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

2021-01-13 央廣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立足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概括總結了「五個根本」的規律性認識,其中「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是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的科學規律和重要遵循。科學決策是科學執政、合理行政的基礎,是執政興國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是在當前國內外不確定環境下,發展高質量經濟,防範化解各類經濟社會風險,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的關鍵。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面臨的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決策環境、決策內容、決策目標等都出現新要求,唯有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遵循科學決策原則與機制,創新性制定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應對措施,才能做到「在抗擊大風險中創造出大機遇」,才能實現穩中求進、統籌發展、化危為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思路決定出路。進入新發展階段,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到經濟工作各方面,都離不開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要精準把握這一規律性認識的基本要義與精神實質,需要從科學理論、領導決策和集智決策機制等方面加以深刻理解和貫徹落實。

  理解和遵循科學決策理論與原則,是實現科學決策與創造性應對的根本。科學決策堅持實事求是精神,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和制度程序的現代社會決策主要形式,堅持客觀性、制度性、程序性、擇優性和指導性原則,區別於「拍腦袋」決策和根據領導偏好的投機決策。科學決策往往由不同要素構成,包括決策者、決策目標、信息情報、擬選方案、決策結果、決策評估與反饋等,需要經過發現問題、確定目標、調查研究、擬定方案、分析評估、選優決斷、試驗反饋、修正追蹤等步驟和環節,不能隨意刪減或省略。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首先要做到全面、系統掌握經濟發展現狀,客觀分析經濟發展存在問題、制約經濟發展目標障礙,準確識變、主動應對,制定宏觀中觀微觀或優良差三種應對方案,遵循科學決策程序,細化科學決策每一個步驟,尤其要做好事前自評估、第三方評估和事後反饋評價,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順勢而為、化危為機,進而搶佔經濟發展新機遇。

  提升領導幹部綜合素質能力,是實現科學決策與創造性應對的關鍵。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是科學決策的主體,人的價值、立場、經驗、知識、思維和能力是影響科學決策的極為重要因素。面對經濟發展的諸多不確定因素,領導幹部的人民至上立場、視野廣度、大局意識、責任雄心和經驗積累等,是科學決策的主觀性要素。為此,一要深刻學習和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強化 「四個意識」,樹立「四個自信」,增強政治意識和立場站位,才能為科學決策提供正確價值指引和政治導向;二要樹立科學決策思維,構建理性化、程序化、模式化和系統化的科學決策思維模式,堅持目標導向、評估準確、有序推進的科學決策,避免「一刀切」「瞎指揮」和「拍腦袋」的隨意決策或偏好決策;三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實施集體決策,實現領導幹部與組織機構的「集智」型科學決策。領導幹部要充分發揮我們黨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優勢,堅持責任分工和協同推進的集智決策,避免決策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運用大數據等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創新「集智」決策模式和機制,是實現科學決策與創造性應對的新路徑。一是科學決策需要構建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系統。科學決策離不開科學的決策技術和思維方法。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時代,科學決策要尋求和依靠先進技術作為支撐,就要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等智能技術群,實現立體性、動態性、延展性的要素數據匯聚與整合,構建「用數據說話、靠數據決策」的數據型智能決策流程和模式,為科學決策提供態勢感知和智力支持,確保決策有規律可循、有數據可依,推動科學決策由「經驗決策」向「數據決策」轉型;二是構建「集智決策」網絡平臺。要充分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決策領導者、決策執行者、決策專家、學科專家、實際工作者和廣大人民群眾等多主體參與的網絡信息共享和互動平臺,實現智慧共享、公開透明、參與協商,充分調動各相關方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程度實現科學決策與創造性應對;三是創新科學決策「集智—執行—評估」新模式,實現科學決策的數位化、透明化、公開化和流程化,實施創造性應對的多元參與、科學評估和糾錯反饋,充分變革和創新決策模式,為做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科學決策新支持。

相關焦點

  • ...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極不平凡之年,我國經濟交出耀眼答卷,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雄辯的事實證明,面對風險挑戰,我們有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去應對,有足夠的底氣、能力、智慧去戰勝。而貫穿其中的根本方法,就是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這是我們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規律性認識。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 未來經濟工作應抓主要矛盾化危為機
    既要看到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和問題,又要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扎紮實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認真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和面對的國際複雜形勢後,定調下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時用了五句意味深長的話:增強憂患意識;把握長期大勢;抓住主要矛盾;善於化危為機;辦好自己的事。
  • 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認識解決中國發展問題
    十九屆五中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時代特徵和中國發展實際,堅持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國際和國內相結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科學認識和有效解決當代中國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徹底貫徹和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典範。
  • 化危為機:後疫情時代高校安全穩定工作新思考
    當前疫情防控已然進入常態化態勢,伴隨後疫情時代而來的各類風險挑戰,是疲於應付、被風險牽著鼻子走,還是化危為機、謀劃安全穩定工作新格局,考驗著各高校安全穩定工作部門的應對能力和應變智慧。  一、高校安全穩定工作面臨新挑戰  高校是黨培養國家未來建設者的重要領域和前沿陣地,其安全穩定工作的成效影響到高校的發展、社會的和諧甚至政權的興衰。
  • 化危為機!看他們如何把惠民好事做到居民心坎上
    居民區概況長徵鎮梅六居民區由梅川路916弄和丹巴路1500弄組成,居民1648戶,小區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屬90年代建造的混合型小區。居民中老年人多、出租率高、弱勢群體多。事情陷入僵局之中,部分情緒激動的居民開始寫聯名信,甚至提出不換汙水管就阻撓鋪路施工……梅六居民區黨總支和居委會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立即將情況上報鎮有關部門,並迅速召開「紅色議事廳」討論會、居民代表會、黨員會議、三位一體會議對小區裡馬桶反水問題進行討論,研究解決方案。
  • 科學決策要有「四度」思維
    科學決策能力的高低是衡量領導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尺度,對年輕幹部而言,培養科學決策能力是展現擔當作為、加快成長成才的必經之路,要多打大算盤、算大帳,立足自身崗位,把本職工作融於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圍繞「謀」字,提高決策的「準度」。
  • 十六、提高解決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關於科學的思想方法和...
    原標題:十六、提高解決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關於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或船」的問題,為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了典範。
  • 決策樹分析,讓你的風險應對更專業
    「點亮」風險應對的一盞明燈  項目風險應對時,你有沒有經常在多個應對方案之間拿不定主意?又或者在多個應對方案中不知道重點在哪?本文將通過決策樹分析法開啟一些風險應對的「靈感」。
  • 科學決策的非科學性
    預告:暗智能九期將於12月23日啟動人們普遍認為,人生是由一系列的選擇構成,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斷地做著各種各樣的決策,這一系列的決策最終成就了你。現代科學也認可決策的重要性。無論是行為學、概率論、博弈論、統計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都為「科學決策」提供了理論或工具支持。
  • 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
    原標題: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 為什麼要重視科學的方法論 古人講,論事易、做事難,做事易、成事難。抓工作、幹事業、謀發展,光有願望和幹勁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功底、有能力、有科學的方法,懂得按規律辦事。聯繫金融工作實際看,學習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緊迫性。
  • 面向決策 面向公眾 走近科學
    面向決策 面向公眾 走近科學
  • 路建平:掌握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時代意義
    正是在這篇講話中,習近平同志指出,「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對於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既講思想路線,又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