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倉人口抽樣調查入戶進入尾聲 調查員:「直到敲開門為止」

2020-11-22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11月23日訊,「阿姨我們不換鞋了啊!」站在南門倉胡同二號樓七單元的一戶人家門口,楊波洪亮的嗓音響了起來。

楊波和張濤濤正在入戶

「沒事兒,快進來坐。」這位姓盧的阿姨笑著將楊波等人讓進屋中,家中的小寵物犬汪汪地叫著。

進了屋子,楊波直奔主題:「阿姨,前一段時間我們不是來您這兒做過一次摸底調查,當時跟您說了11月1號開始正式入戶。」

「我知道,樓底下大條幅都掛著呢!」盧阿姨連連點頭。

「今天我們就是正式入戶,您再配合我們填一份比較詳細的表格就可以了。」

「哎,沒問題!」

11月9日上午,南門倉社區2017年度的人口抽樣調查入戶已經接近尾聲。調查員楊波、張濤濤正在對前幾日未能成功入戶的居民家進行再次入戶:
本戶居住多少人、過去一年是否有人口增減、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是否一致、在北京的居住時間從事什麼行業和職業、工作地點在何處、通勤時間多長……

這些看似簡單的調查內容,由調查員一點點收集起來,最終將匯成反映北京本年度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居住情況變化的統計數據,成為人口、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政策制定的關鍵依據。

「咱們首都居民覺悟高」

「阿姨,您在家呀?我是濤子,今天人口抽樣調查正式入戶,您得再填一張比較詳細的表!」東城區東四街道,南弓匠營胡同1號樓,張濤濤通過門禁系統對居民說話。大門隨即應聲而開,調查員們朝樓上走去。

「這家是回民家庭,咱們說話注意點兒。」楊波指著家門口的回民標誌低聲提醒道。

南門倉社區是民族社區,漢族、回族、蒙古族、滿族等多民族混居,作為南門倉社區居民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楊張二人和居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

「您買的這是牛腩嗎?」看到餐桌上擺放的生肉,張濤濤問女主人劉阿姨。

「不是,這是腱子肉,我專門上東直門買的。」劉阿姨一頭精幹的黑色短髮,聽楊波說要看家裡的戶口本兒,立馬從臥室裡拎出來一兜子證件,「濤子你們坐,到阿姨家不用客氣。」

拿著戶口本,楊波開始登記人口信息:「您和叔叔住在這兒,戶口在這兒嗎?」

劉阿姨告訴楊波,老兩口戶口在海澱,這房子上的是小兒子一家的戶口,他們租住在附近。

「您小兒子是做什麼工作的?上班地點在哪裡?每天上班用什麼交通工具?大概需要要多久?」張濤濤問道。

劉阿姨說,小兒子是一名司機,「工作地點在那什麼莊……對了,是亦莊!他都開車去,上班四五十分鐘吧!」

「那您小兒媳是哪年哪月生人?」楊波繼續問。

「1972年,哪個月記不清了,你等一下,我去找他倆的戶口本去。」劉阿姨起身去找,男主人胡叔叔笑著說:「還找,隨便報個月份得了。」

調查員還沒開口,劉阿姨先出聲了:「別呀,人家來調查,你這個態度可不對!樓下掛著大標語呢,要認真對待這個調查!」

「新聞裡也說這事兒呢!」調查員們被老兩口逗樂了,「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兒!咱們北京是首善之區,居民覺悟可真高!」

「因為咱居委會在社區幹事兒就特認真,對我們也好。」劉阿姨說著話,非要讓調查員們喝汽水解解渴:「都擦過了,保證乾淨!」

這次入戶以調查員向劉阿姨請教怎麼把牛肉燉爛告終。楊波說:「我們經常入戶,跟老街坊們都熟了,老街坊們很熱心,總是拿茶水點心招待我們。」

「直到敲開門為止」

並非所有的入戶都這麼順利。南門倉社區是史家小學的學區,附近還有陸軍總醫院,這些年也來了不少租戶和新房主。這些新住戶的情況比較複雜,對人口抽樣調查的配合度也比較低。

「一家裡住三個租戶,三個人來自三個地方,白天都上班,只能晚上來。」

楊波說,敲開了門,開始登記信息,「要是人戶都在南門倉社區,我一看戶口本,就全清楚了。人戶分離就比較麻煩,因為我們需要填寫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好些人其實並不清楚自己的情況。還有些外地的孩子,知道自己是哪個省那個村的,但你要問他這個村上級的鄉鎮,他說不清楚。碰上這種情況,我們也得拿出手機現查。」

調查內容中還有一項是工作地點在幾環到幾環之間,這對調查員來說也是個難題。這時調查員會拿出手機,仔細查詢樓房的位置。

更難的情況就是怎麼也敲不開門,楊波說,一些租戶對敲門者的防範心比較重,門鏡裡一看是陌生人就怎麼都不開了。

「一般來說敲不開門的,我們會來至少三次,工作日晚上、周末白天、周末晚上,各來一次。實際工作中,就是什麼時候敲開,什麼時候為止。」楊波笑著說。

「有那麼幾戶怎麼也敲不開,禮品都別門上了,也不開門;晚上家裡亮燈,再去敲門還是不開,只能在外面跟他說我們是人口抽樣調查的,這是每年的一個重要任務,有一些人就開了。如果還不行,就只能請警察協助了。晚上十點請民警帶著入戶,幹完了都凌晨一點了,其它居民說怎麼回事兒大半夜的鬧騰。我們一解釋,居民都很理解。」

今年南門倉社區共有兩個調查小區,楊波和張濤濤在九天的時間內,走完了近160戶。「都是沒電梯的六層樓,全靠走,一次敲不開門就來兩次、三次,直到敲開門、收集到需要的信息。」

交叉核對+過濾錯誤

「戶主,男,1958年7月,本調查小區,建外秀水,半年以上,30,非農業戶籍,婚姻嫁娶……」

入戶已接近尾聲,調查員們的另一項工作是「對表」,將摸底時形成的《戶主姓名底冊》與正式入戶登記時填寫的紙質調查表、PDA(掌上電腦)上的電子調查表進行比對。

「像這個人的行業類別就不一致了,紙表上寫的是金融業,PDA上錄入的是信息傳輸業,這個可能是手誤。我們就得打電話或者再上門確定一下。」楊波說。

北京市東城區東四統計所袁泉介紹,信息錄入確認無誤後,會被上傳至北京市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平臺,系統會根據一些「常識」做一個簡單的內部糾錯。

「比如父母和子女的年齡差距一般會在15歲以上,如果出現了15歲以內的情況,我們就得複查一下,是不是誤將兄弟姊妹關係登記成了親子關係。再比如說,一個80後受教育程度是小學,這不符合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後的一般情況,我們也會再去核對。」

除此之外,這些數據還會再與公安部門、民政部門的資料庫進行交叉比對。

「比如育齡婦女系統裡會記載新生兒的情況,民政系統會有死亡數據,如果咱們入戶登記有漏掉的,數據就會被打回來,我們就得在挨家挨戶去核實。」楊波說,對很多人來說,家人的去世並不是一件願意宣之於人的事,所以確實會有漏掉的情況出現。

「調查員的選擇其實有兩種方案,一種就是選擇本社區的工作人員,另一種是外聘的調查員。第一種方案的好處就是他們熟悉小區情況,清楚小區的邊界、建築情況、單元分布,也熟悉居民,比較容易獲得信任,工作起來比較方便。」袁泉說。

此次抽查有什麼作用

調查員正使用PDA進行信息的登記

此次北京市人口抽樣調查內容,按戶填報5項,按人填報18項,內容並不複雜。那麼,這23個問題,如何反映出北京市的人口變動情況呢?

「調查內容並不多,但實際上已經可以滿足各方面需求了。我們調查出生、死亡情況,反映人口的自然變動;同時調查有一項內容是一年前常住地,通過這一項,就能反映出全市的人口流動情況。一個小區的情況可能代表不了什麼,但是全市的數據匯總後,就可以看出人口的遷移趨勢了。」

袁泉介紹,再比如另一項調查內容是從家到工作地點的通勤時間,這是反映職住分離現象的一個指標,這項指標的數據將能反映產業分布是否合理、產業調整是否有效果。

在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背景下,人口抽樣調查有助於政府掌握最基本的國情和民情,為制定國民經濟和發展規劃提供科學的統計信息支撐。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白歌

相關焦點

  • 外來人口普查近兩成入戶困難 普查員摸索出小竅門
    有一成左右的出租房敲不開門,這其中很多是群租房。工作人員說,租住在西三旗街道的很多都是打工者,「以前他們都住在地下室的群租房裡,前陣子大力整治地下空間,這些人就被『趕』上了樓。」然而租住一套單元房太貴,絕大部分人選擇住在打了隔斷的群租房裡。「其實有相當一部分租房者是被中介控制的。」
  • 1987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關於1987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字的公報(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我國於1987年進行了全國1%人口的抽樣調查。調查登記的標準時間為1987年7月1日0時。
  • 部門動態丨突泉縣社區管理服務中心開展人口普查入戶摸底工作
    >縣社區管理服務中心開展人口普查入戶摸底工作「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第七次人口普查@你:每一個你都很重要!人口普查,惠及萬家……」突泉縣各社區門口的LED電子屏幕、懸掛條幅上都寫著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宣傳內容,小區內隨處可見張貼的宣傳標語,鎮內10個社區、13個居委會,445名普查員佩戴統一證件,入戶摸底登記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 普查員如何入戶?亮證件、核對信息...探訪人口普查入戶摸底
    我們是社區的普查員,上門做人口普查工作,請您配合。謝謝!」在人口普查入戶摸底啟動的第12天,人口普查員趙娜和張毅博敲開了灞橋區高科綠水東城一家住戶的門。  普查員進門前先亮證件  「您好,這是我們的普查員證,請您核對。」進門前,趙娜和張毅博戴上了口罩,套上了鞋套,並向住戶出示了證件。
  • 珠吉人口普查長表登記接近尾聲,你是那幸運的10%嗎?
    目前,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長表登記工作已接近尾聲11月16日開始,珠吉街人口普查員針對本街被抽查到的8000餘戶家庭進行長表入戶登記。據悉,珠吉街各社區均有10%戶數納入長表登記範圍。調查戶名單由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統一提供,不得更換,必須嚴格按照抽中住戶進行調查。
  • 2007.08:對《抽樣調查》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馬嵐)
    由於抽樣調查僅需收集少量樣本的數據信息,就能推知大量總體的全部信息,因此具有經濟節約、時效性強、準確度高及靈活方便的優點,被廣泛應用於解決全面調查無法適用的場合、及與其他調查方法的補充核對中。《抽樣調查》課程正是對抽樣調查方法加以系統闡述的學科理論,故有其開設的必要性。   在國外,抽樣調查的實踐與理論均有長足的發展歷史。
  • 當人口普查員是什麼樣的體驗 記者帶你感受
    利用間隙抓緊整理信息泉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漸漸進入夢鄉了,夢裡還是「大國點名」……寅時(3時—5時)夜與晝交替之際,許多人還在夢鄉。鬧鐘剛響,普查員玲姐迅速起床,簡單洗漱,準備一家老小的早餐,還有孩子要穿的衣物。收拾妥當,她即刻出門,趕往預約了幾次好不容易才約好時間的一戶。
  • 7月11日是第31個世界人口日 泉州開展人口普查宣傳活動
    泉州網7月12日訊 (記者蔡紫旻 通訊員曾開灶)7月11日是第31個世界人口日。當天,我市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世界人口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題活動。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已完成四級普查機構組建和人口普查綜合試點開展工作。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基礎知識
    2020年8月-9月我市將面臨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為制定面向2035年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規劃提供依據。為全面提升我市公民科學素質,迎接做好全國第十一次公民科學素質測評工作,下面的科學素質問答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1.什麼是「科學素質」?答:科學素質是指當代人在社會生活中參與科學活動的基本條件。
  • 【七人普】敲黑板!一起來看2020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宣傳片!
    【七人普】敲黑板!一起來看2020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宣傳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情況。準確反映人口變化趨勢性特徵,將為科學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下面,我們就詳細了解一下2020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
  • 人口普查「靈魂三問」:還要來?要查房?人不在咋查?
    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這幾天的人口普查員入戶就是人口普查?」「這次人口普查是不是要查我有幾套房子?」「啥?11月1日之後人口普查員還要來?」……對人口普查,你是不是有很多疑問?自從10月11日起,全省近60萬名人口普查員佩戴證件,開始進行人口普查入戶摸底工作,不少人家裡都響起了敲門聲。
  • 下月1日人口普查將入戶 居民需備戶口本房產證
    本報訊 (記者塗露芳)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將開始正式入戶登記。  另外,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期間有死亡人口的戶,還需填報《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調查表》。與此前歷次人口普查相比,本次普查首次覆蓋港澳臺和外籍人員,這些人員在其居住地進行登記時,要專門填報供港澳臺和外籍人員使用的普查表短表。  「從前期入戶摸底調查的情況看,北京市民對人口普查的配合度很高。以東城區為例,基本做到了100%入戶。」孫書振透露。
  • 2020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來了!
    2020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來了!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吧1.為什麼要開展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開展公民科學素質調查是掌握全國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狀況的重要手段,通過調查能為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
  • 今天 全省逾3000萬戶家庭迎來人口普查正式登記
    我是人口普查員。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今天正式入戶登記。」11月1日一大早,成都市武侯區華興街道南橋社區人口普查員吳博,敲開了南橋新居A區一家住戶的大門。當天,全省近60萬人口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開始正式入戶,訪問逾3000萬戶家庭,查清超過1億登記人口的基本情況。
  • 敲快板、剪紅紙、發海報
    敲快板、剪紅紙、發海報 隆豐街道擂響人口普查「戰鼓」 彭州市隆豐街道「七人普」入戶摸底已於10月11日正式開始,普查員正在各自所在村(社區)開展全面的入戶摸底,同時倡導普查對象進行自主填報,鼓勵大家自行申報個人和家庭信息。
  • 什麼是抽樣調查?抽樣調查有哪些特點?
    抽樣調查又稱抽樣推斷,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的非全面調查方法。它根據調查的目的和任務要求,按照隨機原則,從若干單位組成的事物總體中,抽取部分樣本單位來進行調查、觀察,用所得到的調查標誌的數據來推斷總體。
  • 林健、黃偉明帶隊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林健、黃偉明帶隊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2020-10-1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春走基層|商鋪不點開門炮,掛燈籠敲鑼鼓迎開門紅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商鋪不點開門炮,掛燈籠敲鑼鼓迎開門紅 春節過後的農曆正月初六、初七、初八,是商鋪集中開門營業的時間。2月22日,記者在聊城城區採訪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的「開門炮」不再震天響,幾乎銷聲匿跡,商家多選擇掛燈籠、敲鑼打鼓的文明、環保新方式迎接開門紅,商家環保意識的提升,使市區保持了安靜與整潔,環衛工人也減輕了工作壓力。
  • 十、人口和就業(28)
    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在尾數逢「5」的年份進行,調查數據在《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上發布。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採取分層、整群、概率與規模成比例的抽樣方法,最終抽樣單位為調查小區,標準時點在調查小區範圍內的人口都是調查登記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