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
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種子植物·疣柄魔芋
種子植物,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目,天南星科,魔芋屬。廣東、廣西、雲南等地有分布,生長於海拔750米以下的熱帶地區。照片攝於西雙版納。
魔芋是人們喜好的食物之一,與疣柄魔芋是同屬的「近親」。但是對於魔芋本身,大多數人卻是極為陌生。
因為陌生,這類物種也被賦予了神秘色彩。在《鬼吹燈》小說中,一種叫「屍香魔芋」的物種色彩豔麗,並能散發詭異的清香,從而使人產生可怕的幻覺,因此也被稱為「魔鬼之花」。
「屍香魔芋」並未在自然界中被發現,但是疣柄魔芋卻是真實存在,色彩同樣豔麗,只是氣味截然不同。
疣柄魔芋是典型的熱帶植物,與一般植物先長葉後開花不同,疣柄魔芋是先開花後長葉。
在旱季、雨季區分明顯的西雙版納,疣柄魔芋是季節性極強的植物。雨季來臨之前的4—5月是疣柄魔芋的開花期,此時,其花序仿佛土行孫一樣突然從地下冒出,花序外面有一片呈佛焰狀的大型總苞片,猶如紫色的百褶裙,極為華麗。巨大的佛焰苞花序中間是凹凸不平的「大麵包」,下面則為雄蕊與雌蕊。
如果你想近距離觀看疣柄魔芋的花,那一定要做好捂鼻子的準備。在臺灣,疣柄魔芋又被稱為「雷公屁」。有種說法是,每次雷雨天氣後,這種花便會開放,並散發出濃烈的腐臭味。這是因為,當其花序成熟的時候,整個植株可以快速升溫,將糞便的巨臭散發出去,吸引屎殼郎進行傳粉。
雨季時,疣柄魔芋的葉片生長極為快速,粗壯的葉柄可高達2米,表面十分粗糙。雨季結束後,疣柄魔芋就會迎來果期,無數橙紅色的漿果聚集於果序頂端,排列成圓柱形。果期結束後,地上部分逐漸枯萎,地下塊莖進入休眠期,以度過漫長而乾熱的旱季。
劉光裕,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從事科普、環境教育、民族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同時也是植物、昆蟲和蜘蛛愛好者,科普作家、科學網名博、豆瓣和新浪微博「大V」、中科院網絡科普聯盟「啟明星」獲得者,發現了「抑制甜味」神奇植物寬葉匙羹藤。
來源:雲南網
原標題:《生物多樣性·小百科(47) | 種子植物·疣柄魔芋:我不是「屍香魔芋」,但能臭到你懷疑人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