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探秘安徽創新館 「穿越時空」感受科技魅力

2020-11-27 合肥在線

4月24日,在濱湖新區渡江戰役紀念館東側,一個匯聚全省科技創新成果的展示館即將盛裝開幕。

安徽創新館如同「原子裂變」般在環巢湖岸邊閃爍著動人的光芒,迸發出無限創造力,科技感與未來感撲面而來。數字沙盤、量子隧道、人造小太陽、智慧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眾多酷炫展品一一亮相,讓人目不暇接,聲光電打造的動感效果,讓人仿佛成為科幻電影主角,讚嘆連連。下面就跟著合肥晚報、ZAKER合肥一起提前去創新館一探究竟吧!

目前安徽創新館內正在進行最後的設備調試、竣工驗收和展陳布展,將於24日開館。這裡將成為全省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基地和支點,重大創新成就集中展示平臺以及國際化高端創新智慧空間。

第一臺微型計算機就誕生在合肥

如今我們經常用的筆記本電腦、臺式一體機,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其前身機型卻叫微型計算機,很多人小時候上過的計算機課,也被稱為「微機課」。但是你知道嗎?合肥,正是我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的誕生地。

作為安徽創新館的核心,一踏入1號館的大門,就看到了集中展示的安徽科技創新成就。在這裡,記者看到了我國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的模型。這臺計算機的技術負責人回憶起當年的研製工程,感嘆「日夜兼程曾跨過無數技術障礙」。

1972年,由安徽無線電廠負責整機設計,清華大學電子系負責集成電路的研製,電子部六所負責推廣應用,開始在省無線電廠進行聯合設計。當時,研製微型計算機的關鍵,就在於能否研製出國產的微處理器晶片。「為了研究這個微處理器,我們借用顯微鏡等分析儀器分析了當時最先進的Intel 8008 、8080晶片中關鍵技術,對晶片電路一點點剖析,為了搞清楚,我們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為了儘快設計編程,研發人員經常加班到凌晨,到了最後的調試階段時甚至緊張到失眠。在跨過無數技術障礙後,終於在1976年底,全部國產化的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在合肥誕生,電子部命名其為DJS-050。1977年4月23日,這臺機器演示成功,中國人第一次聽到了「微型計算機」的名字。

除了中國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世界第一臺安徽造VCD、世界第一臺仿生搓洗式洗衣機等安徽首創的「老物件」都將亮相創新館展廳,綻放安徽創新的歷史篇章。

貨櫃式植物工廠 太陽流浪,植物也能生長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隨著地球的「流浪」,地表溫度已經下降到零下80多攝氏度,為了生命的延續,人類被迫離開了熟悉的地面,來到了封閉的地下城。儘管只是一部科幻電影,但依然引發人們的思考:在沒有太陽光的地下,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長?

答案是「可以」!4月22日,記者在創新館1號館展廳內,就有一家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的貨櫃式「植物工廠」,不需要陽光和土壤,就可以種植植物。

展廳內擺放著一個長方體的貨櫃,「植物工廠」四個大字特別醒目。記者進入「植物工廠」看到,蘿蔔、芹菜、白菜等各類植物鬱鬱蔥蔥,長勢良好。

「即便是地下城,植物照樣可以生長得很好。因為完全可以用人工光源替代太陽光。」安徽昂科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放心博士說,利用人工光源模擬植物需要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的原理,對植物進行補光照明,提供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源。

人工光源是如何產生的?記者了解到,「植物工廠」能夠大規模量產的原因在於半導體照明LED的應用。從2014年開始,該公司研發團隊啟動了光電子在植物照明及植物工廠中應用的研發,將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微電子與光電子技術平臺的研究成果進行轉化和應用。

同時,為解決植物工廠光照及環境控制技術,該研發團隊打造出國內首創的四通道光配方傳感器技術,取得了生產成本低,並適合植物工廠內大規模使用等技術優勢。這一系列核心技術的攻克,也為「植物工廠」的誕生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植物工廠」生產的蔬菜營養如何?通過對營養液配方、LED人工光配方和光照時間的科學調控,以及對CO2濃度、溫度和溼度環境條件的控制,葉菜和生菜生長周期可縮短至35天,單棵產量高達130克,而且蔬菜營養成分含量高、口感好、硝酸鹽含量低。

仿人雙足救援機器人 酷炫登場輕鬆攀爬

創新館1號館2樓智慧機器人展區,合肥科學島帶來他們研發的仿人雙足救援智慧機器人,這也是我國首臺以實施危險環境救援為目標的全尺寸人形智慧機器人,其在複雜環境下自主行走與多任務作業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滿足救援方面的需要,這款機器人進行了仿人機構的設計與製造。科研人員以人體工程學理論為指導,按照170釐米身高的常規人體質量分布、尺寸等參數,來配置機器人的仿生機構的自由度、尺寸和重量。

災害現場環境錯綜複雜,具有敏銳的視覺感知判斷能力必不可少。為此,專家設計了一種結合雙目立體相機與雷射掃描儀的環境感知系統,可以實現雙目圖像的自動配準與分割,並能對圖像中指定像素點的三維坐標進行測量,以實現仿人機器人所需的目標檢測、識別、定位等功能。這使得其具有典型環境和常見物體感知識別能力,同時可以對行進路線進行自動規劃,能夠攀爬、自主避障、在崎嶇路面行走,適應各種地面環境。

針對複雜的工作環境,該機器人還採用了人工遙控操作、緊急情況處理等自主管理相結合的半自主控制方式。

此外,這款機器人還擁有形狀自適應抓取技術,它的「左右手」均為3指結構,每個手指可以獨立旋轉和抓握物體,單手最大抓取質量為5公斤。在災害現場,它可以完成轉動閥門、清除障礙物等任務。

世界首臺磁共振兒科機 「活力」亮相可愛十足

長期以來,大型醫療診斷設備並沒有專門為嬰幼兒設計製造的系統。在創新館展區內,一個身材嬌小玲瓏的核磁共振儀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與普通的核磁共振儀不同,「迷你磁共振」純白色機身搭配藍色流線,可愛十足。

據介紹,來自美時醫療的兒科磁共振成像系統NEONA,是嬰幼兒專用的1.5T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也是全球首臺磁共振兒科機器。它機身嬌小,輕便易安裝,可以直接放進兒童急診室,零距離為嬰幼兒診斷,避免了成人儀器對嬰幼兒健康的影響。這款產品在2018年首屆上海進口博覽會上一經亮相,就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

作為專門為嬰幼兒打造的核磁共振儀,這臺機器機身嬌小,在人體平躺的頭部位置,專門做了固定裝置,此外這臺機器的噪音也比目前醫院常規的磁共振器械小得多。這款機器成像清晰、解析度高,能為醫生提供準確的疾病信息,填補了相關領域的市場空白。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早產兒提供一個溫度、溼度、氧氣等指標最佳的環境,公司還為磁共振兒科機配套了專用恆溫箱。

記者 唐萌 文/圖

相關焦點

  • 安徽創新館帶你走進「未來世界」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創新館,在聲光電技術的烘託下,炫酷的場景如夢如幻。一些電影中才能看到的畫面,成為發生在身邊的真切感受。9月15日,「中部崛起勢正勁」安徽站記者團走進安徽創新館,一系列充滿科技感和現代感的創新製造產品讓記者團成員們目不暇接,仿佛走進了「未來世界」。去年4月24日,位於合肥市濱湖新區渡江戰役紀念館東側的安徽創新館正式開館。一、二、三號館組成的三棟主體建築呈原子裂變般布局。
  • ...創新館計劃本月24日開館 市民可近距離感受全球最前沿尖端科技
    安徽商報訊(合重宣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姜志遠)您想近距離了解科學島上的「人造小太陽」,墨子號衛星麼?那就去安徽創新館一飽眼福吧。14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安徽創新館的建設已全部完工,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和展品布置,預計本月24日開館。未來,安徽創新館將成為「中國創新版圖上的坐標式展館」,成為向世界展示安徽創新成果的窗口。
  • 穿越時空,尋根金陵:進南京博物院,走入六個不同世界!
    90後旅行,只為遇見:穿越時空,尋根金陵:進南京博物院,走入六個不同世界!南京博物院,位於南京玄武區,如果來南京遊玩,南京博物院是必去的景點之一。而且它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是依照明故宮遺址建立,無論什麼季節,都適合人們入館進行觀賞,博物院的服務設施也溫暖貼心。博物院的構建格局是「一院六館」,在院內可以欣賞六個不同館內展示的歷史發展與當地的民俗文化。
  • 全景環幕、時光隧道……提前探秘「365天永不落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今天(11月18日)的「在這裡看見網際網路的未來」欄目,帶你提前探秘網際網路科技成果展示館。本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將新建「一館一園一場」,伴隨著「5G」智聯版烏鎮人民公園和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相繼亮相,面積792平方米的網際網路科技成果展示館即將揭開神秘面紗。
  • 感受科技魅力 堅定創新自信
    11月19日,日照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組織黨員民警赴日照市科技館,開展「感受科技魅力堅定創新自信」主題黨日活動。  活動中,全體黨員民警集體學習了習近平同志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學習了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走進動植物標本館,感受大自然魅力
    走進動植物標本館,感受大自然魅力黃龍縣石堡幼兒園幼兒期是發展的關鍵期,他們對自然、對周圍的一切都沒有全面系統的了解,但同時又對他們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親自去觀察去體驗,從而去了解、去熱愛。首先映入孩子們眼帘的是植物標本館,孩子們好奇地觀看各個標本,認真聆聽教師介紹植物的進化歷程、植物的藥用價值等內容,孩子們頓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隨後,孩子們來到動物標本館參觀,這裡有褐馬雞,野雞,麋鹿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標本。近距離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孩子們學到了生物進化歷史,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各個收穫滿滿。
  • 感受海洋科技魅力!雲遊「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舉行
    8月24日-26日,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舉行,通過雲遊「科學」號科考船、與船長和首席科學家面對面、海洋科學考察連線、邀請航次首席科學家作專題報告等形式,讓營員們了解海洋科學考察,探索海洋科學奧秘,感受海洋科技魅力。活動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承辦。
  • 從「創新之城·材料之都」感受蚌埠魅力
    【網聚美好安徽 見證五大發展】 從「創新之城·材料之都」感受蚌埠魅力 中安在線   2019-09-05 04:19:07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陳群 汪喬 袁江凱 史睿雯  編輯:劉賢輝
  • 從金沙遺址到天府綠道 港澳臺僑大學生"穿越古今"探秘成都
    9月21日,以「古今穿越·探秘蓉城」為主題的2019秋季在蓉港澳臺僑大學生城市互動體驗營暨青年城市推廣志願者活動正式啟動。百餘位在蓉港澳臺僑大學生一起探秘金沙遺址博物館,走進成都市規劃館,踏上天府綠道代表點位桂溪生態公園,在串聯古今的「時空隧道」中,了解成都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科技創新點亮美好生活 質子治療預計明年用於患者
    【震撼】採訪團在肥感受創新之城的硬核魅力作為全國第一家以 " 創新 " 為主題的場館,位於巢湖岸邊的安徽創新館讓採訪團一行印象深刻。在這裡,大家看到了誕生在安徽的中國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第一臺窗式空調,也看到世界第一臺 VCD、第一臺全超導核聚變裝置。
  • 感受刺激與夢幻!
    原文標題:大隱於南宋御街的穿越體驗!超大2000平米電影級沉浸式劇情遊戲空間!感受刺激與夢幻!A館《白蛇:新生》,B館《印象星空》持本票可遊玩門票對應的場館。3.建議遊客提前10分鐘到達夢匯文旅空間A館《夢迴南宋白蛇:新生》場館。臨近開場前請不要酗酒,否則本場館無法接待。4.禁止攜帶食品、飲料、打火機等物品入場。5.入館前,遊客需寄存手機、包包等物件。
  • 盡覽海洋奇觀 感受「兩極」的無窮魅力(圖)
    在這裡,人們可以一睹北極熊、南極企鵝、海豚、北極狼、北極狐等極地動物,感受「兩極」無窮的魅力;在這裡,人們可以與海豚「零距離」接觸,一睹海豚的風採,感受海豚的智商和靈巧。筆者曾經考察過日本大阪海遊館,也去過享譽國內的青島海洋極地世界,與之相比,作為極地海洋世界「新生代」的融晟極地海洋世界可圈可點。
  • 深圳:30多場創新工作坊為市民感受科技帶來的魅力
    文/圖 羊城派記者 沈婷婷無人駕駛小車、機器人格鬥、編程、音樂的科技表達等15個創新主題、30多場創新工作坊,為來參加活動的家庭觀眾帶去了深度體驗科技與動手創造的樂趣 。2019年,第八屆活動正式升級為大灣區國際創客峰會暨Maker Faire Shenzhen 2019,將往屆活動的國際科技創新元素納入其中,同時呈現創客高峰論壇、創新工作坊等內容版塊,搭建創新社區群體與產業對話的平臺。
  • 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開館
    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內的人體標本。 劉鴻鶴 攝中新網合肥12月26日電(劉鴻鶴 程焱)「千餘件人體標本,認識生命本質、領悟醫學奧秘;珍貴中藥標本,普及科學知識、展示中醫藥文化。」12月25日,安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顧家山宣布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開館。
  • 傾聽宇宙聲音 感受天文魅力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日前,由德令哈市天文科普館發起的「流動天文館進校園」活動走進青海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零距離給同學們講解天文科普知識,讓廣大青少年能夠了解宇宙奧秘、感受天文魅力。天文科普館的工作人員更是懷著推廣天文知識的信念,為這次講座做足了準備,淺顯的語言、形象的例子、豐富的圖片牢牢抓住了現場同學們的注意力,將遙不可及的星空、天文望遠鏡與天文館的歷史演進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讓同學們對天文知識和天文望遠鏡有了初步了解。
  • 探秘海洋生物 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科普館內景探秘海洋生物 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大眾網日照·海報新聞4月28日訊(記者 牟泳錕)近日,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日照海洋科普館位於山海天旅遊度假區碧海路88號,該館是以海洋科普教育為中心,融科技培訓、學術報告、海洋科技展示、海洋文化宣傳以及濱海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普場館,其前身為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海洋科普基地。作為日照市重要的科學普及場所,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等稱號。
  • 北京天文館奇妙夜 領略秋季夜空的魅力
    經過認真研究和精心準備,北京天文館將於10月24日(本周六)起,連續四周的周六開放夜場參觀,每周六17:30-21:00為夜場時段,觀眾可通過提前預約購票前來參觀,體驗奇妙的天文館之夜。據了解,連續四次的夜場活動共包括四個主題,分別為「今夜星空」「月球」「行星」「望遠鏡和星空攝影」,圍繞四大主題,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即將陸續登場。
  • ...理工大學博物館看恐龍化石 還能和「天外來客」體驗時空穿越...
    (原標題:4月16日 我們邀請25名留守兒童 到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看恐龍化石 還能和「天外來客」體驗時空穿越(組圖))
  • 競技智慧機器人 感受科技魅力—新聞—科學網
    12月20日,山東科技大學機電學院舉辦了「海信杯」大學生智慧機器人競賽,數百名學習機電、自動化、交通等專業的大學生同臺競技機器人挑戰賽、機器人循跡、機器人爬坡避障、機器人定向取物等項目的比賽,感受智慧機器人的魅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 搭乘秘密時空轉換樞紐,穿越回秦朝
    在秦始皇帝陵腳下 數位化情景再現的世界頂級文化資源 沉浸式體驗穿越千年的人類偉大文明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數字體驗館 秘密時空轉換樞紐 讓穿越回秦朝正在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