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普京不在位了,車臣人會脫離俄羅斯獨立嗎?隨時都有可能

2021-01-08 大正世界觀察

車臣獨立問題一直是俄羅斯讓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如果俄羅斯沒有強權人物的壓制車臣共和國,它就會立即就獨立。車臣人要求脫離俄羅斯獨立由來已久,從19世紀60年代沙俄吞併車臣以後,車臣人就一直沒有放棄反抗俄羅斯的統治,當然也被俄羅斯當局進行強烈鎮壓多次。

特別是在二戰時期,車臣人再次看到脫離蘇聯(俄羅斯)的希望,並與納粹德國展開合作。後果可想而知,德國最後戰敗,車臣人也被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當成了與德國侵略者合作的叛徒,進行大規模的懲罰。將整個車臣民族38.7萬人,全部流放到西伯利亞和中亞境內,在路途上死傷無數,如果再狠一點,車臣民族可能會整體滅族。直到1957年赫魯雪夫當政時期,才允許車臣人回歸到家園,所以車臣民族與俄羅斯人的仇恨非常之深。

蘇聯解體前夕,車臣民族分裂勢力再次崛起,要脫離俄羅斯聯邦的統治。1991年11月,時任車臣共和國總統杜達耶夫發表獨立宣言,成立獨立的車臣共和國,不過車臣的獨立是不可能得到俄羅斯的承認。然而俄羅斯的國內也十分混亂,反應也極其慢。直到1994年12月,俄羅斯當局以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為由,總統葉爾欽指揮俄羅斯大軍攻打車臣。

但隨後的幾年內打了不少戰役,但俄羅斯都沒有取得優勢,甚至失敗了。直到1999年,普京被葉爾欽任命為俄羅斯總理,主持對車臣人的戰爭,而普京決不妥協的鐵血政策直接大規模的消滅車臣的分裂勢力,也成為普京上臺為俄羅斯總統的主要功績。

後來在普京在位時,一直堅決打擊車臣武裝分子,但時不時也遭受到車臣恐怖分子的襲擊,後來普京扶持車臣現任總統卡德羅夫上臺,現在車臣已經執政了10多年,在卡德羅夫控制下的車臣對俄羅斯是絕對的服氣,小卡德羅夫甚至成為普京的小迷弟,對普京馬首是瞻。

但這是表象,車臣一直沒有放棄獨立,甚至車臣人獨立完全具備條件。由於車臣武裝分子多年對俄羅斯人的襲擊,居住在高加索地區的俄羅斯人大規模的撤退,現在車臣境內的俄羅斯人只佔總人口的不到4%,而車臣民族經過多年的人口增長,目前已經膨脹到130多萬人,佔車臣共和國總人口的90%以上。可以說只要沒有俄羅斯強權壓制,車臣人可以隨時獨立。

所以對於車臣人來說,只要俄羅斯的強權無法壓制它,它就會立即獨立。當然俄羅斯總統普京是一位絕對的強權人物,有普京在,車臣是不敢獨立的,但普京退位後上臺的俄羅斯領導人是不是強權人物,有沒有能力調動俄羅斯的國家力量來壓制車臣,這就不好說了。

相關焦點

  • 14個國家獨立出去,俄羅斯都沒說什麼,為何偏偏不準車臣獨立
    蘇聯解體之後,整個聯盟分化成15個國家,這些國家和當年蘇聯的主體國俄羅斯,不再具有依附關係,都擁有相當獨立的主權和平等的國際地位。 但是卻有這麼一個國家,想學其它加盟共和國鬧獨立,卻被俄羅斯極力阻攔。俄羅斯甚至不惜發動兩次戰爭進行打擊,無論如何要將其留在俄羅斯的版圖之內。它就是車臣共和國。
  • 為什麼俄羅斯允許其他加盟共和國獨立,卻不允許車臣獨立呢?
    在當年車臣鬧獨立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蘇聯解體的時候不獨立,蘇聯解體完了你鬧獨立,俄羅斯肯定不幹啊!其實這是大家普遍的誤區,很多人都覺得車臣也是一個共和國,為啥俄羅斯就是不讓他獨立呢?車臣屬於俄羅斯車臣共和國,雖然它和15個加盟共和國有著相同的共和國三個字,但是它卻僅僅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這與加盟共和國有著很大的差距。再說車臣的歷史,車臣在1859年的伊瑪目國滅亡之後,正式劃入了俄帝國版圖,但是車臣地區也曾經多次反抗俄國的統治,可都被殘酷的鎮壓下去了。
  • 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為何還要堅決開戰?
    因此,車臣分裂武裝以為在車臣趕走俄軍後,然後再在達吉斯坦打敗俄軍,那麼車臣、達吉斯坦就脫離俄羅斯,就能建立一個獨立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國家。面對巴薩耶夫的進攻,1999年8月10日,剛被葉爾欽任命總理的普京,與總統葉爾欽及有關部門領導人討論了車臣形勢時,普京認為:「車臣是一個被匪徒和宗教極端分子佔領的地區,是從外部攻擊和內部顛覆(俄羅斯)的前哨陣地」,對車臣分裂勢力「如果今天不動手,明天損失會更大」。
  • 車臣總統卡德羅夫:鐵腕執政,不懼美國,誓與俄羅斯共存亡
    蘇聯解體的前兩年,局勢開始動蕩,車臣人「臥薪嘗膽」數十年後,決定放手一搏,爭取獨立,所以蘇聯一經解體,他們就宣布了「獨立」,但俄羅斯拒絕承認,並於1994年以「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為由發動了第一次車臣之戰。但車臣拒絕「繳械投降」,並開始不擇手段,採用恐怖襲擊的方式作為抗爭的手段。
  • 車臣恐怖頭目「高加索之狼」巴薩耶夫,是怎麼被普京牽頭擊斃的
    世人皆知,在普京還是一個代總理的時候,便與車臣有了扯不斷的關係。當然,車臣方面也沒少記恨普京。所以,這兩方可稱得上水火不容的關係。但普京作為鐵腕總統,何時忌憚過別人的憎恨?車臣敢反,車臣恐怖組織敢挑事,等待他們的便只有死路一條。巴薩耶夫的「偉大夢想」,不只是讓車臣獨立,更要為車臣的過去報仇提及俄羅斯的車臣問題,那可真是歷史舊帳了。
  • 普京連任到2036年,俄羅斯能逆天改命嗎?
    當時,蘇聯內外的媒體都在賣力地誇讚這個了不起的「民主國家」:總統、副總統都是全民直選;新聞完全自由;國家擁有國會、地方議會,還有象徵司法獨立的憲法法院……戈巴契夫本人也很飄,跑到捷克首都布拉格大肆宣揚他的民主功績,還說:我們 (蘇聯與 G7 ) 都是同一條繩子上的登山者,世界必須一起努力爬上山頂,否則會墜入深淵。
  •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為什麼不允許車臣獨立?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局勢有了新的變化,因為俄羅斯人來了。 俄國依靠先進的火器擊敗了奧斯曼帝國,同時也將高加索山地上的車臣納入自己的版圖。但沙俄貴族們的統治簡單且粗暴,久經壓榨的車臣人顯然不太樂意做沙皇的忠實臣民,所以反抗活動此起彼伏。進入二十世紀,沙俄在日俄戰爭當中戰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對西南邊疆的控制力,同時也刺激了車臣激進分子的獨立神經。
  • 車臣獨立後,前後有4位領導人被擊斃,俄羅斯是怎麼精準定位的?
    車臣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它是一個自治共和國,緊挨著俄羅斯。俄羅斯和車臣之間也有很多的歷史聯繫,在車臣獲得獨立後,先後有四位領導人遭到刺殺。但卻讓人產生一個疑問,究竟俄羅斯的內部機構是怎麼去確定這四位領導人的位置呢?先說杜達耶夫,他推動了車臣的獨立,對車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 車臣兄弟國印古什,車臣鬧獨立,為何印古什親近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12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波羅的海三國在蘇聯解體前就已經獨立)。俄羅斯作為蘇聯繼承者,繼承了大部分遺產。但俄羅斯獨立之初並沒有想像的那樣美好,國家不穩定,經濟險些崩潰,寡頭盛行。更讓俄羅斯頭疼的是車臣居然鬧獨立,想趁著蘇聯解體獨立建國。
  • 別的國家都只有一個總統,為什麼俄羅斯有那麼多總統
    直到普京上臺。普京上任後很快就召集了七位寡頭,承諾可以讓他們保留在葉爾欽時代所擁有的一切,但決不可再次染指政治。 寡頭們自然嗤之以鼻,他們覺得連總統都可以由他們肆意安插,沒幾天就可以讓普京滾下臺去。軍人出身的普京深愛著自己的國家,既不忍看著自己的祖國再受荼毒,也被寡頭的傲慢徹底激怒。
  • 車臣是個共和國,俄羅斯為何不允許它獨立?
    俄羅斯面積約1709.82萬平方公裡,世界第一,俄羅斯民族194個,其中包括車臣族。圖-車臣在俄羅斯的位置俄羅斯原本有85個一級行政區,包括共和國、直轄市、州、自治州、自治區、邊疆區等。圖-車臣的位置車臣人是高加索東北部的土著與外來人長期混血形成的民族,隨奧斯曼帝國崛起,車臣人逐漸伊斯蘭化。俄國與土耳其的俄土戰爭中,車臣一直是雙方最前線,車臣人因宗教信仰站在土耳其一邊,車臣與俄羅斯的仇恨就是此時開始的。
  • 車臣的兄弟國,為何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
    而且從世界歷史來看,即使鬧獨立,都是一起。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例外,最典型的車臣的兄弟國,為何當年就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這個國家就是印古什共和國,位於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車臣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之間,國土面積4000平方公裡,人口50萬。說到印古什的歷史,那是比車臣人還要悠久,其在高加索地區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
  • 探析: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曾與車臣站在一起,為何現在不鬧獨立了?
    淵源不深,仇恨深,韃靼人組成的國家,為何現在不想鬧獨立了?冷戰時期曾與美國爭霸的蘇聯於28年前「轟然倒塌」,很多人不明白,建立了近百年的超級大國,為何說解體就解體呢?蘇聯解體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也有內部的,但民族矛盾是主要問題。
  • 2036,還是普京!
    儘管名不正言不順,車臣還是短暫地獲得了非正式獨立地位。1996年俄羅斯大選的結果我們都知道,葉爾欽順利連任。但不是歷史和俄羅斯人民選擇了葉爾欽,而是在「休克治療」中崛起的寡頭們選擇了他。俄羅斯一百多年都解決不了的難題,普京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一口氣解決了。1999年12月31日,葉爾欽真的累了、幹不動了,把指揮棒交給了普京,一身疲憊地離開了克林姆宮。
  • 巴薩耶夫之死肯定普京反車臣分子鐵腕政策(圖)
    巴薩耶夫之死對俄羅斯反恐乃至全球反恐而言都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它對車臣恐怖分子、反政府武裝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某種程度上說,巴薩耶夫之死的意義超過扎卡維之死,我們僅從普京以及俄羅斯各方對此事的反應就可以看出此事的意義與價值。車臣總理甚至認為它給車臣反恐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車臣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就此翻過。  但我們必須承認,正如普京所言,俄羅斯面臨恐怖襲擊的形勢仍然很嚴峻,車臣總理的話更多的只是向外界傳達一種樂觀的情緒與態度。
  • 號稱大高加索之狼的車臣,到底有多狠,竟讓戰鬥民族苦不堪言
    越過烏拉爾山脈之後,這裡的人群便不是斯拉夫人了,而是以亞洲的棕色人為主,與俄羅斯既不同文也不同種,俄羅斯的軍隊,雖然能夠輕易地佔領這些地方,但很難同化這些地方地人,無法做到長治久安,經常會遭遇當地人的武裝反抗鬥爭。在中亞地區的大高加索山脈一帶,俄羅斯也碰到了同樣的問題,而且碰到了一個「硬茬兒」——車臣人。如果說俄羅斯人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那麼車臣人就是有仇必報幹仗到底。
  • 莫斯科地鐵又現連環爆炸 俄羅斯車臣傷口再潰瘍
    蘇共二十大後,允許部分少數民族返回故鄉,車臣和印古什兩個民族也被恢復名譽,並恢復了車臣—印古什共和國的建制,但由於缺少周密安排,對他們也沒進行經濟上的補償,導致1957年初大批返回的車臣和印古什人堅持回到原來的住所,與後來遷入的俄羅斯人、達爾金人、阿瓦爾人、奧塞梯人矛盾不斷,甚至發生流血衝突。直到20世紀70年代,北高加索地區都是暴力衝突事件最多的地區,蘇聯政府不得不向這一地區增派軍隊。
  •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徵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
  • 走向自我毀滅的泥足巨人:在普京之後,誰能拯救俄羅斯這個國家?
    打開世界地圖望向中國北方時,龐大的俄羅斯如同一個北方巨人盤踞在中國的上頭。上世紀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的經歷讓中國人十分難忘,北方的俄羅斯無疑會給人一種壓迫感,今天在普京執政下的俄羅斯依舊保持強勢,在這幾年俄羅斯在敘利亞和利比亞兩個戰場出擊,主導對美戰爭,似乎給人一種俄羅斯正在崛起的錯覺。
  • 俄羅斯總統普京執政邁向2036年,他為什麼能一直當總統?
    引言:今年7月1日,俄羅斯人以壓倒性多數投票贊成修改憲法。如果憲法修正案獲得通過,就意味著現年67歲的現任總統普京將可在2024年繼續參選,並在當選後一直連任到2036年。普京也明確表示了其繼續參選總統的意願。步入新千年之際,普京當選為俄羅斯第二任總統。2008年,連續兩個任期之後,普京卸任總統,擔任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