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戰】高通3D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向光學識別宣戰;三星再挑戰RGB OLED技術;3D觸控面板保護玻璃年增長48.6%
1.向光學識別宣戰 高通發表3D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
2.電競顯示器出貨量年增100%!華碩第一,第二名你想不到
3.三星再挑戰RGB OLED技術
4.年增長48.6%!3D觸控面板保護玻璃2018年出貨達2.23億片
5.用液晶屏幕取代紙質時刻表,JDI 將攜手西鐵集團打造智能巴士站
1.向光學識別宣戰 高通發表3D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
芯科技消息(文/Allis)高通近期在夏威夷舉辦Snapdragon技術高峰會,除了公布備受矚目的Snapdragon 855移動平臺以外,也推出了全球第一臺3D Sonic Sensor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號稱可以穿越手指上的油汙、水漬或是其他物質,準確識別指紋。
屏下指紋識別器目前主要有兩種技術,一種為光學屏下指紋識別器,另一種則為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目前光學屏下指紋識別器已被應用於少數幾種手機型號上,根據《Engadget》報導,2018年初時Vivo所推出的手機,以及一加最新的旗艦機6T當中使用的技術都屬於光學屏下識別器,然而,這些設備帶給用戶的使用體驗卻不盡理想。
大部分的光學屏下指紋識別器在解鎖時,需要將手機屏幕亮度開到最高,並在手指的下方亮光以照亮指紋,再透過儲存的指紋數據進行識別,雖然可以解鎖,但卻離理想狀態還有一段距離。如果手指不夠乾淨,那麼感應器可能就認不得用戶的指紋。根據《Engadget》報導,理論上,可以用印有正確解鎖指紋的照片成功欺騙感應器來解鎖。
高通所推出的感應器卻不相同,比起只將大拇指的照片存在設備上,按壓屏幕來解鎖,高通的3D Sonic Sensor用了超聲波來建造用戶手指的3D模型,因為依靠的不是視覺數據,即使用戶的手有髒汙,高通的感應器還是能夠辨識。同時,由於捕捉的是一整隻手指的模型,所以想要欺騙這種感應器的可能性非常的小。
根據《VentureBeat》報導,今年3D Sonic Sensor將進入代工生產,明年可能會出現在某間公司的旗艦設備當中,《VentureBeat》認為由於高通與蘋果過往的關係,可以將iPhone排除在可能性之外,而三星、Motorola、小米、Google的手機都很有可能是高通的選擇。
另外,《VentureBeat》認為,有鑑於前陣子才剛傳出三星申請智能手錶的屏下指紋掃描專利,3D Sonic Sensor也有可能會出現在三星下一代的Galaxy Watch當中,雖然對於使用者來說便利性會降低,卻能讓穿戴式設備的安全性更有保障。(校對/團團)
2.電競顯示器出貨量年增100%!華碩第一,第二名你想不到
集微網消息,近兩年,電競行業迎來了大爆發。
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的電子競技行業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突破650億元。電競生態市場目前規模佔比在不斷上升,預計2019年將達到138億元。
隨著電競行業興起的還有顯示器行業,根據TrendForce光電研究(WitsView)最新調查,2018年電競液晶顯示器(WitsView定義為刷新率100Hz以上)出貨量預計達5100萬臺,年增100%;從電競顯示器品牌廠商出貨排名來看,華碩今年穩居電競顯示器出貨龍頭,宏碁奪下第二名。
WitsView資深研究經理王靖怡表示,受惠於近年電競產業蓬勃發展,今年更納入亞運示範賽事,電競遊戲蔚為風潮,不僅持續提高PC產業含金量,也帶動周邊設備升級需求。
華碩今年穩居電競顯示器出貨龍頭,除延續過去幾年市佔第一的銷售力度,通過不斷推出創新產品(例如全球第一款4K 144Hz HDR電競顯示器),並持續加大電競市場的投資,幫助華碩維持電競巨獅地位。
對於第二名的宏碁來說,則驗證了選擇的重要性。面對 PC出貨量的縮減,宏碁選擇了電競行業作為止血點。宏碁推出的電競遊戲本、VR 設備、電競屏、電競椅等利用與 LOL、王者榮耀 S7 合作的方式,其全系列營收增長率在 2017 年末達到了129%,去年出貨量已超越BenQ拿下第二名,今年更逼近華碩,處於坐二望一的地位。
其次,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別是AOC/Philips和Samsung。
以整體市場來看,今年曲面電競產品比重已正式超越平面產品,主要原因是SDC的曲面電競面板受惠於中國市場需求旺盛,SDC也願意持續讓利以刺激需求,進而帶動曲面電競產品全年出貨大幅提升。
然而,長遠來看,雖說未來電競市場規模可能比較可觀,電競也改善了傳統 PC 廠商經營狀況,但是行業中越來越多的硬體玩家湧入,競爭越發激烈。電競顯示器企業要坐穩自己的江湖寶座,創新仍舊是首位。(校對/Aki)
3.三星再挑戰RGB OLED技術
芯科技消息(文/西卡)
三星顯示屏(Samsung Display)並沒有放棄RGB 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技術,經確認,三星正在開發噴墨印刷形式的RGB OLED,是結合之前開發的量子點OLED(QD-OLED)雙軌研發的新款顯示屏,預計能應用於大型電視面板、顯示器及筆記本電腦用的面板等。
據韓媒《ETNews》報導,業界透露,三星正在研發QD-OLED以外的新技術,正在研究一款使用噴墨印刷的RGB OLED屏幕,雖然還沒有確認會投入商用化,但技術進展相當快。
三星顯示屏現有的RGB OLED技術是用高溫蒸鍍來排列紅、綠、藍像素,但蒸鍍時必須使用面罩,在製造大面板時容易受重力影響造成混色等問題,因此不適合量產大屏幕和高解析度屏幕,因此之前也傳過三星放棄開發RGB OLED屏幕的消息。RGB OLED技術的困難也讓LG顯示器(LG display)碰壁,LG雖然在第6代OLED使用RGB OLED技術,但第8代以上OLED電視面板上則採用適合量產的WOLED技術(添加白色)。
雖然RGBW、RGB等色彩排列的方式都能產出4K屏幕,但不可否認的是,加入白色的WOLED技術,若和RGB OLED比起來,銳利度和飽和度仍較為遜色,這也是三星、LG在高端市場中沒有辦法放棄RGB OLED的理由。
最近三星也開始改變研究方向,在RGB OLED技術裡拿掉高溫蒸鍍的方式,改用噴墨印刷技術。若不使用熱蒸鍍,改引進噴墨印刷技術的話,就不必使用面罩也能印刷像素,甚至也不需要這些蒸鍍的消耗性零件,也能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效果。
據悉,目前三星內部也在比較QD-OLED和列印方式的RGB OLED技術。但若考量除藍色之外,綠色和紅色都能利用印刷方式呈現,量子點材料會比印刷工程更加適合,因此QD-OLED很有可能應用在大型電視面板的商用化,若是像IT面板需要小尺寸又具備高解析度的話,那麼印刷式RGB OLED也能成為IT面板專用的技術。
業內相關人士指出,QD-OLED開發項目中,量子點材料更加適合噴墨印刷方式,加上藍色OLED物質壽命較短,因此會壓厚一層。另外,下一代大尺寸電視也不排除會積極活用量子點技術的QD-OLED面板,而下一代IT用面板則有可能看市場反應使用印刷式RGB OLED技術,也不能排除未來只發展QD-OLED的可能性。(校對/團團)
4.年增長48.6%!3D觸控面板保護玻璃2018年出貨達2.23億片
IHS Markit指出,全球3D觸控面板保護玻璃2018年出貨量將達到2.23億片,相比前一年成長48.6%。預期未來幾年3D觸控面板保護玻璃還將維持強勁成長,2019、2020年出貨成長率估計約59.1%、22.2%。
3D觸控面板保護玻璃因為製程難度高,供給受限,使得2017年出貨數量受到壓制。3D觸控面板保護玻璃嘗試用新製程,例如PVD或NCVM,IHS Markit認為,NCVM不論在生產成本、還是生產良率上表現更佳,可望突破生產瓶頸。(校對/Aki)
5.用液晶屏幕取代紙質時刻表,JDI 將攜手西鐵集團打造智能巴士站
為了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目標,日本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大廠 Japan Display Inc(JDI)4 日宣布,2019 年起將協助西鐵集團更換旗下巴士站時刻表,運用太陽能液晶面板顯示資訊,走向「智能巴士站」的目標。
日媒報導指出,日本全國目前約有 50 萬個巴士站,但因為許多的巴士站都沒有電源,目前僅有 1% 以下的巴士站走向智能化。為了促進智能公車站普及,JDI 結合 32 英寸反射型液晶顯示器和太陽能發電面板及電池,在低功率消耗下讓沒有外部電源的巴士站也能夠使用。
根據了解,JDI 早在今年 8 月便已經展開和西鐵集團及安川情報系統的合作,在北九州明和町展開實驗性的設施導入,而從 2019 年起,據傳雙方將開始對 1,600 個巴士站展開全面性的更新。
除了巴士站時刻表之外,JDI 也在發表會上展示出帶有屏幕的智能音響、陶瓷擴香瓶等多種應用,其中還包含可安裝於安全帽外部的小型液晶屏幕,與手機導航程式組合使用後,能讓使用者在不需移動視線的情況下查看導航路徑,除了騎車也可用於消防、滑雪等多用途上。
JDI 旗下顯示器事業部 DSC 社長湯田克久表示,從北九州的導入開始,JDI 計劃未來將在全日本推出,並在 2020 年將不需要外部能源的戶外顯示應用項目推廣到歐洲和亞洲,2021 年則進一步擴展至南半球,「我們的目標,是在全球打造可永續發展的城鎮。」
過去 JDI 以智慧型手機和汽車的中小型液晶顯示器作為主要業務,然而在客戶趨勢快速變化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JDI 的業績並無法安穩保持,日媒認為 JDI 將液晶和新產品擴大應用於消費端的舉動,正強烈展現出 JDI 努力擺脫「仰賴手機業績」的意圖。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