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曾與車臣站在一起,為何現在不鬧獨立了?

2021-01-08 泥腿看客

淵源不深,仇恨深,韃靼人組成的國家,為何現在不想鬧獨立了?

冷戰時期曾與美國爭霸的蘇聯於28年前「轟然倒塌」,很多人不明白,建立了近百年的超級大國,為何說解體就解體呢?蘇聯解體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也有內部的,但民族矛盾是主要問題。

蘇聯建立後雖然進行民族確認,建立了一些以民族為聚居地的自治區,但蘇聯民族確認有時並不科學,有的民族是被蘇聯是「硬捏」在一起,有的則是混淆沒弄清。這也是蘇聯末期不穩定。即使蘇聯解體後,一些俄羅斯聯邦內的加盟國也鬧獨立,其中鬧的最兇的是車臣共和國。還有一個同時期鬧獨立的國家,那就是韃靼共和國。但後來韃靼共和國並沒有像車臣那樣,走上分裂俄羅斯的道路,而是繼續留在俄羅斯體制內。為何韃靼斯坦共和國後來不鬧了?讓我們通過韃靼的歷史和現實因素進行剖析。

韃靼人的歷史

從俄羅斯的地圖上看,韃靼斯坦共和國在俄的西北部,這個加盟國東部與巴什科爾託斯坦共和國相鄰,西部與馬裡埃爾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相鄰,而北部與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式洛夫州相連,南部與奧倫堡州、薩馬拉州、烏裡揚諾夫斯克州接壤,面積只有6.8萬平方公裡,人口400餘萬人。

歷史上,韃靼地區是金帳汗國核心地帶。歷史上韃靼人主要有蒙古人、俄羅斯人、突厥人等混合而成的人種,與我國歷史上的「韃靼人」不同。因此,在俄羅斯境內的韃靼人則由蒙古人的血統。

韃靼斯坦共和國雖然名為「韃靼」,但該國韃靼人佔53%,還有115個不同民族,最多的當屬俄羅斯人。

韃靼人比蒙古人有自豪感,因為韃靼人曾在公元7世紀在韃靼斯坦地區建立一個名為「伏爾加保加利亞」的國家。期間比蒙古進入俄羅斯時間要早。直到公元1236年,蒙古人西徵後,伏爾加保加利亞被滅,併入蒙古人所建立的金帳汗國。在蒙古人統治期間,生活在韃靼斯坦的地區保加樂人、烏拉爾人及蒙古人、突厥人不斷融合,於是形成了韃靼人。可見韃靼人實際上是一個混血人種。

到了公元15、16世紀時,韃靼斯坦歸喀山汗國管轄。這個喀山共和國當時很強大,還曾與莫斯科大公國打過一仗,並戰勝莫斯科大公,還俘虜了該公國的瓦西裡二世。但喀山汗國強大時間太短,1487年莫斯科大公國打敗喀山汗國,並佔領其屬地。此後兩個國家雖然有拉鋸,但韃靼斯坦最終於1552年被俄羅斯吞併。到了蘇聯時期,韃靼斯坦「共和國」,成為俄羅斯境內獨一無二的有一定主權自治共和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最初獨立時,在車臣獨立的鼓動下,韃靼斯坦共和國也曾宣布獨立,並進行了獨立公投,該國同意獨立的居然佔了61%。但韃靼斯坦最後卻放棄獨立,繼續留在俄羅斯體制內。雖然韃靼人沒有獨立建國,但從此揚名全球。

在1991年,蘇聯解體的同時,韃靼斯坦在車臣後宣布獨立,還搞了全民公投最終通過獨立。同意獨立的佔比達到了61%,於是韃靼斯坦對外宣布獨立,建立韃靼斯坦共和國,跟車臣那是一北一南,聲威很大。但是此後只有車臣真的在鬧獨立,還打了2次車臣戰爭,那是造成了轟動世界的效應了。

韃靼人放棄原因

韃靼人為什麼在全民公決後最後放棄獨立呢?其實原因並不複雜。

首先,尷尬境地。

韃靼斯坦共和國與車臣共和國有許多不一樣之處。從地理位置上看,韃靼斯坦地處俄羅斯腹地,如果韃靼斯坦獨立後,實際上也是一個被俄羅斯包圍的國家,想獨產發展很難,他們還要看俄羅斯人的臉色。因此韃靼斯坦獨立後日子必定不好過。

其次,地位很高。

韃靼斯坦在俄羅斯聯邦體制內,該國享有的地位很高,是俄羅斯聯邦唯一的自治共和國,除了國防以外,該國享有很高的自主權。1994年2月15日,俄羅斯聯邦與韃靼斯坦共和國籤署《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與韃靼斯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關於劃分管轄範圍和相互授權的條約》,該條約規定韃靼斯坦共和國作為國家與俄羅斯聯邦聯合,可參與國際關係和對外經濟關係,而且在稅收、財政等方面享有特權。這些都任何加盟無法享受的特權。而且韃靼共和國在俄羅斯杜馬中佔有議席最多。俄羅斯杜馬中200多個議席,有51席。

第三,工業發達。

韃靼共和國是蘇聯工業重鎮,俄羅斯獨立後,韃靼共和國繼續保持發達工業,特別是汽車製造業、機械製造、石油產業、生物產業等都是俄羅斯重要支柱。正是憑藉這些優勢,韃靼共和國在俄羅斯聯邦內是最富有的自治共和國。如果獨立後,這種發達自然會消失,韃靼人才不會犯傻。

韃靼人未來發展

韃靼人在俄羅斯雖然不多,但此人種與車臣人有許多不同之處。韃靼人在俄羅斯聯邦內有特殊的地位,而且韃靼人有專門的工作委員會。

從歷史上看,雖然韃靼人在蘇聯受到很多苦難,還有克裡米亞的韃靼人,曾在蘇聯時期一夜消失。雖然蘇聯解體後,韃靼人又回歸到克裡米亞,可見韃靼人分布較廣,但克裡米亞的韃靼人與韃靼共和國的韃靼人又有所不同。因此韃靼人要想發展,也只有在俄羅斯聯邦體制內才得以生存,如果離開這一俄羅斯聯邦,韃靼人並不像車臣那樣分離意識強,因此日子會更難過。

韃靼共和國並不是所有韃靼人聚居地,在俄羅斯,韃靼人的範圍多,人種混合的最雜,但在韃靼共和國內的韃靼人,由於得天獨厚的位置,以及蘇聯時期優惠,韃靼共和國有較強的發展基礎。韃靼人總體歸屬意識很強,他們願意留在俄羅斯聯邦內,但前提必須是這個聯邦足夠強大。

相關焦點

  • 車臣兄弟國印古什,車臣鬧獨立,為何印古什親近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12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波羅的海三國在蘇聯解體前就已經獨立)。俄羅斯作為蘇聯繼承者,繼承了大部分遺產。但俄羅斯獨立之初並沒有想像的那樣美好,國家不穩定,經濟險些崩潰,寡頭盛行。更讓俄羅斯頭疼的是車臣居然鬧獨立,想趁著蘇聯解體獨立建國。
  • 車臣的兄弟國,為何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
    這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在古代戰爭中,很多同宗同源的兄弟國家或者志同道合的同盟國家,往往聯合在一起作戰,共同禦敵,最終取得勝利。而且從世界歷史來看,即使鬧獨立,都是一起。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例外,最典型的車臣的兄弟國,為何當年就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 為什麼俄羅斯允許其他加盟共和國獨立,卻不允許車臣獨立呢?
    在當年車臣鬧獨立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蘇聯解體的時候不獨立,蘇聯解體完了你鬧獨立,俄羅斯肯定不幹啊!其實這是大家普遍的誤區,很多人都覺得車臣也是一個共和國,為啥俄羅斯就是不讓他獨立呢?車臣屬於俄羅斯車臣共和國,雖然它和15個加盟共和國有著相同的共和國三個字,但是它卻僅僅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這與加盟共和國有著很大的差距。再說車臣的歷史,車臣在1859年的伊瑪目國滅亡之後,正式劃入了俄帝國版圖,但是車臣地區也曾經多次反抗俄國的統治,可都被殘酷的鎮壓下去了。
  • 車臣是個共和國,俄羅斯為何不允許它獨立?
    俄羅斯面積約1709.82萬平方公裡,世界第一,俄羅斯民族194個,其中包括車臣族。圖-車臣在俄羅斯的位置俄羅斯原本有85個一級行政區,包括共和國、直轄市、州、自治州、自治區、邊疆區等。圖-車臣的位置車臣人是高加索東北部的土著與外來人長期混血形成的民族,隨奧斯曼帝國崛起,車臣人逐漸伊斯蘭化。俄國與土耳其的俄土戰爭中,車臣一直是雙方最前線,車臣人因宗教信仰站在土耳其一邊,車臣與俄羅斯的仇恨就是此時開始的。
  • 14個國家獨立出去,俄羅斯都沒說什麼,為何偏偏不準車臣獨立
    蘇聯解體之後,整個聯盟分化成15個國家,這些國家和當年蘇聯的主體國俄羅斯,不再具有依附關係,都擁有相當獨立的主權和平等的國際地位。 但是卻有這麼一個國家,想學其它加盟共和國鬧獨立,卻被俄羅斯極力阻攔。俄羅斯甚至不惜發動兩次戰爭進行打擊,無論如何要將其留在俄羅斯的版圖之內。它就是車臣共和國。
  •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為什麼不允許車臣獨立?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局勢有了新的變化,因為俄羅斯人來了。 俄國依靠先進的火器擊敗了奧斯曼帝國,同時也將高加索山地上的車臣納入自己的版圖。但沙俄貴族們的統治簡單且粗暴,久經壓榨的車臣人顯然不太樂意做沙皇的忠實臣民,所以反抗活動此起彼伏。進入二十世紀,沙俄在日俄戰爭當中戰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對西南邊疆的控制力,同時也刺激了車臣激進分子的獨立神經。
  • 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為何還要堅決開戰?
    俄羅斯經濟低迷時,為何還堅持打第二次車臣戰爭,有何意圖?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聯邦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重新控制車臣。此次戰爭為期9個月,基本上消滅了車臣分裂武裝。但第二次車臣戰爭時,正值俄羅斯獨立以來最艱難的時期,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而且俄羅斯還趕上金融危機,國力衰弱,在外界眼裡根本無力再打這場戰爭。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俄羅斯堅決要打,而且此次戰爭俄軍猶如脫胎換骨,戰鬥力很強,最終取得戰爭全勝。那麼俄羅斯為何要打這場戰爭呢?
  • 若普京不在位了,車臣人會脫離俄羅斯獨立嗎?隨時都有可能
    車臣獨立問題一直是俄羅斯讓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如果俄羅斯沒有強權人物的壓制車臣共和國,它就會立即就獨立。車臣人要求脫離俄羅斯獨立由來已久,從19世紀60年代沙俄吞併車臣以後,車臣人就一直沒有放棄反抗俄羅斯的統治,當然也被俄羅斯當局進行強烈鎮壓多次。
  • 車臣總統卡德羅夫:鐵腕執政,不懼美國,誓與俄羅斯共存亡
    這樣的普京很難不在世界範圍收割一眾粉絲,更不要說他在俄羅斯聯邦內部的吸粉程度了。不過在他的眾多迷弟中,最出名且最忠實的當屬車臣總統—卡德羅夫。卡德羅夫和普京可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其強硬程度如出一撤,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曾放話要美國跪下,誓與俄羅斯共存亡。
  • 車臣獨立後,前後有4位領導人被擊斃,俄羅斯是怎麼精準定位的?
    車臣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它是一個自治共和國,緊挨著俄羅斯。俄羅斯和車臣之間也有很多的歷史聯繫,在車臣獲得獨立後,先後有四位領導人遭到刺殺。但卻讓人產生一個疑問,究竟俄羅斯的內部機構是怎麼去確定這四位領導人的位置呢?先說杜達耶夫,他推動了車臣的獨立,對車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 國土狹小實力弱,也沒有大國支持,車臣為何能讓強大的俄羅斯慘敗
    不過在世界格局中,大國與小國之間,終究是不對等的國際關係。中亞的小國車臣,就因為一些利害關係,被大國俄羅斯視為必須掌控的對象。 雖然車臣與俄羅斯之間的國力差距十分明顯,可是俄羅斯發動的對車臣的戰爭,最終卻以俄羅斯的失敗撤退告終。其實車臣不但國土狹小,國力更是被俄羅斯甩開了十八條街,背後又沒有大國的支持,為什麼能讓俄羅斯遭遇慘敗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徵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
  • 別的國家都只有一個總統,為什麼俄羅斯有那麼多總統
    在蘇聯解體後,各成員國相繼宣布獨立,俄羅斯境內的自治共和國也不例外。而針對刺頭車臣地區,則採用了最直接粗暴的戰爭手段,直接擊潰車臣武裝,熄了車臣獨立的心思,也震懾了國內的分裂勢力。 經過漫長且曲折的過程,俄羅斯的削藩終於大功告成。15年,普京籤署法律,將自治共和國的總統稱謂改為共和國主席,只保留車臣地區和韃靼共和國的總統名號。
  • 莫斯科地鐵又現連環爆炸 俄羅斯車臣傷口再潰瘍
    史達林實行按民族劃分行政區域的做法,人為地製造民族之間的隔閡,他對少數民族採取高壓和不信任的政策,1944年3月,撤銷車臣—印古什共和國,把60萬車臣人和13萬印古什人流放中亞。蘇共二十大後,允許部分少數民族返回故鄉,車臣和印古什兩個民族也被恢復名譽,並恢復了車臣—印古什共和國的建制,但由於缺少周密安排,對他們也沒進行經濟上的補償,導致1957年初大批返回的車臣和印古什人堅持回到原來的住所,與後來遷入的俄羅斯人、達爾金人、阿瓦爾人、奧塞梯人矛盾不斷,甚至發生流血衝突。直到20世紀70年代,北高加索地區都是暴力衝突事件最多的地區,蘇聯政府不得不向這一地區增派軍隊。
  • 圖說車臣戰爭(之二)
    350年,阿蘭人和匈奴人在頓河展開大戰,阿蘭人的馬拉戰車不敵匈奴人的騎兵,遭到慘敗,國王被殺。阿蘭人在反抗匈奴人入侵的過程中,民族發生分化,一部分與哥特人、日耳曼人一樣為躲避匈奴開始了民族大遷徙,一部分投降依附於匈奴人參加西徵。造成現在從東歐到義大利、西班牙,甚至北非沿地中海地區都有阿蘭人的後裔。還有一部分阿蘭人堅守故國抗擊匈奴入侵。
  • 被稱為「高加索之狼」的車臣頭目巴薩耶夫,結局是怎樣的
    最近幾十年間,俄羅斯與車臣問題越發嚴峻。儘管在兩次車臣戰爭之後,俄羅斯軍隊控制了車臣的大部分領土。但由於雙方在歷史上仇怨頗深,因此直到現在,車臣武裝分子仍然不斷地在俄羅斯境內製造恐怖活動。在車臣勢力中,巴薩耶夫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恐怖大師」。在他的策劃與指揮中,車臣武裝分子進行了多次恐怖劫持活動,這也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 號稱大高加索之狼的車臣,到底有多狠,竟讓戰鬥民族苦不堪言
    就像俄羅斯政治生態喜歡出強人,車臣也是如此,在蘇聯解體之際,強人杜達耶夫帶領全體車臣人,宣布建立車臣共和國,脫離俄羅斯獨立,正式開啟了帶領車臣獨立的歷程。但是,在車臣的帶頭「示範效應」下,越來越多的共和國也要獨立,這個時候葉爾欽不得不開始徵討車臣。1994年,葉爾欽發動第一次車臣戰爭,投入大量軍隊,本來這就是一個很輕鬆的平叛戰爭,畢竟俄羅斯軍隊人數、武器水平都遠遠超過車臣,車臣只不過只有100多萬人口。但是在杜達耶夫的帶領下,車臣人取得大勝,打得俄羅斯軍隊丟盔棄甲、顏面掃地,讓俄羅斯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危機。
  • 歷史上車臣「恐怖大師」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玩火者必自焚
    1991年,車臣前總統杜達耶夫趁著蘇聯解體,趁機宣布車臣獨立,但並沒有得到俄羅斯的承認。1994年,車臣前總統杜達耶夫對境內實施了大規模的」種族清洗「,大量的非車臣人被屠殺,車臣的分裂趨勢日益嚴重。葉爾欽為了維護統一,出兵車臣,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在俄軍的進攻下,車臣叛軍節節敗退。
  • 《鳥瞰俄羅斯》最終集:毛子、車臣與三角洲
    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聯邦國家,共有46個州,22個共和國,9個邊疆區,4個民族自治區,3個聯邦直轄市和一個自治州。其中不乏多民族混雜的區域,比如車臣、達吉斯坦共和國等,歷史中的紛爭和戰亂也連綿不斷。本集是《鳥瞰俄羅斯》系列紀錄片的第五集,也是最終集。
  • 俄羅斯與喬治亞關係為何緊張?除女總統,「高加索銀狐」也有關
    俄格關係緊張的原因,除了顏色革命影響,為何與蘇聯解體有關?蘇聯解體後,有兩個國家至今還不穩定,除了烏克蘭以外,喬治亞也算其中一個。而兩個國家衝突根源,最主要還是「向西看」,與俄羅斯關係緊張造成的。從名稱上看,有南奧塞梯必然有北奧塞梯,以高加索山為界,南面就叫南奧塞梯,劃入喬治亞,北邊的就叫「北奧塞梯」,歸俄羅斯。由於格魯吉亞一直向西方看齊,觸動俄羅斯的敏感神經,因此在俄羅斯的支持下。1991年,喬治亞獨立後,南奧塞梯也宣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