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行學術委員會會議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日前在太原召開,中科院半導體所李樹深等9位院士及相關專家出席會議。

  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在山西大學量子光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通過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2001年8月組織的專家論證,經國家科技部批准於2001年10月開始建設。近年來在推進實驗室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指導實驗室各類學術活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量子光學基礎和應用、光與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效應、全固態雷射技術和光量子器件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是:以量子物理學為理論基礎,運用現代光學與光電子學的實驗手段,研究光場的非經典性質、量子態的產生、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量子現象和特殊效應,探索原子與光子作用的量子物理過程,並通過各種現代技術,發展具有特定量子性質的裝置或結構,並應用到量子通訊、量子測量等領域中。實驗室將進一步探索新的非經典光場的產生機制,開拓非經典光場在量子信息、基本量子物理問題的檢驗、高靈敏度雷射光譜和量子測量中的應用;進一步研究冷原子與光場作用過程中的量子現象,以期在獲得超冷原子的基礎上,實現單粒子水平上對光子與原子作用過程的觀察和控制;在繼續完善高性能全固化雷射器的基礎上,發展可調諧光學參量振蕩器、全固化小型光壓縮器、量子糾纏態源等光量子器件的研製,為我國的量子光學和光量子器件的發展作出貢獻。

  實驗室在建設期間,申請得到973項目1項,完成並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一般項目8項,並在科學研究上取得顯著進展。實驗室在非經典光場的產生與應用研究方面達到與國際同類實驗室對等交流的水平,澳大利亞國立大學H-A. Bahor教授在其有關非經典光場產生實驗研究的專著中特別提到我們實驗室在此方面的工作,實驗室在量子測量、量子信息方面的工作分別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英國Wales大學的S. Braustein教授在其編著的《連續變量的量子信息》中特要求實驗室將這方面的工作總結為其中一章;在光與原子作用研究領域已經具備了開展世界前沿課題研究的條件,實驗室已建立起三套捕捉超冷原子的系統,將開展超冷原子與非經典光場相互作用的研究,爭取在量子通訊、量子信息領域作出原創性的成果;加強在光量子器件方面的研究與開發,特別是研製的中小功率全固化單模單頻綠光雷射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外產品的空白,申請2002年度國家科技發明獎已通過初評,全固化小型光壓縮器已於2002年 6月通過基金委組織的專家驗收,並開始全固化糾纏態產生源的研製,這些光量子器件的研製開發必將對國內外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焦點

  • 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大學
    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在原山西大學量子光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2001年8月通過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組織的專家論證,2001年10月經國家科技部批准開始建設,並於2002年12月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依託單位是山西大學。
  • 「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第二次學術委員會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12月19日電(史文迪)「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第二次學術委員會會議於2019年12月17日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行。來自國防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和西北工業大學等單位的九位學術委員會委員或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 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7月26日至27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出席會議的學術委員會成員有李燦院士、萬惠霖院士、王銳教授、丁奎嶺研究員、王建國研究員、許建和教授、金國新教授、趙進才研究員、徐傑研究員、徐柏慶教授、夏春谷研究員、陳靜研究員。
  •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12月15日,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廣州召開。
  • 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召開
    11月29日,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武漢理工大學召開。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進萍、中國工程院院士姜德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秦順全、中國工程院院士任輝啟、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忠、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姚燕教授級高工、李宗津教授、餘其俊教授、程新教授、胡曙光教授、趙修建教授出席會議。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教授、副校長陳文教授、科學技術發展院負責人及實驗室學科首席教授和教師代表等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陳文主持。
  • 中科院天文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揭牌
    4月8日,中國科學院天文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舉行。蘇定強院士、朱能鴻院士和來自中國科學院基礎局、國家天文臺、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的多名專家,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科研基地處鄭曉年處長、南京天光所所領導和各研究室主任出席了揭牌儀式和會議。蘇定強院士和鄭曉年處長為實驗室揭牌。
  • 西南大學召開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
    12月23日,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聘任儀式曁第一次會議在西南大學蠶學宮舉行。學校副校長王進軍主持儀式並宣讀聘任文件,校長、黨委副書記張衛國為受聘專家頒發聘書並發表講話。     實驗室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含名譽主任)由14名專家組成。
  • 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
    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於1月2-3日在上海召開。徐至展、楊國楨、王乃彥、甘子釗、沈學礎、莊松林、葉朝輝、沈文慶、褚君浩、邢定鈺、朱詩堯、祝世寧、黃維、龔旗煌、李儒新、徐紅星、馬餘剛、龔新高等18位院士和21位國內同領域專家出席會議。本次會議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 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年會暨第八屆學術委員會...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嬋)10月30-31日,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八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召開。  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陳軍,重點實驗室學術顧問佟振合院士、李正名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席振峰院士,副主任周其林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塗永強院士、錢旭紅院士、宋寶安院士、唐勇院士、吳驪珠院士、王梅祥教授、劉育教授、席真教授、朱曉晴教授、崔春明教授、陳永勝教授、陳弓教授,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人員出席了本次會議。
  • ...邀請山西大學副校長、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山西省委書記:推動山西省量子科技構築發展新優勢】11月23日下午,山西省委中心組(擴大)舉行專題學習會,邀請山西大學副校長、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天才作題為《迎接量子科技的新時代》的輔導報告。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主持會議並講話。
  • 山西省領導調研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1月4日,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到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並就如何整合資源,支持山西大學爭創「雙一流」,提升科技創新競爭力在光電研究所進行了座談交流。省政府辦公室主任趙光國、省科技廳廳長衛英慧、省國資委主任馮志君、大地控股董事長屈忠讓、雲時代公司總經理陽軍以及山西大學領導王仰麟、黃桂田、張天才,學校光電研究所、科技處、研究生院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王一新指出,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堅持把創新放在轉型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我們要以一流創新生態集聚創新資源,催生創新成果,提升山西整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 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在蘭州大學舉辦
    日前,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在蘭州大學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  蘭州大學副校長潘保田肯定了實驗室在成果產出、人才培養、野外臺站建設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和進展,同時也希望各位專家為實驗室的發展多提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蘭州大學和甘肅省科技廳將會一如既往多方位支持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  實驗室主任賀金生從實驗室定位及研究方向、年度主要工作進展、實驗室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未來計劃、代表性成果等方面匯報了實驗室2019-2020年工作情況。
  • 生物電磁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首次會議在電工所召開
    11月12日,生物電磁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召開。北京市科委領導、所領導、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以及實驗室科研人員等近3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姚駿恩院士主持。會上,重點實驗室主任宋濤研究員首先介紹了實驗室基本情況。
  • 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理事會、學術委員會
    12月18日,依託研究總院管理的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水合物國重室)在京召開第一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2020年度學術研討會。會議系統回顧了2018-2020年水合物國重室科研創新成果,總結建設經驗,審議未來發展方向,安排部署「十四五」攻關重點。
  • 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群娜 張芷言報導  日前,中國氣象局/廣東省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2013年學術委員會會議暨觀測資料模式應用研討會在廣州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曾慶存,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香港天文臺
  • 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立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於11月27日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召開。  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文軍研究員主持會議。劉文軍表示,實驗室建立一年來發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績,而學術委員會的成立對實驗室發展至關重要。
  • 潘德爐院士等多位院士、專家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海洋遙感重點實驗室(LORS)第一屆學術委員第三次會議召開
    2020年5月7日,廣東省海洋遙感重點實驗室(LORS)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主任潘德爐院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郭華東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彭平安院士、張偲院士、林琿教授、李忠平教授、施平研究員,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長(法定代表人)龍麗娟、副所長杜巖,所長助理張長生,LORS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唐丹玲,相關部門負責人及LORS
  • 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召開第三次學術委員會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12月30日電(湯忠斌)12月29日,「陝西省衝擊動力學及工程應用重點實驗室」第三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在西北工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國防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等單位的七位學術委員會委員/委員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 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暨...
    10月23-24日,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暨2020年度學術年會在合肥舉行。新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魏悅廣院士、委員清華大學馮西橋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康國政教授、天津大學亢一瀾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申勝平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張忠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龔興龍教授、何陵輝教授出席了會議。
  • 李政道研究所召開2018年度國際學術諮詢委員會會議
    10月18-19日,李政道研究所2018年度國際學術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此次會議旨在加強李政道研究所與國際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借鑑全球優秀研究所和大學的先進經驗,為李政道研究所提供學術評估和戰略性諮詢,支持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