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困難和挑戰都是一次與「大馬林魚」和「鯊魚」之間的搏鬥

2020-12-03 高分文案

近日,我有幸拜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感慨萬千,深深被文中主人公面對巨大挑戰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折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桑提亞哥的老漁夫,已近風燭殘年。有一次,他連續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直到第八十五天出海捕魚時,他才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

老人在沒有水、食物、武器、助手,而且左手抽筋的殘酷境況下開始了與大魚的搏鬥。經過兩晝夜不眠不休的激戰,他終於戰勝了大魚,但在返回的途中又遭遇了鯊魚……最終,筋疲力盡的老人用折斷了的舵柄殺死了最後一隻鯊魚,而自己的「戰利品」大馬林魚也僅剩了一副魚骨頭……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是本文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橫亙著數不清的困難和挑戰。每一個困難和挑戰都是一次與「大馬林魚」和「鯊魚」之間的搏鬥,桑提亞哥面對挑戰不屈服的精神就是我們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鑰匙,只有擁有它,才能打開成功的大門。

在現實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卻無法堅持到最後,遇到「承受不了」的挑戰時選擇逃避或放棄,儘管這些挑戰和老漁夫曾遇到的相比,是那麼地不值一提。那些選擇逃避和放棄的人,不是輸給了困難,而是輸給了自己,他們經受不起人生的磨難,成功自然不會降臨在他們身上。

當我們因為自己職場上的一兩次失意,或者因為別人的批評而對自己失去自信,自暴自棄時,不妨想想這位名叫桑提亞哥的堅強的老漁夫,想想他是如何在殘酷的挑戰中堅持下來的,或許便會釋然許多,再次找回與困難決鬥的勇氣,一步一步邁向成功。

相關焦點

  • 海明威《老人與海》的悲劇色彩:人只是在和自己的錯誤搏鬥
    雖然《老人與海》的情節並不曲折複雜,甚至十分單一,但卻不失為一個完整的故事,主要圍繞著老人捕魚這一條線索,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和尾聲,並且各部分之間是連續的,有必然聯繫且不可挪動。就長度來說,《老人與海》中的行動長度不可謂不長,不說沒有寫出來的那八十四天,就說老人這次出海,就經歷了三天。海明威先後展現了老人與大馬林魚、鯊魚搏鬥的行動。
  • 【閱讀經典】賓川四中高一(9)班黃堉——收穫自己的大馬林魚·讀《老人與海》有感
    然後便是本書的精彩部分,老人在海中的搏鬥。他釣到了一條大魚,竟然比他的船還長2英尺,重達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海明威採用紀實的手法再輔以對老人的心理描寫,展現了老人與大馬林魚日夜奮戰的過程。此後又在回港中遭到一批又一批鯊魚襲擊。最終精疲力竭地回到海港,大馬林魚卻只剩一副巨大的骨架。
  • 鯊魚or人類,哪個更可怕!
    來源:電影集結號 ID:dianyingjjh其實這並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人類應該為類惡意非法捕殺鯊魚的行徑感到羞恥和慚愧了解鯊魚,它們不是該死的惡魔;拒絕魚翅,它並沒有多高的營養價值,不是地位身份而是醜惡嘴臉的象徵。
  • 老人與海中的大馬林魚究竟是哪種魚?
    大西洋旗魚(I. albicans)圖brandoncole.com旗魚科又包含多個屬的多種魚,英文俗名Sailfish,通常譯為「某旗魚」或「某藍槍魚」。躍出水面的劍魚 圖reddit.com劍魚遊動時,強壯有力的尾柄產生巨大推力,長矛般的吻部劈開水流,流線型的身體儼然為了極速而生,它們遊速可達每小時百公裡以上,是海洋中遊速最快的魚類(之一)。
  • 老人與海中的大馬林魚,你知道多少?
    老漁夫聖地牙哥在連續八十四天一無所獲後,終於釣到了一條身長十八尺(5.48米),體重一千五百磅(680公斤)的大馬林魚
  • 鯊魚咬鼻「搏鬥」5分鐘(圖)
    揚子晚報網消息  英國肯特郡38歲男子菲爾·坦納在福克斯通市碼頭上釣到了一條長几十釐米的小貓鯊,菲爾興衝衝地將鯊魚遞給朋友看,朋友不小心碰了一下他的手臂,導致這條鯊魚撞向了菲爾的鼻子,小鯊魚一口咬住了他的鼻子。  菲爾說:「我的鼻子疼痛極了,我大聲尖叫起來。
  • 瑞士男子成功捕獲格陵蘭鯊魚 巨鯊搏鬥1.5小時
    瑞士男子成功捕獲格陵蘭鯊魚 與巨鯊搏鬥1.5小時(資料圖)格陵蘭鯊魚:(GreenlandShark)亦稱睡鯊(Sleeper Shark),格陵蘭鯊為體型最大的鯊魚之一,以其醜陋外表與緩慢動作著稱,在北極及北大西洋海域
  • 在1000米深海和鯊魚搏鬥,連大司馬都嚇出豬叫
    在1000米深海和鯊魚搏鬥,連大司馬都嚇出豬叫 2021-01-12 21:07  TopGame
  • 大馬林魚走了:退潮的可轉債海灘不只是狼藉
    成交金額的暴跌,恰是海明威《老人與海》搏殺中的大馬林魚突然飛走了,好像被天空中一雙巨手給揮走了,似乎是這雙手的主人擔心漁夫在與大馬林魚的搏殺中死去,於是急急忙忙地把大馬林魚給揮走了。大馬林魚退潮時的瘋狂甩尾出貨,導致今天304個可轉債品種平均跌幅1.54%。其中跌幅10%以上的18個,跌幅5%以上的34個。上漲5%以上的僅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