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小米11就要發布了,官方已經開啟了各種預熱,比如滿血的LPDDR5,WiFi 6E,非常貴的屏幕,從曝光來看會是四曲面設計,除此之外就是更硬的保護玻璃,小米會首發第7代康寧大猩猩玻璃,抗摔性能提升1.5倍,防刮性能提升2倍。
康寧大猩猩是何許廠也,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康寧公司的大猩猩玻璃,大猩猩也叫金剛,所以這個名字是很形象的,而康寧公司也是一家專業的玻璃商,實際上我們的手機屏幕除了基本的顯示層和觸控層之外,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康寧大猩猩就是這個角色。
而康寧公司當然不止手機保護玻璃一個業務,在高琨提出光導通訊理論之後,也就是我們現在通信最重要的線路光纖,而康寧就是世界上第一家做出光導纖維的公司,所以也算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不過相比之下手機的保護玻璃似乎更引人注目。
許多手機商都會採用康寧大猩猩的玻璃,當然每一代康寧大猩猩玻璃都會宣稱比前代提升多少,那麼第七代康寧大猩猩玻璃是不是就意味著以後手機不用貼膜了?
貼膜可以說很多機主都會做的事情,曾經有很多創業者就是靠祖傳貼膜技術發家的,但是慢慢的,膜廠也充分理解消費者,技術不斷升級,貼膜難度越來越小,現在市面上的的手機膜都可以自己獨立完成,貼膜已經不是一門技術活了,另一方面手機商也會出廠貼膜。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主要就是為了保護手機屏幕,畢竟生活中難免有各種意外,手機掉落是非常常見的,除此之外就是屏幕刮花,影響美觀,而一塊屏幕的價格很貴,膜卻非常便宜,相當於是一個非常低成本的保護。
但是貼膜的壞處也是有的,首先就是膜的種類有很多種,普通膜,鋼化膜,水凝膜,保護效果越好,往往越厚透光率越差,影響顯示效果,甚至還會影響到屏幕指紋識別,而很薄的高透膜,保護作用可以忽略不計了,有時候膜還是好的,屏幕卻碎了,不貼膜雖然是一種很土豪的行為,但是體驗上確實好很多。
而康寧大猩猩玻璃,其實就是為了幹掉手機膜,目前康寧第6代玻璃的實驗室測試數據就是可以讓手機在1米高度自由墜落15次完好無損,第七代看來應該會更厲害,但是膜該貼還得貼。
雖說現在手機基本上自由跌落摔壞的概率不高,但也難免有翻車的,特別是新機如果碎屏了肯定是很難受,此外就是手機玻璃的硬度雖然一直號稱在提升,但實際上這麼多年來莫氏硬度一直沒有超過7,而且以目前的技術來說,也很難超過7。
金剛石的硬度是10,藍寶石的硬度為9,鐵的硬度為5左右,剛的硬度可以達到6,而這個7就是石英的硬度,目前手機保護玻璃的莫氏硬度在6-7之間,所以我們的手機屏幕一般都不怕鑰匙串這些東西的,除非鑰匙上面鍍鉻了。
但是石英就是手機屏幕的剋星了,而且生活中非常常見,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比如常見的沙子含量就很高,不信可以把自己的手機屏幕在一堆沙子裡摩擦摩擦,屏幕絕對會變花,雖然我們生活中可能不會幹這麼愚蠢的事情。
但還是很容易接觸到這些東西,比如水泥地面,建築物,或者風沙,陶瓷,甚至還有一些牙膏,這裡面都含有二氧化矽,而我們的口袋裡面可能也會出現一些非常微小的二氧化矽顆粒,那麼屏幕上同樣會出現一些非常細小的劃痕,肉眼仔細看也能看出來。
而保護玻璃主要有兩種作用,一種是可以避免碎屏,還有就是保護裡面的內屏,畢竟這層保護玻璃的成本還是很低的,即使碎了,維修起來成本也很低,但是內屏壞了,維修成本就很高了,上千塊錢不算啥。因此保護玻璃並不能完全避免碎屏,只能儘可能避免意外,所以手機殼可以不戴,但是膜該貼還是要貼的,特別是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