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11時,「事件視界望遠鏡」小組分別在布魯塞爾、聖地牙哥、上海、臺北、東京、和華盛頓召開發布會,發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真實的黑洞彩色照片,從照片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洞的輪廓和形狀。不過,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的時空扭曲論來說,一個小而重的物體能隱藏在事件視界之內,在視界內,其引力強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那麼,我們又是怎麼拍攝到這張彩色黑洞照片的呢?
一直以來,黑洞都是天文學中最神秘的話題和領域。作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們都為揭開黑洞的真面目而費盡了心思。近百年來,越來越發達的科學也在不斷地證實著黑洞的真實性,但是沒有人知道黑洞的真面目究竟是什麼。也有不少的科學家嘗試通過黑洞的狀態還原黑洞的真面目,也做出了很多的黑洞假想圖。但是,通過天文設備「看」黑洞的真容,在人類史上還是前所未有的。
這次被「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到的黑洞,來自距離地球 5500 萬光年的M87星座。而整個星座的質量大約相當於64億個太陽。憑藉現有的科技水平,想要從距離如此遙遠、質量也如此龐大的星座中拍攝黑洞是十分困難的。因此,為了實現對M87星座的觀測,研究人員將分布在南北半球的8個大型射電望遠鏡組合了起來,形成一個與地球直徑相同大小的全球觀測網絡進行觀測,才拍到了清晰的黑洞圖像。
但事實上,黑洞本身是不能被拍攝到的。這次拍攝之所以拍到了一個環形的黑洞圖像,是因為黑洞在吞噬掉恆星時,會產生強烈的氣體撕扯,從而產生旋轉的吸積盤,而且吸積氣體也會沿轉動方向被甩出去,形成不同方向的噴流,這些氣體摩擦都產生了明亮的光線。是這些光線被我們的天文望遠鏡捕獲,才有了今天的黑洞照片。
因此,我們看到的橘黃色圓環,並不是黑洞本身呈現出的顏色,而是黑洞在吞噬掉恆星的時候,恆星產生的發光現象。因為黑洞一直都處於無休止的運動狀態下,準確地說,本次拍攝應該是捕獲到了真實的黑洞活動現象。不過,由於數據的龐以及計算的複雜,單「洗」出這張照片,研究人員就耗費了近兩年的時間。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黑洞實拍圖,實際上並不只是所謂的拍張照那樣簡單。
不過,關於黑洞的研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既然已經拍到了黑洞的活動圖,那麼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地對黑洞進行分析與研究,甚至得出更加重要的科研成果。到那時,我們的科技也會更加發達,那麼,離揭開黑洞的本質的日子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