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機構:2020年有望成為LCD屏幕屏下指紋識別手機量產上市的元年

2020-12-03 中華網

指紋識別解鎖已經成為當下絕大部分智慧型手機的默認方案,然而傳統指紋解鎖所需要的指紋採集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手機的屏佔比。隨著全面屏智慧型手機漸成主流,更加「隱形」的屏下指紋識別湧入了市場。

日前,根據CINNO Research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有望成為LCD屏幕屏下指紋識別手機量產上市的元年,分析師預測搭載該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年出貨量可能會超過600萬臺,市場接受量有望在2024年達到1.9億臺。

什麼是屏下指紋識別,為何這項功能搭載常見的LCD屏成為了今年的熱點話題?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以往光學屏下指紋識別需要搭配OLED屏

「具備屏下指紋識別能力的手機,可以直接通過按壓手機屏幕指定區域,來完成識別指紋的過程。」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指出,這樣設計可以避免物理按鍵對屏幕面板的額外佔用,進而增大了手機的屏佔比,提高了手機的顯示性能。

據了解,當前主流的指紋識別技術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電容式指紋識別、光學指紋識別和超聲波式指紋識別。那麼,哪種指紋識別技術與屏下指紋解鎖更「搭配」?

「超聲波式指紋識別具有較強的穿透性,可以穿透金屬、玻璃等常用手機材質,但目前市場佔有率低,研發難度較大;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成熟,但存在手指沾水就識別失靈等情況,識別率低,且不能穿透太厚的東西。」天馬微電子研發高級總監李俊誼表示,光學指紋識別技術更成熟、速度也更快。就目前的技術和市場來看,光學指紋識別更適合用於解決手機屏下指紋識別的問題。

光學指紋識別技術,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當手指按壓屏幕時,屏幕發出光線將手指區域照亮,照亮指紋的反射光線透過屏幕像素的間隙返回到緊貼於屏下的傳感器上,獲取的指紋圖像與手機初次錄入的圖像進行對比,最後進行識別判斷。光學屏下指紋識別可以有效避免環境光的幹擾,在複雜環境下的穩定性表現更好。

長期以來,被應用在智慧型手機上的光學屏下指紋識別都需要OLED屏來進行配合。為何LCD屏無法完成呢?

原來,光學指紋識別對傳感器與鏡片之間的距離有一定要求。「傳統的LCD屏幕結構複雜,它需要背光模組來提供背光,也正是這層背光模組使光線無法穿透LCD屏,導致屏下指紋識別失敗。而OLED屏幕可以實現自己發光,無需背光源,更加纖薄,而且有較好透光度。」李俊誼介紹說,這使得OLED屏下的指紋識別傳感器能夠準確捕捉OLED屏發出的光線照射用戶指紋後再反射回來的光線,從而順利實現指紋識別。

紅外成像幫低成本LCD屏重獲青睞

「OLED屏幕雖然在光學屏下指紋識別中有著優秀的表現,但從成本來看,LCD屏幕生產成本更低,同時使用壽命更長。」孫燕飈介紹說。

智慧型手機功能和性能在不斷升級,LCD屏作為智慧型手機的關鍵零組件之一,更小的孔徑、高刷新率等新工藝的導入,在不斷提升LCD屏的附加價值,這也推動了不少廠商開始研發可適用於LCD屏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今年1月初,天馬微電子在美國電子消費展上展示了以LTPS LCD技術為基礎,同時具備顯示、觸控和指紋識別功能的屏下指紋技術顯示產品。日前,據紅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微博上發布的消息,紅米的研發團隊也已經在LCD屏幕上實現了屏下指紋解鎖,並稱具備可量產性。

「由於背光的存在,LCD屏幕若採用可見光來實現屏下光學指紋識別,會面臨難以克服的穿透性差以及背光幹擾的問題。」孫燕飈說。

據此前業界曝光的一種方案,採用屏下紅外光成像技術可解決以上問題。具體來說,就是通過紅外發射器、紅外指紋接收器及紅外光學材料系統,大幅提高紅外透過率以及指紋成像的靈敏度,最終達到高水準的識別效果。

李俊誼解釋說,在保證顯示效果的基礎上,為實現較好的紅外透光率與指紋識別效果,需要對LCD屏的各光學膜層和玻璃等進行優化,甚至更改膜層結構,以提高紅外線穿透率。其次,為了提高指紋識別性能,原本位於屏下特定位置的傳感器還有紅外信號發射器也需要做專門的修改。

實驗室裡的突破只是第一步。「屏下指紋LCD屏,相對普通LCD屏,總體成本略微上升,比屏下指紋OLED屏還是有較大的成本優勢。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採用屏下指紋的LCD屏定製化程度高於傳統LCD屏,未來要真正實現量產,需要上下遊廠商之間緊密合作,這對終端品牌的供應鏈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俊誼說。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LCD屏重大突破!未來能應用於指紋識別,成本更低使用壽命更長
    指紋識別解鎖已經成為當下絕大部分智慧型手機的默認方案,然而傳統指紋解鎖所需要的指紋採集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手機的屏佔比。隨著全面屏智慧型手機漸成主流,更加「隱形」的屏下指紋識別湧入了市場。日前,根據CINNO Research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有望成為LCD屏幕屏下指紋識別手機量產上市的元年,分析師預測搭載該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年出貨量可能會超過600萬臺,市場接受量有望在2024年達到1.9億臺。「OLED屏幕雖然在光學屏下指紋識別中有著優秀的表現,但從成本來看,LCD屏幕生產成本更低,同時使用壽命更長。」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介紹說。
  •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介紹_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分析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是什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介紹。指紋識別技術如今已經十分成熟,有著各種處理手段,還有光學識別和半導體識別等技術差別。而在手機端,備受關注的是屏下指紋識別,這種識別方式更加先進,技術要求更加嚴格,這裡簡單介紹其工作原理流程。
  • 兩種主流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對比
    屏下指紋識別的爆發是全面屏大趨勢下的必然,相比於人臉識別,屏下指紋擁有成熟度、用戶習慣和價格等多重優勢,未來二者有望維持長期並存的格局。屏下指紋技術的成本和識別率在 2018 年取得巨大進步,為 2019 年滲透率的高速提升奠定了基礎。
  • 光學和超聲兩種屏下指紋方案以及結構光和TOF兩種3D識別方案介紹
    生物識別主分 5種:指紋、虹膜、人臉、聲紋以及靜脈,特點、用途各不相同。 自 2013 年 iPhone5s 首次搭載指紋識別以後,帶有指紋識別功能的 Home 鍵模塊以其價格低廉、使用便捷、解鎖迅速等優異性能迅速佔領市場。截止 2017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指紋方案的滲透率達到 55%,由「聽筒/前置攝像頭+屏幕+指紋」構成的三段式公模方案一度成為絕大多數手機的共同選擇。
  • iPhone 12 採用國產屏,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你買嗎?
    5G 晶片外,還將首次採用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技術,這項技術將出現在新款 iPhone 12 的高端機型中,媒體猜測可能會在兩款 iPhone 12 Pro 系列上使用。國外多位知名蘋果分析師透露,蘋果公司可能會在 2020 年或 2021 年推出同時支持 Face ID 和 Touch ID 的新款 iPhone
  • 屏下指紋是什麼意思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
    屏下指紋識別對於全面屏的發展起助力作用,第一款真正量產的屏下指紋手機是來自vivo,到現在為止,各大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屏下指紋手機,那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吧! 以蘋果為代表的部分廠商選擇了3D識別技術,通過結構光構建人臉模型進行識別。但此類技術不可避免涉及到劉海屏問題。
  • 京東方:屏下指紋識別、盲孔屏產品商用已有詳細時間表
    這個佔地1200餘畝的產線於今年7月量產,目前正在產能爬坡和良率提升的關鍵階段,園區可以看到「衝刺三季度、努力攀良率」的標語。 綿陽產線是京東方繼成都產線後打造的第二條柔性OLED產線,這家公司在重慶和福州也正在建設新的OLED產線,四個產線規劃投資均為465億元、滿產產能48K/月。每片基板約可切割190片6.47英寸的手機柔性屏。
  • 小米明年量產屏下攝像頭手機:產業鏈迎加速發展 概念股請收好
    小米明年量產屏下攝像頭手機:產業鏈迎加速發展 概念股請收好
  • LCD永不為奴?全球首款LCD屏內多點指紋識別有什麼不同
    各家手機廠商開發布會時,總會宣傳自家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各家的叫法不盡相同,相信很多朋友都感到困惑?但實際上屏下指紋實現的原理一般都離不開——光學屏幕指紋識別和超聲波指紋識別這兩項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和傳統的電容式指紋識別有什麼不同?最近,天馬微電子官宣的全球首款「LCD屏內多點指紋」解決方案又有怎樣的特點?
  • 高通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發布 生物特徵數據抓取數值增長1.7倍
    據了解,作為當前市場上唯一具備超聲波指紋晶片量產能力的廠商,高通於2019年推出了第一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由三星Galaxy S10系列搭載,但其可靠性以及其他性能問題曾受到外界質疑。而根據高通介紹,新一代產品除了在上述性能上有所提高外,且在手指潮溼的狀態下也能正常識別。  高通表示,新產品預計將於今年年初在行動裝置上亮相。
  • 一文看懂三大指紋識別原理 光學屏幕指紋強在哪?
    之所以說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重要,是因為它不僅帶來了全新的解鎖交互方式,而且還影響著全面屏手機的形態變化。你或許會說蘋果的Face ID人臉識別方案不也同樣方便麼,但此類技術不可避免涉及到「劉海」,在向更高屏佔比延伸上會遭遇瓶頸。以vivo為代表的其他安卓手機廠商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 迎來屏幕指紋加持的LCD,如今已經無力回天
    隨著近年來在手機行業中OLED屏幕成為中高端機型的主流選擇,大家也已經很少能夠聽到類似「LCD永不為奴」這樣的話了,其實原因無它,畢竟在這個屬於全面屏設計的時代裡,聚光燈下屬於LCD的位置已經日益減少,而LCD與OLED之間的「路線之爭」,並沒有在屏幕特性等方面分出高下,反而是作為場外因素的屏幕指紋識別技術讓LCD黯然失色,並直接導致了OLED一統中高端市場。
  • 蘋果(AAPL.US)或將導入超聲波屏下指紋方案?
    美股 蘋果(AAPL.US)或將導入超聲波屏下指紋方案?據報導,蘋果(AAPL.US)在今年下半年發布的5G iPhone中計劃導入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方案。相關人士指出,由於三星S20系列旗艦機的超音波屏下指紋辨識技術與模組,均由高通(QCOM.US)供貨,也是現今市場上唯一具備量產、高可靠度的模組,若蘋果想趕在今年新機導入,有極高的機率採用高通的解決方案。
  •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劉延
    2018年,手機行業進入了寒冬,中國手機銷量同比下滑超過10%,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銷量首次出現下滑。進入2019年,手機廠商紛紛拿出了壓箱底的技術,區域屏幕指紋識別就是其中之一。vivo、OPPO和小米均展示了自家的區域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這項技術是如何實現的呢?相較於目前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又有什麼優劣?
  • vivo屏下指紋版X21上市開賣
    3月19日,vivo發布了新一代全面屏手機X21,其包含兩個版本,一個是普通版,而另外一個屏下指紋UD版,現在兩者都已經上市開賣了。現在vivo官方給出公告稱,X21屏下指紋版正式上市開賣,其售價為3598元,相比目前的一眾劉海異形屏幕手機來說,加入屏下指紋的X21,看起來更特別,不過體驗上也更加完美。
  • 【宣戰】高通3D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向光學識別宣戰;三星再挑戰RGB...
    1.向光學識別宣戰 高通發表3D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2.電競顯示器出貨量年增100%!華碩第一,第二名你想不到3.三星再挑戰RGB OLED技術4.年增長48.6%!
  • 且用且珍惜,LCD屏幕手機越發稀少,蘋果御用LCD供應商瀕臨倒閉
    自2017年蘋果發布iPhoneX後,OLED屏幕便開始在業界大行其道,短短3年時間,幾乎席捲了整個手機市場。到現在2020年,連一些千元機都是清一色的OLED,曾經佔據絕對優勢的LCD屏幕,幾乎要絕跡了。
  • 全球首款屏下攝像頭手機量產上市,2198元,中興副總裁親自開箱
    眾所周知三星全球首發了打孔屏手機,隨後便引領全球安卓手機的設計之路,目前國產機都跟隨三星採用打孔設計。隨著屏下攝像頭相關技術的攻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關心真全面手機的上市,也就是期待屏下攝像頭手機大規模量產並開售。
  • 中興、小米同日官宣將發布屏下攝像頭手機 關注產業鏈受益股(附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8月28日消息,中興手機官方微博稱,全球首款商用屏下攝像手機將於9月1日正式發布,同時9月量產發貨。同日上午,小米集團發布進入可量產階段的第三代屏下相機技術,該方案可在不影響整塊屏幕顯示效果的情況下,將前置攝像頭隱藏在屏幕之下,沒有挖孔、水滴的視覺阻礙,使得手機全面屏形態成為現實。小米集團表示,明年將正式量產搭載該屏下攝像頭方案的智慧型手機。
  • 小米7推遲發布原因曝光:屏下指紋+三星S9同款相機!
    小米MIX2S是在下個月的27日發布,上市估計會在4月份,而小米7則有望在5月份發布,6月份正式上市。很多人納悶為什麼今年小米7從發布到上市要比往年拖延這麼久呢?其實是因為今年的小米7和往年的小米手機相比,升級更大,增加了很多全新的黑科技。在量產難度上和以往不是同一個量級的,所以自然也就拖延發布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