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禁毒日。深圳海關近期公布,自2015年6月以來,其共查獲走私毒品犯罪案件123宗,抓獲犯罪嫌疑人93名,累計繳獲毒品海洛因、冰毒、氯胺酮、止咳水等共計989公斤,摧毀特大走私製販毒團夥4個,有力打擊震懾了關區毒品走私犯罪活動。(詳見10版)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戰場不僅在深圳,也在中國任何一個地區,乃至全世界。這是一場人類保衛靈魂、對抗欲望魔鬼的戰爭,是在幾個世紀前打開潘多拉盒子後、自我救贖的沉重歷史延續。勝利暫時還未到來,我們都需為此努力。
禁毒最關鍵的是普及常識。毒魔離我們似乎很遙遠,但實際上,就在我們的身邊,也許就有親人、朋友、同學、同事中出現了吸毒者、復吸者,成為我們熟悉的陌生人。
對於吸毒者,人們往往站在道德高地上去譴責與鄙視,然而隨著毒品犯罪的複雜化多元化,不少人實際上是因為輕信他人、因為一支看似不經意遞過來的煙而上當,糊裡糊塗地成為吸毒者。某種程度上,吸毒者都是無辜的受害者。
因此,對於他人的境遇,我們在圍觀的同時,更應有對毒品的高度警覺,有一份時刻警示自身與周邊人不要觸碰惡魔的責任。只有培養起對毒品的戒慎警惕,愛人愛己的自我保護與清醒認知,人們才不會舉身赴毒流。
就政府而言,需要千方百計加強對毒品危害性的引導,從娃娃抓起,也要讓每個成年人明白,毒品危害深重,不可有任何無害吸食的僥倖心理。更重要的是,對於毒品犯罪應持續保持高壓打擊態勢,為營造一個「無毒品社會」而不懈努力。
而對於那些不幸步入深淵的吸毒者,尤其是已經開始嘗試與毒魔抗爭的戒毒人員,社會各界要理解人在面對誘惑時失去自制能力的反常,深刻認識到人生的脆弱性,盡最大可能給予各種幫助,而不是用歧視和隔離將他們推向另一端。須知,對於已經沾染了毒癮的人,最大的力量除了戒毒者自己,還來自家庭和社會。家庭應當給戒毒者更多的親情溫暖與心靈支持,而社會可以提供更多專業化的服務,包括為那些戒毒者提供公益性的心理諮詢,克服心魔,推動各種戒毒方式的創新。
在禁毒的戰場上,我們都不是看客,而是相互幫助的集體。毒品千萬不能沾,但對於已經不幸沾染毒癮的人,以及抗爭毒品這場長期戰役,家庭和社會都應不放棄、不拋棄。
毒品既然是個世界性的問題,那麼,我們就應該在整個人類社會的文明資源中尋找解決方案。這一點,值得所有關注這一領域及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去思索,並探討出更多行之有效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