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高加索之狼」的車臣頭目巴薩耶夫,結局是怎樣的

2021-01-13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最近幾十年間,俄羅斯與車臣問題越發嚴峻。儘管在兩次車臣戰爭之後,俄羅斯軍隊控制了車臣的大部分領土。但由於雙方在歷史上仇怨頗深,因此直到現在,車臣武裝分子仍然不斷地在俄羅斯境內製造恐怖活動。

在車臣勢力中,巴薩耶夫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恐怖大師」。在他的策劃與指揮中,車臣武裝分子進行了多次恐怖劫持活動,這也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巴薩耶夫舊照)

巴薩耶夫於1965年出生在車臣南部山區,他的祖輩本來是19世紀高加索戰爭中,被車臣俘虜的俄國士兵。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巴薩耶夫似乎忘記了祖輩來自俄國,反而開始不遺餘力地積極宣揚車臣分裂主義思想。

中學畢業之後,巴薩耶夫應徵進入軍隊,成為了莫斯科空軍司令部的一名消防兵。退役之後,巴薩耶夫又考入了莫斯科土地規劃學院,並且進入了學校的足球隊。巴薩耶夫原本想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但在大二的時候,卻因成績太差,被校方退學。

夢想破滅後的巴薩耶夫,開始走上了極端的道路。1991年,他實施了人生中第一次恐怖劫持。在幸運地全身而退之後,巴薩耶夫不僅沒有劫後餘生的慶幸,反而迷上了恐怖劫持的感覺。

蘇聯解體後,巴薩耶夫成為了車臣武裝頭目杜達耶夫的親衛隊長。等到杜達耶夫被炸死之後,巴薩耶夫便成為了車臣政權中的實權人物。

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為了逼迫俄羅斯退兵,巴薩耶夫曾帶領150名武裝分子,潛入布瓊諾夫斯克市。在巴薩耶夫的帶領下,武裝分子不僅強攻市政府和內務部大樓,甚至後來還攻佔了當地最大的醫院。

巴薩耶夫率領武裝分子造成了醫院數百人的傷亡,事後竟然神奇地全身而退。這也讓巴薩耶夫被車臣分裂分子奉為英雄。此次事件,也為俄羅斯從車臣撤軍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1998年,車臣「前總統」馬斯哈多夫宣布解散車臣政府,並且還授予了巴薩耶夫組建新政府的權力。後來巴薩耶夫也曾擔任了車臣「總理」,但由於他與馬斯哈多夫意見不合,因此在幾個月後,巴薩耶夫又帶領部下進入了車臣南部山區,以此來保存實力。

(馬斯哈多夫舊照)

巴薩耶夫沒有就此消停。2002年,他策劃了震驚世界的「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在他的指揮下,40多名車臣武裝分子潛入了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大樓劇院。他們將文化宮內的850人作為人質,要求俄羅斯軍隊從車臣撤軍。

為了表明決心,武裝分子還表示,警方每打死他們一人,他們就會殺害10名人質。

在巴薩耶夫的指揮下,武裝分子時不時釋放一兩個人質。而人質在逃生之後的採訪中,也向國家電視臺發表了厭惡車臣戰爭,請求總統撤軍的訴求。

在危急的形勢下,普京公開發表了講話,他表示首先要確保人質的安全,並且俄羅斯與車臣談判的大門依然敞開。但他對待車臣戰爭的立場,卻始終不改變。

在經過幾天的對峙後,有人質趁著武裝分子鬆懈,組織起了逃跑的行動。劇院外駐守的特種部隊也迅速響應,他們向劇院投射了迷魂彈,並且在牆上炸出一個大洞,雙方隨之進行了激烈的槍戰。最終40名武裝分子被擊斃,但超過130名人質在此次事件中喪生。

僅僅在兩年之後,巴薩耶夫又策劃了一起更大的恐怖劫持行動。他指揮30多名武裝分子,劫持了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學校的1000多名學生、家長和教師。這次事件最終造成了335人死亡,另外還有500多人受傷。

(普京舊照)

2005年,巴薩耶夫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如果俄羅斯不撤軍,那麼車臣戰爭將會一直持續下去。甚至他還直言不諱地表示,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來看,他的確就是一個恐怖分子,而且所有俄羅斯平民也都是可以襲擊的目標。

2006年7月10日,巴薩耶夫又策劃了一次新的恐怖行動,這一次他的目標是俄羅斯領導人普京。為了除掉普京,巴薩耶夫準備了一支自爆卡車車隊,所有卡車上均裝滿了烈性炸藥。不過在車隊行進的過程中,一輛卡車突然發生了爆炸,隨後整個車隊便出現了連環爆炸,巴薩耶夫也在爆炸中斃命。

巴薩耶夫的死亡原因,至今仍是謎團。俄羅斯當局宣稱巴薩耶夫是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的特工炸死,而車臣方面則認為他是意外死亡。

(參考資料:《車臣始末》《環球軍事》)

相關焦點

  • 車臣恐怖頭目「高加索之狼」巴薩耶夫,是怎麼被普京牽頭擊斃的
    當年沙皇還在位的時候,車臣人民就被收拾得很是悽苦了。雖然他們也一直處於反抗狀態,但效果基本不大。及至史達林上位之後,更是將所有車臣居民都被打發到了西伯利亞,完全就是滅國之恨。車臣本地人事實上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才回到自己國土的,而原本佔據著車臣的俄羅斯人也在這塊地盤慢慢縮減,最終車臣又恢復了自己原土居民化的國家。
  • 巴薩耶夫之死肯定普京反車臣分子鐵腕政策(圖)
    巴薩耶夫之死對俄羅斯反恐乃至全球反恐而言都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它對車臣恐怖分子、反政府武裝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某種程度上說,巴薩耶夫之死的意義超過扎卡維之死,我們僅從普京以及俄羅斯各方對此事的反應就可以看出此事的意義與價值。車臣總理甚至認為它給車臣反恐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車臣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就此翻過。  但我們必須承認,正如普京所言,俄羅斯面臨恐怖襲擊的形勢仍然很嚴峻,車臣總理的話更多的只是向外界傳達一種樂觀的情緒與態度。
  • 被譽為「恐怖大師」的車臣武裝頭目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
    說起俄羅斯和車臣之間的淵源,雙方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仇怨頗深,即便是今天,俄羅斯軍隊已經控制了車臣大部分的領土,但是還是會有一些極端分子,仍然不斷的在俄羅斯境內製造恐怖活動。而說起車臣武裝,就不得不說說被譽為「恐怖大師」的車臣頭目巴薩耶夫。
  • 歷史上車臣「恐怖大師」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玩火者必自焚
    巴薩耶夫是車臣叛軍的重要頭目,他策劃和實施了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劫持人質事件、別斯蘭人質事件等眾多的人質劫持事件,他被稱為「恐怖大師」。他被俄羅斯情報和安全部門一直不遺餘力地加以追殺,雖然都被他僥倖逃脫,但最後這個巴薩耶夫還是難逃一死。那麼,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 車臣美女記者被逼嫁給匪首巴薩耶夫(圖)
    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8月28日報導,上周末車臣匪首巴薩耶夫的遺孀、《車臣社會》周報編外記者埃麗娜·埃爾謝諾耶娃遭到綁架,人質親屬宣稱女記者是被逼被騙嫁給匪首的。
  • 車臣匪首巴薩耶夫戰地愛情:與女招待一見鍾情
    《莫斯科共青團報》25日獨家披露了不久前被炸死的車臣匪首巴薩耶夫和他妻子英吉拉的愛情故事。  當鄉村女教師遇到「殺人魔頭」  《莫斯科共青團報》記者日前走進了俄聯邦和阿布哈茲共和國邊境的一座小城市——  古塔烏塔,這是英吉拉的家鄉。
  • 圖說車臣戰爭(之二)
    這些瓦伊那赫人遷居到平原和阿蘭人和平共處,稱為平原瓦伊那赫人。拒絕接受阿蘭人的瓦伊那赫人,也被稱為山地瓦伊那赫人。北高加索的阿蘭人為了應對佔據外高加索的羅馬帝國的威脅。成立了一個以阿蘭人為主,聯合了薩馬爾特人、亞迪格人、達吉斯坦人和瓦伊那赫人的「礫石沙漠王國」,也稱阿蘭那,在中國的古書中又稱為奄蔡。在公元4至6世紀,匈奴人入侵阿蘭領地。
  • 車臣兄弟國印古什,車臣鬧獨立,為何印古什親近俄羅斯?
    但俄羅斯獨立之初並沒有想像的那樣美好,國家不穩定,經濟險些崩潰,寡頭盛行。更讓俄羅斯頭疼的是車臣居然鬧獨立,想趁著蘇聯解體獨立建國。 印車淵源 印古什與車臣在蘇聯時期曾被稱為「車臣印古什共和國」,從名字上看
  •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我們先來了解下車臣。一、車臣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隔山為鄰,面積約1. 5萬平方公裡。首府格羅茲尼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車臣人驍勇善戰,信奉伊斯蘭教。由於戰爭等原因,大部分居民遷出未歸,人口由1989年的40.1萬銳減到1999年的15萬。
  • 車臣總統卡德羅夫:鐵腕執政,不懼美國,誓與俄羅斯共存亡
    但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聯結外高加索的生命線」之稱,誰控制了車臣誰就等於掌握了整個高加索山區的控制權,並進一步對整個中東地區進行掌控。所以好日子沒過太久,到了17世紀車臣又開始被動的陷入戰亂,成為了當時波斯、奧斯曼以及沙俄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淪為了博弈的旗子。
  • 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為何還要堅決開戰?
    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俄羅斯曾經進行過第一次車臣戰爭,雖然表面勝了,實際上俄羅斯損失慘重,而且還籤了「城下之盟」,給予車臣分裂勢力更多的權力,也助漲了車臣分裂勢力發展。1999年8月7日,車臣分裂武裝頭目沙米爾·巴薩耶夫指揮5000多名武裝分子,在達吉斯坦和車臣邊境聚集,然後兵分兩路進攻達吉斯坦,並向在達吉斯坦的俄軍發起猛烈進攻。車臣分裂武裝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嘗到了甜頭,以為俄軍不堪一擊。
  • 高加索:俄羅斯,真男人咱們就拼刺刀!
    很有趣的點是車臣,但是鑑於按照目前的大框架是軍事地理所以切入角度是:高加索地區。關於車臣或許在後面戰爭系列再來說,當然我也不知道寫到文章後面會是什麼樣的。01高加索綜述依稀記得高中地理朗朗上口的地理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土耳其。
  • 為什麼俄羅斯允許其他加盟共和國獨立,卻不允許車臣獨立呢?
    再說車臣的歷史,車臣在1859年的伊瑪目國滅亡之後,正式劃入了俄帝國版圖,但是車臣地區也曾經多次反抗俄國的統治,可都被殘酷的鎮壓下去了。隨著十月革命的到來,車臣選擇了繼續留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裡,而當蘇聯成立時,車臣才正式屬於自治州,但是它還是在俄羅斯的隸屬之下。
  •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為什麼不允許車臣獨立?
    車臣是北高加索的一個山地民族,與這一地區的其他居民一樣,車臣人兇狠好鬥、民風剽悍。大約從十三世紀開始,蒙古韃靼人的勢力侵入到高加索,此後來自中亞的帖木兒又將伊斯蘭文化帶入這片區域。在奧斯曼帝國與沙皇俄國兩強爭霸之前,車臣曾長期被土耳其人納入勢力範圍,因此這裡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 歐亞之間的高加索山脈,對俄羅斯來說價值如何?
    歐洲的東南部與亞洲的西北部,以高加索山脈為界。歐洲的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爾布魯士山,就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峰。咱們看地圖,原蘇聯加盟國喬治亞、亞塞拜然與俄羅斯之間那條崇山峻岭,就是高加索山脈。由於格魯吉亞與亞塞拜然以南的那條山脈被為小高加索山脈,所以喬治亞與亞塞拜然以北的這條高加索山脈,也被稱為大高加索山脈。咱們對高加索山脈其實並不陌生。
  • 14個國家獨立出去,俄羅斯都沒說什麼,為何偏偏不準車臣獨立
    一、車臣屬於俄羅斯自有領土。 從歷史上看,早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第五次俄土戰爭中,沙俄戰勝奧斯曼帝國,控制克裡米亞汗國後,整個高加索地區就成為俄國的勢力範圍。直到1829年,車臣尼亞成立,對抗俄國,車臣地區才有了國家的屬性。
  • 車臣是個共和國,俄羅斯為何不允許它獨立?
    圖-車臣在俄羅斯的位置俄羅斯原本有85個一級行政區,包括共和國、直轄市、州、自治州、自治區、邊疆區等。注意了,共和國在俄羅斯,也只是一級行政區,是一個名稱而已,並不代表就是一個國家。車臣共和國,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靠近裏海,但距裏海還隔著一個達吉斯坦共和國,是一個內陸省。面積1.73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40萬。
  • 號稱大高加索之狼的車臣,到底有多狠,竟讓戰鬥民族苦不堪言
    在中亞地區的大高加索山脈一帶,俄羅斯也碰到了同樣的問題,而且碰到了一個「硬茬兒」——車臣人。如果說俄羅斯人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那麼車臣人就是有仇必報幹仗到底。車臣地理位置從被俄羅斯入侵佔據開始,車臣人的反抗就沒有停過,而且雙方你來我往,手段都異常殘忍,俄羅斯對其血腥鎮壓,那麼車臣人則用各種恐怖襲擊回報,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 車臣的兄弟國,為何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
    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例外,最典型的車臣的兄弟國,為何當年就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這個國家就是印古什共和國,位於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車臣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之間,國土面積4000平方公裡,人口50萬。說到印古什的歷史,那是比車臣人還要悠久,其在高加索地區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而印古什共和國從血統、宗教、語言上來看,跟車臣那是親兄弟國家。