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的神話開始於1995年,由該公司製作的首部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轟動世界,一舉成為當年美國本土票房冠軍,並且在次年的奧斯卡評選中獲得多個獎項提名。《玩具總動員》是人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長片,皮克斯也從此打破了迪斯尼對動畫領域的壟斷。從1995年開始,皮克斯動畫基本上以每年一部的節奏出品了22部電影,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成為當年全球動畫領域最為優秀的作品,並且帶給全世界觀眾無數的美好記憶。
二十多年之後,當回顧這22部皮克斯動畫電影時,除了精彩的故事情節和滑稽的人物角色之外,越來越多的觀眾隱隱約約地發現,在這些電影背後隱藏著一個神秘的「皮克斯宇宙」。
近十年的全球電影市場被美國兩大動漫行業巨頭所開創「電影宇宙」所霸佔,「漫威宇宙」和「DC宇宙」旗下的幾十部超級英雄電影佔據著世界電影票房的半壁江山。這些電影的特點是人物譜系龐大和情節線索繁雜,電影之間通過角色客串和情節呼應等手段互相關聯,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電影宇宙」。然而皮克斯動畫顯得更加機智,在二十多部電影裡隱蔽地布下線索,為粉絲們搭建了一個神秘的「皮克斯宇宙」。而與漫威和DC宇宙電影不同的是,在這是一個人、動物和機器共存的世界。
《恐龍當家》(2015年)
上映於2015年的《恐龍當家》雖然距離首部皮克斯電影《玩具總動員》已經過去二十年之久,但是從編年體的角度來說,《恐龍當家》的時空背景應該算是「皮克斯宇宙」的起源。
對於恐龍突然從地球上滅絕的原因,目前最為流行的說法就是「小行星撞擊」的理論。由於6500萬年前的地球遭受一顆小行星的撞擊而導致了氣候變化,恐龍突然失去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最終使得這個物種突然滅絕。然而皮克斯動畫卻腦洞大開地提出一個問題,「如果6500萬年前的那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這個世界將會變成怎樣一片天地?」
於是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一個恐龍沒有滅絕的地球,恐龍也進化成一種可以參與農業文明的物種。在這樣的世界裡演化出後來各種各樣會說話的動物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勇敢傳說》(2012年)
獲得第8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的《勇敢傳說》對於「皮克斯宇宙」的形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皮克斯宇宙」的歷史發展到中世紀,電影中出現了皮克斯動畫中最為重要的元素之一,魔法。
電影中的這位蘇格蘭公主為了追求自由而向一位女巫尋求幫助,而這是一位擅於為各種動物和機器賦予生命的女巫。於是在「皮克斯宇宙」中出現了魔法,而此後整個「皮克斯宇宙」的兩條主要線索就是人與這些會說話的動物和機器之間的關係。請注意在電影中的這個畫面,女巫正在製作的雕像之中竟然有著一輛出現在多部皮克斯動畫中的卡車,這個女巫在「皮克斯宇宙」中的作用不言自明。
《超人總動員1&2》(2004&2018)
在前兩部電影搭建完「皮克斯宇宙」的雛形之後,電影的時空背景一下子被轉移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首先得到女巫魔法的還是人類自己,政府為了對付日益猖獗的犯罪而組織起超人特工隊,然而由於特工們的超能力驚嚇到普通民眾而不得不最終被解散。15年過去,隱姓埋名的超人特工還是被仇家發現,對手發明了一種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這是「皮克斯宇宙」中第一次引入人工智慧。
電影中開發出這臺機器人殺手的公司名為「BNL」(Buy N Large),這家公司日後主宰了「皮克斯宇宙」,包括「玩具總動員」、「賽車總動員」和「Wall-E」中的主角都是這家公司的產品。
《玩具總動員1-4》(1995-2019)
《玩具總動員》不僅是皮克斯動畫的開山之作,而且也同時實現了幾乎所有地球人的夢想,每個人童年記憶中那個會說話的玩具終於拍成電影了。
這些玩具的生命力正是來自於《勇敢傳說》中那位神秘女巫的魔法,而製作出這些玩具的正是《超人總動員》中「BNL」公司。《玩具總動員》的故事從90年代一直延續到現在,隨著電影中小男孩安迪的成長,玩具與人類之間的關係也從難捨難分變得由愛生恨。
《海底總動員1&2》(2003&2016)
接下來的「皮克斯宇宙」終於輪到動物們登場了,正像《玩具總動員》裡的那些被賦予生命的玩具一樣,生活在海洋裡的魚類進化成一個與人類文明共存的世界。小丑魚尼莫在海裡玩耍時不當心被人類捕獲,於是尼莫的父母展開了一場勇敢的救援行動,終於在一家牙醫診所裡救出了小尼莫。
在這個階段的「皮克斯宇宙」之中,人和動物還沒有過多的交流,但是看上去並不那麼友好。我們看到人類不僅捕捉魚類做實驗,還肆無忌憚地向大海排放著汙染。「皮克斯宇宙」中的人類和動物之間的關係也從《海底總動員》開始出現了裂痕,這樣的裂痕也同樣出現在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和創造這些機器的人類之間。
《美食總動員》(2007年)
在接下去的《美食總動員》之中,動物和人類第一次開始了直接的互動。一隻小老鼠夢想成為五星大廚,它採取的方法是在廚房中操縱一個餐廳學徒來製作美食。
小老鼠終於成為了全國最為優秀的廚師,而電影中的反面角色卻是那些企圖阻擾動物獲得成功的人類廚師。
《飛屋環遊記》(2009年)
作為皮克斯動畫歷史上最為出色的電影,《飛屋環遊記》中的老爺爺被趕出了自己居住了一輩子的社區,不得不帶著自己的房子和一輩子的回憶開始環遊世界。而佔據這個社區的正是那個無所不在的「BNL」公司,電影也預示著「皮克斯宇宙」正在被這樣一個邪惡的組織所控制,並且導致最終在《機器人總動員》中人類被趕出地球。
同樣電影中出現了會說話的動物,一隻具有語言天賦的小狗陪伴著老人的旅程,動物的特異功能來自於人類所發明的一個特別的頸圈。正像電影《勇敢傳說》中那個女巫所施展的魔法,現代科技可以使得動物和機器可以具備人工智慧。
《機器人總動員》(2008年)
《機器人總動員》可以算是皮克斯動畫歷史上最為特別的一部電影,這部獲得200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的電影所表達的主題讓許多成年人都感到迷惑不解。故事發生在遙遠的2085年,地球在邪惡而又貪婪的「BNL」公司統治之下變得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在《超人總動員》和《飛屋環遊記》等電影中糟蹋地球的「BNL」公司又承擔起拯救地球的任務,而人類此時已經遠走太空,只留下一個「BNL」公司開發的機器人WALL·E年復一年地清掃著地球上的垃圾。
生活在太空中的人類沉溺於自己發明的人工智慧之中,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由機器代勞,依賴於機器生存的人類在「皮克斯宇宙」之中反而變成了受到機器擺布的「玩具」。
《汽車總動員1-3》(2006-2017)
此後的《汽車總動員》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人類離去之後的世界,這也是在《汽車總動員》沒有出現人類角色的原因。「BNL」公司在打掃乾淨地球之後並沒有將人類送回家園,而是創造了一個「汽車人」的世界。
此時樂不思蜀的人類正忙著在太空中「享受」著人工智慧,而沒有想到自己的地球家園已經被機器所佔據,並且很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蟲蟲危機》(1998年)
《蟲蟲危機》雖然在上映之後廣受好評,但是至今沒有推出續集,電影也看似與「皮克斯宇宙」毫無關聯。然而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蟲蟲危機》中那棵作為螞蟻巢穴的大樹竟然出現在二十年後的《機器人總動員》之中。在後者的結尾之中,荒蕪的地球終於重現生機,機器人瓦力發現了一顆參天大樹。
電影《蟲蟲危機》中同樣幾乎沒有人類角色的參與,完全是通過一個螞蟻王國來復刻了一個完整的社會結構。這樣的情節設計巧妙地與《機器人總動員》聯繫了起來,在那個推倒重來的「皮克斯宇宙」裡,只留下一些倖存的螞蟻。相比於之前皮克斯動畫的《海底總動員》和《美食總動員》中的動物形象,在《蟲蟲危機》中的螞蟻形象設計更加接近於人類,暗示著這個劫後餘生的世界開始了重生。
《怪物大學》&《怪物電力公司》(2001&2013)
在這兩部「怪物」電影裡,終於完美地闡述了「皮克斯宇宙」中動物和機器是如何與人類相處的。在怪獸王國裡,所有發電的能量來自於人類孩子的尖叫,於是怪獸電力公司有了「驚嚇專員」這樣的工作人員。它們每晚需要時空穿梭來到過去的人類世界,通過嚇唬小孩子來收集用來發電的能量。怪獸世界的生存不得不依賴著人類世界,它們懼怕人類的同時卻又不得不通過驚嚇人類來獲取能源。
有趣的是怪獸需要穿過一道時空之門來到人類世界,這樣的情節設計直接來自於《勇敢傳說》裡那位神秘女巫的魔法小屋。每當女巫遇到麻煩,只要一打開大門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更加神奇的是,在女巫小屋裡堆放著的雕刻作品中,竟然可以發現怪獸蘇利文。
而怪獸蘇利文推開大門所驚嚇的小女孩阿布,是不是就是當年《勇敢傳說》中的女巫轉世呢?
《1/2的魔法》(2020年)
在今年最新上映的皮克斯動畫《1/2的魔法》中,我們看到了「皮克斯宇宙」中出現的一個新物種,介於人類和動物之間的「精靈」。這個世界幾乎就是人類社會的鏡像,只不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讓人聯想起《指環王》中的中土世界。
電影中出現在天空中的兩個月亮提醒著觀眾這並不是我們居住的地球,不由地讓人聯想到那些在《機器人總動員》中逃離地球的人類。這些人可能沒有回到地球,而是在太空中的某個星球定居,延續著神奇的「皮克斯宇宙」。
結語
皮克斯動畫二十五年來取得的成就可以媲美傳統動畫行業霸主迪斯尼,皮克斯動畫對於全世界觀眾的影響力也遠遠大於後來的超級英雄電影。這二十多部電影背後所塑造的「皮克斯宇宙」更是一個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並且將會繼續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