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三大指紋識別原理 光學屏幕指紋強在哪?

2020-12-04 中關村在線

如果要挑一下當前智慧型手機幾大前沿技術,那屏幕指紋識別技術一定在列。之所以說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重要,是因為它不僅帶來了全新的解鎖交互方式,而且還影響著全面屏手機的形態變化。

你或許會說蘋果的Face ID人臉識別方案不也同樣方便麼,但此類技術不可避免涉及到「劉海」,在向更高屏佔比延伸上會遭遇瓶頸。以vivo為代表的其他安卓手機廠商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目前指紋識別技術可以分為三類:電容式指紋識別、光學屏幕指紋識別和超聲波指紋識別。三種指紋識別各有什麼不同?現階段vivo的光學屏幕指紋識別技術,能否抗衡傳統電容式指紋識別呢?


01 三大指紋識別技術原理

電容式指紋識別

首先,傳統的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我們應該都不陌生,全面屏手機時代沒有來臨之前,幾乎所有的手機指紋識別技術都是電容式指紋識別。

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應用發展多年,無論是識別速度還是準確性都很高,可以說已經相當成熟。其原理是利用矽晶圓在和我們皮膚上電解液接觸的時候後形成電場,同時指紋在微觀上是高低不平的(肉眼不可見),這時候傳感器就可以記錄下指紋的形狀,以供解鎖使用。


從電容式指紋識別原理我們可以得出,電容識別不能溼手解鎖,以及無法隔著電場情況複雜的屏幕實現屏下指紋識別。想要將電容式指紋識別轉移到屏下有著不小的困難,因為其穿透能力太差讓它在全面屏時代顯得格格不入。

雖然電容式指紋還可以選擇後置和側邊識別,或者另闢蹊徑把指紋識別鑲嵌在品牌logo中,但順應市場,屏下指紋識別才是未來的主流方向。

光學指紋識別

談到光學識別的應用就很普遍了,簡單的舉例來說我們日常上下班的打卡機或門禁等,都採用了光學指紋識別技術,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和反射。

手指按壓屏幕時,OLED屏幕發出光線將手指區域照亮,照亮指紋的反射光線透過屏幕像素的間隙返回到緊貼於屏下的傳感器上。獲取的指紋圖像與手機初次錄入的圖像進行對比,最後進行識別判斷。


光學指紋識別

另外,由於LCD屏幕無法自發光,所以目前支持光學屏下指紋識別的產品都採用的是OLED屏幕。而且OLED屏幕擁有的自發光、可彎曲,厚度薄等特性,是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有力支撐。


光學屏下指紋識別可以有效的避免環境光的幹擾,在複雜環境下的穩定性表現更好。最後,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

超聲波指紋識別

既然是超聲波指紋識別,那實現原理自然就離不開它了。超聲波指紋識別與電容式指紋識別原理不同,因為超聲波具有穿透性,指紋模組發出的特定頻率的超聲波掃描手指,利用指紋的不同對超聲波反射的不同,能夠建立3D圖像。

高通稱超聲波指紋識別為Sense ID,它對手指表面的清潔程度沒有太多要求。而且不用對屏幕面板進行開孔,無需按壓、可以實現溼手解鎖。但目前應用該技術的手機廠商並不是很多,三星的Galaxy系列旗艦算一個。

02 vivo的光學屏幕指紋識別強在哪?

vivo在光學屏幕指紋技術上一直是行業的先行者,從2018年1月,第一款量產屏幕指紋技術的手機,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發布,之後vivo每次發布的新品,都針對用戶體驗,不斷改進光學屏下指紋技術。


vivo NEX 3 5G的屏幕指紋識別相當靈敏

比如,vivo X21將屏幕指紋識別升級到第二代,vivo NEX又承接到第三代,第四代屏幕識別技術在vivo X23上搭載,之後技術成熟不斷推進,vivo NEX 3 5G上的屏幕指紋識別已經相當完善了。


幹手狀態識別速度快 體驗和電容式指紋無差別

而現在雙模5G旗艦——vivo X30 Pro的發布又搭載了新一代的GX屏幕指紋識別技術,對比上一代sensor檢測面積增加30%,SNR提高41%,實測靈敏度和準確性完全可以抗衡傳統電容式指紋識別。


溼手狀態解鎖 準確性是電容式指紋所無法匹敵的

分別在在幹手、溼手狀態下手指都可以解鎖手機,且靈敏度表現都很不錯。而且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溼手解鎖手機的情況,這時候電容式指紋識別基本就「廢了」,但vivo X30 Pro搭載的光學指紋識別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寫在最後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vivo在光學屏幕指紋技術上的積累,背後工程師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最終帶來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更實用的解鎖體驗,更加一體化的機身設計等等。

什麼是體驗,當手機廠商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問題時,很多問題就可以快速解決了。手機前沿技術的發展,總離不開行業裡的領頭羊去帶動。這對於技術的普及會產生積極地影響,換個角度來看,vivo在光學屏幕指紋技術推動了智慧型手機的發展。

vivo每日熱機推薦:

vivo X30 Pro新品上市 60倍超級變焦+雙模5G+專業人像鏡頭 3998元起>>

vivo Y9s 3200萬像素超清自拍+4800萬全場景四攝水滴屏 1998元起>>

vivo S5時尚美學 3200萬像素寫真級自拍+4800萬AI四攝極點屏 2698元起>>

vivo iQOO Neo 855版 4500mAh大電池手機 1998元起>>

vivo NEX 3 5G版 瀑布屏+驍龍855+4500mAh電池手機 直降700元 4998元起>>

vivo iQOO Pro 5G版驍龍855+ 4500mAh電池手機 特惠300 到手價3198元>>

vivo X27 4800萬廣角夜景三攝+升降攝像頭+零界全面屏 2498元起>>

vivo Z5索尼4800萬AI三攝+4500mAh大電池手機 下單減100 8+128G到手價1998元>>

vivo S1 Pro 3200萬主打前置自拍手機6+256GB特惠100 到手價2298元>>

vivo U3x 5000mAh大電池+超廣角AI三攝 6GB版到手價799元起>>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一文看懂三大指紋識別原理 光學屏幕指紋強在哪?http://mobile.zol.com.cn/736/7364782.html

mobile.zol.com.cn true http://mobile.zol.com.cn/736/7364782.html report 4357 如果要挑一下當前智慧型手機幾大前沿技術,那屏幕指紋識別技術一定在列。之所以說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重要,是因為它不僅帶來了全新的解鎖交互方式,而且還影響著全面屏手機的形態變化。你或許會說蘋果的Face ID人臉識別方案不也同樣方便麼,但此類技術不可避免涉及到「劉海」...

相關焦點

  •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介紹_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分析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是什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介紹。指紋識別技術如今已經十分成熟,有著各種處理手段,還有光學識別和半導體識別等技術差別。而在手機端,備受關注的是屏下指紋識別,這種識別方式更加先進,技術要求更加嚴格,這裡簡單介紹其工作原理流程。
  • 手機指紋識別種類有哪些 指紋識別哪種好【詳情】
    由於我們的指紋是由一圈一圈的皮膚紋路構成,每個人紋路的形狀、指紋的波峰和波谷都完全不同,因此指紋在電容傳感器中測量的點的長短也不盡相同(波峰的電容值較高、波谷的電容值較低), 最終將指紋圖像翻譯成晶片能理解的電信號,當用戶在錄入指紋時,指紋模組工作,提取指紋圖像,轉化成電信號與傳感器上N多個電容器極板相匹配,最終記錄保存在手機中。
  • 破解三大難題,曠視科技實現無感指紋識別
    與之相伴的是屏下指紋識別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如今發售的高端機型幾乎均搭載了指紋識別功能,這項不斷迭代升級的技術逐漸成為市場發展主流。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是通過屏幕玻璃下方完成指紋識別的技術。按照技術原理分類,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包括光學屏下指紋和超聲波屏下指紋兩種: 光學屏下指紋識別:當手指按壓屏幕後,屏幕的RGB像素作為光源發出光線穿透蓋板至屏幕表面,將指紋紋理照亮,谷脊信號差可以通過反射光線的強弱,傳遞至屏下傳感器。傳感器將根據反射光線形成的指紋圖像進行分析和比對,達到解鎖目的。
  • 屏下指紋是什麼意思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
    以vivo等為代表的廠商選擇了另一條路線,即屏下指紋解決方案。其優點在於能夠「隱藏」,避免劉海屏的出現。 然而,即使都叫做屏下指紋識別,但按照技術原理與實現方法又可以細分為三種,光學式、超聲波式、電容式。三種屏下指紋識別各有不同,現階段發展狀況也各有差異。
  • 全球首款LCD屏內多點指紋識別有什麼不同
    各家手機廠商開發布會時,總會宣傳自家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各家的叫法不盡相同,相信很多朋友都感到困惑?但實際上屏下指紋實現的原理一般都離不開——光學屏幕指紋識別和超聲波指紋識別這兩項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和傳統的電容式指紋識別有什麼不同?最近,天馬微電子官宣的全球首款「LCD屏內多點指紋」解決方案又有怎樣的特點?
  •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劉延
    OPPO的演示上則表示,這項光域屏幕指紋技術能再次革新生物識別體驗,其核心點在於:「黃金識別區域」——15倍於目前主流光學方案,黑屏盲操作、光域加密和雙指識別。OPPO稱之為光域屏幕指紋,小米暫時沒給這項技術命名。雖然叫法不同,但從兩家的演示視頻上來看,兩家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相近的。解決的痛點也是類似的,即目前的屏幕指紋方案識別區域偏小的問題。
  • 兩種主流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對比
    年是屏下指紋識別爆發的一年,在 HOVM+魅族、一加等國產品牌顯示出很高的搭載率,全年一共有近 20 款旗艦機使用屏下指紋識別。其中 vivo 一口氣推出五代光電屏幕指紋技術,側面反映了光學式識別技術成熟度的高速發展。
  • 光學、半導體、超聲波……究竟哪種指紋識別技術更好用?
    指紋識別技術原理 進行指紋識別的前提是獲得良好的指紋,而獲得良好的指紋圖像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因為用於測量的指紋僅是相當小的一片表皮,所以指紋採集設備應有足夠好的解析度用以獲得指紋的細節。 目前市場上所用的指紋圖像採集設備,基本上基於三種技術基礎:光學技術、半導體技術、超聲波技術。
  • 調研機構:2020年有望成為LCD屏幕屏下指紋識別手機量產上市的元年
    以往光學屏下指紋識別需要搭配OLED屏「具備屏下指紋識別能力的手機,可以直接通過按壓手機屏幕指定區域,來完成識別指紋的過程。」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指出,這樣設計可以避免物理按鍵對屏幕面板的額外佔用,進而增大了手機的屏佔比,提高了手機的顯示性能。據了解,當前主流的指紋識別技術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電容式指紋識別、光學指紋識別和超聲波式指紋識別。
  • 迎來屏幕指紋加持的LCD,如今已經無力回天
    在沉寂了許久後,近日LCD屏幕指紋識別技術又迎來了曙光。近日,國內知名屏幕廠商天馬微電子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LCD屏內多點指紋解決方案「TED Finger Print」(下文簡稱TFP)。而這一解決方案除了有著自主智慧財產權之外,還兼具高集成化、全屏多點指紋識別、高屏佔比等特點,並已具備量產條件,且正向全球知名品牌送樣。
  • 電容式指紋引領生物識別技術升級
    近幾年,在智慧型手機、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大力推進之下,生物識別技術迅速普及,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早已不再是公安刑偵部門專門使用的了。人們每天都要用指紋解鎖、刷臉打卡。在進行身份認證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進行交易付款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籤訂合同時還是要提供生物密鑰。
  • 比指紋識別強在哪?解讀虹膜識別技術原理的前世今生
    很快,該技術就要在主流智慧型手機上出現了,據稱今年下半年的三星旗艦Galaxy Note 7就將搭載虹膜識別技術。那麼,這種看起來間諜範十足的技術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呢?它與我們常見的安全解決方案(如指紋識別)又有什麼不同?  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首先,我們來科普個小知識。
  • 潛望式鏡頭+光域指紋識別 OPPO新技術怎樣實現的?
    ,與光域屏幕指紋技術。這樣就實現了一組潛望式鏡頭的設計。近兩年通過廠商與供應鏈的不斷努力,光學屏幕指紋識別方案已經來到我們身邊,讓全面屏手機能夠以一個更完美的形態得到呈現。但目前的光學屏幕指紋體驗,並不如早先電容式指紋識別的體驗流暢自如。電容式指紋識別通常在機身背部或是手機屏幕下方位置,手指能夠非常明顯的感知到指紋識別區域。而現在的光學屏幕指紋可識別區域很小,稍有偏差就會解鎖失敗,很難實現盲操作。
  • 光學和超聲兩種屏下指紋方案以及結構光和TOF兩種3D識別方案介紹
    3D識別已被蘋果採用,並有望指向虛擬實境(VR/AR)和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而屏下指紋操作便捷、環境適應性強、符合用戶傳統使用習慣。 本文是來自中信建投的屏下指紋專題研究報告,著重介紹光學和超聲兩種屏下指紋方案以及結構光和TOF兩種3D識別方案,對於幾種方案的技術路徑、方案優劣、上下遊產業鏈以及市場規模進行了詳細分析。
  • 【宣戰】高通3D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向光學識別宣戰;三星再挑戰RGB...
    【宣戰】高通3D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向光學識別宣戰;三星再挑戰RGB OLED技術;3D觸控面板保護玻璃年增長48.6%
  • 如果人死了,指紋還能解鎖手機嗎?
    比如iphone12,採用的是3d人臉解鎖,而安卓手機大部分採用的是指紋解鎖。指紋解鎖又分為三種解鎖方式,他們分別是電容指紋識別,超聲波指紋識別、光學指紋識別。因此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簡單的對這三種解鎖方式做一個解析。1,指紋解鎖的三大方式。方式一,電容式指紋解鎖。
  • 邁瑞微發布多款指紋模塊新品,光學指紋技術更被看好
    (集微網/文 鄧文標)指紋識別晶片行業經過兩年的快速成長,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的主流標配,市場滲透率也已超過5成。然而,一直以來指紋識別技術,就沒有停止過破解與反破解的博弈,在了解了指紋識別產品的工作原理和識別算法後,總能找到對應的破解條件。
  • RFID技術新運用 指紋識別三大採集方式
    指紋技術運用是亮點:三種採集方式顯優勢   無可厚非,在安全防範注重時代下,指紋識別技術的運用呼聲很高,市場拍起的浪潮亦是一波接著一波。尤其是在身份識別中,指紋技術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儘管指紋識別技術已經進入了民用領域,但是其工作原理其實還是比較複雜的。與人工處理不同,生物識別技術公司不直接存儲指紋的圖像。
  • 一張表為讓你輕鬆區分半導體指紋鎖和光學指紋鎖的不同和優劣
    1,很高的識別率。2,能夠自動結束圖像採集,而且圖像質量越來越好。 3,防偽指紋能力強。4,抗靜電能力強。5,超薄體積:能嵌入到各種終端產品中。 目前由於光學指紋識別模塊造價低,適應性強等原因廣泛應用於各大領域,目前許多低端指紋鎖使用的也是光學指紋識別模塊。 1. 光學指紋識別模塊的環境適應性較強。光學指紋頭採集窗一般採用鋼化玻璃,能夠一定程度的抗壓抗磨和耐酸鹼、汙漬的腐蝕。
  • vivo的屏幕指紋技術怎麼樣?橫向比較+縱向分析,帶你領略黑科技
    指紋識別既然怎麼放都尷尬,那就索性放棄,用一個全新的方案代替,比如iPhone X就用Face ID取代Touch ID,國產方面也有不少廠商跟進,加入了原理類似的面部識別,但通常只是指紋解鎖的補充。就目前為止,iPhone X的面部識別技術最為安全,敢用於支付,但依然各種被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