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航天第一人,為何再也不上天?在自傳中說出原因

2020-12-05 尖峰新視野

今年是人類首次載人登陸月球50周年,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時說:「這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小步,但對於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一步」。中國明朝時期有一個名叫陶成道的萬戶官用火箭飛天,火箭爆炸丟了性命,他被稱為「世界航空第一人」,而真正的「中國航天第一人」是楊利偉。

相信大家依然能記得當時有多麼萬眾矚目,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著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歷時21小時23分,飛行14圈,他成為了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要知道他可是中國太空第一人,當時冒著多大的風險上太空?當神舟五號飛船成功著陸,楊利偉回到地面時,當時全中國都沸騰了,人們歡欣鼓舞,打心底裡尊重這位中國太空第一人——航空英雄楊利偉。神舟五號進太空成為了中國航空史上的裡程碑,而楊利偉也成為了中國航天第一人。不過,自從2003年後,楊利偉就再也沒有上太空,這是為什麼呢?

楊利偉在自傳《天地九重》中說出了原因,當時太空艙在返航途中發生了劇烈震動,落地時強大的衝擊力將楊利偉的臉衝破了,當艙蓋打開後,我們發現他的嘴角還掛著血,當時他出艙時的畫面是重新拍攝的。除了嘴角上的傷,楊利偉的身體還出現了其他毛病。航天員進太空,身體一定要過關,經過這次的創傷後,楊利偉不能再冒險進太空了。

雖然說楊利偉不再上天,但他依然在祖國的航天事業裡發光發熱,擔任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副主任,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年輕的太空人們,讓他們將中國航空接力棒傳下去,一代傳一代,讓中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繁榮旺盛。楊利偉不怕犧牲,挺身而出,完成了上太空的壯舉,是所有人心目中的中國航空大英雄!

相關焦點

  • 楊利偉是中國航天第一人,又是空軍出身,為何卻是陸軍軍銜?
    覺宇宙之無窮,創航天之新風&34;他就是帶領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楊利偉於1965年6月21日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 他是我國特級太空人,一名中國黨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他是我國培養出的第一批優秀太空人,是進入太空飛行的第一人,有著1350個小時的空軍飛行經驗。
  • 我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如今生活如何?知道結果讓人落淚
    我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如今生活如何?時間進入到2019年之後我國,我國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探索月球背面的行動。我國航天事業得到巨大發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我國著名的航天英雄楊利偉了,作為我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付出很多努力,我國已經成功進行了多次載人航天工程能夠取得成功,楊利偉的功勞顯然無疑。不過我們也可以發現一個消息,楊利偉好像漸漸離開了公眾的視野中。
  • 楊利偉背後的女人:如果沒有她,楊利偉成不了中國航天第一人
    作為我國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可以說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人,而作為第一個駕駛神舟飛船遨遊太空的中國人,他也堪稱是中國航天第一人。不過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了不起的女性,楊利偉也是如此,可以說如果沒有其妻子對他的絕對支持的話,那麼他很難有如此高的成就。
  • 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差一點犧牲,在26秒中,他經歷了什麼?
    2019-05-24 20:33:35 來源: 居然之居 舉報   導語: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
  • 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15年間卻未再入太空一步,專家道出原因
    在中國的太空人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楊利偉,說起他,相信全中國沒有多少人不認識,對於這位我國培養的第一代太空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居民」,楊利偉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由他所創造的《天地九重》至今都仍然是世界上最為全面,最為詳細的太空描述。
  • 從太空返回地球後,為何再看不到楊利偉身影?背後原因讓人動容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航天事業要發展的話,必須有人充當先行者,這對於飛行員來說,真的是一個非常的事情。因為他們要付出的艱辛,常人想都不敢想,作為中國第一位成功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一直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提起這個名字,大家也都不陌生了。從太空返回地球後,為何再看不到楊利偉身影?
  • 楊利偉背後的女人:若不是她,楊利偉不可能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
    歷史記載、歌頌著花木蘭、穆桂英等女英雄、女豪傑,至今仍讓我們耳熟能詳,她們埋藏在歷史長河中,只有通過文人的一些筆跡殘存,才能看得見其中殘存的記錄。恐怕大家對楊利偉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作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這個名字簡直就是一無所知,無人不曉,風光無限。但正如冰心所言:「成功之花,人們只驚嘆於她現在的燦爛!可是當初她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淚,灑滿了犧牲的血。」
  • 新冠肺炎致俄羅斯航天第一人去世,航天界7人死亡,損失慘重
    來自俄羅斯的消息稱,俄羅斯人類航天計劃負責人、關鍵科學家葉夫根尼·米克林(Yevgeny Mikrin),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已經去世,享年65歲。米克林是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的總設計師,4月9日,他參與了將3名俄羅斯太空人送到國際空間站的聯盟號飛船發射,此後傳出了他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但卻沒有症狀的消息。
  • 楊利偉回到地球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太空?比你想像的還要兇險
    說起太空人,大家都知道楊利偉是我國飛上太空的第一人,在2003年10月15日他搭乘神舟五號首次飛進太空的那一瞬間。全國人民的心情都十分激動,他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也成功的讓中國成為世界上面第三個踏入太空的國家。
  • 楊利偉回到地球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太空?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
    說起太空人,大家都知道楊利偉是我國飛上太空的第一人,在2003年10月15日他搭乘神舟五號首次飛進太空的那一瞬間。全國人民的心情都十分激動,他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也成功地讓中國成為世界上面第三個踏入太空的國家。
  • 明明地球上的水這麼多,為何不分一半給月球?科學家說出原因!
    明明地球上的水這麼多,為何不分一半給月球?科學家說出原因!太空是人類一直嚮往的地方,以人類的身體狀況,想要長時間在太空遨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自科技水平提升後,越來越多探測器、宇宙飛船的出現,使人類對太空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樣也開啟航天的新紀元,在尋找另外一顆適宜居住的地球時,科學家對月球、火星進行全新的探索,可惜最後的結果不佳。月球一直是一個爭議性較大的星體,很多人都認為月球與嫦娥有關。
  • 中華飛天第一人——中國載人航天首飛航天員楊利偉的故事
    初檢合格,他到北京空軍總醫院參加臨床體檢。楊利偉心裡高興,提前三天就去了。護士和他開玩笑:「你也太積極了吧!」再接下來,他來到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參加「特檢」,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檢查。中國航天員的選拔要「過五關斬六將」。醫學臨床檢查,要對人體的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檢查。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升空前他就知道回不來了,曾失聲痛哭
    ,1957年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實現第一次載人航天、1961年-1972年實施偉大的阿波羅登月工程、1977年成功發射旅行者1號(第一顆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1990年建設成功第一架太空望遠鏡哈勃望遠鏡、1998年開始建造國際空間站....人類能夠用短短幾十年在航天領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火箭、宇宙飛船技術的進步以外,也離不開為航天事業不怕犧牲、吃苦耐勞、英勇獻身的太空人們。
  • 《登月第一人》:成功的登月行動,失敗的登月電影
    自8月在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後,圍繞電影究竟愛不愛國,為何不把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插下美國國旗的那一幕完整呈現出來的問題上,上至美國總統川普,下至美國的各路民間意見領袖,早已爭得不可開交。這部北美影評人盛讚的電影,在票房上遭遇滑鐵盧(截至11月20日,全球票房才9670萬美元)。
  • 五月天《自傳》:發酵在歲月裡的回憶殺
    這張專輯,我們希望不只是我們的自傳,也想藉五月天故事寫出這個時代平凡大眾的心聲,千百年後,未來的人聽了這張專輯知道我們這一代人如何的瘋過、愛過、擁有過、失去過。」——這是五月天式的以小見大。  青春往事歷歷在目,轉眼少年已蒼茫  五年才發一張專輯,難免被扣上「難產」之名。
  • 我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瀕死26秒的背後,是常人難以忍耐的艱苦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在長徵二號F火箭的託舉下帶著航天員楊利偉進入太空,這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向前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楊利偉也成為我國當之無愧的航天第一人。「航天英雄」的稱號,受到各級領導的接見,更是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烈關注,大街小巷都流傳著他的事跡。
  •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有那麼多老弱婦孺被害?一位倖存者說出了原因
    而在長達6周的血腥屠殺中,南京城卻有多達30餘萬軍民慘遭屠戮,這其中大部分是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和無辜平民。在這場慘劇中,為何有如此多的老弱婦孺慘遭殺害呢?為什麼事前他們不撤離呢?一位名叫路洪才的倖存者說出了原因。1937年11月,日軍糾集20餘萬人大舉向南京進逼,中國守軍節節敗退,從句容南逃經過南京雨花門紅土山街道的潰兵和難民越來越多。
  • 曾經的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如今過著怎樣的生活?看完眼眶紅了
    說到楊利偉這個人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太陌生,他是我國歷史上的航天第一人,也是中國第一次將腳步踏上太空的執行者,一直有著我國航天英雄的美譽,在此之前,中國的航天業一直是比較落後的,也是因為神舟5號的成功發射,才讓我國慢慢的在世界各國面前有了一定的地位!
  • 中國航天日|在為上過天的英雄點讚時,這批特殊航天員也該被記住
    火神器在後來的作戰中殺敵無數,屢建奇功,朱元璋賜封陶成道「萬戶」。後來,晚年的陶成道手持兩個大風箏,坐在四十七支自製火箭的蛇形飛車上天。最後飛車凌空爆炸,陶成道身死,以萬戶之名留名青史,同時也為後來的中國乃至整個世界,埋下了一顆飛天的種子,陶成道也被尊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設計壽命僅僅20天,為何50年了還在飛?
    但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已經實現了自己夢想,而且還有幾位太空人真正到過太空,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開始了瘋狂的軍備競賽,1957年蘇聯製造的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順利進入太空,這是人類在航天技術上的裡程碑。十三年之後,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近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