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瑞微發布多款指紋模塊新品,光學指紋技術更被看好

2020-12-05 愛集微APP

(集微網/文 鄧文標)指紋識別晶片行業經過兩年的快速成長,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的主流標配,市場滲透率也已超過5成。然而,一直以來指紋識別技術,就沒有停止過破解與反破解的博弈,在了解了指紋識別產品的工作原理和識別算法後,總能找到對應的破解條件。

「通過貼膜手段,就能實現了對智慧型手機的指紋破解。」蘇州邁瑞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技術官李揚淵日前表示,指紋晶片行業由FBI主導,在早期設計指紋晶片算法技術路線的時候,首先考慮就是規避安全風險。目前,市面上已經量產的指紋識別晶片都是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被破解的。任何一款商用軟體(包括ios、windows、android),都可能在用戶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通常通過向用戶推送補丁來解決。

安全價值高於安全成本

那麼面對指紋識別行業已經存在的問題,又該如何應對?李揚淵在「安全指紋 物聯生活——邁瑞微安全指紋技術發布會」上稱,一方面先於惡意攻擊者發現問題,另一方面也能夠督促業界修正問題,避免問題的進一步擴散。這也就是企業研究安全的價值,不在於安全的成本,而是研究攻破安全行業的成本。

蘇州邁瑞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技術官李揚淵

李揚淵進一步表示,目前邁瑞微正通過獨家算法層面優化,可以避免這種問題。「做指紋識別有兩個關鍵要素,一是安全,另一個是質量。」在活動現場,邁瑞微重點發布了三個嵌入式指紋模塊產品系列,分別是Microarray ECS 120、ECS 160和Microarray ECS 256。其中Microarray ECS256,尺寸達到256×360,面向安防業,符合身份證規格;而面向智能門鎖等物聯網安防應用的Microarray ECS120和ECS160系列則實現了各種系統配置的兼容性,更好的做到了物聯網時代下的結構設計一體化。

在技術優勢上,這款嵌入式指紋模塊具有無環抗靜電、陶瓷抗刀劃、算法抗攻擊、國密級安全處理器、低功耗藍牙、最小尺寸(PCBA 18mm x 18mm)、內置ID2、攜手阿里智家等特點。李揚淵表示,從基本配置、安全配置到無線配置,新產品具備了結構向後兼容,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性能優勢,將助力終端廠商持續升級產品。

可見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邁瑞微也在開拓IoT市場,李揚淵稱之為「兩條腿走路」。李揚淵稱,在IoT領域,邁瑞微有兩個角色,第一個我們作為傳感器IC商的一個角色,是為傳感器的標準和指紋識別算法提供相應的建議。第二塊,我們也是指紋模塊製造商的一個角色。邁瑞微把指紋模塊做不同的等級提升,來解決信息安全問題,而鎖廠繼續解決傳統所需要的物理強健,也就是物理3C的問題,這個是一個比較符合那個各方的技術長處的。

李揚淵強調,指紋晶片行業安全和很多產業不一樣,很多產業它是上到下一層層分級,每層設立標準即可,而安全是每個環節相互扣起來,嚴格的扣合成一條鏈條。這個鏈條工作交由終端廠商來做是通通不現實,應該有一組企業在後臺把事情全部解決,交給終端廠商一個最簡單的安裝標準,這是最好的產業解決辦法。

屏下指紋識別看好光學指紋方案

正在兩路並進的邁瑞微,主力市場顯然還是以手機市場為主,而在手機指紋識別技術應用中,邁瑞微亦在切入下一代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邁瑞微在屏下指紋的超聲波跟光學方案都在正常進展當中,光學方案按照我對這些在產業實際的研發進度的估計,除非有人想拿紅外線的來衝動一把。」

李揚淵表示,紅外採集指紋有一個本質缺陷,就是我們用紅外反射可見光透過油墨給畫個圖案,再加上我們現在都看到了好多家的算法有這樣的缺陷,畫個圖案就把它破解了,搞不好會讓屏下指紋被輕易破解。

當然如果用可見光來做,這事確實非常困難,這和OLED的的結構有關。有廠商在OLED上開口,造成降低解析度,可能為了裝指紋也許不貴,可OLED的成本價值就相對貴很多。 李揚淵透露,光學的難點是OLED保持不動,而超聲波的成本是材料,高通超聲波方案目前也卡在材料上面。超聲波材料有兩種,一種是高溫一種低溫,低溫的來說太低溫了,大概一百多還能活,所以消費電子還湊合,工業不可能;而高溫材料要比其他自身溫度高,所以超聲波的正常設計其實在探索中。

不過,目前從市場應用進展來看,屏下指紋技術將2018年將大概率實現移動終端導入量產,實現商用,但究竟是光學指紋技術還是超聲波方案勝出,終究還要看市場產品的反饋和用戶的聲音。

相關焦點

  • 邁瑞微郭小川:全球首家TSV封裝的指紋晶片廠家
    隨著指紋識別技術的興起,在市場這般火熱的前提下,面臨多種方案的選擇,而指紋識別晶片方案是如何選擇?能穿透藍寶石和微晶鋯還用談塑封的穿透率嗎?60微米厚度的有很多家,80微米門檻高了,100微米有點難,而華天科技已經把整個塑封的門檻降低了,已經能夠做到80微米和100微米,但是150微米有誰能做到?還有更厚的嗎? 指紋算法和指紋傳感器晶片,是同一家公司開發和銷售的嗎?
  • 一文看懂三大指紋識別原理 光學屏幕指紋強在哪?
    目前指紋識別技術可以分為三類:電容式指紋識別、光學屏幕指紋識別和超聲波指紋識別。三種指紋識別各有什麼不同?現階段vivo的光學屏幕指紋識別技術,能否抗衡傳統電容式指紋識別呢?光學指紋識別談到光學識別的應用就很普遍了,簡單的舉例來說我們日常上下班的打卡機或門禁等,都採用了光學指紋識別技術,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和反射。手指按壓屏幕時,OLED屏幕發出光線將手指區域照亮,照亮指紋的反射光線透過屏幕像素的間隙返回到緊貼於屏下的傳感器上。獲取的指紋圖像與手機初次錄入的圖像進行對比,最後進行識別判斷。
  • 光學、半導體、超聲波……究竟哪種指紋識別技術更好用?
    而智能門鎖產品的指紋採集多光學和半導體,超聲波技術還比較少見。 光學指紋識別技術 藉助光學技術採集指紋是歷史最久遠、使用最廣泛的技術。光學識別 VS 半導體識別 光學指紋識別技術優劣勢 優勢1:模塊環境適應性強、易清理 光學指紋識別模塊的環境適應性較強,光學指紋頭採集窗一般採用鋼化玻璃,能夠一定程度上增強抗壓抗磨和耐酸性,汙漬的腐蝕,對工作環境的溫度適應性較好
  • 一張表為讓你輕鬆區分半導體指紋鎖和光學指紋鎖的不同和優劣
    半導體指紋識別是由上萬個電容器組成電容陣列,採集指紋脊和谷到觸板的距離形成指紋數據,相比與光學掃描精度更好,能採集更精細的指紋細節,採集速度也更快。 3. 半導體指紋識別模塊識別率高。光學指紋頭正常使用中會受到指紋乾濕、深淺的影響,導致識別錯誤和無法識別指紋的現象,而半導體可最大程度免除這些問題。
  • 打破蘋果專利壁壘,國產手機指紋識別技術來了!
    從外觀看上去,普通的消費者很難從外觀上區分其與真iPhone6的差別。而且這款手機甚至還擁有蘋果的致命武器——指紋識別功能。據了解,這款手機的指紋識別,採用了由國內的晶片公司邁瑞微電子製造的AFS120晶片,已實現量產。此次的「國產指紋識別晶片」,引起大範圍的熱議。
  •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介紹_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分析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是什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介紹。指紋識別技術如今已經十分成熟,有著各種處理手段,還有光學識別和半導體識別等技術差別。而在手機端,備受關注的是屏下指紋識別,這種識別方式更加先進,技術要求更加嚴格,這裡簡單介紹其工作原理流程。
  • 單指識別有風險,多指紋識別更安全?
    在CES 2020期間,Isorg展示了一款支持多手指的全屏幕指紋識別(fingerprint-on-display,FoD)傳感器模塊,最多可同時讓4隻手指觸控智慧型手機屏幕。
  • 橘子皮如何解鎖指紋識別?關鍵點在於導電筆塗層
    stGednc原理如下蘋果在iPhone5s上搭載指紋後,為了讓大家放心使用,於是發布了長達33頁的安全白皮書。蘋果發布Touch id安全白皮書stGednc重要的是stGedncTouch ID會從各種角度不斷學習用戶的指紋,在已有的指紋圖譜上添加新的節點。
  • 兩種主流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對比
    隨著技術的發展,不僅使 FOD 成為一條硬體創新的高速通道,且可以取得創新的領先。2018 年的 CES 大會上,vivo 率先發布屏下指紋識別的旗艦機, 開啟了安卓陣營在屏下指紋識別的裝備競賽。年是屏下指紋識別爆發的一年,在 HOVM+魅族、一加等國產品牌顯示出很高的搭載率,全年一共有近 20 款旗艦機使用屏下指紋識別。
  • 如何選購指紋產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指紋識別技術在**近幾年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從幾年前的「不知廬山真面目」到其產品在安防市場的大施拳腳,大有一副欣欣向榮的態勢。    眾所周知,指紋識別技術是利用人體指紋特有的**性和不變性,同時結合光學、機械、電子和計算數學等多種學科的高新技術。
  • 中消協發布智能門鎖試驗報告:半數樣品指紋識別存風險
    試驗顯示,29款樣品中,48.3%的樣品密碼開啟安全存在風險,50%的樣品指紋識別開啟安全存在風險,85.7%的樣品信息識別卡開啟安全存在風險。資料圖:消費者試用智能人臉識別門鎖。 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近年來,智能門鎖逐漸進入越來越多家庭,也吸引了企業跨界進入智能門鎖行業。
  • 屏下指紋是什麼意思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
    屏下指紋識別對於全面屏的發展起助力作用,第一款真正量產的屏下指紋手機是來自vivo,到現在為止,各大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屏下指紋手機,那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吧! 以蘋果為代表的部分廠商選擇了3D識別技術,通過結構光構建人臉模型進行識別。但此類技術不可避免涉及到劉海屏問題。
  • 傳蘋果明年春季將推兩款LCD新機 首配側邊指紋支持5G技術
    傳明年發布兩款LCD新機此前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曾經在提交的報告中預測,蘋果不太可能在明年春季推出新款iPhone SE,主要理由則是今年四月份問世的iPhone SE銷量出色,且蘋果將專注iPhone 12系列。
  • 電容式指紋引領生物識別技術升級
    近幾年,在智慧型手機、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大力推進之下,生物識別技術迅速普及,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早已不再是公安刑偵部門專門使用的了。人們每天都要用指紋解鎖、刷臉打卡。在進行身份認證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進行交易付款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籤訂合同時還是要提供生物密鑰。
  • 一加新品發布:搭載全球最快光感指紋解鎖器 引領安卓手機未來的...
    一加手機公司在周一發布了OnePlus 6T,這是首款進入美國嵌入指紋識別器的手機。這是Android製造商追趕蘋果人臉識別(Face ID)技術的一個例子。一些Android手機有面部識別系統,但它們經常被用作解鎖手機的快捷方式,但不像指紋讀取器那麼安全。更安全的選擇,比如三星手機上的虹膜掃描,但速度比較慢。為了擴大顯示器的尺寸,Android製造商已經轉向在手機背面安裝指紋讀取器,但這可能會很不方便。
  • 多款黑科技新品亮相 螢石讓生活更安全更可靠
    3月28日,「慧享生活 智瑩未來」螢石2017新品發布會暨首屆百城千店巡展活動於北京舉行。現場發布貓眼+指紋鎖套裝,螢石C3A+W2S無線電池相機套裝,C6P全景攝像機,系列創新雲服務等多款種草級「黑科技」新品。
  • 破案用的指紋學及指紋技術應用之前世今生
    在21世紀的今天,指紋識別技術的應用已經是非常的普遍流行了,就像如今我們平常用到的手機指紋解鎖、上班考勤用指紋打卡方式、指紋門禁等等。有了指紋識別技術,大大的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是快捷、方便、靈活。指紋所帶來的好處真的是非常之多。看來指紋似乎就是上帝專門給我們每個人的唯一烙印,打上獨一無二的標籤。先來看看指紋的定義和特性指紋是人類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膚所形成的紋路。
  • 秒解是什麼樣的體驗 榮耀Magic2屏內指紋體驗
    最近發布的榮耀Magic2就搭載了這項極具未來感的技術,再加上麒麟980的超強性能加持,在市場表現亮點頗多。    榮耀Magic2可以深挖的賣點還有很多,但今天我們主要就它的屏內指紋解鎖來進行體驗,看看實測效果究竟怎麼樣?
  • ...曝光38款智能門鎖檢測無一完全合格 14款活體指紋技術 用假指紋...
    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不刻意追求更多的開鎖方式;定期擦拭指紋模塊重慶晨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張瀚祥 實習生 劉玉嬌)智能門鎖已從高端用品飛入尋常百姓家,近幾年重慶也湧現了很多智能門鎖門店,主打IC卡、密碼、指紋等多種開鎖方式的智能門鎖開始熱銷。
  • 3D列印指紋能解鎖嗎?人去世了指紋能解鎖嗎?答案令人震驚!
    光覺識別比較容易理解,其實就和人臉識別類似,很多不適合放置電容識別模塊的位置,比如屏下指紋識別,電容指紋識別不透明就完蛋了,不過種花家覺得屏幕背面指紋識別也挺好用的,不用來按正面,隨手解鎖比正面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