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分類、封裝及工藝流程匯總

2020-11-23 千家智客

[導讀]前段時間,半導體巨頭博通提出收購要約,擬斥資1000 億元收購高通,該交易一旦成功將是半導體行業最大的一筆併購案。

來源:OLEDindustry

前段時間,半導體巨頭博通提出收購要約,擬斥資1000 億元收購高通,該交易一旦成功將是半導體行業最大的一筆併購案。

而生物識別公司FPC 也在瑞典發布了屏內指紋識別方案,該技術可以在智慧型手機顯示面板的任意位臵補貨與識別應用者的指紋。這種屏內指紋識別技術基於超聲波傳感器技術,可以穿透2cm 厚度的玻璃獲取指紋信息,支持OLED 和LCD 顯示屏。

什麼是指紋識別呢?

 

 

 

指紋識別過程

電容式指紋識別是利用手指皮膚表面作為一極,脊線和谷由於與晶片表面距離不同,形成不同的電容值,從而電容式指紋識別傳感器獲取指紋圖像信息。

電容式指紋識別對於溼手指和髒手指的識別較弱,原因是手指或者晶片表面有水、汗液等雜物,使脊線和谷無法與傳感器充分接觸,導致電容值偏弱。

電容式指紋識別第一次採集指紋需要多次按壓,這是因為目前按壓式採集會有採集指紋面積小的問題,需要多次按壓拼出較大面積的指紋圖像。

獲得合格的指紋圖像之後,還需要通過算法對圖像進行強化和細化,獲得比較清晰的圖像,然後進行特徵提取。

用戶之後再次使用指紋識別時,只要通過特徵點校對,手機就自動解鎖。

電容式指紋識別又分蓋板式、coating 鍍膜式、隱藏式三種。

  • 蓋板是指晶片保護材料是藍寶石、玻璃或者陶瓷的電容式指紋識別;

  • Coating 鍍膜是指在指紋晶片表面鍍一層保護膜,相對於蓋板更容易磨損,但成本比較低;

  • 隱藏式又分三種,Under Glass 需要在玻璃蓋板上挖盲孔,目前工藝要求高,良率比較低;In Glass 將Sensor 融合進玻璃之中,工藝難度大,目前不具備量產條件;Under Cover Glass 方案達到電容識別極限,目前效果比較差。

 

超聲波指紋識別的原理與聲吶類似,先發出超聲波,然後接收靠特定頻率的信號反射來探知指紋的具體形態,具體來講就是利用超聲波穿透材料的能力,根據不同材料產生的回波來區分指紋脊線與谷所在的位置。

超聲波指紋識別能夠穿透金屬,玻璃等材料,能夠在不開孔的情況下實現屏下指紋識別。

同時,超聲波指紋識別受手指表面的汙垢、水等的影響較小,依舊能夠準確識別。

光學指紋識別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指紋識別技術,它的原理是將手指放在光學鏡片上,手指在內臵光源照射下,用稜鏡將其投射在電荷耦合器件上,進而形成脊線呈黑色、谷呈白色的數位化的、可被指紋設備算法處理的多灰度指紋圖像。

但由於需要較長的光程和足夠大的尺寸,到目前為止在智慧型手機中使用較少。並且光學指紋識別只能掃描到死性皮膚層,不能深入真皮層所以容易受指紋的潔淨程度影響。

紋識別技術分類比較

目前大多數的指紋識別晶片封裝還是採用wire bonding 工藝,採用wire bonding 工藝會有金屬引線的存在,為了保證指紋識別晶片表面與蓋板材料或者coating 貼合,則需要進行塑封,保證晶片表面平整並將金屬引線掩埋。

但塑封之後會增加晶片厚度,一定程度影響識別精度。

廠商出於成本和TSV 產能限制的考慮,目前中低端產品更加趨向於使用wire bonding 工藝,特別是coating 方案,技術比較成熟,對於封裝的要求比較低也更趨向使用wire bonding 封裝工藝。

同時,雖然塑封對識別精度有影響,但開孔式指紋識別方案,手指與指紋識別傳感器表面是有接觸的,仍然可以保證比較好的用戶體驗。

開孔式指紋識別剖面圖

TSV 封裝(矽通孔封裝技術)可以使晶片的有效探測面積大幅度增加,並且使晶片的厚度和模組的厚度都實現縮減。但現在主要使用在高端機型前臵蓋板指紋識別和盲孔電容式UnderGlass 指紋識別中。

這主要是因為高端機相對於價格更偏向考慮性能,而盲孔電容式UnderGlass 方案需要提高指紋識別穿透力和縮短識別感應器與用戶指紋的距離,所在這兩種情況下TSV 封裝是更好的選擇。

但考慮到今年下半年開始,高端旗艦機大部分將使用全面屏,指紋識別將大概率選擇後臵coating 方案,指紋晶片使用TSV 封裝的機會降低。

未來一年的時間裡,指紋識別晶片封裝推廣應用TSV 封裝的速度可能並不能達到大家預期。

 

但隨著TSV 封裝技術越來越成熟,成本降低,指紋晶片封裝最終還是會選擇TSV+SIP封裝,使晶片和模組的體積更小性能更佳。

蓋板方案

coating方案

蓋板方案

美國Authen Tec 在2012 年之前一直是全球指紋識別晶片龍頭,當時市場上的指紋識別晶片幾乎是由Authen Tec 和FPC 兩家企業壟斷,並且Authen Tec 市場份額遠超瑞典FPC,份額比大約為8:2。

但在2012 年被蘋果收購後,獨家供應蘋果,此時FPC 加大研發投入、拓展市場,成為全球指紋識別新龍頭。

而Authen Tec 從iPhone5S 開始一直到iPhone7,一直為蘋果提供正面藍寶石按壓指紋識別設計方案(簡稱Touch ID)得到市場一直好評,成為智能終端加速推廣使用指紋識別的轉折點。

Authen Tec 現在也在研發屏下指紋識別,但是進展似乎並不順利,根據目前曝光的iPhone8,指紋識別大概率設臵在電源鍵上,也就是在手機側面,說明Authen Tec 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目前並未達到蘋果要求。

Synaptics 成立於1986 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移動計算、通信和娛樂設備人機界面交互開發解決方案設計製造公司。2013 年Synaptics 以2.55 億美元收購收購Validity 之後,Synaptics 便開始涉足指紋識別行業。

初期提供的刮擦式識別方案體驗差,合作手機廠商主要是三星和HTC。2015 年初Synaptics 才能夠提供按壓式指紋識別,目前主要是三星和國內二線手機廠商聯想、金立等在使用。

2016 年,Synaptics 宣布旗下的第三代Natural ID 玻璃內層(under-glass)指紋傳感器Natural ID FS4500 已經從9 月份開始出樣。

同年,Synaptics 又宣布推出業內首款面向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光學指紋傳感器的Natural ID?系列生物認證解決方案FS9100,該方案可穿透1mm 的完整蓋板玻璃完成高解析度掃描,並實現簡潔、無需按鍵的工業設計。

Fingerprint Cards AB(FPC)

瑞典Fingerprint Card(FPC)是一家瑞典生物識別傳感器科技公司,主要開發、生產和銷售指紋識別技術,主打背面按壓式coating 指紋識別方案。在國內廠商崛起之前,除了蘋果、三星,其他手機廠商幾乎都是使用FPC 的指紋識別晶片。

到2016 年為止,還是全球指紋晶片出貨量最大的公司,但市場份額正在被國內廠商所蠶食。而且國內廠商提供的指紋識別晶片性價比較高,對FPC 衝擊較大。

匯頂科技2013 年進入指紋識別市場,是目前唯一能夠提供鍍膜、蓋板(玻璃、藍寶石、陶瓷)、隱藏式(IFS)、活體指紋檢測全系列晶片的公司,目前主打產品是玻璃蓋板指方案和IFS 方案。

2014 年與魅族合作推出前臵按壓式指紋識別手機魅族MX4 Pro,一舉打破蘋果手機在前臵按壓式指紋識別的壟斷。

之後,匯頂科技又憑藉技術和成本優勢,獲得國內一線手機廠商華為、OPPO、vivo、小米等的大量訂單。

魅族2016 年旗艦機PRO6 Plus 搭載了匯頂的活體指紋識別晶片;華為P10、小米6 都使用匯頂科技的PC1268隱藏式指紋識別解決方案(IFS 方案)。

思立微目前已經擁有coating 指紋識別方案、陶瓷/玻璃/藍寶石蓋板指紋識別方案,主打產品還是後臵的coating 指紋識別方案。

思立微的母公司是格科微,得益於思立微本身在觸控領域的積累和格科微在攝像頭領域的影響力,眾多指紋識別模組廠商都與思立微有合作(合力泰、信利、碩貝德等)。

CrucialTec韓國企業,光學觸控鍵生產商。  

CrucialTe總裁曾宣布,公司成功研究出一種全新的玻璃陶瓷材料可以應用於指紋傳感器。這種新材料其耐用性是現有高強度玻璃陶瓷材料的兩倍,達到8H硬度,接近藍寶石玻璃的9H硬度,但是價格要低很多,另外一大優點是能做到只有藍寶石玻璃層十分之一薄。

其主要客戶為三星、LG等。

敦泰於2005年由數名來自美國矽谷IC業界的資深華人專家在美國註冊成立,並於2006年遷址回亞洲,在深圳及臺灣設立了研發及工程服務中心。

2007年開始投入並逐漸全面專注於電容式觸控螢幕控制晶片的設計研發、製造及銷售,是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華人IC設計公司。   

據敦泰高管介紹,敦泰的指紋識別採用基於軟體無線電的高靈敏檢測技術,與AuthenTec,FPC,Validity等晶片原理不同,敦泰採用了大量通信領域信道技術,完全不同的原理,更好的性能,也不存在相關行業的專利問題。

臺灣公司,專注於電容式指紋識別傳感器IC設計、研發、測試及銷售業務,同時擁有IC設計技術與系統設計技術研發團隊,包含晶圓製程與封裝技術的設計能力。三星Note5搭載的是神盾的指紋識別方案。

相關焦點

  •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介紹_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分析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是什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介紹。指紋識別技術如今已經十分成熟,有著各種處理手段,還有光學識別和半導體識別等技術差別。而在手機端,備受關注的是屏下指紋識別,這種識別方式更加先進,技術要求更加嚴格,這裡簡單介紹其工作原理流程。
  • 兩種主流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對比
    屏下指紋識別的爆發是全面屏大趨勢下的必然,相比於人臉識別,屏下指紋擁有成熟度、用戶習慣和價格等多重優勢,未來二者有望維持長期並存的格局。屏下指紋技術的成本和識別率在 2018 年取得巨大進步,為 2019 年滲透率的高速提升奠定了基礎。
  • 屏下指紋是什麼意思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
    屏下指紋識別對於全面屏的發展起助力作用,第一款真正量產的屏下指紋手機是來自vivo,到現在為止,各大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屏下指紋手機,那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吧! 以蘋果為代表的部分廠商選擇了3D識別技術,通過結構光構建人臉模型進行識別。但此類技術不可避免涉及到劉海屏問題。
  • 光學和超聲兩種屏下指紋方案以及結構光和TOF兩種3D識別方案介紹
    3D識別已被蘋果採用,並有望指向虛擬實境(VR/AR)和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而屏下指紋操作便捷、環境適應性強、符合用戶傳統使用習慣。 本文是來自中信建投的屏下指紋專題研究報告,著重介紹光學和超聲兩種屏下指紋方案以及結構光和TOF兩種3D識別方案,對於幾種方案的技術路徑、方案優劣、上下遊產業鏈以及市場規模進行了詳細分析。
  •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劉延
    進入2019年,手機廠商紛紛拿出了壓箱底的技術,區域屏幕指紋識別就是其中之一。vivo、OPPO和小米均展示了自家的區域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這項技術是如何實現的呢?相較於目前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又有什麼優劣?因此,進入公曆2019年後,小米和OPPO不約而同的公布了自家最新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 高通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發布 生物特徵數據抓取數值增長1.7倍
    原標題:識別速度提高50%!高通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發布  當地時間周一(11日),高通在2021年CES消費電子展上正式發布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3D Sonic Sensor Gen 2,較第一代指紋識別面積增大77%,生物特徵數據抓取數值增長1.7倍,最重要的是,識別速度提高了50%。
  • iPhone 12 採用國產屏,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你買嗎?
    ▲ 點擊藍字「小龍軟體工作室」,關注最新IT資訊4月2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蘋果今年新款 iPhone 12 系列手機除了搭載 5G 晶片外,還將首次採用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蘋果 iPhone 12 配置曝光,或採用超聲波屏下指紋據了解,蘋果今年新款 iPhone 12 系列將有四款不同尺寸的機型,分別是兩款
  • 調研機構:2020年有望成為LCD屏幕屏下指紋識別手機量產上市的元年
    以往光學屏下指紋識別需要搭配OLED屏「具備屏下指紋識別能力的手機,可以直接通過按壓手機屏幕指定區域,來完成識別指紋的過程。」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指出,這樣設計可以避免物理按鍵對屏幕面板的額外佔用,進而增大了手機的屏佔比,提高了手機的顯示性能。據了解,當前主流的指紋識別技術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電容式指紋識別、光學指紋識別和超聲波式指紋識別。
  • 同樣是屏下指紋 三星所用的超聲波技術有何不同?
    近日,三星正式發布了年度旗艦手機Galaxy S10系列,其中S10和S10+均採用了高通的新一代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那麼具體體驗如何呢?國外媒體The Verge在現場上手體驗了S10的超聲波屏下指紋之後表示,整個指紋識別速度非常快,而且用戶只需要將手指放在屏幕的三分之一下方任意位置,就能實現快速解鎖。
  • 【宣戰】高通3D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向光學識別宣戰;三星再挑戰RGB...
    【宣戰】高通3D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向光學識別宣戰;三星再挑戰RGB OLED技術;3D觸控面板保護玻璃年增長48.6%
  • 破解三大難題,曠視科技實現無感指紋識別
    與之相伴的是屏下指紋識別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如今發售的高端機型幾乎均搭載了指紋識別功能,這項不斷迭代升級的技術逐漸成為市場發展主流。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是通過屏幕玻璃下方完成指紋識別的技術。按照技術原理分類,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包括光學屏下指紋和超聲波屏下指紋兩種: 光學屏下指紋識別:當手指按壓屏幕後,屏幕的RGB像素作為光源發出光線穿透蓋板至屏幕表面,將指紋紋理照亮,谷脊信號差可以通過反射光線的強弱,傳遞至屏下傳感器。傳感器將根據反射光線形成的指紋圖像進行分析和比對,達到解鎖目的。
  • vivo屏下指紋版X21上市開賣
    3月19日,vivo發布了新一代全面屏手機X21,其包含兩個版本,一個是普通版,而另外一個屏下指紋UD版,現在兩者都已經上市開賣了。現在vivo官方給出公告稱,X21屏下指紋版正式上市開賣,其售價為3598元,相比目前的一眾劉海異形屏幕手機來說,加入屏下指紋的X21,看起來更特別,不過體驗上也更加完美。
  • 屏下指紋原理和使用技巧分享 一文幫你速成老司機
    各位手機發燒友應該也發現了今年手機行業的一個發展趨勢,就是屏下指紋開始慢慢普及了,近期發布的新機中就有不少都搭載屏下指紋技術,估計下半年還會有更多品牌推出搭載屏下指紋的智慧型手機。  為何屏下指紋會如此受手機廠商們青睞呢?
  • iPhone 12 無邊框設計,國產屏加持+超聲波屏下指紋
    iPhone 12 無邊框設計,國產屏加持+超聲波屏下指紋從外媒曝光的這張渲染圖來看,右邊的這款全新 iPhone 12 Pro Max 配備了 6.7 英寸屏幕,整機的邊框非常窄,可以說基本達到了無邊框設計,在劉海方面,新款 iPhone 12 Pro Max 比舊款 iPhone 11 Pro Max 縮小了很多!
  • 一文看懂三大指紋識別原理 光學屏幕指紋強在哪?
    之所以說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重要,是因為它不僅帶來了全新的解鎖交互方式,而且還影響著全面屏手機的形態變化。你或許會說蘋果的Face ID人臉識別方案不也同樣方便麼,但此類技術不可避免涉及到「劉海」,在向更高屏佔比延伸上會遭遇瓶頸。以vivo為代表的其他安卓手機廠商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 高通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傳感器發布,掃描速度快50%
    電子工程專輯 EE Times China -提供有關電子工程及電子設計的最新資訊和科技趨勢 1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巨頭高通發布了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3D Sonic Sensor Gen 2。
  • 蘋果(AAPL.US)或將導入超聲波屏下指紋方案?
    美股 蘋果(AAPL.US)或將導入超聲波屏下指紋方案?據報導,蘋果(AAPL.US)在今年下半年發布的5G iPhone中計劃導入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方案。相關人士指出,由於三星S20系列旗艦機的超音波屏下指紋辨識技術與模組,均由高通(QCOM.US)供貨,也是現今市場上唯一具備量產、高可靠度的模組,若蘋果想趕在今年新機導入,有極高的機率採用高通的解決方案。
  • 指紋識別技術很多都來自Precise Biometrics公司
    當前智慧型手機已幾乎成為每個人的標配,而指紋識別、人臉、虹膜等生物識別技術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智慧型手機中,為智慧型手機安全保駕護航,尤其是指紋識別已然是必須。用戶雖然經常使用指紋識別,但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使用的指紋識別技術很多都來自一家叫做Precise Biometrics的公司。
  • 京東方:屏下指紋識別、盲孔屏產品商用已有詳細時間表
    京東方集團副總裁常程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基於柔性屏的消費電子創新需求強勁,對於此前一直熱議的摺疊屏等柔性產品形態,常程表示京東方都有相關技術儲備及量產能力。京東方與華為合作了摺疊屏產品Mate X。 常程表示,摺疊屏難度比普通柔性屏要大,同時摺疊屏良品率也會受到手機廠商的摺疊方案影響。
  • 全球首款LCD屏內多點指紋識別有什麼不同
    各家手機廠商開發布會時,總會宣傳自家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各家的叫法不盡相同,相信很多朋友都感到困惑?但實際上屏下指紋實現的原理一般都離不開——光學屏幕指紋識別和超聲波指紋識別這兩項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和傳統的電容式指紋識別有什麼不同?最近,天馬微電子官宣的全球首款「LCD屏內多點指紋」解決方案又有怎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