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中的大馬林魚究竟是哪種魚?

2021-01-15 薩爾茨堡的魚

老漁夫聖地牙哥在連續八十四天一無所獲後,終於釣到了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經過兩天兩夜的搏鬥,他終於徵服了大魚,並把它拴在船邊。成群的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擊退了它們,可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老人回到岸邊,只帶回了一具魚骨,帶回了殘破不堪的小船和精疲力竭的軀殼......

《老人與海》----歐內斯特·海明威

兒時的記憶裡,除了對老漁夫硬漢形象的欽佩和對其命運的浩嘆,可能最大的好奇就是老漁夫捕獲的馬林魚到底是哪種魚?

 

馬林魚(Marlin)是對多種海洋大型掠食性魚類的總稱,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有著尖尖的吻部、發達的肌肉和極具流線型的身軀,這類魚來自鱸形目旗魚科(Istiophoridae)和劍旗魚科(Xiphiidae)。


大西洋旗魚(I. albicans)圖brandoncole.com

旗魚科又包含多個屬的多種魚,英文俗名Sailfish,通常譯為「某旗魚」或「某藍槍魚」。它們中的一些成員,有著高高如船帆一樣的背鰭;大型的種類體長數米,體重達幾百公斤。它們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外洋水域,常見的如平鰭旗魚、大西洋旗魚和大西洋藍槍魚等等。


大西洋藍槍魚(M. nigricans) 圖animalstime.com

《老人與海》中老漁夫桑提亞哥捕獲的馬林魚,根據其描繪的捕魚情形和形態特徵,很可能指的就是大西洋藍槍魚。大西洋藍槍魚體長可達6米,體重超800公斤,憑藉著優雅的身姿和超強的遊動能力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徵服快感,它成為了稀有而珍貴的垂釣魚種。


捕獲的巨大大西洋藍槍魚 圖grindtv.com


正在和大西洋藍槍魚搏鬥的人們 圖grindtv.com

劍旗魚科下只有一個種,英文俗名Swordfish。它就是今天的主角,劍旗魚(Xiphias gladius)又稱劍魚或箭魚。劍魚和旗魚一樣,流線的身姿如頂級跑車一般,是海中遊速最快的魚類之一。


劍旗魚(X.gladius)圖ralphpace.com


 


劍魚分布於全球熱帶與溫帶海域,是一種季節性洄遊魚類,它們夏季索餌遷徙至溫帶或較低水溫的海域,秋季則洄遊至熱帶海域。劍魚因其吻部延長為扁而尖銳的劍狀突出而得名,吻部可達身長三分之一。眼大,齒細小,成年後頜齒消失,體表光滑無鱗,第一背鰭發達,呈三角形,魚背和側身通常為黑褐色。最大體長可達450釐米,體重650公斤。


躍出水面的劍魚 圖reddit.com

劍魚遊動時,強壯有力的尾柄產生巨大推力,長矛般的吻部劈開水流,流線型的身體儼然為了極速而生,它們遊速可達每小時百公裡以上,是海洋中遊速最快的魚類(之一)。劍魚擁有明銳的視力,和一般魚類無法保持體溫高於周圍水溫不同,劍魚和金槍魚等少數魚類可以通過獨特的肌肉組織和棕色脂肪為大腦和眼部供應溫暖的血液,這使它們能夠到達極端寒冷的大洋深處。


劍魚發達的眼睛 圖wikimedia.org

劍魚是海洋頂級掠食者,性情兇猛,食譜廣泛,如金槍魚、鱈魚、鯕鰍、鯖魚、鯡魚等等,也包括魷魚和甲殼類動物。劍魚憑藉極快的遊速和敏捷的身手在水中獵食,還能使用銳利的長吻削砍和分割魚群,大型獵物被撕裂成小塊,小型獵物則整個兒吞下。劍魚也會用堅硬的吻部防禦性的穿刺和攻擊大型水生生物,如鯨魚和鯊魚。英國倫敦博物館甚至保存著一塊厚達50公分的被劍魚「長劍」刺穿的木製船底。

精英怪自然逃脫不了人類魔抓 圖boobytrapfishingteam.com


 

除了人類,成年劍魚只有為數不多的幾種天敵,如逆戟鯨、大白鯊和灰鯖鯊等。劍魚在溫暖的赤道海域會全年產量,而棲息於較冷海域的劍魚只在春夏季產卵,如在地中海、西西里島及南義大利半島周邊,經常可以見到大量劍魚卵。雌性劍魚每次能產數百萬顆魚卵,孵化不久的劍魚苗只有4毫米長。


剛孵化不久的小劍魚 圖reddit.com

劍魚自幼就有尖尖的嘴巴和帶刺的魚鱗,它們生長速度十分驚人,每天可以長大約半釐米。可不要小看它們喲,雖然小劍魚看似毫無攻擊力,可它們其實已經以其它魚的魚仔為食了,基因的碾壓就是如此無情,它們是天生揮舞著長槍的海中騎士。第一年劍魚身長可以達到九十公分,很快它們便流露出了掠食者的貪婪本性,雖然它們中只有少數的幸運兒能長大成年。


再來一張萌萌的旗魚寶寶 圖reddit.com

劍魚流線型的身軀也為飛機設計師提供了靈感。設計師把劍魚外形也應用在超音速飛機上。另外,二戰時期,立下赫赫戰功的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使用的劍魚式魚類轟炸機也以它命名。


劍魚式魚類轟炸機 圖Flickr.com


 

亞成年的劍魚更易於捕獲,肉質柔軟且脂肪含量豐富,白皙中略帶粉紅,是十分廣泛的食用魚種。劍魚肉可以製成魚乾,長期保存,也可以加工成魚肉香腸和魚肉罐頭。


市場上出售的劍魚肉 圖123rf.com.cn


市場上出售的劍魚肉 圖arkive.org

劍魚屬大型魚類,產肉率較高,如同海洋中的牛排一般,肥美的肉質適合煎烤,劍魚在南歐和北美洲東岸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魚種。


厚烤劍魚魚排 圖123rf.com.cn


香煎薄切劍魚排 圖123rf.com.cn


煙燻劍魚肉 圖123rf.com.cn

在義大利西西里島和南義大利半島,人們將剁碎的劍魚肉和多種蔬菜、香料混合,再用薄切的劍魚肉包裹,慢慢煎熟,就是著名的劍魚肉卷(Involtini di pesce spada)。嘗起來質感介於雞肉和豬肉之間,又帶有魚脂香味。


劍魚肉卷Involtini di pesce spada 圖blog.giallozafferano.it

劍魚日文叫メカジキ(目梶木),新鮮的劍魚腩油脂豐富,是做生魚片的好材料。國內一些餐廳會把劍魚刺身叫做「白金槍魚」。劍魚肉稍稍炙烤口感也很好。


劍魚刺身 圖jp.123rf.com


劍魚烤串 圖jp.123rf.com

可是,劍魚肉多食無益, 劍魚等大型肉食性魚類處於食物鏈頂端,體內易於富集一種叫做甲基汞的物質,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警告,劍魚肉相對高水平的甲基汞含量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嬰幼兒、孕婦和育齡婦女應當儘量避免食用劍魚肉。




部分海產汞含量示意圖

部分海產汞含量示意圖。通常貝類如扇貝和生蠔等);甲殼類如對蝦、海螯蝦和海蟹以及一些魚類如三文魚、鯡魚、沙丁魚、鱈魚和比目魚體內甲基汞水平較低,一周可以食用多次;鯉魚、海鱒、黃貂魚、紅鯛魚和黃鰭金槍魚等食用頻率不宜超過一周一次;大型金槍魚、旗魚、鯊魚和劍魚體內甲基汞含量較高,應避免經常食用。


歡迎關注薩魚的公眾號 Sharkfood


喜歡就打賞薩魚,謝謝您的鼓勵

相關焦點

  • 老人與海中的大馬林魚,你知道多少?
    老漁夫聖地牙哥在連續八十四天一無所獲後,終於釣到了一條身長十八尺(5.48米),體重一千五百磅(680公斤)的大馬林魚
  • 【閱讀經典】賓川四中高一(9)班黃堉——收穫自己的大馬林魚·讀《老人與海》有感
    收穫自己的大馬林魚——讀《老人與海》有感《老人與海》講述的是古巴的一個小海港的老漁夫——聖地牙哥。「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他窮困,家裡拿不出什麼吃的,書中是這樣描述的:他把長褲捲起來當枕頭,把那張報紙塞在裡頭。
  • 《老人與海》——偶遇大馬林魚
    《老人與海》——偶遇大馬林魚生長在離岸這麼遠的地方,它長到現在一定很大了,魚啊,吃魚餌吧。吃吧,快吃吧。這些魚餌很新鮮,而你海啊,在這又深又黑的冷水裡打個轉,回頭就把它們吃了吧。他又感到釣索輕微地一扯,接著是較猛烈地一扯,老人想,肯定是沙丁魚的頭很難從釣鉤上扯下來。接下來就沒有任何動靜了,水面又恢復了平靜。「來吧,」老人說,「再打個轉吧。聞聞這些魚餌。它們是那麼鮮美!趕緊把它們吃了吧,待會兒還有美味的金槍魚呢。既結實,又鮮美。不要不好意思,魚啊。把它們吃了吧。老人靜靜地等著,將釣索夾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
  • 《老人與海》:在堅持中懂得取捨,才是大智慧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晚年的經典之作,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極大反響,之後還被拍成了電影。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洗禮,儼然已成為人們閱讀的經典。大家都在倡導,向主人公桑提亞哥老人在困境中不怕困難,堅韌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學習。這種精神沒有錯,也是值得我們學習。
  • 解讀經典 《老人與海》
    #電影遇見書# 孤獨年邁的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不舍不棄,隻身駕船趕赴人跡罕至的墨西哥海灣,終於在第五天釣上一條十八英尺長的大馬林魚。
  • 《老人與海》啟曦教育本周好書推薦
    大馬林魚、兇鯊它們強壯有力,是海中的無敵將領,毫無畏懼,為所欲為;而老人年老體弱,孤單一人而臨這樣的強大的敵手,展開交鋒和衝突是非常激烈的,老人能在最後打退一切進攻者,這種威力不能不讓人讚嘆。這種以弱對強的鬥爭,能夠強化矛盾的衝突,更鮮明地突出主體性格的深厚層次(堅強)。
  • 海明威《老人與海》的悲劇色彩:人只是在和自己的錯誤搏鬥
    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看上去沒有什麼複雜曲折的情節,故事內容非常簡單,簡要概括一下就是:老人聖地牙哥八十四天沒有打到魚,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卻被它拖了三天兩夜,把它殺死之後無法放在小船上,只好把它系在船邊,於是被嗅到魚腥氣的大鯊魚咬得只剩殘骸,老人最終什麼也沒得到。最簡單的故事往往有著極為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和寓意,《老人與海》就是如此。
  • 『書海無涯』海明威《老人與海》——勝利的失敗者,失敗的英雄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大家都特別熟悉,講述的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漁夫聖地牙哥一連幾十天都沒釣到一條魚,受到周圍人的取笑和同情,但他卻毫不認輸,仍然天天出海捕魚,義無反顧地堅持著,最終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大魚。這條大魚,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大到老人的小小漁船負載不下。
  • 《老人與海》:出海85天,捕回家一副魚骨,老人歸來成笑柄
    2020年7月21日,是「文壇硬漢」海明威的誕辰120周年,他是美國「迷失的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新聞體」小說的創始人,但他被世界文壇記住,是因為他的《老人與海》。1954年,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奪得諾貝爾文學獎。《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最負盛名的作品。他兼具各家之長,自成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 寫完《老人與海》,兩年後就獲得諾獎,海明威的這本書講了啥?
    01老人與海的故事《老人與海》這本書的故事結構非常簡單。一個老漁民出海打漁的故事。聖地牙哥很長時間沒有收穫了。他沒有絕望而是繼續出海。在這一次出海的過程中他捕獲了一條巨型的大馬林魚。這條馬林魚吸引了海底的鯊魚,在返航的路上他遭到鯊魚群的攻擊。
  •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的那個老人
    老人與海我應該歌頌著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的品格,卻難免不知從何說起。那麼,我還是先感謝一下,創作《老人與海》的人,沒有他的硬漢筆鋒,怎麼能夠刻畫出聖地牙哥與海。聖地牙哥與大馬林魚因此,走進《老人與海》,走進聖地牙哥,你應該不難看得出來他是一個狠角色。我想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沒有放棄八十四天厄運,才換得了第八十五天的一條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
  • 《老人與海》:一艘破船,一個漁夫,捕了一條魚,是一曲「頌歌」
    墨西哥灣上,有一位已經有八十四天,天天出海卻捕不到一條魚的老人,在一艘破的小船裡。老人年紀很大,滿面的風霜,雙手上全是傷。船帆上全是破布打上去的補丁,「那象徵永恆的失敗」。老人跪在船上,他的手開始抽筋,釣索把他的肩膀和頭勒得血肉模糊,他覺得自己快堅持不下去了。可是,他還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他必須忍住苦痛,用僅存的力氣支撐著。老人和這條大馬林魚僵持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這是真正對手之間的對決。
  • 《老人與海》(節選)
    ▲ 吳勞翻譯的《老人與海海明威 著 吳勞 譯 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平底小帆船上釣魚的老人,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沒逮上一條魚。頭四十天裡,有個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過了四十天還沒捉到一條魚,男孩的父母對他說,老人如今準是終於「倒了血黴」,這就是說,倒黴到了極點,於是男孩聽從了他們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條船,頭一個禮拜就捕到了三條好魚。
  • 從《老人與海》,品味海明威作品中「無法抗拒」的文學藝術之美
    《老人與海》這部小說講述了:一位叫聖地牙哥的古巴老漁夫,連續84天沒捕到魚,在第85天他去遠海捕到一條巨大的馬林魚,並與馬林魚以及趕來的鯊魚展開輸死搏鬥的故事。儘管最後老人只是把大魚的骨架帶回岸邊,但老人那永不服輸的勇敢精神卻讓人為之動容。
  • 《老人與海》,他夢境裡的獅子到底是什麼
    海明威在文壇一直有「硬漢」之稱,他寫的小說,具有男性的張力與果敢,在《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三次夢見獅子,而這三次關於獅子的夢境,又標誌著什麼呢?為什麼獅子會頻繁的出現在海明威的夢境裡呢?獅子第一次出現是在捕魚前,老人已經很久沒有出海了,她這次出海就是決定去冒險的,在他決定出徵之前,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了獅子,這時他的夢境裡,再也沒有別的生物,就是一隻孤零零的獅子。
  • 《老人與海》閱讀指南
    《老人與海》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故事,作者通過對桑迪亞哥與馬林魚、鯊魚之間搏鬥的描述,探討了現實與生命的意義。大海中有魚,為打漁者提供生存的條件。它象徵著人類生存的環境。它有仁慈的一面,為桑迪亞哥帶來了一條大馬林魚。這條馬林魚象徵著人類的希望、欲望以及這世間存在的奇蹟,它博大、令人驚喜,能讓人們得到滿足。這正是桑迪亞哥遠航深海的原因,也是人類欲望的體現。儘管生活往往充滿坎坷,如同桑迪亞哥八十四天打不到一條魚,但生命中必定存在令人驚喜的東西,那就是希望和奇蹟。
  • 《老人與海》奮鬥中痛並快樂
    ——海明威《老人與海》《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傳世佳作,小說中描寫了一個老漁夫智鬥大馬林魚和一群大鯊魚的故事,刻畫了老漁夫桑提亞哥頑強的毅力、強大的自信心以及面對強大的敵人毫不退縮的勇敢精神。記得在初中時第一次讀這部小說,不甚理解。那時不懂生活的艱辛,當讀到老人在海上一連幾天不吃不睡和大魚搏鬥的情景時,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 每一個困難和挑戰都是一次與「大馬林魚」和「鯊魚」之間的搏鬥
    近日,我有幸拜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感慨萬千,深深被文中主人公面對巨大挑戰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折服。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桑提亞哥的老漁夫,已近風燭殘年。有一次,他連續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直到第八十五天出海捕魚時,他才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老人在沒有水、食物、武器、助手,而且左手抽筋的殘酷境況下開始了與大魚的搏鬥。
  • 大馬林魚走了:退潮的可轉債海灘不只是狼藉
    成交金額的暴跌,恰是海明威《老人與海》搏殺中的大馬林魚突然飛走了,好像被天空中一雙巨手給揮走了,似乎是這雙手的主人擔心漁夫在與大馬林魚的搏殺中死去,於是急急忙忙地把大馬林魚給揮走了。大馬林魚退潮時的瘋狂甩尾出貨,導致今天304個可轉債品種平均跌幅1.54%。其中跌幅10%以上的18個,跌幅5%以上的34個。上漲5%以上的僅6個。
  •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都有哪些隱喻,你覺得最深刻的是哪個?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都有哪些隱喻,你覺得最深刻的是哪個?讀過《老人與海》的讀者們肯定都對書中的各種隱喻讚不絕口,有些隱喻我們只需要稍動腦筋便能猜到是什麼,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有足夠的生活經驗才能體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那麼書中藏得比較深的隱喻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