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文 鄧文標)指紋識別晶片行業經過兩年的快速成長,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的主流標配,市場滲透率也已超過5成。然而,一直以來指紋識別技術,就沒有停止過破解與反破解的博弈,在了解了指紋識別產品的工作原理和識別算法後,總能找到對應的破解條件。
「通過貼膜手段,就能實現了對智慧型手機的指紋破解。」蘇州邁瑞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技術官李揚淵日前表示,指紋晶片行業由FBI主導,在早期設計指紋晶片算法技術路線的時候,首先考慮就是規避安全風險。目前,市面上已經量產的指紋識別晶片都是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被破解的。任何一款商用軟體(包括ios、windows、android),都可能在用戶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通常通過向用戶推送補丁來解決。
安全價值高於安全成本
那麼面對指紋識別行業已經存在的問題,又該如何應對?李揚淵在「安全指紋 物聯生活——邁瑞微安全指紋技術發布會」上稱,一方面先於惡意攻擊者發現問題,另一方面也能夠督促業界修正問題,避免問題的進一步擴散。這也就是企業研究安全的價值,不在於安全的成本,而是研究攻破安全行業的成本。
蘇州邁瑞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技術官李揚淵
李揚淵進一步表示,目前邁瑞微正通過獨家算法層面優化,可以避免這種問題。「做指紋識別有兩個關鍵要素,一是安全,另一個是質量。」在活動現場,邁瑞微重點發布了三個嵌入式指紋模塊產品系列,分別是Microarray ECS 120、ECS 160和Microarray ECS 256。其中Microarray ECS256,尺寸達到256×360,面向安防業,符合身份證規格;而面向智能門鎖等物聯網安防應用的Microarray ECS120和ECS160系列則實現了各種系統配置的兼容性,更好的做到了物聯網時代下的結構設計一體化。
在技術優勢上,這款嵌入式指紋模塊具有無環抗靜電、陶瓷抗刀劃、算法抗攻擊、國密級安全處理器、低功耗藍牙、最小尺寸(PCBA 18mm x 18mm)、內置ID2、攜手阿里智家等特點。李揚淵表示,從基本配置、安全配置到無線配置,新產品具備了結構向後兼容,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性能優勢,將助力終端廠商持續升級產品。
可見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邁瑞微也在開拓IoT市場,李揚淵稱之為「兩條腿走路」。李揚淵稱,在IoT領域,邁瑞微有兩個角色,第一個我們作為傳感器IC商的一個角色,是為傳感器的標準和指紋識別算法提供相應的建議。第二塊,我們也是指紋模塊製造商的一個角色。邁瑞微把指紋模塊做不同的等級提升,來解決信息安全問題,而鎖廠繼續解決傳統所需要的物理強健,也就是物理3C的問題,這個是一個比較符合那個各方的技術長處的。
李揚淵強調,指紋晶片行業安全和很多產業不一樣,很多產業它是上到下一層層分級,每層設立標準即可,而安全是每個環節相互扣起來,嚴格的扣合成一條鏈條。這個鏈條工作交由終端廠商來做是通通不現實,應該有一組企業在後臺把事情全部解決,交給終端廠商一個最簡單的安裝標準,這是最好的產業解決辦法。
屏下指紋識別看好光學指紋方案
正在兩路並進的邁瑞微,主力市場顯然還是以手機市場為主,而在手機指紋識別技術應用中,邁瑞微亦在切入下一代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邁瑞微在屏下指紋的超聲波跟光學方案都在正常進展當中,光學方案按照我對這些在產業實際的研發進度的估計,除非有人想拿紅外線的來衝動一把。」
李揚淵表示,紅外採集指紋有一個本質缺陷,就是我們用紅外反射可見光透過油墨給畫個圖案,再加上我們現在都看到了好多家的算法有這樣的缺陷,畫個圖案就把它破解了,搞不好會讓屏下指紋被輕易破解。
當然如果用可見光來做,這事確實非常困難,這和OLED的的結構有關。有廠商在OLED上開口,造成降低解析度,可能為了裝指紋也許不貴,可OLED的成本價值就相對貴很多。 李揚淵透露,光學的難點是OLED保持不動,而超聲波的成本是材料,高通超聲波方案目前也卡在材料上面。超聲波材料有兩種,一種是高溫一種低溫,低溫的來說太低溫了,大概一百多還能活,所以消費電子還湊合,工業不可能;而高溫材料要比其他自身溫度高,所以超聲波的正常設計其實在探索中。
不過,目前從市場應用進展來看,屏下指紋技術將2018年將大概率實現移動終端導入量產,實現商用,但究竟是光學指紋技術還是超聲波方案勝出,終究還要看市場產品的反饋和用戶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