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的核心是什麼?
地心距離地球表面還有4000英裡(1英裡約合1.61公裡),那裡有一個月球那麼大的固體鐵球。
我們都生活在厚達1800英裡的巖石層上,這些巖石層形成了地球的外殼和地表的覆蓋物。那麼,地心和地殼之間有什麼物質呢?
地球的核心是什麼?是一片巖漿,但科學家不能確定這片巖漿具體由何種物質組成,以及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怎樣的影響。
2、時間是持續不斷的嗎?
柏拉圖認為時間是持續不斷的。而愛因斯坦認為時間只是另一種尺度,是除了上下、左右、前後之外的第四維。愛因斯坦的時空概念理論上行得通,但實際卻很難辦到。
時間是持續不斷的嗎?因為我們只能沿著時間軸朝一個方向走。最終,一定會有人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3、生命從何而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選擇學說解釋了生物體為了適應環境的改變,是如何進化來的。但達爾文的理論卻不能解釋第一個生物體是如何產生的。
生命從何而來?是沒有任何生命跡象的化合物最初創造了生命嗎?第一個生命體是如何被裝配起來的?大自然連一點點微小的暗示都沒有給出。
4、什麼導致了冰河時期?
小規模的冰河時期每2—4萬年發生一次,大規模的每10萬年發生一次。科學家認為,地球軌道的不規則性改變了它吸收能量的多少,導致地球突然冷卻。
什麼導致了冰河時期?但研究表明,地球軌道的不規則性對地球吸收太陽能的影響只佔其中的1%,這個微小的影響是如何使地球的氣候產生重大突變呢?
5、為什麼要解碼DNA?
一個典型的人類細胞中含有6英尺(1英尺約合0.3米)長的DNA,但只有1英寸(1英寸約合2.54釐米)的DNA攜有需要被用來製造蛋白質的密碼,其他部分究竟是什麼呢?
為什麼要解碼DNA?諾貝爾獎獲得者布瑞納研究後發現,它們是廢品。但生物學家認為這些所謂的廢品DNA中也包含有「財富」。
6、森林如何影響全球變暖?
每個人都知道森林有助於環境的改善。樹木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吸收導致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碳,但即便這樣,地球仍在不斷升溫。
森林如何影響全球變暖?於是產生了這樣一個矛盾——未來,森林並不能減緩氣候的變化,但隨著森林不斷遭受毀壞,全球變暖將更嚴峻。
7、大腦如何計算運動?
大腦在處理運動規則方面速度較慢,將手置於一個熱的盤子上,它需要數個毫秒才能感覺到熱,那麼大腦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同時獲得視覺數據。
大腦如何計算運動?產生指令身體動作的信息,計算出一個精確的軌道使蜥蜴的舌頭瞬間捕捉到蒼蠅,使我們的手迅速抓住正在下落的玻璃杯呢?
8、為什麼地球兩極會換位?
大約80萬年前,指南針會指向南方,早些時期,它會指向北方。當地球自轉時,內核中的液體金屬攪拌在一起,產生一個電磁場。自轉導致的內核運動方向的改變會改變這個電磁場的兩極。
為什麼地球兩極會換位?一旦異位過程開始,地球需要7000年時間才能完成這一南北顛倒的重大改變。在100萬年中這種情況平均會發生2—3次,但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實現的。
9、黑洞信息去哪裡了?
黑洞裡面的吸引力非常強大,任何物質或能量都不能逃脫黑洞的吸引。但物理學家霍金卻說某種東西可以逃脫黑洞的引力,這種東西就是「霍金輻射」這樣的隨機粒子。
黑洞信息去哪裡了?如果黑洞可以把具有固定結構的物質吃掉的話,那麼黑洞就會充滿各種信息然後發出不確定的各種各樣的噪聲,那麼這些信息去哪裡了?
10、我們為什麼不能預報天氣?
氣象學家勞倫茲在進行一項計算機天氣模擬時,決定對其中的一個參量採用四捨五入進行計算。這個小小的變化完全改變了天氣模型,這成為後來著名的「蝴蝶效應」。
勞倫茲的這種做法啟發氣象學家把儘可能精確的數據輸入計算機模型以擴大他們的預測區間。但極為精確的數據也不能使我們獲得精確的長期性預測結果。
我們為什麼不能預報天氣?氣候學家還需要了解大氣和海洋的交互性影響等多種影響天氣的因素。因此,預報數十年後或數世紀後的天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11、為什麼疾病會流行?
一種流行性疾病實際上只是一種病原體「鴻運當頭」的外在表現。細菌如何實現感染取決於它們是怎樣工作的以及人類抵抗能力如何。
為什麼疾病會流行?但是有人知道如何預測那些細菌何時在人群中傳播,所以不要忘記經常洗手。
12、重力是如何產生的?
牛頓首先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基本性質。他向世人揭開了天體和人類不會從地球上掉下去的奧秘。
重力是如何產生的?然而我們只是理解萬有引力現象,而對其產生原因的研究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13、為什麼我們的器官不能再生?
拿菜刀從你手指上切下去,這根手指就會永遠跟你說再見。然而把蠑螈的一條腿砍下,它卻會自然地長出一條新腿。
為什麼我們的器官不能再生?我們會因為指甲受到損傷而大驚小怪,而動物器官的重生過程卻是那麼自然。科學家想知道為什麼「無所不能」的人類卻不能做到這一點。
14、數學家可以證明黎曼猜想嗎?
20世紀早期,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曾說,如果他在沉睡1000年後醒來,他將問的第一個問題便是:黎曼猜想得到證明了嗎?現在100多年過去了,這個問題至今仍沒答案。
數學家可以證明黎曼猜想嗎?黎曼猜想將在所謂的黎曼zeta函數基礎上對零分配。該猜想已被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列為世界黃金問題之一,能證明或證偽該猜想的人將會獲得100萬美元的獎金。
15、為什麼我們會死亡?
當物理學家被問到事物為何死亡這種問題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說這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任何事物,無論它是礦物質、動植物,還是一輛汽車最終都會分解消亡。
為什麼我們會死亡?這種現象發生在人類身上就是使人變老。變老的原因可能因為DNA遭到了損害,也可能是因為染色體端粒發生萎縮。若想知道生命何時終結,還要求助於生態學家,但他們只是粗略預測,不能準確地預測一個人的死亡時間。
「
都說得軍師者得天下,倒不如說得兵書者成大器。
古龍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鬥」,人類歷史也是如此。翻開人類的發展史,就可以發現是一部戰爭史。
雖說戰爭的年代已遠去,但商場如戰場,讀過一套兵書總是會比常人聰慧,胸有成竹。
天下紛爭,上兵伐謀,《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七書走遍天下!
流傳千秋的兵學寶典
宋朝的另闢蹊徑,別出心裁
宋以前的軍事著作甚多,大都失傳,北宋的《武經七書》流傳至今。
它是北宋神宗元豐三年頒布的,是中國古代di一部軍事教科書,集中了古代中國軍事著作的精華,是中國軍事理論殿堂裡的瑰寶。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武功厲害的元朝和清朝兵書甚少,武功平平的宋朝卻出了本兵學寶典?
其實,不難理解,照現代話來說就是:體力不足,智慧來湊!
大宋立國以來,杯酒釋兵權,重文抑武,內憂外患。
為了扭轉這一局勢,大宋另闢蹊徑,學兵學理論、用兵家智慧,以彌補軍事實力的不足。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套《武經七書》就是這樣來的。
這七部兵書,是從常見知名的三百七十多部兵書當中挑選出的,這是對《武經七書》編纂者的學術眼光、兵學素養、文化識見的重大考驗。
它要求在有限入選的兵書裡,要達到以下四個基本目標:
第一,能夠系統、完整地反映宋代之前中國兵學發展的總體成就與基本面貌。
第二,能各自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具有代表性,且彼此之間可以起到互為補充、互為發揮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性、學術性、文學性等方面,都要卓爾不群,引領風騷,臻於完美,具有典範意義。
第四,無論是篇幅的大小、文字的閱讀、表述的方式等方面,都應該恰當適宜,符合武學的教學需要,便於人們學習與掌握。
由此可見,宋代學人對兵學經典的認識與遴選,的確是獨具匠心。其眼光之獨到,選擇之嚴格,令人嘆為觀止。
《武經七書》是古代中國di一部由官方校刊頒行的兵學理論教科書,兵家經典著作,獨領風騷至今。
兵家的百科全書
《武經七書》由《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七部著名兵書彙編而成。
這七部著作,單拿出來都是兵書中的經典。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作為《武經七書》之首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兵家的經典,後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吳子兵法》
主要總結了戰國時期的實戰經驗,與《孫子》一起並稱「孫吳兵法」。雖僅五千字左右,但內容十分豐富,是繼《孫子》以後又一部體系完備、思想精深、具有重大理論價值的兵學論著。《武經七書》中有《吳子》的一席之地,決非偶然。
《六韜》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其所論述的範圍包括政治、經濟與軍事的關係,全勝戰略、軍事戰略,治軍理論,作戰指導原則,國防建設思想,軍事後勤方針等各個方面,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六韜》在《武經七書》中,也是不可替代的。
《司馬法》
大約成書於戰國初期,古代重要兵書之一。它是一部綜合古今的混合型兵書,具有深厚的歷史澱積層,集中反映了商周、春秋、戰國前期各種軍事觀念、作戰特點與軍事制度,受到歷代兵家和史學家的重視。
《三略》
又稱《黃石公三略》此書側重於從政治策略上闡明治國用兵的道理,不同於其他兵書。它還大量引用古代兵書《軍讖》、《軍勢》中的內容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引用部分佔全書的1/6。因而為後人保留了這兩部已佚兵書的部分精華。
《尉繚子》
《尉繚子》的重要性,表現為它既是現存「兵形勢家」的唯一著述,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法家思想對戰國兵書的滲透與影響,保存了大量彌足珍貴的戰國軍事制度的原始資料,在中國兵學發展史上留下輝煌的一筆。
《李衛公問對》
《李衛公問對》又稱《唐太宗李靖問對》該書體裁是傳統的問答式,全書共有98次問答。比較顯的著貢獻是:在結合戰例闡述兵學哲理,使之深化方面,比前人取得了更大成績。
《武經七書》集齊了這七部兵書的精髓,是兵書中的翹楚,兵書經典中的經典,是中國古代兵學文化的集中體現。
《武經七書》頒行後,備受世人關注。
為什麼要讀《武經七書》
古人的兵書蘊含大智慧,不止可以用於軍事,後人不論是做官還是經商,都可從中學得不少智慧。所以,兵書在現今的商人群體裡是很受歡迎的!
《武經七書》,它奠定了中國古代和近代軍事學的基礎,對中國和世界發展近代、現代軍事科學起了積極的作用。
滄海桑田,歲月變遷,雖說宋朝留下的只是「遺民淚墮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的綿綿遺恨,但好在有《武經七書》,我們才得以瞻仰前人的風採,學習古人的智慧。
本書不但添加了版畫圖還為各篇文章作了詳細的注釋、譯文、題解,選取底本校對,延請專家翻譯,是讀者不可多得的版本。
藍色函套,手工線裝,豎排字體,雙色印刷
古典版畫,畫面清晰,傳統工藝,精緻古樸
當我第一次拿到此書閱讀後,感覺不僅僅是對古人智慧的崇拜,是深感自己思想的提升,感覺生在中國非常幸運,能有如此多的智慧之書共享。
無論你身處職場、商場、官場,或是學生,都能在《武經七書》中有所收穫。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武經七書》,你值得一讀!
中國古代經典兵家著作
《武經七書》(4冊)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定價:218元/套
由於新疆、西藏運費較貴,所以新疆、西藏的朋友如要購買,每件需補收20元運費差,請新疆、西藏的朋友酌情下單,感謝您的理解!
小編提醒:
1、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滿意,可聯繫寄件人處理;
2、7天內可與寄件人協商退貨,15天內仍為您保留換貨的權利;
3、全國包郵,貨到付款,敬請放心購買;
4、客服在線時間: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