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27日報導,普京周日批准了俄羅斯新版海洋學說。該文件當天在總統官方網站公布。俄羅斯新版海洋學說其中指出,將同中國和印度海軍開展更緊密的合作。
新版海洋學說將成為制定俄羅斯短、中、長期既在本國水域又在大洋進行海上活動的計劃的基礎。它是對軍事學說的補充,與其共同確定國家為確保本國海洋活動戰略利益而採取的方針。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海軍節時檢閱波羅的海艦隊
俄羅斯總統新聞辦表示,「在太平洋地區方向的國家海洋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同中國的聯繫,並加強同地區其他國家的積極合作」。該文件指出,在印度洋將發展同印度的友好關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南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沈世順在接受衛星網採訪時指出,俄羅斯和中國 ,和其他國家一樣,更加重視海洋,尤其是在維護海洋權益、加強海軍力量方面。在這位中國專家看來,這是俄中海軍合作的基礎。
沈世順說:「如果中俄在海洋方面發展合作,其影響是世界性的。首先對於兩國而言是建設性的,因為兩國不管是開展什麼形式的軍事合作,都強調不是針對第三方。當然,如果這種軍事合作搞好了,一旦有事的時候,中俄兩國會在未來一起加強合作,所以中俄加強海軍合作,意義是重大的。再者,兩國海軍合作的意義大出了雙邊意義的範疇,對國際和地區都會產生一些影響。」
新版海洋學說指出,俄羅斯同亞洲的重要夥伴,不僅同中國,而且同印度,都保持著高水平的海上合作。不久前公布了在該方向行動的新步驟。年底前俄印兩國軍方將在印度洋舉行「Indra Navy-2015」聯合軍演。本月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印度共和國東部海軍司令部代表在符拉迪沃斯託克討論了舉行聯合軍演的組織、安排、期限和地區等主要問題。
俄中兩國海軍合作的日程安排同樣緊張。5月在地中海舉行了「海上聯合-2015」軍事演習。它是俄中武裝力量做好在距本國遠海水域聯合行動、完成共同任務的準備的重要標誌。而在8月,俄中海軍還將再次證明雙方的聯合行動是怎樣的協調,不過這次已經是在太平洋。雙方屆時將在日本海以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沿岸計劃派出大約20艘軍艦和補給艦,還將出動艦載戰鬥機和直升機。在此次聯合軍演中,雙方將首次演練兩棲攻擊科目。
海洋戰略的綱領性文件
俄羅斯瀕臨三個大洋的12個海和一個內陸海,海岸線長達3.8萬公裡。隨著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俄羅斯制定了積極的海洋發展戰略和一系列配套文件,海洋學說是確定俄國家海洋戰略及其實施機制的綱領性文件。2001年6月,俄羅斯頒布了《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海洋學說》,2010年又通過了《2030年前俄羅斯聯邦海洋發展戰略》。為保障海洋學說規定的任務得到落實,俄聯邦政府從2001年9月起成立了海洋委員會。作為海洋綜合管理的最高機構,海洋委員會負責協調中央和地方行政機關與科研機構的所有海洋活動。
負責國防、安全事務的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7月26日表示,海洋委員會去年即已完成了對海洋學說的修訂,今年初提交政府審核。新版海洋學說涵蓋四大職能和六大地區發展方向,四大職能分別為海軍活動、海上交通、海洋科學和資源開採;六大地區發展方向為大西洋、北極、太平洋、印度洋、裏海和南極。
時隔15年後出臺的新版海洋學說引起了俄羅斯國內外廣泛關注。羅戈津指出,俄修改海洋學說的原因是國際環境、世界局勢的變化和鞏固俄海洋強國地位的需要。美聯社稱,該文件表明俄羅斯積極尋求擴大在大西洋的存在。德國《明鏡周刊》認為,俄羅斯推出新版海洋學說,旨在建立對美國霸權的有效制衡。
戰略視野擴至南北兩極
新版海洋學說長達46頁,在多方面對只有10頁的2001年舊版進行了修改、補充和細化。
新版海洋學說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增加了大西洋和北極的戰略分量。新版海洋學說為波羅的海、黑海與亞速海、地中海三大區域的發展提出了詳細的長期任務,如擴充黑海艦隊力量與改善基礎設施、促進克裡米亞與塞瓦斯託波爾兩地發展等新規定。羅戈津表示,為方便海軍自由出入大西洋和太平洋,北極是俄羅斯海軍的優先方向,隨著北方航路的意義凸顯,俄羅斯有必要重建核動力破冰船艦隊。新版海洋學說為此詳細規定了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任務。
其次,俄羅斯首次將南極海域列入了利益範圍。新版海洋學說指出,俄羅斯將致力於保證該地區的和平穩定和國際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積極參與解決南極地區國際問題。在該地區的長期任務包括:積極利用南極條約機制,在南極地區保持並擴大存在;在南極開展綜合科研項目、增加在全球氣候研究中的份額;合理開發南極生物資源促進俄羅斯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等等。
再次,新版海洋學說首次明確提出將中、印兩國作為重要合作夥伴。新版海洋學說指出,「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並與該地區其他國家擴大協作是國家海洋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印度洋條款則規定在該地區的重要發展方向是與印度發展友好關係。
在保障戰略和政策落實方面,新版海洋學說也指出了具體任務和努力方向。如各大艦隊和國防部將為本土造船業不斷提出新指標,提供技術、信息、安全等傳統保障;對海上醫療、保障海軍官兵和海洋專家健康和生活等進行充分保障等。
對北約擴張的溫和警告
針對此次新版海洋學說出臺的背景,羅戈津表示,北約近期積極在大西洋海域實施東擴,觸角不斷伸向俄邊境,俄務必要對此作出回應;與此同時,北極海域對於保證俄海軍自由進出大西洋和太平洋意義重大,而大陸架上豐富的資源需要俄強化北極存在,維護資源安全。分析認為,新版海洋學說實質上是俄向西方發出的捍衛本國在大西洋及北極地區戰略利益的宣言。
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俄羅斯與北約的關係緊張,北約不斷加強其在東歐地區的存在。6月底的北約成員國防長會議,計劃將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從現有的3萬人擴至4萬人,並且計劃2015年底前在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建立6個協調指揮部。俄常駐北約代表格魯什科認為,北約的舉動說明其正將對俄政策從合作夥伴轉向戰略遏制。俄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古謝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版海洋學說的發布既是對俄在有關海域國家利益的明確,同時也是對北約擴張行為的一次溫和的警告。
除了強化東擴戰略以外,北約近期還頻繁在俄周邊地區舉行軍演。北約7月20日在烏克蘭西部利沃夫州舉行名為「快速三叉戟」的多國聯合軍演。俄外交部就此回應稱,北約成員必須意識到,相關軍演活動會破壞對烏東南部地區衝突的和平解決。俄輿論則紛紛指出,西方在軍演問題上採用雙重標準,指責俄軍在俄烏邊境的軍演意在對烏髮動侵略戰爭,而對自己在烏境內舉行軍演卻保持沉默。
俄國際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明琴科告訴人民日報記者,俄此番通過新版海洋學說強化在大西洋和北極的軍事存在,是對本國利益的維護。他指出,強化軍事實力是俄發展國防實力的長期戰略,並不明確針對某一方,不必過分解讀。
(觀察者網綜合俄羅斯衛星網、人民日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