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是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主辦,中科院、國資委、鐵路總公司等支持的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每年在暑期資助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萬餘名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優秀高中生走進重點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參加為期一周的科技與文化交流活動。學生將有機會走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企業研發中心,聆聽名家大師精彩報告,參加科學探究及趣味文體活動等。
科學營北京科技大學分營
自2012年起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同主辦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以來,北京科技大學承擔了2012-2020年的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分營組織管理工作及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全國開營式暨北京營開營活動,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充分發揮了高校在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方面的功能,對引導青少年崇尚科學,鼓勵青少年勵志從事科學研究事業,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科技創新後備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次科學營活動全程採用「雲上」形式,團委招募志願者、科技輔導員40餘名,為近200名高中生帶來了26個課時的活動課程,包含了智能車體驗、霍爾電動機製作等16個課時的科技實踐活動,為營員帶來了一場特別的科技體驗之旅。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不似往年的現場體驗,而是用線上進行的方式,讓同學們進行一場雲上科技之旅,讓我們在回顧這次的科學營旅程之前,先把目光投向更早之前——
科技大禮包
在科學營正式開始前,北京科技大學團委提前一個月開始籌備,組織10餘名志願者克服疫情困難,購買、分批收貨、統一裝袋、逐一寄送,最終為全部營員送上了「科技大禮包」。大禮包中包含了:
智能小車套件(小方盒)北科大魔方北科大營服北科大手提袋UNO版(附USB線)霍爾電動機套件
物資整理
手提帆布包
UNO版
智能車套間
營服
科技魔方
物資打包現場
營員收到物資
8月14日
科學營全國開營儀式
早上10:00,雲上科學營全國開營儀式開始啦!
張伯禮院士作開營第一課主題報告,為小營員們講解中醫藥的故事,中醫藥學特點,從古至今,中醫藥與疫病的故事和中醫藥戰疫情的四大貢獻。
李蘭娟院士為營員帶來開營第一課主題報告。
當然,還有認真記筆記的小營員~
2020 08/14
晚上,是小營員的第一次見面會,一些營員還很害羞呢!見面會也是乾貨滿滿,有許多大學介紹和經驗分享為營員準備著。
關於大學的介紹,學習生活,科技競賽和學生工作的講解。
8月15日
分營開營儀式、組織雲遊校園
分營模式啟動,早上9:00,我們迎來了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北京科技大學分營開營儀式。在開營儀式上,我們為營員們簡要介紹了北京科技大學的歷史和高校科學營北科大分營活動。同時為營員們安排了科技輔導員來進行後續的課程學習與課下交流。
在為大家介紹完科學營的日程安排後,北科大兩位學長學姐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帶領大家暢遊校園,從教學區到生活區,從點點滴滴為營員們介紹了大學生活,讓同學們對大學有了更深的認識。
參觀重點實驗室
下午14:30-17:00,在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裡,由志願者同學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為同學們全方位展現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風採。首先由實驗室老師為大家介紹了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歷史與科研成果,同時為同學們解釋了生活中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等的區別。之後為同學們介紹了實驗室的相關儀器和相關原理,讓同學們了解了科研的魅力。
8月16日
朋輩交流
上午9:00,楊國慶學長(「孟子居」創業團隊負責人)為營員們帶來了「我有一棵樹,足以來扶貧」的創業主題演講。
楊國慶學長從創業初期的想法出發,到創業過程的經歷,再到創業初具成果的收穫,為大家全面的展示了一個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歷程。同時,楊國慶學長對是否要創業、為什麼創業、怎麼創業提出了自己見解,讓同學們明白了創業的初衷和意義。最後,楊國慶學長還與大家分享了高中的學習方法,交流了心得體會。
科技前沿講座
晚上19:00-21:00,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市科技新星,霍英東基金獲得者,「香江學者」龐曉露老師為營員們帶來「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基石—材料科技發展」的科技前沿講座。
講座從讀大學的意義出發,到淺談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再到材料科技的發展歷程和現狀,結合北科大材料學科的發展歷史,內容層層推進,細緻嚴謹,讓營員們真切體會到了科研的本質,也對科研有了全新的認識。
8月17日
朋輩交流
上午9:00,北京科技大學MEI機器人隊、master機器人隊、航模隊為大家帶來交流,學長學姐們為大家展示了各支隊伍的競賽經歷和所獲榮譽,詳細講解了機器人、航模的有關知識,讓同學們對機器人、航模有了更深的興趣。
航模隊
機器人
線上科技體驗
本課程為基於Arduino的智能小車,通過兩天半的學習將完成一個具有循跡、避障、遙控功能的智能小車,體驗簡易版的「無人駕駛」。該課程能夠培養同學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了解單片機、傳感器、程式語言的相關知識,並對大學中相關專業產生一定了解。
時間安排如下:
2020年8月17日
15:00-17:00
2020年8月18日
9:00-11:00,15:00-17:00,
2020年8月19日
9:00-11:00,15:00-17:00,
2020年8月20日
9:00-11:00,15:00-17:00,
2020年8月21日
9:00-11:00。
下午3:00,介紹了課程安排,接下來的幾天就是智能小汽車的製作啦,同學們都滿懷期待。
首先通過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和智能車大賽的比賽視頻作為引入,引起同學們對智能小車課程的好奇心。
隨後介紹智能小車涉及到的相關知識及大學相關專業。然後向大家介紹智能小車主控板Arduino的基本情況,帶大家簡要了解單片機的應用及開發。最後帶領大家安裝Arduino的開發環境及驅動。這部分內容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識,讓同學們在動手實驗之前先豐富一下知識基礎,提高理解能力與興趣!
之後把智能小車的製作預期目標與同學們展示了一下,希望接下來這幾天內同學們都能夠做出比預期效果更好的小智能車來!
8月18日
線上科技體驗
上午9:00,針對Ardiuno單片機開發中所需要的C語言知識進行講解。介紹了變量、數據類型、關鍵字、判斷語句、循環語句及Arduino程序的基礎概念及構成。結合課堂知識帶領同學編寫簡單的C語言程序。
下午3:00,首先結合智能小車的機械結構擴展了輪式機器人常見的轉向機構,詳細講解了智能小車組裝過程、各傳感器、電路板作用,帶領同學們完成智能小車的組裝,並下載demo程序檢查小車組裝是否正確。
其次,帶領同學們練習如何操作Arduino的IO口成功點亮LED燈、驅動蜂鳴器,為今後編寫小車程序打下基礎。
(來自可愛營員的組裝過程)
8月19日
線上科技體驗
上午9:00,講解電機驅動板的主要原理、控制方法,介紹H橋驅動電路的原理。講解小車直行程序的思路及寫法、讓同學們自行仿寫小車轉向程序,為同學們在線答疑解惑。
下午3:00,介紹循跡傳感器的主要原理、調試方法,小車循跡程序的思路及寫法,讓同學們根據已給出的程序,結合課堂內容補足程序,完成小車循跡功能,同時為同學們在線答疑。
8月20日
線上科技體驗
上午9:00,介紹避障傳感器的主要原理、調試方法,小車避障程序的思路及寫法,讓同學們根據已給出的程序,結合課堂內容補足程序,完成小車避障功能,同時為同學們在線答疑。
下午15:00,介紹紅外接收、發射模塊(遙控器)的原理,小車遙控功能的思路和寫法,讓同學們根據已給出程序,結合課堂內容補足程序,完成小車遙控功能。在課程的最後,講解了循跡、避障、遙控多功能融合的思路,供有興趣的同學在課程之餘繼續探索。
部分學員作品展示
(福建省雲霄第四中學高校科技營營隊合影)
8月21日
名家大師面對面
下午15:00,毛新平院士為大家帶來「鋼鐵強國之夢」主題課程。
課程從日常生活中鋼鐵的應用出發,引申到鋼鐵相關性質的闡述,再到我國鋼鐵的發展和時代新興技術的革新。與廣大同學深入探討了鋼鐵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也為同學們展示了鋼鐵產業的廣闊藍圖。
結營儀式
晚上20:00,結營儀式上,首先為營員們頒發了優秀營員及其他獎項,接著每位輔導員為同學們送上寄語,分享了一周以來上課下活動的點點滴滴以及自己的感悟,同時祝願每位同學在今後的高考中獲得佳績。同學們也分享了自己參加科學營的體會與收穫,表達了對科學營活動的肯定。最後,科學營北京科技大學分營圓滿結束!
營員感悟
湖北 王璽之 2020·8·22
這個改變對於我來說是令我驚訝的,想不到我這個編程」萌新「也會有自己編寫程序的一天。並且我在這次活動的表現也出乎我意料之外。第一:我上課非常活躍,有不懂的地方就立馬問導師或者助教。雖然說那些問題可能太簡單,但我還是敢於請教。第二:我堅持了下來!雖然說前幾節課用的是例程,但我還是遇到了些許困難,有的困難要研究一天才能研究明白。有的同學研究了一整節課都沒研究出來,於是就放棄了。在遇到困難時我也會煩躁,也有時會失去耐心,但我仍然堅持做了下去,努力讓我的小車能完成每一項任務。在我自己的印象中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不太喜歡挑戰難題的學生,但在這次活動之後,我對我自己有了信心,我還是能夠自己克服困難的。
上海 孫嘉慧 2020-08-21
高校科學營對我而言意義非凡,這是我人生的轉折點,在這裡讓我找到了我自己說喜歡的專業。這一段寶貴的經歷,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科學,帶我進入了未知的科學領域。也是在這裡讓我感受到了濃厚的人文精神。在這裡我要感謝高校科學營,感謝北京科技大學,感謝學長學長給了我深深的啟發,令我受益匪淺。
陝西 邸麒燁 2020-8-19
我參加了線上的朋輩交流活動,聽學長學姐們講述他們的大學生活與創業經歷,坐在電腦前的我雖然無法面對面與之交流,但我可以感受到學長在講述他們的經歷時的意氣風發與滿滿的自豪,也使我對自己未來的大學多姿多彩的生活充滿無限的期待。
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競技機器人隊的成員為我們打開了機器人世界的大門,隨後我開始動手製作智能小車,通過組裝、編程可以讓小車實現直行、左右轉、循跡等等。這是我第一次學習編程技術,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很多挫折與失敗,但跟隨者學長不斷地練習,我對於編程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遼寧 趙悅竹 2020-8-20
參加本次北京科技大學雲上科學營,我深深認識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領略了科技的神奇魅力,第一次自己動手製作了電動機和智能機器車。跟隨輔導員初步了解了單片機與arduino。讓我對先進的科技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開闊了眼界,積攢了豐富的經驗。
在朋輩交流的過程中了解了精準扶貧的困境與方案。目前無法了解到貧困戶的真實需求,解決方法為以全面小康為初心,加大技術扶貧力度。幫助農民使用微信,增加農民的網際網路思維。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支柱。
浙江 孫亞楠 2020-8-22
很快就到了在雲上科學營的最後一天,上午還有電動機的製作,也是十分的有趣,下午則是毛新平院士做的有關鋼鐵行業的講座,鋼鐵在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時鋼鐵工業的發展未來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所以更需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地加入其中,為國分憂!晚上是最後的活動了,短短的結營儀式裡,我仿佛又一次走過了這個有老師有同學們的夏天,科學營雖然結束了,但我們探索科學的路才剛剛啟程!
科學營的精彩還未結束,科學營的樂趣還正開啟,沒有了現場的體驗,卻更增加了自己動手的樂趣,提高了網上學習的能力,科學營,學不停,結下深厚科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