中的有益菌群。
第三步:開花坐果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蔬菜作物從開花坐果期開始,生殖生長逐漸開始佔主導地位,此時作物的抗逆性會急劇下降,植株在帶果的時候病害容易侵染,此時可隨小水衝施一些提高作物抗性的藥劑,如使用甲殼素或含有胺基酸、腐殖酸類的生物菌肥。
做到以上三步,不管是細菌性病害,還是真菌性病害,就都能收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2、根部病害的防治措施
對於已經發病的可通過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真菌性病害:及時拔除中心病株,並對中心病株的病窩進行灌根。在病株中心直徑2米的地塊挖20~30釐米的圓形小溝,撒上石灰對病菌進行封鎖後,全棚進行噴霧,在對多菌靈沒有抗性的地方可採用多菌靈進行噴霧;如果對多菌靈已經產生抗性,可用苯醚甲環唑、多抗黴素、氟矽唑噴霧和灌根,每隔7~10天一次,連續2~3次。細菌性病害:常用的化學藥劑有噻菌銅、絡氨銅水劑、氫氧化銅、辛菌胺醋酸鹽、琥膠肥酸銅等,生物藥劑有中生菌素、春雷黴素、農用鏈黴素、新植黴素等,一般採用噴施或灌根處理。二、根部傷害引起的萎蔫現象的防治措施
只要不是根部病害引起的萎蔫現象,在防治時都要採取地上、地下部同時解決的辦法。地上部分通過噴施藥劑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使用的藥劑在前面已經提及;地下部分採用生物菌劑灌根進行養菌改土,先改良土壤,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土壤性質不好,生根的東西用再多也是白搭。土壤改良好了,再去生根,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結:對於棚室蔬菜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萎蔫現象,首先要學會分析,找出引起萎蔫的真正原因,才更更好地、對症解決問題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