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到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並就如何整合資源,支持山西大學爭創「雙一流」,提升科技創新競爭力在光電研究所進行了座談交流。
省政府辦公室主任趙光國、省科技廳廳長衛英慧、省國資委主任馮志君、大地控股董事長屈忠讓、雲時代公司總經理陽軍以及山西大學領導王仰麟、黃桂田、張天才,學校光電研究所、科技處、研究生院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王一新指出,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堅持把創新放在轉型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我們要以一流創新生態集聚創新資源,催生創新成果,提升山西整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山西大學作為文理工並重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歷史底蘊深厚,學科門類齊全,科研特色鮮明,要在全省打造科研高峰、搭建一流平臺、引育一流人才上有更大擔當。他強調,省委、省政府將整合各方資源,支持山西大學爭創「雙一流」,在科技創新方面成為全省重要「方面軍」。
王一新在光電研究所各實驗室調研時,聽取了研究所所長張靖等對實驗室的匯報,對實驗室近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希望實驗室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實現更大發展。
據了解,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關於量子研究的實驗室之一。彭堃墀院士1985年建立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緊盯世界科技前沿,經過了近30年的艱苦努力,2001年8月建設成世界先進的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擁有中科院院士和各類國家級人才,開展了連續變量量子信息和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量子效應的研究,同時向高科技應用延伸,發展了相應的量子光學器件,成為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也是我國量子光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實驗室緊緊圍繞量子光學的國際發展趨勢,以產生光場壓縮態為重要突破,在連續變量量子糾纏和量子信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創性成果,200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在全固態連續單頻雷射器研製方面長期鑽研,2002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在超冷原子尤其是在費米氣體中實現人工自旋軌道耦合的開創性實驗,入圍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獎。(通訊員:山西大學郭謙 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