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用的指紋學及指紋技術應用之前世今生

2020-08-12 零BOY愛文化

在21世紀的今天,指紋識別技術的應用已經是非常的普遍流行了,就像如今我們平常用到的手機指紋解鎖、上班考勤用指紋打卡方式、指紋門禁等等。有了指紋識別技術,大大的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是快捷、方便、靈活。

指紋信息的唯一性是人身份認定的重要依據,由於它的特性帶來了商業的價值,從一開始的刑事破案應用到現在流行的科技民用。指紋所帶來的好處真的是非常之多。看來指紋似乎就是上帝專門給我們每個人的唯一烙印,打上獨一無二的標籤。

先來看看指紋的定義和特性

指紋是人類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膚所形成的紋路。指紋紋路有三種基本形狀:鬥型、弓型和箕型,它是皮下組織對指肚表皮頂壓方向的不同造就了這不同的形狀。研究發現人體在胎兒發育3~4個月的時間指紋就已經基本形成,到了14歲時指紋就已經定型並且終身不變。

指紋具有不變性、唯一性和遺傳性。在中國人和日本人當中,出現鬥形紋和箕形紋的概率相當,歐洲人箕形出現率比較多,美國人則弓形出現率較多。目前尚沒有發現兩枚完全相同的指紋。由於指紋的特性,使用指紋比較方便,所以廣泛被應用於身份鑑別。

指紋紋路的特點

兩枚指紋經常會具有相同的總體特徵,但局部特徵--節點,卻不可能完全相同。節點指紋紋路並不是連續的,平滑筆直的,而是經常出現中斷、分叉或打折。正是這些節點提供了指紋的確認節點特性。

在犯罪現場中,罪犯如果沒有帶上手套作案就必定會留下指紋的痕跡,通過採集現場的指紋樣本就可以進行對犯罪分子進行身份認證和追蹤。

簡單說說留下指紋的顯現法。在物理上,可以使用粉末法、磁粉法。在化學上,可以使用碘燻法——它與指紋殘留物的油脂產生反應後,便會出現黃棕色的指紋、硝酸銀法——硝酸銀溶液與殘留汗液中的氯化鈉產生反應後,在陽光下會產生黑色的指紋。

指紋應用的的發源地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指紋的國家,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了。我們常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文件籤字畫押的情形,就是應用了指紋這一特性。事實上也存在保留至今的一些文件資料,例如:貸契約、買賣文憑,婚約休書、獄詞供狀、軍隊名籍等。

在秦朝時期,就已經把指印用於鑑定和破案上了,據《封珍式-穴盜》記載:內中及穴中外壤有膝、手跡、膝、手各處」。 古人將指紋分為兩類,即「螺」和「箕」,通過肉眼的分析得出結果。

宋朝時代,指印破案的方式就更進一步了,被稱為「古代十大斷案高手」的提刑官法醫宋慈,其一生著作《洗冤錄》當中記載了詳細運用指紋破案的方法。

指紋鑑別法是什麼時候流傳到國外並且推廣開來的呢?

最早介紹中國應用手印的是一位阿拉伯商人蘇萊曼,在《旅行關係》雜誌中介紹大唐風情時,就有關於在借據上蓋指紋的記載。隨著對外文化的交流,中國傳統的指紋應用逐漸在全世界開始散播起來。

指紋學興起於歐洲,17世紀,自然科學和應用技術如人體解剖學、組織學和生理學的發展,為指紋學打下了科學的理論基礎。

1684 年,英國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內赫米亞.格魯博士在研究報告中首次描述了汗孔、皮膚脊紋及其排列方式,荷蘭解剖學家G.比得洛和義大利的M.馬爾皮吉教授詳細研究了摩擦皮紋的脊和汗孔及其由脊紋組成的不同形式的圖案。

1787 年,J.E.L.珀金傑依據自己觀察到的指紋紋理形式不同,將指紋分為九類

1788 年,J.C.A.梅耶第一個闡述了摩擦脊紋在外觀上有相似性、在微小特徵之間有特異性

1856 年,人類學家韋爾克通過自己不同年齡段的指紋特徵,證明了指印終生不變的性質

1877 年,法國醫生奧伯特在研究皮膚病和腺體分泌過程中,發現了將硝酸銀溶液塗在紙上顯出汗液指印的方法,成為創立指紋顯現法的第一人

1891 年,英國的優生學鼻祖弗朗西斯科.高爾頓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指紋分類法》論文,次年又出版了《指紋學》,將指紋分為拱、箕、旋渦(鬥) 三種典型,1900 年詳細論述了指印的分類與功用,該成果與後續研究者E.R.亨利的研究成果一起被稱之為高爾頓- 亨利分類系統。此後各國開始沿用該系統,《指紋學》逐步流行開來。

1896 年,阿根廷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指紋為依據鑑別身份的國家

到了二十世紀初,指紋學正式傳入中國。20 世紀20 年代,南京中央大學劉紫苑教授設計了中華式指紋分析法。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 年制定了全國統一的《十指指紋分析法》,各地陸續建立了單指指紋和掌紋鑑定系統,中國指紋學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

指紋的探索到有系統的學說《指紋學》,歷經不同國家專家的漫長努力和艱辛付出,最終才形成最具人類智慧的勞動成果。

指紋學和指紋技術的不斷完善使得指紋由人工識別轉變為自動識別

在二十世紀70年代末,美國率先研發出指紋自動鑑定系統,此後在80代時期,各國也開始研發出各自的指紋自動鑑定系統。

現代指紋識別技術分別有3種:電容式指紋識別、光學指紋識別、超聲波指紋識別。

電容式指紋識別:利用指紋傳感器與導電的皮下電解液形成的電場,指紋的高低起伏會導致二者間的壓差出現不同的變化,以此來實現準確的指紋測定。

光學指紋識別:利用光線反射成像識別用戶指紋。

超聲波指紋識別:利用指紋模組發出的特定頻率超聲波掃描手指,由於不同指紋對超聲波的反射不同,從而形成3D指紋圖形。

如今我們現在用的手機都開始使用屏幕指紋識別技術,很多主流手機都採用OLED屏幕或LCD屏幕。

隨著科技的進步,指紋識別技術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指紋識別技術逐漸進入IT技術領域,計算機信息系統結合在一起,廣泛應用起來。像文章剛開始提到的手機指紋解鎖、指紋打卡等應用,類似的還有指紋驗證支付、指紋登陸等等,極大的便利了我們的生活。

關於指紋的安全性問題,指紋識別真的是安全嗎?

從指紋的特性上考慮,上文已經提到過指紋具有唯一性、不變性,目前尚沒有發現完全相同的兩枚指紋,指紋識別是安全的,但是考慮到人的安全意識問題上看,由於一時的疏忽大意,把自己的指紋洩露,導致給他人複製獲取,這種情況也會發生的。

從指紋識別系統軟體的分析來看,相信經過了這麼多年發展和推進,系統的不斷完善和改進,其安全性能也是經得起考驗的。

從發展趨勢上看,指紋識別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像有些國家的出入境系統、政府企業單位內部系統等也在使用之中。

總的來說指紋識別驗證還是相對安全的。

參考資料:

1.百科——指紋

2.百科——皮紋學

3.百科——指紋識別技術

4.古代為什麼需要畫押按手印,古人靠什麼來識別指紋呢

相關焦點

  • 谷城警方通過指紋比對破案27起
    2006-12-11 16:20:21        日前,筆者從湖北省穀城縣公安局獲悉,截止12月上旬,該局通過指紋比對破案
  • 唐文亮:比對10萬枚指紋破案近千起
    彎彎曲曲、或粗或細的線條,密密麻麻地鋪滿電腦顯示屏,唐文亮的頭微微前傾,用滑鼠在線條上做著標註。同樣的姿勢,維持了近3個小時,「指紋神探」唐文亮終於挪動了身體,伸了個懶腰,取下藍光眼鏡,揉了揉眼睛道:「找到了!」
  • 古代沒有指紋技術,為何還要犯人畫押,並非多此一舉而是古人智慧
    提及指紋,大家最先想起的很有可能便是其在破案中的神奇作用。確實,當代刑警隊技術應用中,勘測、獲取和辨別指紋早已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卻不知道,利用指紋破案並非當代技術應用。依據考古新發現和參考文獻記述,早在距今2500年以前的東漢,中國古代人就早已開始利用案發現場留存下來的指紋來進行破案。
  • 12年比對10多萬指紋,破案近千起!這位「指紋神探」真牛!
    如果沒有別的事情,唐文亮會盡力少喝水,一直坐到中午,「比對指紋的連貫性很強,如果中途休息,會干擾思路。」指紋是人體的身份證,每個人的指紋都是唯一的,它與DNA一樣,是確定或排除刑事案件嫌疑人的重要證據之一。從警12年,唐文亮比對10多萬枚指紋,破案近千起。探尋證據、甄別痕跡、一錘定音,這位「指紋神探」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
  • 指紋比DNA更獨特 七成刑事技術破案要靠它
    卞衛平  麗水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指紋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浙江省刑偵專家。  4次被評為全國指紋協查工作先進個人。  2000年8月至今,他負責的指紋中心直接破案6000多起,帶破各類刑事案件1萬多起,其中搶劫、強姦、兇殺等惡性案件上百起。  去年,麗水市已成立「卞衛平指紋工作室」。
  • 12年比對超10萬枚指紋 「指紋神探」從殘缺指紋中發現真相
    彎彎曲曲、或粗或細的線條,密密麻麻地鋪滿電腦顯示屏,唐文亮的頭微微前傾,用滑鼠在線條上做著標註。同樣的姿勢,維持了近3個小時,唐文亮終於挪動了身體,伸了個懶腰,取下藍光眼鏡,揉了揉眼睛道:「找到了!」唐文亮是成都市公安局溫江區分局刑事技術室民警、痕跡檢驗副高級工程師,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從殘缺的指紋中,破譯隱藏密碼,找到通往真相的道路。
  • 29歲「指紋神探」 「喊醒」沉睡指紋抓「黑手」
    然而,連雲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大隊指紋室的技術員張雙印,靠著一股子韌勁兒,從一枚枚殘缺的指紋中演繹出一個個「指海撈兇」的傳奇:憑一枚模糊的血指紋,破獲10年前的命案;一月連破公安部下達的6起命案積案;從警7年,通過指紋破案2000餘起……日前,省公安廳上報公安部申請表彰的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候選人名單裡,今年29歲的張雙印榜上有名。
  • 指紋比對太辛苦?用黑科技就簡單了
    一直以來,指紋比對都是刑偵破案的重要手段。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的宋慈就在他的作品《洗冤錄》中介紹了大量根據採集指紋破案的例子,也成功開創了「法醫鑑定學」。到了南宋時期政府還建立起了古代的「指紋資料庫」,有專門的機構管理和研究指紋。
  • 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為何犯人總是要按手印畫押?
    但指紋的特殊意義的發現卻並不是在現代,遠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便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雖然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但犯人犯了事伏法總會籤字畫押按手印,這又是為何呢? 指紋在古代的意義 在各類古代破案影視劇和文獻記載當中,我們總是對犯人行刑前的一幕十分熟悉,當知縣大人準備行刑之前,總會讓犯人們籤字畫押按手印,對自己所犯之事有個了結,但有的人就會有疑問了,這古代並沒有指紋識別的技術,如此興師勞眾的讓犯人按手印是為何呢?
  • 現代分析技術在中藥指紋圖譜研究中的應用
    3、高效液相色譜(HPLC)及高效液相與質譜聯用(HPLC—MS)指紋圖譜    HPLC是2O世紀6O年代開始的一項現代分析技術,是在液相色譜的技術基礎上,結合氣相色譜技術發展起來的,具有高效、快速、靈敏、重現性好、應用範圍廣等特點,目前已成為中藥質量控制的首選方法,適合於中藥複雜成分的分離、分析和指紋圖譜的建立。
  • 揭秘指紋處理之謎
    目前國內外的案件刑偵工作,經常可以看到案件偵破時需要法醫或者刑偵採用指紋檢驗的方法識別犯罪嫌疑人的指紋,進而通過蛛絲馬跡的聯繫而破案
  • 現代分析技術在中藥指紋圖譜研究中的應用(2)
    9、DNA指紋圖譜    DNA分子遺傳標記技術具有快速、微量、特異性強的特點,且不受生長發育階段、供應部位、環境條件的影響,已在中藥鑑定學研究中展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並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近年來,PCR技術帶來的基因操作的變革,使PCR技術不僅在醫學、農學與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廣泛應用,同時也滲透到中藥鑑定的研究和領域中。
  • DNA也有「指紋」
    DNA片段雜交,用放射自顯影便可獲得DNA指紋圖譜。在基因工程的常規操作中,瓊脂糖凝膠電泳應用最為廣泛。利用低濃度的螢光嵌入染料-溴化乙錠進行染色,可確定DNA在凝膠中的位置。如有必要,還可以從凝膠中回收DNA條帶,用於各種克隆操作。瓊脂糖凝膠的分辨能力要比聚丙烯醯胺凝膠低,但其分離範圍較廣。用各種濃度的瓊脂糖凝膠可以分離長度為200 bp至近50 kbp的DNA。
  • 尋找躲藏在一平方釐米裡的真兇: 「指紋神探」 12年來比對10多萬指紋
    和衝鋒抓敵,奮勇在第一線的民警不同,唐文亮把電腦滑鼠當作自己的武器,在迷宮一般的指紋圖像裡尋找蛛絲馬跡,準確狙擊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唐文亮是溫江分局刑事技術室民警、痕跡檢驗高級工程師,從事指紋工作12年來,唐文亮比對指紋達10多萬枚,破案近千起。靠著一股子韌勁兒,在「黑白世界」的紋山線海中演繹出一個個「指海狙兇」的傳奇。
  • 結合先進技術NEC指紋比對方案具高辨識率
    於今年舉辦的「現場指紋比對技術評比測試」中名列前茅。  此次的評比測試,有眾多知名指紋比對技術廠商參加,NEC的方案以97.2%的高辨識率位居首位,第二名為87.8%、其次為80.0%。而該公司能夠達到如此高的辨識率,是由於強化了影像特徵點適應控制技術、以及區域特性比對技術,並以此為基礎,融合最新開發的現場指紋幹擾消除技術、低品質隆線辨識技術等最先進的指紋影像處理技術。
  • 基因指紋破案:美國這場會議最終導致24.5萬人感染新冠肺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美國媒體11日報導,一項病毒基因指紋研究顯示,今年2月底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一場生物技術會議成為新冠病毒超級傳播源,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傳播的病例多達大約24萬5000例。像指紋一樣,基因之間的差異也具有「唯一性」,因此被稱為基因指紋。
  •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2、指紋識別技術   指紋識別技術是利用傳感器、圖象處理、模式識別的技術來匹配指紋之間是否一致。指紋識別涵蓋圖像採集、特徵提取和匹配等環節。傳統的指紋圖像採集有油墨採集、光學全反射、電容傳感器、超聲波等方法,提取的特徵主要包括指紋的方向場、脊線的密集程度、脊線端點和分叉點等。然而,傳統指紋識別技術面臨著以下問題:一是在1對N的情形下,隨著人數不斷增加,識別準確率將明顯降低;二是指紋防偽方面仍有欠缺,如利用指紋膜、照片等方法可能破解指紋驗證。
  • 光學、半導體、超聲波……究竟哪種指紋識別技術更好用?
    指紋識別技術原理 進行指紋識別的前提是獲得良好的指紋,而獲得良好的指紋圖像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因為用於測量的指紋僅是相當小的一片表皮,所以指紋採集設備應有足夠好的解析度用以獲得指紋的細節。 目前市場上所用的指紋圖像採集設備,基本上基於三種技術基礎:光學技術、半導體技術、超聲波技術。
  • 現代分析技術在中藥指紋圖譜研究中的應用(1)
    針對中藥指紋圖譜的研究所涉及的方法種類繁多,主要採用色譜方法分離特徵成分;採用uV、IR、NMR、MS等光譜方法鑑定化合物的結構,提高指紋圖譜的可信度。主要方法有TL C、TLCS、GC、GC—MS、HPLC、HPLC—MS、HPCE、IR、UV、NMR、x射線衍射以及DNA探針和生物色譜技術等,其中,色譜方法是主流方法,在中藥指紋圖譜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面就目前常用的中藥指紋圖譜進行論述。
  • 百佳刑警推選丨張世平:「破譯」指紋大乾坤
    1996年參警以來,一直工作在刑事技術崗位上,工作中他始終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刻苦鑽研刑偵業務,改革創新破案機制,在刑偵指紋信息領域做出了不凡業績。25年來,他承擔著全市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建設和管理應用,能夠快速識別比中疑難指紋而聞名於業界,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保衛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平均每天至少有一起案件從張世平這裡找到真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