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動畫片或者電影裡總是出現一種讓人膽戰心驚的植物——食人花。世界上真的有能吃人的植物嗎?現代植物學家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既然這樣,為什麼會有吃人植物的傳說呢?
的確,地球上確實存在一類行為獨特的植物——食蟲植物,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國,共有五百多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瓶子草、豬籠草、茅膏菜和捕捉水下昆蟲的狸藻等,根據傳說中的描述,植物學家認為食人花應該是大王花或巨魔芋。這兩種植物都能在開花期間散發出強烈的腐肉臭味,因此有人誤以為他是能吃動物甚至吃人。其實這種腐臭味能吸引食腐昆蟲來授粉,其功能僅此而已。
巨魔芋又被稱為屍花、腐屍花、屍香魔芋、泰坦魔芋等等,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群島的熱帶雨林之中,當地人在雨林中經常聞到一股股腐臭的味道,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吃人食物的傳說,後來人們發現發出這種腐臭味的就是巨魔芋,巨魔芋體型高大,人們因此更有理由把他們想像成雨林中的吃人植物,因此稱之為食人花。
巨魔芋花序巨大,開花時生有肉穗花序,這個花絮大得非同一般:巨大的花序直接由塊莖生出,在短粗的花序柄上舒展著一片外綠內紫、類似於花瓣的寬大苞片,植物學上稱為「佛焰苞」。佛焰苞側面合抱而呈喇叭狀,顏色豔麗,高一米有餘,上口直徑常超過一米;巨大的佛焰苞中央矗立著空心的肉質花序軸,就像一隻巨大的蠟燭插在燭臺上。花序生長迅速,一天可以長出十釐米左右,這樣快速的生長過程中會發出一些咔咔的響動。試想一下,當人們在漆黑的夜晚,行走在熱帶雨林中,忽然看到一根高三米的巨大蜡燭,又聞到其散發出腐屍般的臭味,那個人能不膽戰心驚呢?這樣看來,出現食人花的傳說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不是近距離的親身接近這種花,你可能永遠也不知道花的味道有多糟糕。「大堆的尿片,腐爛的魚配上腐爛的洋蔥,大熱天的農場中死了一頭牛」這些都是2007年美國國家植物園中一顆泰坦魔芋開花時,園中管理員所留下的評論。儘管這種氣味對人類來說十分噁心,但對蜣螂和蒼蠅來說,惡臭就意味著機會,這種氣味使他們以為這是某個地方存在的腐爛的肉,可以用來產卵。泰坦魔芋因此可以藉助他們完成授粉。這種氣味我們聞起來很難受,但對蒼蠅來說卻是極其美妙。被腐肉般的惡臭吸引而來的傳粉昆蟲會努力擠進花朵中緊密的空間,它們的身上會沾滿花粉,幸運的話,他們將會為另一朵散發惡臭的屍花傳授花粉。
研究發現,巨魔芋平均七年才開一次花,每次開花的時間都很短,只有48小時左右,而且多數在晚上開花。另外,雖然雄花和雌花同時生長在同一個巨大的花序裡,但是雄花總是先開花,一天後雌花才綻放,同一棵樹的雄花和雌花不在同一時間開放,這是為了防止自花授粉,這樣的開花過程要求在巨魔芋的自然分布區裡有足夠的種群規模和個體數量,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多的植株在同一年的某幾天裡,幾乎同時開花,這對於巨魔芋種群的繁衍來說無疑是難上加難。
1878年義大利的植物學家埃多阿爾多.貝卡利在蘇門答臘首次發現了這種植物。巨魔餘芽在野生狀態下就不常開花,人工栽培環境下開花得更加稀少。100多年中世界範圍內巨魔芋的開花記錄,只有90多次,1889年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裡栽培的巨魔芋第一次開花。這是該物種在人工栽培下的第一次開發花記錄,當時轟動了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從那以後,巨魔芋在植物園開出的花序越來越高,2010年6月18日美國新罕布夏州吉福德郡的溫尼佩紹基蘭園所種植的巨魔芋花序高達3.1米,打破了先前的記錄,成為金氏世界紀錄中最高的花序。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其發布的1997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將巨魔芋列為易危種。由於人類對棕櫚產品和木材的大量需求,蘇門答臘島的熱帶雨林受到巨大破壞,據不完全統計,印度尼西亞已經失去了72%的原始熱帶雨林,並且情況仍在惡化,這導致巨魔芋的原始生境受到了直接的破壞,幫助巨魔芋傳播種子的馬來犀鳥也成為瀕危物種,巨魔芋的野外生存狀況更是岌岌可危。
巨魔芋與海椰子和千歲蘭是著名的溫室三大珍奇植物,他們有很多相同之處:奇特的神態特徵,生物學特性極為特殊,在地理分布上都很狹窄,原生境已被嚴重破壞,都是世界級的瀕危物種,人工栽培困難,對園藝水平的要求都很高等等。儘管從統計結果來看,人工繁育不易成功,但是這種努力或競賽,仍在進行,這是因為,一方面,相關研究和實踐體現了栽培技術,科學研究,物種保護,科學普及和園藝水平等方面的實力,另一方面通過互相的交流與切磋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索生命科學奧秘。
100多年來,巨魔芋被看作植物收集的一個旗艦種。世界上很多植物園都在努力嘗試栽培巨魔芋並使其開花,北京植物園也一直在努力,2011年5月28日,北京植物園的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與耐心等待,終於見到了巨魔芋在溫室中的美麗綻放,這不僅僅是巨魔芋在我國的第一次開花,也是亞洲人工栽培巨魔芋的第一次開花。
(喜歡就點讚關注吧!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